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约1.43654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1.06533亿港元增加约35%[11] - 2023年公司溢利约1113.2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5889.9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119%[12]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66港仙,2022年每股亏损3.34港仙[1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451.7万港元,2022年约1808.7万港元[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332%,2022年约82%;资产负债比率约14%,2022年约51%[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19.94975244亿股股份,2022年为16.94975244亿股股份[1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本承担,2022年也无[17]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3541.8万港元已抵押,2022年约为1930.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孖展融资约193.2万港元,2022年约为819.7万港元[1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2022年也无[19] - 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成本约为2980万港元,2022年为2540万港元[22] - 2023年无中期股息(2022年:无),董事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无)[4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4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除可换股债券及其他借贷外)[48] - 报告期内集团总收入约为1.43654亿港元,2022年为1.06533亿港元[193] 船运及物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船运及物流业务收入约9867.2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6756.7万港元增加约46%[6] - 2023年船运及物流业务毛利约4766.9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625.1万港元增加约193%[6] 电讯相关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电讯相关业务收入约4498.2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3896.6万港元增加约15%[7] - 2023年电讯相关业务毛利约517.2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255.7万港元增加约102%[8]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有40名全职雇员,2022年为54名[21] - 彭越57岁,2020年7月14日起任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等职[24] - 孙朋52岁,曾于2020年11月6日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25] - 许伟60岁,有超30年会计经验[26] - 吴冠云61岁,2020年7月14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7] - 黄焯彬49岁,2017年7月3日起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0] 股东持股及股权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彭越先生透过东阳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70.18%[59][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许伟先生因配偶权益持有24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0.00%[59] - 东阳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70.18%[61] - 公众人士持有股份百分比全年超25%[85] 购股计划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8年8月20日采纳2018年购股计划,为期10年[66] - 按2018年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涉及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除非获股东批准更新上限[67] - 按2018年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所有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可发行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30%[67] - 各合资格参与者在12个月内因行使获授购股获发行及将获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67]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更新2018年购股计划授权限额,行使所有购股时可能发行股份总数更新至169497524股,占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69] - 根据2018年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169,497,524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5%,该计划余下年期约为4年[71] - 回顾年度无购股期权根据2018年购股计划授予、行使、注销及失效,2023年12月31日无该计划下尚未行使购股期权[70] 公司运营相关情况 - 回顾年度,集团最大客户约占集团收入的68.7%,前五大客户约占集团总收入的92.6%[49] - 回顾年度,五大供应商应占集团销售成本的百分比合共低于30%[49] - 回顾年度,公司接获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各自就其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书[54] - 回顾年度,各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55] - 公司为集团的董事及其他高级人员安排了适当的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保险[58] - 公司或附属公司年内无使董事获益的股份或债券购买安排,董事等无认购公司证券权利及行使记录[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关联人士交易及关连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8[73] - 集团与关联人士订立的合约安排构成持续关连交易,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其符合规定,核数师确认符合上市规则[74][77] - 2023年12月31日有效的合约安排包括独家商业咨询服务、独家认购权、股权质押、表决权委托协议[8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集团与综合联属实体无新合约安排,合约安排及环境无重大变动,无合约安排获解除[82][83] 公司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适用企业管治守则及原则,但存在偏离合规情况[91] - 自2009年3月以来公司行政总裁职位一直悬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92] - 董事会目前由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4] - 现任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并可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96] - 回顾年度举行了16次董事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00] - 