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贷损失准备金相关 - 若2023年9月30日预计失业率各期下调一级,信贷损失准备金将增加约800万美元[131] 净利息收入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为3891.2万美元,二季度为4347.6万美元[134]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为1.31764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1.7762亿美元[134] - 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为4005.4万美元,较第二季度的4463.2万美元减少460万美元,净息差从1.93%降至1.74%[144][146] - 2023年前9个月净利息收入为1.35284亿美元,较2022年的1.81207亿美元减少4590万美元,净息差从3.17%降至1.96%[156][158] 贷款持有待售与总股东权益相关 - 2023年9月30日贷款持有待售为3387.9万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32.7万美元[136] - 2023年9月30日总股东权益为5.02487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2147亿美元[136] 净收入与核心净收入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230万美元,二季度净亏损为3140万美元[134][142] - 2023年前三季度净亏损为2408.9万美元,2022年同期净收入为5803.9万美元[134] - 2023年第三季度核心净收入为230万美元,二季度为320万美元[134][142] 有效税率相关 - 2023年第二季度有效税率为14.2%,核心收入有效税率为1.6%[143] - 2023年前九个月有效税率为16.2%,受商誉减值费用影响;核心收入有效税率为5.2%,低于法定税率24.7%[155] - 计算使用的有效税率为22.0%,商誉减值费用使用的计算有效税率为13.1%[187] 商誉减值费用相关 - 2023年第二季度有3990万美元的商誉减值费用[141] - 2023年第三季度非利息支出为4908.9万美元,较第二季度的9078.1万美元减少4170万美元,主要因第二季度有3990万美元商誉减值费用[152] - 2023年前9个月非利息支出为1.92361亿美元,较2022年的1.54999亿美元增加3740万美元,主要因商誉减值费用和一般、行政及其他成本增加[164] 生息资产与计息负债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90.0736亿美元,平均收益率4.46%;计息负债平均余额为73.68223亿美元,平均利率3.33%[144] - 2023年前9个月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9.055725亿美元,收益率为4.42%;2022年平均余额为7.562698亿美元,收益率为3.74%[156] - 2023年前9个月计息负债平均余额为7.359084亿美元,成本率为3.02%;2022年平均余额为5.653248亿美元,成本率为0.76%[156] 贷款与投资证券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贷款平均余额74.6122亿美元,利息收入8611.8万美元,收益率4.54%;投资证券平均余额13.5641亿美元,利息收入1323.2万美元,收益率3.90%[144] 存款与债务成本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存款成本为2.06%,较第二季度的2.02%增加4个基点;长期债务成本增加15个基点,借款成本增加19个基点[145][146] - 2023年前9个月存款成本(含无息存款)为1.90%,2022年为0.29%[157] 信贷损失拨备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信贷损失拨备实现110万美元回收,第二季度为40万美元回收[147] - 2023年前9个月信贷损失拨备回收0.9百万美元,2022年为9.0百万美元[159] 非利息收入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非利息收入为1046.4万美元,与第二季度的1031.1万美元基本持平[148][151] - 2023年前9个月非利息收入为3096.5万美元,较2022年的4189.3万美元减少,主要因贷款发起和销售活动收益及其他收入减少[160][163] 贷款服务收入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贷款服务收入为309.2万美元,低于第二季度的325.9万美元[148][149] 非利息支出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非利息支出为4908.9万美元,较第二季度的9078.1万美元减少4170万美元,主要因第二季度有3990万美元商誉减值费用[152] - 2023年前9个月非利息支出为1.92361亿美元,较2022年的1.54999亿美元增加3740万美元,主要因商誉减值费用和一般、行政及其他成本增加[164] 总资产与总负债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9个月内,公司总资产增加9400万美元,主要因现金增加1.54亿美元[165] - 2023年前9个月总负债增加1.54亿美元,因借款增加,部分被存款减少抵消,存款减少7.06亿美元[16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94.58751亿美元,总负债和股东权益为94.58751亿美元[194] 不良资产与逾期贷款比率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不良资产与总资产比率为0.42%,逾期30天以上贷款与总贷款比率为0.64%[166] 总ACL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总ACL分别为4亿美元和4.15亿美元,比率分别为0.55%和0.57%[167] 银行可用借款额度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银行从FHLB的可用借款额度分别为22亿美元和26亿美元[1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银行从FRBSF的可用借款额度分别为3.31亿美元和3.4亿美元[1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银行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额度均为12亿美元[17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各活动净现金相关 - 2023年前九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54亿美元,2022年同期减少800万美元[172] - 2023年前九个月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150万美元,2022年同期提供2.09亿美元[173] - 2023年前九个月投资活动净现金提供3.92亿美元,2022年同期使用24亿美元[174] - 2023年前九个月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2.37亿美元,2022年同期提供22亿美元[175] 表外承诺总额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表外承诺总额分别为13.12479亿美元和13.65959亿美元[177] 股息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支付每股0.1美元的季度现金股息,2023年10月26日宣布每股0.1美元现金股息[181] 核心净利润、摊薄每股收益等指标相关 - 2023年第三季度核心净利润为229.5万美元,2023年第二季度为 - 3144.2万美元,2023年前九个月为 - 2408.9万美元,2022年前九个月为5803.9万美元[187] - 2023年第三季度核心摊薄每股收益为0.12美元,2023年第二季度为0.17美元,2023年前九个月为0.56美元,2022年前九个月为3.03美元[187] - 2023年第三季度年化平均有形股权回报率为2.2%,2023年第二季度为2.9%,2023年前九个月为3.1%,2022年前九个月为13.0%[187] - 2023年第三季度效率比率为98.3%,2023年第二季度为93.7%,2023年前九个月为92.7%,2022年前九个月为71.2%[187] - 2023年第三季度年化核心平均资产回报率为0.10%,2023年第二季度为0.13%,2023年前九个月为0.15%,2022年前九个月为0.96%[187] 有形账面价值与有形普通股权益比率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形账面价值每股为26.18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28.41美元[18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有形普通股权益与有形资产比率为5.2%,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5.7%[188] 公司面临风险相关 - 公司主要面临价格和利率风险,不面临外汇或商品价格风险[189,190] 利率模拟模型相关 - 公司使用利率模拟模型估计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性[192] 利息敏感性缺口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利息敏感性缺口在不同区间有所不同,如3个月或更短为 -25.03064亿美元,超过12个月至3年为13.36382亿美元等[1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累计利息敏感性缺口占总资产的比例在不同区间分别为 -26%、 -30%、 -36%等[1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累计利息敏感性缺口占累计生息负债的比例在不同区间分别为39%、42%、45%等[194] 利率变动影响相关 - 利率变动对公司净利息收入和净投资组合价值有不同影响,如2023年9月30日利率上升300个基点时,净利息收入变化为 -14.8%,净投资组合价值变化为 -27.4%[199] 利率敏感性变化原因相关 - 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9月30日,利率敏感性变化反映了市场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平坦至倒挂和资产负债表构成变化的影响[201] 银行业流动性与存款竞争相关 - 行业事件导致银行业流动性状况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条件和外部因素可能影响存款竞争格局[202] 公司或有流动性与未保险存款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51亿美元的或有流动性,占总存款的76%,未保险存款占总存款的8%[202] 公司降低净利息收入敏感性措施相关 - 公司为降低净利息收入敏感性,采取措施延长负债期限,包括增加定期存款证和使用固定利率定期借款[195] 利息敏感性缺口分析局限性相关 - 利息敏感性缺口分析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公司实际利率变动风险,因存在基差风险、提前还款等因素[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