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产品研发与平台建设 - 公司开发TOBI发现平台,选定HCW9218和HCW9302作为领先候选产品[16] - 公司利用TOBI平台开发了超30种可皮下注射的分子及用于过继细胞疗法的分子[22] - 公司利用内部开发的TOBI平台创建新型多功能免疫疗法,以治疗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和癌症[37] - 公司使用TOBI平台构建了超30种融合复合物,用于刺激、抑制和靶向特定免疫反应[65] - 公司内部开发了超30种免疫治疗分子,计划通过TOBI平台开发更多分子,并将非重点区域和产品的营销权进行外授[90] 候选产品特性 - HCW9218是双功能免疫疗法,能中和TGF - β并刺激免疫细胞,可消除衰老细胞和减少SASP因子[18] - HCW9302是基于IL - 2的单链融合蛋白,能激活和扩增调节性T细胞,抑制炎症小体活性[21] - HCW9302对IL2Rα的亲和力比IL - 2高约1000倍,血清半衰期更长[21] - HCW9302对IL - 2Rα的亲和力比IL - 2高约1000倍[86] 公司临床开发策略 - 公司临床开发聚焦皮下注射免疫疗法,以应对医疗成本问题[23] - 公司计划专注于HCW9218在癌症适应症和HCW9302在自身免疫适应症的初始临床开发[57][58] HCW9218临床试验情况 - HCW9218正进行两项临床试验,分别针对晚期胰腺癌和化疗难治/耐药实体瘤,均未报告剂量限制性毒性[24] - 公司预计在2期研究中评估HCW9218作为二线治疗和/或辅助治疗的效果[24] - 公司计划将HCW9218实体瘤试验的适应症缩小至一种癌症,如卵巢癌[24] - 2022年12月3日,公司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合作开展HCW9218针对晚期/转移性和化疗难治/耐药胰腺癌的1b/2期临床试验[29] - 公司正在探索与制药公司就HCW9218作为辅助疗法用于卵巢癌和胰腺癌2期联合临床试验的合作协议,但不确定能否达成[30] - 公司赞助的HCW9218针对晚期化疗难治/耐药胰腺癌的1b/2期临床试验于2022年10月启动,目前有四个临床站点参与,预计2023年上半年有初步人体数据读出,2023年完成1b阶段研究[31][34] - 由明尼苏达大学梅森癌症中心发起的HCW9218针对化疗难治/耐药实体瘤的1期临床试验于2022年上半年启动,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2期推荐剂量的选择[32][35] - HCW9218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增强了免疫检查点阻断和化疗的抗肿瘤功效[67][68][69][71] - HCW9218正在两项1/1b期临床试验中评估其在癌症适应症中的效果[73] - 2022年SITC会议上,HCW9218单药治疗化疗难治/耐药实体瘤癌症的初步人体临床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血液NK细胞在给药后第8天的Ki67阳性率为77% - 97%,且NK细胞百分比和计数增加,反应持续到第15天[73] - 该临床试验初步数据还显示,每个治疗周期后第8天血液CD8 + T细胞增殖有适度增加[74] - 0.25mg/kg剂量的HCW9218使受试者血清TGF - β1降低50%,0.50mg/kg剂量几乎完全中和血清TGF - β1,且未改变血清IL - 1α、IL - 1β、IL - 6、IFN或TNF水平[77] - 公司赞助的多中心1b/2期临床试验对HCW9218单药治疗化疗难治/耐药胰腺癌患者进行剂量递增研究,目前有四个临床站点参与,1b期最多招募24名患者,至今未报告剂量限制性毒性[79] - 公司预计2023年完成HCW9218胰腺癌1b期研究,2期剂量扩展部分拟招募多达40名患者[80] - 评估HCW9218在实体瘤的1期研究中,预计2023年上半年选择RP2D,若成功完成目标,打算推进至少一项2期研究[82] HCW9302临床试验计划 - 公司计划2023年上半年完成HCW9302的新药研究申请(IND)准备活动,下半年向FDA提交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1b/2期临床试验IND申请[26][36] - 公司计划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HCW9302在自身免疫适应症的IND申报所需活动和毒理学研究,随后提交IND申请[58] - HCW9302非临床毒理学研究预计2023年上半年完成,计划2023年下半年提交1b/2期临床试验的IND申请[85] 公司对外合作与授权 - 