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570.9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54918亿美元亏损大幅收窄96.3%[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公司净亏损为570.9万美元,基本和稀释后每股净亏损为0.04美元[5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公司净亏损为1.54918亿美元,基本和稀释后每股净亏损为2.51美元[57] - 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571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549万美元亏损大幅收窄1492万美元[134] 成本和费用 - 2022年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为2218.8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828.4万美元增长167.8%,主要由于研发费用增长128.2%至1289.8万美元[18] - 研发费用增至1289万美元,同比增长128%,主要因人员增加及材料采购上升[134][136] - 销售与营销费用增至150万美元,同比增长193%,主要因人员扩张及外部咨询费用[134][137] - 一般及行政费用增至779万美元,同比增长267%,主要因人员成本及保险专业服务费上升[134][138] - 2022年第一季度物业及设备折旧摊销费用为19.6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3万美元增长50.8%[60]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租赁成本为37.1万美元,经营租赁负债未来最低支付总额为559.5万美元[65] - 2022年第一季度股票薪酬支出总额为276万美元,其中研发部门58.7万美元,销售和市场部门5.4万美元,一般和行政部门211.9万美元[97] - 2022年第一季度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为276万美元,而2021年同期为12.9万美元[20] - 利息支出净额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5.7万美元降至2022年同期的2.9万美元,降幅49.1%[134][13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12月31日的2.389亿美元下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2.123亿美元,减少2660万美元或11.1%[16]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2.50199亿美元下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2.35484亿美元,减少1471.5万美元或5.9%[16] - 股东权益从2021年12月31日的2.05159亿美元微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1.99449亿美元,减少571万美元或2.8%[16] - 应收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51.7万美元增至2022年3月31日的292.8万美元,增长466.3%[16] - 递延收入从2021年12月31日的366.3万美元增至2022年3月31日的685.9万美元,增长87.2%[16] - 待摊费用及其他流动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484.4万美元下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440.6万美元,降幅为9.0%[59] - 物业及设备净值从2021年12月31日的450.1万美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3月31日的1005.6万美元,增幅为123.4%[60] - 应付账款及其他流动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648.7万美元微增至2022年3月31日的661.5万美元,增幅为2.0%[61] - 长期债务总额从2021年12月31日的376.9万美元减少至2022年3月31日的330万美元,降幅为12.4%[66] - 递延收入从2021年12月的17.1万美元增至2022年3月的23.7万美元,涉及关联方销售[111][112] 现金流量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37.4万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4.1万美元[22] - 运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37.4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4.1万美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4.4万美元[146] 公允价值变动及非现金项目 - 2022年第一季度因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1566.4万美元,而2021年同期为损失842.6万美元[18] - 权证负债公允价值重估带来收益1566万美元[108][130] - 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认股权证负债产生损失842.6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和收益1566.4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140] - 衍生负债重估亏损达1.38141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主要因公司权益价值增加[141] - 三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衍生负债重估损失1.381亿美元[108][131] - 或然对价负债重估产生收益84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因普通股价值下降[142] - 2022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570.9万美元,非现金项目包括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66.4万美元及或然对价负债收益840万美元[148] - 2021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1.54918亿美元,非现金项目包括衍生负债变动收益1.38141亿美元及认股权证负债损失842.6万美元[149] 认股权证与负债 - 公司拥有7,377,893份公开认股权证、3,500,000份私募认股权证及583,334份盈利认股权证流通在外[86][87] - 公司可赎回公开认股权证,条件是普通股报告最后售价在30个交易日内有20天达到或超过每股18.00美元或10.00美元,赎回价格为每股认股权证0.01美元[89]或0.10美元[90] - 公司私募配售了4,666,667份私募认股权证,因业务合并 forfeit 了583,333份,剩余4,083,334份,其中3,500,000份立即归属,583,334份为 Earnout 认股权证于2021年11月9日归属[9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普通股认股权证总数为11,461,227份,其中 Earnout 认股权证583,334份,公开认股权证7,377,893份,私募认股权证3,500,000份[93]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记录了 Earnout 