彭越出席董事会会议15/16次、股东大会1/1次[100] - 孙朋出席董事会会议16/16次、股东大会1/1次[100] - 许伟出席董事会会议16/16次、股东大会1/1次[100] - 吴冠云出席董事会会议15/16次、股东大会1/1次[100] - 黄焯彬出席董事会会议15/16次、股东大会1/1次[100] - 韩铭生出席董事会会议15/16次、股东大会1/1次[1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成员为吴冠云先生、黄焯彬先生及韩铭生先生,回顾年度举行7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彭越先生、吴冠云先生及黄焯彬先生,回顾年度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7][119] - 公司为新任董事提供入职资料文件,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课程及研讨会[104] - 公司每月向董事提供公司表现、状况及前景报告,以及适用规则及规定变动进展[105] - 回顾年度彭越先生为董事会主席,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其职责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06][107]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人员购买责任保险[108] - 董事经协定程序提出合理要求后,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09] - 董事会拥有审核、提名、薪酬及执行四个委员会,职权范围已分别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1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能为检讨及监察集团财务报告程序、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111]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能为决定董事提名政策,检讨及评估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就董事选任等事宜物色人选及提建议[114] - 2023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成员为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回顾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3/3)[123] - 2023年12月31日,执行委员会由3名执行董事组成[123] - 回顾年度,执行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125] - 公司秘书潘博文先生回顾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风险评估,未发现重大风险[130] - 公司设有与COSO 2013框架相符的内部监控系统[1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内部监控审阅,未发现重大监控缺陷[133] - 集团将内部审计工作外判予信永方略风险管理有限公司[134] - 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足够[137] - 审核服务费用为120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为63万港元[138] - 2023年12月31日,工作场所女性与男性比例为1:1.86[143] - 持有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大会上表决的股东的总表决权最少5%之股东,可要求董事召开股东大会[147] - 董事须在接获要求日期起计21天内召开股东大会,大会须于发出通告后不超28天内举行[148] - 持有占全体有权表决的股东的总表决权最少2.5%之股东或最少50位有相关表决权之股东,可要求传决议案和传陈述书[149] - 公司派息率不应超过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该年度溢利的50%[155] - 公司按董事会决定以股息方式分派溢利,股息与财政年度表现挂钩,维持稳定派息率[155] - 股息可现金或红股形式分派,特殊原因上调派息率需管理层向董事会详细阐释[156] - 公司于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采纳新组织章程细则[153] - 回顾年度,委员会职权范围无重大更新[157] 公司社会责任及环保相关情况 - 公司建立全面有效内部控制制度以遵守法律法规[170] - 公司按规定按时缴税并回馈社会以履行税务责任[170] - 公司管理层凭借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业务可持续性以保障投资者回报[170] - 公司通过联交所及官网发布资讯确保信息透明有效[170] - 公司持续改善内部控制制度并着力风险管理以完善公司管治制度[170] - 公司持续提供优质服务并确保履行合约责任以满足客户需求[170] - 公司通过举办会议活动及建立现场审计管理制度维护与商业伙伴等的关系[170] - 公司建立公平合理且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以保障雇员待遇福利[170] - 公司制定了安全及环境保护政策、确保船舶遵守相关法例的指引及程序等船上营运政策及程序[183]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违反环境保护法律、规则及规例的行为[184] - 公司营运消耗化石燃料,会排放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颗粒物及二氧化碳[185] - 公司目标是减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严格遵守适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86]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气体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相关法例法规,无环保重大罚款、非金钱处罚及诉讼[187] - 香港营运船舶的所有引擎符合香港法例第413P章氮氧化物相关排放限制规例[188] - 《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附录六要求收紧船舶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88] - 船舶于排放控制区以外操作时,燃油限制硫氧化物及悬浮粒子不得超过0.5% m/m(2020年1月1日后);于排放控制区内操作时,不多于0.1% m/m(2015年1月1日及之后)[189] - 公司为减少总部温室气体排放,采取办公时间后关闭设备等节能节电措施[190] - 气体排放量减少13 - 26%,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减少约35%[192] - 2023年氮氧化物排放量627.04吨,2022年为709.90吨[192] - 2023年硫氧化物排放量52.29吨,2022年为65.79吨[192] - 2023年悬浮粒子排放量56.74吨,2022年为64.23吨[192] - 2023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19755.67吨,2022年为22405.17吨[192]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100万港元收入产生137.52吨排放量,2022年为210.31吨[192] - 2023年已处置的有害废物及无害废物密度较2022年分别下降1%及61%[199] - 2023年无害废物中纸张排放量112.26公斤,2022年为62.37公斤[200] - 2023年无害废物中一般垃圾排放量969.59公斤,2022年为874.41公斤[200] 公司业务范围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干散货运输提供船舶租赁及经营国际航线[179] 报告相关情况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65] - 报告范围涵盖香港一个办事处及两艘自有船舶主要营运活动关键绩效指标数据[166] 其他相关情况 - 增值电信服务领域外国投资者持股不得超50%[75] - 孙政先生持有北商60%股权,为北商主要股东[78] - 集团为香港雇员作强制性公积金供款,按中国雇员工资一定比例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65] - 集团雇员及高管薪酬政策由薪酬委员会参考市场基准按自身长处、资历及能力厘定,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推荐、董事会批准
亚洲能源物流(00351)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