公司于2020年底与Wugen签订首个对外许可协议,授予其HCW9201和HCW9206两个分子用于癌症细胞疗法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有限权利[28] - 2020年12月公司与Wugen达成独家全球许可协议,授权其开发基于两种融合蛋白分子的细胞疗法[91] - 美国Wugen即将启动WU - NK - 101在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1期研究[92] - 2020年12月,公司与Wugen签订独家全球许可协议,获得Wugen 5.8%的普通股股权,未来可能获得超2亿美元的开发里程碑付款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和销售特许权使用费[121][122] - 公司与Wugen签订供应协议,监督许可分子的制造和供应,Wugen承担细胞疗法治疗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活动资金[123] 公司制造与生产情况 - 公司已建立从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大规模生产融合分子的内部制造工艺[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成功完成5种分子的cGMP生产[97] 公司总部建设 - 2022年8月15日,公司购买了位于佛罗里达州米拉马尔的36000平方英尺建筑作为新总部,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入运营[99] 公司专利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已授予公司两项基础专利,全球有105项待决专利申请[103] - 单链嵌合多肽专利家族截至2022年12月31日,包括美国专利No. 11,401,324、两项待决美国实用专利申请和11项在多个地区的待决专利申请,最早预计到期日期为2039年[106] - 多链嵌合多肽专利家族截至2022年12月,包括美国专利No. 11,518,792、四项待决美国实用专利申请和11项在多个地区的待决专利申请,最早预计到期日期为2039年[107] - 培养和扩增增殖方法的两个专利家族截至2022年12月,包括两项待决美国实用专利申请和15项在多个地区的待决专利申请,最早预计到期日期分别为2039年和2040年[111] - 治疗年龄相关疾病的四个专利家族截至2022年12月,包括四项待决美国实用专利申请、一项待决PCT申请和23项在多个地区的待决专利申请,最早预计到期日期在2039 - 2042年[112] - 激活调节性T细胞的专利家族截至2022年12月,包括一项待决美国实用专利申请和10项在多个地区的待决专利申请,最早预计到期日期为2041年[113] - 抗体专利家族截至2022年12月,包括一项待决美国实用专利申请和五项在多个地区的待决专利申请,最早预计到期日期为2041年[114]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打算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非稀释性融资,包括非核心应用和市场权利的对外授权、合作协议、战略协作和项目融资[60] 疾病市场数据 - 2023年预计美国有64,050人被诊断为胰腺癌,超50,550人死于该病,自2000年起发病率每年约上升1% [83] - 到2040年,全球被诊断为卵巢癌的女性数量预计增长近42%至445,721人,每年死于卵巢癌的女性数量预计增长超50%至313,617人[84] 公司竞争情况 - 公司在癌症治疗领域面临来自大型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的竞争,如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等[128] - 公司计划拓展到纤维化疾病治疗领域,如NAFLD,目前尚无FDA批准的治疗方法,多家公司正在开发相关候选产品[129] - 公司内部开发的产品候选HCW9218在临床阶段暂无利用多种作用机制的同类竞争产品[130] - 公司产品候选HCW9302在临床阶段暂无通过激活Treg细胞使炎症小体失活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的同类竞争产品[131] 美国生物制品监管法规 - 美国生物制品需经FDA广泛监管,通过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获批上市,申请过程和要求与新药申请(NDA)相似[135] - 美国新产品生物制品开发通常包括临床前测试、提交IND、开展临床试验,IND提交后需等待30天才能开始临床试验[136][137] - 