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提交与审批情况 - 2022年3月14日,公司提交2021财年审计报告,财务报表未经股东批准可能变更[4]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2年3月14日,后续事项可能影响财务报表[2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于2022年2月24日获董事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22年3月29日提交股东大会审批[45] 财务报表审计意见 - 审计认为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35238亿韩元,2020年末为20.29584亿韩元[29] - 2021年末流动资产总计220.50845亿韩元,2020年末为205.61941亿韩元[29] - 2021年末非流动资产总计1890.58025亿韩元,2020年末为1825.8017亿韩元[29] - 2021年末总资产为2111.0887亿韩元,2020年末为2031.42111亿韩元[29] - 2021年总负债为145,797,021百万韩元,2020年为132,475,265百万韩元,同比增长10.06%[30] - 2021年总权益为65,311,849百万韩元,2020年为70,666,846百万韩元,同比下降7.58%[30] - 2021年销售总额为60,574,819百万韩元,2020年为58,569,314百万韩元,同比增长3.42%[32] - 2021年销售成本为63,559,178百万韩元,2020年为51,804,596百万韩元,同比增长22.69%[32] - 2021年毛利润为 - 2,984,359百万韩元,2020年为6,764,718百万韩元,同比下降144.12%[32] - 2021年营业利润为 - 5,860,143百万韩元,2020年为4,086,275百万韩元,同比下降243.41%[32] - 2021年税前利润为 - 7,085,214百万韩元,2020年为2,991,533百万韩元,同比下降336.84%[32] - 2021年净利润为 - 5,229,225百万韩元,2020年为2,092,469百万韩元,同比下降349.91%[32] - 2021年其他综合收益为599,614百万韩元,2020年为 - 219,841百万韩元,同比增长372.99%[33] - 2021年基本和摊薄每股收益为 - 8,279韩元,2020年为3,102韩元,同比下降366.83%[33]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47.3186亿韩元,2020年为1320.8473亿韩元[40] - 2021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235.4328亿韩元,2020年为1483.1811亿韩元[40] - 2021年融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843.5077亿韩元,2020年为188.0824亿韩元[40]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0.5654亿韩元,2020年为21.9455亿韩元[40] - 2021年12月31日和2020年12月31日,未开票收入分别为17254.44亿韩元、16912.94亿韩元[57] 电力输配业务PP&E减值情况 - 因市值与净资产账面价值差异大,公司认定2020年末电力输配业务PP&E存在减值迹象[15] - 审计将电力输配业务PP&E减值评估作为关键审计事项[16] - 审计对PP&E减值评估执行多项审计程序[21]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为32098.2亿韩元[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韩国政府持股11684.1794万股,占比18.20%[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韩国开发银行持股21123.5264万股,占比32.90%[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他股东持股31388.7019万股,占比48.90%,其中外国股东持股9110.5897万股,占比14.19%[43]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与准则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按韩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46][47] - 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会计准则变更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集团未提前采用已发布但尚未生效的新标准[61] -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将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现金流作为单一经济实体列报,子公司受集团控制[66] - 企业合并采用收购法核算,除非是涉及共同控制下的实体或业务的合并[71] 联营企业投资核算 - 若集团持有被投资企业20% - 50%的表决权,则推定集团对其具有重大影响[80] - 对联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投资被分类为持有待售,则按相关准则处理[81] - 处置联营企业导致集团失去重大影响时,留存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差异计入处置损益[84] - 按相关准则确定是否需确认集团对联营企业投资的减值损失,必要时对投资的整个账面价值进行减值测试[86] 电力销售占比与电价制度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电力销售收入占合并收入的94.45%[98] - 2020年12月17日,公司经产业通商资源部批准修订基本供应条款和条件,自2021年1月1日起对电价采用成本转嫁电价制度[100] 租赁业务处理 - 公司作为承租人对短期租赁(租赁期自开始日起12个月及以内且不包含购买选择权)的机器设备和低价值办公设备租赁采用简化处理,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内按直线法确认为费用[107] 汇兑差额处理 - 交易产生的汇兑差额在产生当期计入损益,但特定情况除外,如境外经营相关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在权益中累计[111] 借款费用处理 - 公司将与符合条件资产的购置、建造或生产直接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作为该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115] 政府补助处理 - 政府补助在公司有合理保证能够满足补助条件并将收到补助时才予以确认[118] - 低于市场利率的政府贷款的收益作为政府补助,按收到的款项与基于市场现行利率确定的贷款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量[119]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计算资产账面价值时扣除,并在可折旧资产的使用寿命内作为减少的折旧费用计入损益[119] -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旨在补偿公司已发生的费用的,在公司将相关成本确认为费用的期间内,作为其他收入(政府补助)计入损益[119] 