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223.37171亿元,较2022年的236.97329亿元减少5.74%[19] - 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26.57963亿元,较2022年的1.12458亿元减少2463.52%[1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2665亿元,较2022年的5.2487亿元增加37.68%[19] - 2023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0.16541亿元,较2022年末的75.30428亿元减少6.82%[19] - 2023年末总资产为409.43803亿元,较2022年末的473.92218亿元减少13.61%[1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8982元/股[20]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41.87%[20] - 2023年度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亏损,原因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剥离非主营业务及低效无效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1][22]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306083千元,第二季度5315973千元,第三季度5417305千元,第四季度7297810千元[25]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36千元,第二季度 - 834078千元,第三季度64800千元,第四季度 - 1802121千元[2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52375千元,2022年为538098千元,2021年为86836千元[26] - 2023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中,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690553千元,期末余额453487千元,变动 - 237066千元[28]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无余额,期末余额700506千元,变动700506千元[28]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37亿元,同比减少5.74%[48] - 2023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6.58亿元[48] - 公司归还带息融资38亿元,综合融资成本降低49BP,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压减[52]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223.37亿元,同比减少5.74%,营业成本203.80亿元,同比减少1.42%[53][56] - 销售费用14.11亿元,同比增长18.30%;管理费用11.35亿元,同比增长6.14%;财务费用2.59亿元,同比减少9.77%;研发费用9.43亿元,同比增长3.43%[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3亿元,同比增长37.6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95亿元,上年同期为 -43.21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12亿元,上年同期为38.67亿元,同比减少214.10%[53] - 2023年度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9%,装备制造业务同比增长1.76%,工程施工及承包业务同比下降8.14%[56] - 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业务毛利率30.50%,较上年增加0.46个百分点;工程施工及承包业务毛利率4.56%,较上年减少5.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务毛利率13.12%,较上年增加0.12个百分点[58] - 中国境内营业收入189.63亿元,同比减少16.46%,毛利率8.13%,较上年减少4.12个百分点;其他国家与地区营业收入33.74亿元,同比增长238.32%,毛利率12.30%,较上年减少12.17个百分点[59] - 公司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进行会计估计变更,本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49] - 公司本年度加快剥离非主营业务子企业及低效无效资产,并确认了相应损失[50] - 受外部经济环境及客户回款速度变化影响,公司对应收款项和存货等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51] - 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业务全年新签合同额37.74亿元,同比增长0.56%;2023年实现收入27.94亿元,较2022年上升3.99%[61] - 工程施工及承包业务2023年收入规模为170.51亿元,较2022年下降8.14%[62] - 装备制造业务2023年收入规模为24.92亿元,较2022年增加0.43亿元[64] - 2023年境外收入实现33.74亿元(不包含关联交易),同比增长23.7亿元[66] - 全年新签海外合同33.79亿元,新签合同额占公司全年新签合同总额的8.4%,平均毛利率14.02%[66] - 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成本本期为19.42亿元,占总成本9.53%,较上年增加3.31%;工程施工及承包成本本期为162.73亿元,占总成本79.85%,较上年减少2.34%;装备制造成本本期为21.65亿元,占总成本10.62%,较上年增加1.61%[6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7.1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6.63%;其中关联方销售额16.8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5%[7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0.7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26%;其中关联方采购额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72] - 销售费用本期为1.41亿元,较上年增加18.3%;管理费用本期为11.35亿元,同比略有增长;研发费用本期为9.43亿元,较上年增加3.43%;财务费用本期为2.59亿元,较上年减少9.77%[74]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9.43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89.3万元,研发投入合计9.44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23%,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0.004%[75]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净流入7.23亿元,同比增加1.98亿元[80] - 2023年投资活动净流量为净流入0.95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出43.21亿元[80] - 2023年筹资活动净流量为净流出44.12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38.67亿元[80] - 货币资金期末数4061290千元,占总资产9.92%,较上期降低47.07%[82] - 