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集团(00373) - 2023 - 中期业绩
联合集团联合集团(HK:00373)2023-08-29 19:1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36.16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4.667亿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84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863万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63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057亿港元[4]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0.05港元,2022年同期为0.17港元[4] - 2023年上半年全面费用总额11.55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2.08亿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68.53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0.7778亿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42.688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4722亿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价值处理之权益工具投资公平价值亏损46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094亿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物业重估收益2020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益[5] - 2023年上半年折算至呈列货币产生的汇兑差额亏损6.08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8.842亿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6094.5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638.2百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6594.3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834.0百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5129.3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611.8百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42947.5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114.5百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23217.9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092.2百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66165.4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8206.7百万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8963.9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405.1百万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分部收入3600.9百万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3512.9百万港元,分部业绩612.1百万港元,本期亏损25.8百万港元[16]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总分部收入3474.0百万港元,来自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3418.2百万港元,分部业绩178.4百万港元,本期亏损562.1百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的合约收入1063.7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900.3百万港元[21][22] - 2023年上半年物业价值变动为34.3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 - 199.6百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327.3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33.2百万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计入销售成本及其他直接成本和融资成本的总额分别为225.6、386.6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118.7、430.9百万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03.0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77.9百万港元[16][17] - 存货成本费用处理从2022年的43490万港元增至2023年的67350万港元[27] - 2023年香港所得税支出1.155亿港元,中国6300万港元,土地增值税4600万港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355亿港元、8270万港元、1.113亿港元[28] - 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2023年为1.639亿港元,2022年为6.057亿港元[29] - 2023年确认分派股息4.129亿港元,2022年为4.392亿港元;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中期股息,2022年中期股息为2640万港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5.129亿港元,2022年为34.182亿港元[42]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期间亏损为1.63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057亿港元[42]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回报率为 -0.4%,2022年为 -1.4%[4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5港元,2022年同期为0.17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6.4%,2022年12月31日为19.9%[42] - 2024年票据期末面值为3.125亿美元或24.485亿港元,2022年末为3.196亿美元或24.957亿港元;2026年票据期末面值为3.991亿美元或31.27亿港元,2022年末为4.201亿美元或32.806亿港元[45] - 期末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429.475亿港元,较2022年末减少1.67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66.482亿港元,2022年末为155.384亿港元[45] - 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应付票据共236.867亿港元,2022年末为241.371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偿还部分为112.57亿港元,2022年末为95.419亿港元;长期部分为124.297亿港元,2022年末为145.952亿港元[45] - 集团流动资金流动比率为1.64倍,2022年末为1.80倍;资本负债比率为16.4%,2022年末为19.9%[4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74.995亿港元,2022年末为175.59亿港元;银行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66.482亿港元,2022年末为155.384亿港元[47] - 银行贷款要求时偿还或一年内为66.296亿港元,2022年末为57.874亿港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为16.586亿港元,2022年末为17.962亿港元等[46] - 本期新鸿基股东应占亏损为2.87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4.012亿港元[55] - 2023年上半年,亚洲联合财务股东应占溢利为4.075亿港元,2022年为5.264亿港元,6月30日综合消费金融客户贷款结余总额达112亿港元[55] - 天安股东应占溢利按其报告为5.772亿港元,从公司角度本期财务业绩为溢利1.319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3830万港元[57] - 天安上市附属公司亚证地产股东应占溢利为145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440万港元[58] - 报告期末,集团持有亚太资源约43.5%权益,本期应占亚太资源亏损较2022年同期减少[5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按营运地点划分,香港、中国、英国、澳洲外部客户所得收入分别为2053.8、1438.3、18.2、2.6百万港元[17] - 2022年上半年按营运地点划分,香港、中国、英国、澳洲外部客户所得收入分别为2014.7、1382.6、19.3、1.6百万港元[17]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2023年为106.35亿港元,2022年为110.259亿港元[31] - 逾期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2023年为8.678亿港元,2022年为9.688亿港元[33] - 按揭贷款2023年为26.699亿港元,2022年为30.639亿港元[34][35] - 逾期按揭贷款2023年为4.863亿港元,2022年为5.439亿港元[36] - 有期贷款2023年为15.713亿港元,2022年为16.992亿港元[37] - 应收贸易款项、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2023年为6.128亿港元,2022年为7.667亿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总计23.89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974亿港元[39] - 与2022年相比,集团香港物业组合租金收入维持稳定水平,AKL物业组合期内呈报溢利,2022年同期为亏损[56] - 天安总租金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加22%,在13个城市拥有20个已开发或发展中的天安数码城[57]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公司已按照香港公司条例规定递交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核数师报告无保留意见[8] - 本中期期间公司首次应用2023年1月1日开始强制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新订及修订本编制报表[11] - 公司将在支柱二法例颁布后于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披露相关所得税风险资料[14]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本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 股权交易相关 - 2023年2月27日,亚证地产附属公司收购香港物业,总付款为10.00000003亿港元,7月5日完成交易[41] - 2023年2月27日,亚证地产集团出售非核心物业,中国物业代价为8000万港元,香港物业总代价为2.5亿港元,7月3日完成交易[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透过场内交易收购天安额外股份,代价约2.358亿港元,持股量由2022年末的约51.74%增至约55.72%;再收购代价约660万港元,持股量增至约55.83%[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天安集团以约2.3475亿港元购入金融资产额外股份,拥有中国医疗网络约33.03%已发行股本[48] - 若中国医疗网络要约获独立股东悉数接纳,天安集团应付总金额约5.987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要约尚未开始[49] 风险及担保相关 - 集团外汇风险主要来自自营买卖持仓、外币私募股权投资等,由高级管理层管理及监察,或用远期或对冲合约降低风险[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物业买家等获授或已使用的贷款融通提供约34.572亿港元担保,合营公司两项法律行动或产生或然负债分别约为2.336亿港元和2.36亿港元[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附属公司在美国法律诉讼中被要求未指明的损害赔偿1000万美元,管理层认为无需计提拨备[5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269.378亿港元物业等资产及2.664亿港元证券用作97.025亿港元贷款及信贷抵押,已提用信贷额为83.327亿港元[53] 员工数据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3545名,2022年12月31日为3930名[60] 政策相关 - 中国央行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从3.65%下调20个基点至3.45%,将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从4.30%下调10个基点至4.20%[61] - 2023年3月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61] 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除若干偏离合规行为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2] - 公司审核委员会职权范围与企业管治守则条文D.3.3有三点偏离[63]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等,未进行详细独立核数审查[64] 股份交易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股份行为[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