支持BLA的临床试验通常分三个阶段,FDA多数情况下要求两项充分且良好控制的3期临床试验来证明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39][140][141] - BLA提交后,FDA有60天确定是否受理,标准审查产品在受理后十个月内完成审查,优先审查产品在受理后六个月内完成审查,审查过程可能延长[144] - FDA需在收到申办方快速通道指定请求60天内确定产品候选者是否符合条件[151] - FDA需在收到申办方突破性疗法指定请求60天内确定产品候选者是否符合条件[153] - 申办方重新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后,FDA承诺根据包含信息类型在2个月或6个月内完成审查[146] - 申办方需在获批后180天内提交所需的批准后研究进度报告,此后每180天提交一次直至研究完成或终止[155] - 《儿童最佳药品法案》规定,若满足特定条件,生物制品非专利独占期可延长6个月[159] - 首个生物类似药于2015年获批,首个可互换产品于2021年获批[165] - 参考生物制品自首次许可或BLA批准起享有12年独占期,自参考产品许可日期起4年内不得提交生物类似药申请[166] - 首个根据生物类似药简化审批途径提交且被认定与参考产品可互换的生物制品,在特定条件下享有1 - 42个月不等的可互换性独占期[166] - 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批后,产品可能需进行官方批次放行,制造商需对每批产品进行测试并向FDA提交样品和放行协议[161] - 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批后,公司需遵守多项审批后要求,包括不良反应报告、定期报告、上市后测试等[163] 违规处罚法规 - 违反联邦反回扣法规可能成为联邦民事虚假索赔法下承担责任的依据[168] - 违反HIPAA的实体可能面临重大民事、刑事和行政罚款及处罚,故意违规使用或披露信息可能面临刑事处罚[177] - 违反GDPR的公司可能面临最高2000万欧元或全球年收入4%的罚款(取较高者),英国脱欧后相关法规也可单独处以最高1750万英镑或全球营业额4%的罚款(取较高者)[180] 产品销售相关法规与影响 - 产品获批后的销售取决于第三方支付方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水平,覆盖决定过程耗时且成本高[181] - 美国政府、州立法机构和外国政府持续实施成本控制计划,可能限制获批产品的销售[183] - 2022年8月颁布的《降低通胀法案》允许HHS协商某些药品和生物制品的销售价格,2026年生效,还将惩罚提价超过通胀率的药品制造商[184] 公司法规遵守情况 - 公司需遵守美国和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各种法规,包括研发、临床试验、生产等方面[186] - 产品在外国开展临床试验或营销前需获得当地监管机构的批准,不同国家的审批流程和时间不同[187] - 某些国家要求产品销售价格也需获批,即使产品获批,若价格不满意,产品在该国的商业推出可能不可行[188] - 确保与第三方的业务安排符合适用法律和法规会产生大量成本,违规可能面临重大处罚[176] 欧盟药品法规 - 欧盟临床试验法规预计2021年12月前生效,将取代现行指令,实行更统一程序[189][191] - 药品营销授权集中程序评估时间为210天(不含时钟停止时间),适用于特定药品,授权有效期初始为5年,可无限期续期[195][198] - 新化学实体在欧盟获批通常有8年数据独占期和10年市场独占期,数据独占期内其他申请人不能依赖授权持有人数据申请营销授权,市场独占期内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不能上市[199][200] - 若在数据独占期内授权持有人获得新治疗适应症授权且带来显著临床益处,可额外获得1年非累积市场独占期[200] - 所有新营销授权申请须包含风险管理计划,监管机构可能附加特定义务,相关报告第三方可申请获取[196] - 先进治疗药品营销授权持有人须建立追溯系统,确保产品及原材料可追溯[197] - 药品营销授权持有人和制造商受EMA、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监管机构全面监管,违规将面临行政、民事或刑事处罚[202][203][204] - 营销授权持有人须遵守欧盟药物警戒法规,建立系统、指定负责人,及时报告不良反应并提交定期安全更新报告,EMA可审查并提出意见,EC可做决定[205][206] - 药品广告和促销须遵守欧盟及成员国相关法律,宣传材料要符合产品特性摘要[208] - 开发药品时,欧盟药品管理局和国家监管机构提供科学建议并收费,建议涉及质量、测试、研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