其他应收款期末数1352121千元,占总资产3.30%,较上期降低45.42%[82] - 在建工程期末数76590千元,占总资产0.19%,较上期降低60.87%[82] - 截至2023年末,尚未归还借款893826.9万元,较2022年末减少363110.8万元[84] - 2023年末净有息负债559866.5万元,较2022年末减少11334.8万元[84] - 2023年末质押699.72万元应收款项,取得699.72万元短期借款[85] - 2023年和2022年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43.56%及35.33%[86] - 报告期内竣工验收项目3260个,总金额118.29亿元,其中境内项目3233个,金额116.30亿元,境外项目27个,金额1.98亿元[88][89] - 报告期内在建项目7965个,总金额1080.08亿元,其中境内项目7798个,金额969.21亿元,境外项目167个,金额110.86亿元[90][91] - 在建重大项目中,兰玉项目金额106.48亿元,累计完工79.07%;即尼曼帕瓦氧化铅EPC项目金额33.19亿元,完工33.14%[93] - 报告期内累计新签项目6260个,金额398.11亿元[94] - 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581.84亿元,其中已签未开工项目金额57.70亿元,在建未完工部分金额524.14亿元[94] - 2023年工业工程营业收入68.83亿元,占比30.82%;市政工程7.66亿元,占比3.43%;民用建筑65.84亿元,占比29.47%;公路交通及其他28.18亿元,占比12.62%[97] - 2023年工程施工板块分包成本93.14亿元,占比57.23%;材料及设备成本62.29亿元,占比38.28%;人工成本2.54亿元,占比1.56%;其他4.77亿元,占比2.93%[98] - 2021 - 2023年公司工程项目综合毛利率水平分别为12.59%、9.44%、4.56%[99] - 报告期末公司债务及其他权益工具融资余额为137.24亿元,其中债务融资89.24亿元,权益融资48亿元,整体融资规模较2022年末减少38亿元[100] - 2023年10月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第一期永续中票,金额15亿元,期限2+N,利率4.17%;11月发行第二期,金额13亿元,期限2+N,利率3.77%[10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原值)为80,252.41万元,比年初增加354.76万元,增长0.44%,减值准备4,821.86万元较年初持平[103] - 期末应收款项融资453,487千元、交易性金融资产700,506千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49,248千元,合计1,203,241千元;期初合计747,720千元[10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包括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工程施工及承包、装备制造[39] - 公司工程勘察设计与咨询业务承担2000余项国家及行业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咨询和百余个国外项目[40] - 主业方面新签装备制造合同同比增加62.08%,新签工业项目工程施工类合同同比增加16.81%,新签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类合同同比下降27.11%[32] - 2023年公司新签海外合同33.79亿元,其中单项合同额超千万元的大型勘察设计类合同16项,合计约27.9亿元[9] - 2023年公司全年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含境外工程)13项、鲁班奖1项、“中国钢结构金奖”2项[10] - 所属勘察设计企业获行业工程咨询勘察设计奖139项,其中一等奖37项[61] - 在2023年度ENR「全球工程设计企业150强」和「国际工程设计企业225强」榜单中,公司位列第98位和第199位[61] - 沈阳院深度节能12300kWh/t - AK技术全面推广,助力生产企业实现吨铝综合电耗降低820kWh[61][65] - 贵阳院成功研制国际首条阳极导杆组全流程全截面自动化焊接修复生产线,阳极导杆组使用寿命增加一倍,吨铝节电15kWh以上[65] 公司股权结构 - 中色科技由公司拥有92.35%权益[6] - 九冶由公司拥有73.17%权益[6] - 昆明院由公司拥有67%权益[6] - 截至报告披露日期,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铝西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六冶、昆勘院分别持有弥玉公司1%、0.1%、0.1%股权[6] - 公司向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出售云南弥玉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52.6%股权[7]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六冶分别持有宁永高速公司、临云高速公司、临双高速公司15%股权[7] 公司科研成果 - 2023年公司承担10项国家科研攻关任务、4项中铝集团科研攻关任务[9] - 2023年公司新增6个国家级平台,累计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达20个[9] - 2023年公司62项科技成果完成评价,其中18项达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9] - 铝行业首套超细液滴卧式脱硫系统示范项目能耗比传统脱硫降低约35%[9] - 2023年公司承担10项国家攻关任务、4项中铝集团攻关任务[31] - 2023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同比增长96%,授权发明专利同比增长33%,新增海外专利申请16件[31] - 2023年公司新增6个国家级平台,累计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达20个[31] - 全年新申请专利数量同比增长52%,其中发明专利增长96%,新增授权专利数量同比增长7%,其中发明专利同比增长33%[43] - 公司新立项各类技术标准40项,获行业国内领先以上评价科技成果62项,其中15项达国际领先水平[43] 公司荣誉 - 公司荣获中国证券金紫荆“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奖[10] - 2023年3月,公司入选「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位居419位[33] - 2023年4月,公司12个项目获2021年度工程勘察等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33] - 2023年8月,公司137项成果获2023年度有色金属建设行业工程咨询等成果评价奖,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102项、三等奖24项[33] - 2023年10月、11月,公司获中诚信国际「2A、稳定」主体评级和3A债券评级,成功发行28亿永续中票[34] - 2023年11月,公司入选「第一届国新杯 · ESG金牛奖治理二十强」[34] - 2023年11 - 12月,公司所属企业施工、建设、勘察、设计的7项工程获8项大奖,其中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1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项[35] - 2023年12月,公司获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奖[35] - 2023年12月,公司所属企业8项成果获首届中铝集团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35] - 2024年1月3日,中色科技承建的中铝瑞闽热处理工序「黑灯工厂」项目投产,成国内首个铝板带加工「黑灯工厂」[35] - 2023年公司在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评级中达四星级优秀水平,入选“央企ES
中铝国际(0206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