员工设定提存计划处理 - 员工为公司提供服务期间,公司将应向设定提存计划支付的款项确认为负债(应计费用)[120] 资产使用寿命估计 - 公司财产、厂房和设备中建筑物的估计使用寿命为8 - 40年,结构为5 - 50年,机器为2 - 32年等[136] - 投资性房地产(除土地外)按直线法在8 - 40年的估计使用寿命内折旧[141] - 公司无形资产中使用捐赠资产的使用权估计使用寿命为10 - 30年,软件为4、5年,工业产权为5 - 10年等[146] 温室气体排放权与义务计量 - 公司对温室气体排放权按成本计量,后续按成本减累计减值损失计量[150] - 公司对温室气体排放义务按应提交给政府的分配权利的账面价值与报告期末为任何超额排放结算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之和计量[152] 资产减值测试 - 公司在每个报告期末审查有确定使用寿命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迹象[154] -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尚未可供使用的无形资产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155] - 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与使用价值两者中的较高者[156] - 若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值损失立即在损益中确认[157] 所得税费用处理 - 公司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税和递延税,当期税和递延税在损益中确认,除非与企业合并、直接在权益或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项目相关[125] 存货计量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在途存货成本采用个别认定法,其他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159] 预计负债确认 - 当集团因过去事项承担现时法律或推定义务,很可能流出经济利益且金额能可靠估计时,确认预计负债[161] 金融资产与负债分类及计量 - 金融资产分为按摊余成本计量、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和按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FVTPL)三类[168] - 金融负债分为FVTPL和其他金融负债,FVTPL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他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计量[174][175] 金融资产与负债信用损失模型及终止确认 - 集团对债务工具、租赁应收款等采用前瞻性“预期信用损失”(ECL)模型,根据信用风险增加程度确认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的损失准备[177][178] - 集团在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权利到期、转移且转移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或既未转移也未保留但不保留控制权时终止确认金融资产[181] - 集团在金融负债合同义务解除、取消或到期时终止确认金融负债,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2] 服务特许权安排收入确认 - 集团按KIFRS 1115确认服务特许权安排相关的建造服务和运营服务收入,根据情况确认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183][184] 衍生金融工具管理与套期处理 - 集团使用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利率和外汇风险,衍生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根据是否为有效套期工具确认损益[186][187] - 集团指定套期工具进行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分别按不同方法处理套期损益[189][190][19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输电和配电业务总营收596.606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579.87824亿韩元,运营亏损74.25576亿韩元[200] - 2021年核电发电业务总营收93.24391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1.16875亿韩元,运营利润7.96832亿韩元[200] - 2021年非核电发电业务总营收258.37982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13.19815亿韩元,运营利润3.45955亿韩元[200] - 2021年工厂维护与工程服务业务总营收28.05785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4.34885亿韩元,运营利润2.52348亿韩元[200] - 2021年其他业务总营收20.10843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7.1542亿韩元,运营利润1.95346亿韩元[200] - 2020年输电和配电业务总营收579.8941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567.64808亿韩元,运营利润27.85145亿韩元[200] - 2020年核电发电业务总营收99.38941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1.21794亿韩元,运营利润13.38642亿韩元[200] - 2020年非核电发电业务总营收203.29611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7.77235亿韩元,运营亏损1.50427亿韩元[200] - 2020年工厂维护与工程服务业务总营收27.03472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4.20139亿韩元,运营利润2.38007亿韩元[200] - 2020年其他业务总营收15.82001亿韩元,其中外部客户营收4.85338亿韩元,运营利润1.11055亿韩元[200] 机组建设相关减值 - 集团决定根据政府政策停止建设天지1号和2号机组以及大津1号和2号机组,并于2018年12月31日确认了减值损失和其他费用[58] - 新韩屋3号和4号机组虽已获发电业务批准,但根据政府政策很可能暂停建设,集团于2018年12月31日确认了减值损失[59]
Korea Electric Power (KEP) - 2022 Q1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