认股权证、公开认股权证和私募认股权证负债净减少额分别为84万美元、1,062.4万美元和504万美元[9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认股权证负债总额为1,249.3万美元,其中公开认股权证负债804.2万美元,私募认股权证负债381.5万美元,Earnout 认股权证负债63.6万美元[98] - 与2021年12月31日相比,2022年3月31日认股权证负债总额从2,899.7万美元减少至1,249.3万美元[98] 股权激励与薪酬 - 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授权发行17,610,000股普通股,其中13,021,489股可用于未来授予[94][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与未归属股票期权和RSU相关的未摊销股票薪酬费用约为2,407.1万美元,预计在3.11年的加权平均期内确认[97] 公司结构与资本 - 公司完成反向资本重组,企业合并的换股比例为每股约1.47[31] - 企业合并中支付给原ESS股东的合计对价(不包括潜在获利股份)为99,700,326股公司普通股[54] - 原ESS股东获得15,674,965股获利股份(Earnout Shares)[55] - 公司授权股本总数增加至22亿股,其中普通股20亿股,优先股2亿股[5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公司加权平均流通股为151,683,819股[5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因具有反稀释作用而被排除在稀释加权平均股计算之外的证券数量为19,802,308份,包括期权、RSUs和认股权证[58] 会计准则与税务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采用新租赁准则(ASC 842),确认租赁资产453.4万美元,租赁负债522.9万美元[53] - 公司未计提所得税准备金,因历史亏损且对递延税资产计提几乎全额估值 allowance[109] 金融工具与承诺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2.1144亿美元,其中 Level 1 资产2.1137亿美元,Level 2 资产7.5万美元[98] - 公司有一笔725万美元的备用信用证,由一笔7.5万美元的受限定期存单担保[7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不可取消的采购承诺总额为2334.4万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16万美元增长129.8%[7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可取消的采购承诺总额为353.9万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44.6万美元下降66.1%[74] - 公司持有可变利率应付票据,总额为330万美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利率为银行最优惠利率减0.50%(当时为3.00%)[16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不可取消的采购承诺总额为2334.4万美元[153] 运营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为5.46319亿美元,无限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2331亿美元,预计可维持至少12个月运营[144] - 公司披露控制及程序存在重大弱点,与财务报表结算过程中某些交易的审查和分析相关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不足有关[168] 产品开发与商业化 - 公司未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或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内确认任何收入[38] - 公司未确认任何收入因第二代能源仓储产品尚未完全部署且未达到收入确认标准[135] - 公司能源存储产品仍处于开发阶段尚未实现商业规模生产[17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未完成任何第二代S200铁流电池的全面部署[178] 供应链与生产风险 - 供应链中断导致关键原材料和组件交付延迟成本上升[185] - 聚丙烯、树脂、电力电子元件等关键组件成本增加且交付持续延迟预计持续至2022年底[185] - 电力模块组件(如框架、端板、隔膜)出现价格上涨和质量不稳定问题[187] - 航运集装箱短缺及运输成本上升影响产品交付能力和利润率[187] - 双极板等关键组件仅有一家供应商存在供应链集中风险[190] - 生产过程中出现制造工艺扩展问题及合格劳动力不足影响产量和成本[179][192] - 第二代自动化生产线交付和安装可能延迟影响2022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生产计划[185] - 公司过去曾因供应商未按规格生产而召回Gen I电池模块,并仍在更换已交付客户的Gen II电池模块的某些组件[207] - 生产设备意外故障可能导致运营效率或良率显著受影响,例如电池单元键合不当导致泄漏、隔膜损坏或双极/单极板破裂[200] - 铂等原材料价格历史上周期性波动,大幅上涨将增加运营成本并可能不利影响盈利能力[196] - 石油价格波动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产品制造、分销和运输成本承受持续压力[196] - 公司铁流电池、能源中心和能源仓库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预期成本优势取决于实现目前未达到的吞吐率、电力和耗材使用率、良率及自动化率[198] - 制造设施扩建面临延迟和成本超支风险,包括政府批准延迟、许可条件苛刻以及制造设备和子系统交付或安装延迟[203] - 公司当前制造能力可能不足以满足2022年生产目标,目前正寻求扩大产能[202] - 如果需求下降或新设施投产后产出未达预期,固定成本无法分摊至产量,将导致单位固定成本增加,对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产生负面影响[204][205] 市场与竞争风险 - 产品依赖慕尼黑再保险的保修协议若合作关系中断可能影响客户需求[174] - 公司对未来业绩和市场增长的预期高度依赖于其自身制定的假设和分析,若假设错误实际业绩可能与预期存在重大差异[213] - 公司运营所在的市场变化迅速且竞争激烈,未来业绩预期受管理层对行业风险假设的影响[213] - 公司经营业绩难以预测,主要取决于对储能产品和技术采用时间的评估,而该时间具有不确定性[213] - 未来业绩预期受到重大经济、竞争、行业及其他不确定性和偶然事件的影响,许多因素超出公司控制范围[213] - 任何未来销售额及相关未来现金流可能无法完全实现或根本无法实现[213] - 计划拓展的新收入流(如储能产品特许经营机会)可能因市场接受度低或竞争等原因无法实现或取得商业成功[213] - 影响实际结果的重要因素包括与公司业务、行业表现、监管环境、总体商业和经济状况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13] - 未来业绩预期所反映的假设可能会发生变化,且未反映业务前景修订、总体商业或经济状况变化[214] - 长期预期本质上会随着年份推移而预测性降低[214] - 若实际结果与预期存在重大差异,公司可能需进行业务运营调整,这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14] 业务拓展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为SBE保留一定百分比的制造产能以满足其未来需求,但SBE无义务下任何确定订单,且迄今为止框架协议下无订单[209] - 计划通过合资企业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目前正与潜在合作伙伴讨论建设制造设施,但无法保证能达成具有财务效益的协议[211]
ESS Tech(GWH) - 2022 Q1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