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视科技(00299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盛视科技盛视科技(SZ:002990)2024-04-1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盛视科技,代码002990,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5]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星磊,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彩田路7018号新浩壹都A4201 - 4206 (整层)、43整层、45整层,邮编518000[25] - 公司网址是www.maxvision.com.cn,电子信箱为investor@maxvision.com.cn[25] - 董事会秘书是秦操,证券事务代表是梁芳,联系电话0755 - 83849249,传真0755 - 83849210[26]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媒体为《证券时报》、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报告备置地点在公司董事会办公室[27]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2793071563,上市以来主营业务无变更[28] 报告期相关信息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于2024年4月发布[2]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21] 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产品及技术研发、项目合同执行、成长性、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宏观经济环境等风险[6][9][10][12][13] - 公司将加大新技术研究,加强与客户沟通,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海外市场,完善项目回款管理制度,跟踪国际政治经济形势[8][9][10][12][13]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256,067,03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3] - 2023年利润分配以256,067,038股为基数,每10股派息4元(含税),现金分红102,426,815.20元,占比100%[1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5.73亿元,较2022年增长59.03%[3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8亿元,较2022年增长105.05%[3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2亿元,较2022年增长149.94%[3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亿元,较2022年增长161.59%[30] - 2023年末总资产为35.53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7.33%[30]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9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9.71%[31]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16亿、3.88亿、3.40亿和4.29亿元[3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600.76万元,2022年为2776.83万元,2021年为4639.90万元[3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301.71万元,同比增长59.03%[8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23.01万元,同比增长105.05%[85]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35.87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3,281.82万元[85]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5.73亿元,较2022年的9.89亿元增长59.03%[100]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160.83万元、3880.47万元、3398.53万元、4290.34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030.14万元、5612.77万元、4347.62万元、2832.47万元[101] - 2023年营业成本为956,405,058.27元,较2022年的587,084,699.37元同比增长62.91%[109][110] - 2023年直接材料成本841,606,449.64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8.56%,同比增长63.06%[11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655,063,756.36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1.64%[11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49,453,438.07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1.35%[114] - 2023年销售费用104,331,914.46元,较2022年的72,432,695.79元同比增长44.04%[115] - 2023年管理费用63,569,807.20元,较2022年的38,725,049.07元同比增长64.16%[115] - 2023年财务费用 -3,385,719.49元,较2022年的 -6,718,820.81元同比增长49.61%[115] - 2023年研发费用147,372,386.28元,较2022年的150,679,496.05元同比下降2.19%[115]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60人,较2022年的548人增长2.01%,占比47.41%,较2022年的51.94%下降4.53%[118] - 2023年研发人员中本科325人,较2022年的297人增长9.43%;硕士数量无变化;博士2人,较2022年的3人下降33.33%[118] - 2023年研发人员年龄构成中,30岁以下239人,较2022年的283人下降15.55%;30 - 40岁260人,较2022年的211人增长23.22%;40岁以上60人,较2022年增长11.11%[118]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47,372,386.28元,较2022年的150,679,496.05元下降2.1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37%,较2022年的15.23%下降5.86%[118] - 2023年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0元,与2022年持平,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比例为0%,与2022年持平[118]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3.03亿元,同比上升70.73%,主要因收到客户回款增加[11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11.99亿元,同比上升28.86%,主要因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加[12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亿元,同比上升161.59%,主要因收到客户回款增加[12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5.62亿元,同比上升25.37%,主要因上年度购买理财产品在本年度赎回[120]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0元,同比下降100%,主要因吸收投资金额减少[120] - 2023年投资收益2467.96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59%,主要因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22] - 2023年末应收账款12.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5.91%,较年初比重增加5.98%,因部分项目结算周期影响回款延后[125] - 2023年末固定资产1.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03%,较年初比重增加4.65%[125] - 2023年末应付账款5.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29%,较年初比重增加5.78%,因项目备货应付采购款增加[125] - 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 -1.31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61.70%,主要因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2亿,本期出售20万,期末数为0 [12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2550万,本期购买2000万,期末数为4550万 [127]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和期末数均为6550万 [127] - 上述资产合计期初数为2.91亿,本期购买2000万,本期出售20万,期末数为1.11亿 [127] - 报告期投资额为2.450301亿,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26亿,变动幅度为94.47% [1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15.66亿元,占比99.55%,同比增长58.55%;营业成本9.50亿元,毛利率39.31%,同比减少1.34%[100][103] - 智慧口岸查验系统解决方案营业收入14.19亿元,占比90.20%,同比增长72.85%;营业成本8.97亿元,毛利率36.75%,同比减少5.64%[100][103]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7.68亿元,占比48.82%,同比增长212.47%;营业成本4.61亿元,毛利率40.02%,同比增加2.59%[100][104] - 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客运)项目合同总金额35345万元,已履行金额28364.5万元,本期确认销售收入25101.33万元[104][106] - 2023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直接材料成本8.42亿元,占营业成本88.00%,同比增长63.06%[108]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708.08万元,占比0.45%,同比增长380.99%;营业成本603.99万元,同比增长574.21%[100][108] - 智能交通及其他营业收入1471.03万元,占比9.35%,同比减少11.84%;营业成本529.81万元,毛利率63.98%,同比增加31.90%[100][104]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3968.50万元,占比25.23%,同比增长25.52%;营业成本2403.34万元,毛利率39.44%,同比减少2.35%[100][104] 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 2023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4.24亿人次,同比增加266.5%;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2346.1万架(列、艘、辆)次,同比增加143.4%;签发普通护照1842.8万本,同比增加1625.4%;签发港澳台通行证件及签注8609万本件,同比增加1318%[40] - 2024年春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351.7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69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2.8倍,恢复至2019年春节同期的近九成[40] -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累计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42] - 截至2023年11月,我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增至54国[42] - 2024年3月7日中方决定对瑞士、爱尔兰等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42] - 到2030年,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将全面建成[46] - 到2026年底,新疆全区口岸设计通行过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亿吨(不含管道运输),出入境人员设计通行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60%,达到800万人次[47] - 云南印发《云南省口岸建设发展三年行动(2023—2025年)》《云南省口岸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口岸经济发展[48] - 《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 - 2025)》中口岸"十四五"期间匡算投资总额约115亿元[49] -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52] - 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52] - 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综合实力达世界先进水平[52] - 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54] - 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5] - 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55] - 2022年,美、中、德、日、韩5个世界主要国家数字经济总量为31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58%,较2016年提升约11个百分点;规模同比增长7.6%,高于GDP增速5.4个百分点[56] - 2016 - 2022年,美国、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分别增加6.5万亿、4.1万亿美元;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14.2%,是同期美中德日韩5国总体年均复合增速的1.6倍[56] -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56] 公司业务及产品情况 - 公司是人工智能智慧口岸应用领域领先企业,持续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将口岸技术优势延伸至多领域[60]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智慧口岸查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智能产品,业务涵盖多类口岸及查验监管等[61] - 公司智慧口岸研发落地系列产品,覆盖智能查验、防控、检疫系统,实现三类口岸全方位应用[61] - 公司智能交通依托技术积累,研发智能算法、产品及后端应用平台,提供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63] - 公司智能交通产品获多项荣誉,已应用于国内大部分省份和海外部分地区[64] - 公司智慧机场自助系统包括多类无人化、全流程系统,推进机场“无纸化”便捷出行[64] - 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助安检系统系全国首创,在上海虹桥机场、昆明长水机场获批使用[64] - 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产品创新,智慧系统具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