Workflow
绿地香港(00337) - 2023 - 年度业绩
绿地香港绿地香港(HK:00337)2024-03-28 22:51

财务业绩指标 - 2023年公司收益为249.33亿元,2022年为266.14亿元[1] - 2023年公司毛利为25.70亿元,2022年为40.99亿元[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6.00亿元,2022年溢利22.70亿元[1]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17.69亿元,2022年溢利7.80亿元[1] - 2023年每股股份亏损0.63元,2022年盈利0.17元[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96.16亿元,2022年为214.68亿元[3]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086.21亿元,2022年为1281.83亿元[3] - 2023年权益总额为200.58亿元,2022年为232.12亿元[4] - 2023年负债总额为1081.78亿元,2022年为1264.38亿元[4] - 2023年流动净资产为90.74亿元,2022年为90.95亿元[4] - 2023年总收益为2.4932665亿元,2022年为2.6614317亿元[44][45] - 2023年物业销售收益为23.800179亿元,2022年为25.67738亿元[44][45] - 2023年经营租赁固定租赁付款为27.0956亿元,2022年为25.8469亿元[51] - 2023年其他收入为2.2063亿元,2022年为4.664亿元[51]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00044亿元,2022年为1.3226亿元,本年度资本化利息费用资本化率为5.11%,2022年为6.07%[5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168765亿元,2022年为1.48943亿元[53] - 2023年除税前亏损600,411千元,2022年溢利2,269,875千元[57] - 2023年所得税开支1,168,765千元,2022年为1,489,430千元[57] - 2023年已出售物业成本21,326,885千元,2022年为21,657,937千元[5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1,751,863千元,2022年溢利480,904千元[60] - 2023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等总计22,400,328千元,2022年为24,885,472千元[6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结余中逾期账款账面总值46,783,000元,2022年为104,791,000元[63] - 2023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54,402,412千元,2022年为56,103,729千元[64] - 2023年无建议向普通股股东派付股息,2022年2021末期每股股份派息0.3港元[59] - 2023年来自投资物业的租金总收入270,956千元,2022年为258,469千元[58] - 2023年在建物业及已完工待售物业的撇减468,948千元,2022年为193,347千元[58] - 2023年公司合约销售约为人民币183.61亿元,已售合约总建筑面积约为166.73万平方米,总收益约人民币249.3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3%[7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7.52亿元,同比减少约464%,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63元[74] - 2023年已售出及交付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181.9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2%,平均售价比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2952元[75] - 2023年物业销售收益合计约为人民币23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3%[75] - 2023年公司总收益约249.33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6.3%,主要因交付物业确认面积减少[93] - 2023年物业销售收益约238亿元,占总收益约95%,较去年减少约7%[94] - 2023年毛利约25.7亿元,毛利率由15%下降至10%,主要因房地产市场低迷[96] - 2023年行政费用和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分别按年减少约20%及23%[98] - 2023年融资成本由约1.32亿元减少至约1亿元[99] - 2023年公司录得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10.15亿元[100]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为17.69亿元及17.52亿元,较2022年分别减少约327%及464%[102] - 2023年净负债比率约为58%,2022年为48%[105] 会计准则应用与修订 - 公司于2023年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9]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与单一交易产生的资产及负债有关的递延税项”修订,收窄递延税项确认例外范围,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0][12]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会计政策的披露”修订,影响公司会计政策披露,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3][16] - 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的修订等,部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部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17]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2020年修订)及“具契诺的非流动负债”(2022年修订),为负债分类提供澄清及额外指引[19] - 2022年修订修改了2020年修订引入的要求,规定只有报告期结束时或之前必须遵守的契诺才影响延期结付负债权利[21] - 2022年修订订明相关披露要求,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负债风险[22] - 2022年修订将2020年修订生效日期递延至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允许提前应用[23] - 