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50,786.74万元,同比下降19.1%[4]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54万元,同比下降92.6%[4] - 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业务转型增加研发投入、销售投入以及销售回款速度放缓导致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多[4] - 公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9,944.78万元、62,782.60万元和50,786.74万元[4] - 公司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575.32万元、4,510.38万元和333.54万元[4]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07,867,412.04元,同比下降19.1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55,757.53元,同比下降77.8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35,418.12元,同比下降92.6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96,148.46元,同比增长34.29%[21] - 公司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536,873,229.24元,同比增长12.19%[22] - 公司2023年获得政府补助5,640,630.34元,同比增长7.18%[27]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9,320,339.41元,同比下降23.01%[27] - 公司2023年税收返还金额为1,851,148.32元,属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政府补助[28]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08亿元,同比下降19.11%[81] - 电力行业收入为3.86亿元,占总收入的75.98%,同比下降16.94%[82] - 定制化软件开发及服务收入为4.33亿元,同比下降24.54%[82] - 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及销售收入为7394.91万元,同比增长39.24%[82] - 华东地区收入为2.79亿元,占总收入的54.99%,同比下降16.47%[82] - 公司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战略调整期淘汰低端业务及员工总数下降[79] - 公司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增长,导致净利润下滑[79] - 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8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56.08%[83] - 公司毛利率为45.50%,同比上升4.31%[86] - 电力行业职工薪酬同比下降19.72%,从199,481,921.68元降至160,137,436.44元[89] - 铁路行业软硬件及技术服务采购同比下降62.49%,从2,542,454.05元降至953,765.60元[90] - 政府、航天等行业软硬件及技术服务采购同比增加19.98%,从11,470,167.09元增至13,761,693.01元[90]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15,378,696.9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62.09%[94]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8,466,791.8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5.58%[95]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7.57%,从30,264,250.57元增至44,662,100.64元,主要由于销售区域建设和人员增加[97]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60.90%,从-539,526.91元增至328,573.87元,主要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费用增加[9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03%,从99,942,166.36元降至94,914,826.99元[97] - 公司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73人,同比增长10.83%,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23.59%[100]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12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13%,同比增长5.59个百分点[101] - 2023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1749.56万元,资本化率提升至15.56%,较2022年增长11.82个百分点[101] - 公司2023年资本化率为15.56%,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资本化率23.27%[102] - 轻骑兵零代码建设项目研发资本化金额为151.33万元,目前正在研发中[103] - 轻骑兵低代码框架研发项目资本化金额为165.58万元,目前正在研发中[104] - 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实验室数字管理平台项目资本化金额为901.72万元,目前正在研发中[104] - 公司2023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139.44%,较2022年大幅提升132.55个百分点[101] - 公司2023年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占比74.69%,同比增长12.34%[100] - 公司2023年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3.72%,同比增长11.73%[100]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51,791,330.93元,同比增长3.49%[10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39,900,914.77元,同比下降55.30%[10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9,210,613.21元,同比增长100.00%[10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5,069,540.44元,同比增长321.55%[108] - 2023年货币资金为285,467,787.75元,占总资产比例18.57%,同比增长8.31%[112] - 2023年应收账款为667,376,004.14元,占总资产比例43.42%,同比下降4.53%[112] - 2023年开发支出为17,241,996.91元,占总资产比例1.12%,同比增长0.84%[112] - 2023年投资收益为3,040,117.85元,占总收益比例47.57%[111] - 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为-36,460,973.91元,占总收益比例-570.58%[111]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3,050,314.35元,占总资产比例7.36%,同比下降2.00%[112]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额同比下降53.02%,从19.98亿元降至9.39亿元[119]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79亿元,截至2023年底累计使用2.78亿元,尚未使用0.55亿元[126]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2.03亿元,截至2023年底尚未使用1.97亿元[127] - 配电网运营服务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进度为103.79%,已结项但未达到预计效益[130] - 发电企业运行规范化管理系统项目投资进度为94.04%,已结项但未达到预计效益[130] - 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与智能分析平台项目投资进度为48.51%,已结项但未达到预计效益[13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92.54%,已结项[130] - 营销网络扩建项目投资进度为69.00%,已结项[130] - 基础开发平台及标准化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2026年3月完成,目前投资进度为0.00%[13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金额为5,332.88万元[131]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金额为1,505.26万元[131] - 公司将节余募集资金1,362.54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1] - 公司将两个募投项目的剩余募集资金5,816.85万元用于实施新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3] - 公司用于投资"基础开发平台及标准化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资金为2,558.24万元[133] - 公司以募集资金认购尚未到期的结构性存款余额为3,800万元[131]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暂存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及购买结构性存款[131] - 公司使用不超过7,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31] - 山东金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6,705,277.92元,同比下降[137] - 南京实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2,551,376.97元,同比下降[137] - 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50,786.74万元,同比下降19.1%[146] - 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54万元,同比下降92.6%[146]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9.61万元,同比下降34.3%[148] 发展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制定了从单一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向双轮驱动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标准、通用软件产品供应商"转变的发展战略[5] - 公司计划以430,125,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32491元(含税)[5] - 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4]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具备较强的持续经营能力[4] - 公司2024年将继续坚持"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大力发展"AI低代码"开发平台[139] - 公司2024年计划持续深耕电力信息化行业,积极探索AI技术在电力行业多业务场景的落地应用[141] - 公司2024年将强力推进标准化产品的建设和销售,继续发展"AI低代码"开发平台为代表的标准化、通用软件产品业务[142] - 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及销售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2023年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的主要用途,占比呈逐步增长态势[153] - 公司对标准化软件产品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及时跟进客户需求,不断更新迭代产品以保持竞争优势[153]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2023年中国软件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31] -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在"十四五"期间合计投资超过2.9万亿元,推动电力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32]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计划到2027年大幅提升铁路数字化水平,到2035年全面完成铁路数字化转型[33] - 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为13.9%,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采用率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35] - 预计到2025年中国低代码无代码市场规模将达到11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2.9%[3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在电力行业深耕20年,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五大发电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推出智能文档审核、智能问答等创新解决方案[38] - 公司标准化软件产品2023年销售额达7,300余万元,同比增长近40%[41] - 公司制定了"双轮驱动"战略,发展以"AI低代码"开发平台为代表的标准化、通用软件产品业务[39] - 公司已开发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知识图谱可视化开发平台等标准化平台类软件产品,并打造了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智慧识才系统等业务型产品[41] - 公司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传统业务的赋能,并以"AI+低代码+通用业务"为思路进行标准化软件建设[42] - 公司深耕电力信息化行业20余年,持续深度参与电力生产、运检、基建、营销等核心领域的信息化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的重要供应商[43] - 公司AI赋能的业务场景逐步增加,已取得良好成效,例如智能问答产品显著提升客户在应急业务方面的智能化水平,设备家族性缺陷的自动识别显著提升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预测和维修速度[44] - 公司依托在电力行业的业务基础,逐步打造了一系列新能源相关管理软件,包括风电场生产管理系统、新能源安健环(HSE)管理系统等,为新能源数字化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45] - 公司主要产品已与包括华为鲲鹏服务器、中科曙光服务器、麒麟操作系统、统信UOS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等在内的国产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完成了国产化兼容适配[46] - 公司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标准化平台类软件产品,包括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知识图谱可视化开发平台、IT智能运维平台和文档智能预审平台等[48] - 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客户群体已覆盖电力、航天、金融、制造等行业,典型客户包括航天二院、华能集团、国网华中科技等[49] - 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拥有11项发明专利、63项核心技术,并参与编制了国内首个低代码平台行业标准[51] - "小金智问"智能问答产品支持对规章制度、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合同、标书等文本知识进行整合及问答,支持PDF、Word、Excel、图片等格式[52] - "小金智问"在某电力公司应急管理系统中实现了24小时"智能问诊",工作人员在应急抢修过程中可随时对行业规范要求、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等进行提问[54] - 知识图谱可视化开发平台已在电力、石化等企业的设备运检、安全监察部门展开应用,赋能设备精益化检修、项目预审、项目稿件编制及领域知识管理等业务场景[55] - 公司获得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平台认证,并参与IEEE P2807.3标准《面向电力行业的知识图谱指南》的编写[56] - 知识管理平台基于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技术研发,支持知识归类、知识搜索、知识问答等智能应用,帮助企业强化知识管理、实现科学决策[57] - 知识管理平台客户行业分布广泛,典型客户包括国家能源、上海欣能、河曲电厂、章丘电厂、中国电建等[58] - 文档合规性智能审核平台已在国家电网多家省公司成功应用,显著提升客户项目评审及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效能[60] - 智慧识才大数据分析平台已在电力、军工、石油、烟草、银行、高校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典型客户包括国家电网总部及多个下属企业、中国华能等[61] - 智慧识才大数据分析平台应用OCR、NLP、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支持从任免审批表、谈话考察等材料中智能提炼干部的特征和标签[61] - 智慧实验室管理平台已在能源、生产制造、电子、建筑工程、医药、芯片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典型客户包括国电南瑞、华电集团、达能中国等[63] - 智慧实验室管理平台应用大语言模型、图像识别等先进技术,实现设备智能取数及一键生成实验报告,大幅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64] - 公司组建了22支省区销售团队,成功开拓了广汽集团、达能集团、长城汽车等知名企业,巩固了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65] - 公司研发人员超过500人,研究院下设平台与技术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等机构,专注于低代码开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领域[67][68] - 公司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拥有11项发明专利、63项产品核心技术,居国内低代码开发平台第一阵营[75] - 公司客户群体涵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国央企和民营龙头企业,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73] - 公司通过AI技术应用,如大语言模型(LLM)、自然语言处理(NLP)等,在电力领域实现了输电线路塔基异常导线异物识别、设备故障自动定位等功能[74] - 公司成本构成以职工薪酬和差旅费为主,对外采购成本占比相对较低[72] - 公司与山东大学、中国信通院、百度等研究机构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69] - 公司营销中心通过市场推广、市场促进和市场战略等多维度赋能产品销售,推动省区销售业绩攀升[66] - 公司计划进一步优化和拓展省区销售网络,构建更为稳健、高效的销售体系,并筹备区域售前、区域交付团队以满足本地化服务需求[66] - 公司AI技术赋能产品,成功中标南方电网AI项目,推出“小金智问”智能问答产品[77][78] - 公司正在研发面向能源领域的国产化软件开发集成一体化平台,旨在助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99] - 公司正在研发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安全生产管控平台,旨在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99]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其投资内部审批决策、管理流程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导致公司业务季节性变化[152] - 公司2023年对国家电网公司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8.27%,客户集中度较高[144] -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数额较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存在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的风险[147] - 公司业务存在季节性变化,营业收入上半年较少、下半年较多,可能导致第一季度、上半年甚至前三季度净利润处于较低水平或为负[152]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独立董事,设董事长1名,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160]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监事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161]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运作,确保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的独立性[165] -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确保全体股东及广大投资者能平等获取有关信息[164]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8.94%,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28%[166] - 公司董事长黎峰持股数量从157,987,500股减持至151,991,300股,减持比例为3.8%[168] - 公司财务总监张学顺于2023年3月13日因个人原因辞职,鲁效停于2023年3月15日接任财务总监[170][171] -
金现代(30083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