根据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负债,应用2020年及2022年修订不会令公司负债被重新分类[24] 资金与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计息贷款75亿元须一年内偿还,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7.18亿元,未按还款期限偿还的计息贷款为17.09亿元[25] - 公司董事已采纳多项计划及措施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已自银行取得贷款额度2.5亿元[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预售所得款项2.52亿元存于指定银行账户,受限制银行存款为7.27亿元[27][28] - 集团经营及流动资金均面临压力,若不改善现金状况,或无充足营运资金进行营运[26] - 集团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取决于销售及预售调整、付款安排商定和银行支持[30] - 若持续经营假设不合适,可能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影响未在报表内反映[3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贷款为75亿元人民币,需1年内偿还,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7.18亿元人民币[12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按预定日期偿还部分计息贷款17.09亿元人民币[123] 物业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按公允价值约95.54亿元列账,2022年为111.81亿元[37] - 2023年12月31日,截至该日期止年度应付土地增值税约为49.29714亿元,2022年为46.66612亿元[38] - 2023年,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利润表确认的土地增值税约为5.72209亿元,2022年为6.14018亿元[38] - 管理层定期审阅在建及已完工待售物业账面价值,估计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将作撇减[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完工待售物业及在建物业的撇减金额为23.16039亿元,2022年为23.06762亿元[42] - 公司签订买卖协议时向客户收取合约价值20% - 70%作为预付款项,余额预计在协议签订日起1 - 3个月内收取[46] - 截至报告期末,2023年物业销售分配至剩余履约责任一年內的交易价格为22.499633亿元,超过一年但两年内为24.38115亿元,超过两年为3.962344亿元[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1900万平方米优质土地储备,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90] - 2023年公司首个智能建造项目兼首个低碳建造示范项目-盐城大丰新天地展示中心,荣获上海市建筑学会第十届建筑创作奖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类最高荣誉[74] - 公司本年合约销售金额约183.61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166.73万平方米,平均售价约11012元/平方米,合约销售额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及广西,占比分别约为36%、35%、16%及9%[77] - 长租住房品牌“菁舍”已进入5个城市,南京项目开业首月出租率超90%,三月签约落地南京高科园区,新项目总体量超400套[84] - 2023年4月“义乌绿地朝阳门”开业,开业面积5.64万平方米,开业品牌190个,开业招商率最高达91.36%;10月苏州环球188购物中心二次焕新开业,开业率达91%[87] - 绿地香港盛高物业全年新增外拓项目9个,新增管理面积164万平方米,投入19个项目完成改造312项,便民服务项目71个共6559场,服务客户超90000人次[88] - 11月24日南宁东盟缤纷里商业街一期开业,11月30日广清绿地缤纷里交付并试营业[86] 公司经营策略 - 2023年公司聚焦存量资产去化,创新营销思路,推进项目减亏增效,强化风险管理[73] - 公司打造具有特色的IP产品六大系列,形成“1 + 2 + 4”交付管控体系,加强新媒体平台整合推广[79] - 公司集中精力进行存量资产综合分析,推进项目适销化调整,注重升级项目质量[80] - 公司拉通在建项目多方面因素,通过多种路径优化项目成本,实现降本增效[81] - 2023年公司在长租、代建、商业、物业等战略“新赛道”综合业务规模、效益双增长[83] 永久资本证券情况 - 2016年7月27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1.2亿美元的高级永久资本证券,2023年计提年内分派1225.2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8633.6万元)[65][69] - 永久证券自发行日起至首个赎回日期(不含该日),适用分派比率为每年5.625%,首个赎回日期至2023年12月31日,适用分派比率为10.21%[67][6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27日举行,6月24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4] - 为确定可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的人士,过户文件及股票需在2024年6月21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地点[1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C.2.1条和F.2.2条外[1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17] - 2023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结束后,无影响集团的重要事项[118]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3年度业绩及相关会计原则等事宜[119] - 核数师对集团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121] 其他事项 - 2023年公司共荣获行业奖项19项,其中国际奖项5项,国内奖项14项[74] - 集团中国子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率均为25%,适用10%预扣税率[54][55] - 2023年公司共雇用2775名雇员,2022年为3014名[112] - 2023年公司抵押账面价值约335.19亿元的物业获取银行信贷,未偿还抵押贷款结余总额约131.59亿元[111] - 2023年年报将在相关网站刊发,并于2024年4月寄发股东[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