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总股本扣减回购专户股份余额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拟派发现金红利119,407,102.98元,占2023年净利润比例为21.77%[6]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相关条款,明确各发展时期现金分红最低比例,优先现金分红[144] - 公司2021 - 2023年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45] - 分红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48,394,414.53元,合计分红金额为119,407,102.98元,占净利润比率为21.77%,每10股派息0.6元(含税)[148]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16,506,363,899.1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4%[2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394,414.5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59%[2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8,253,020.3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02%[2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0,534,694.0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4.26%[2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511,951,676.89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6.75%[21] - 2023年末总资产23,327,231,093.81元,较上年同期末增长5.54%[2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2756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0.67%;稀释每股收益0.2481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3.99% [2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4%,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31个百分点;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91%,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65个百分点 [22]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9.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8.2万元 [24]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减少2000万元,应收款项融资较期初减少4998.81万元 [2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01亿元,较2022年的3.04亿元有所增加 [27] - 2023年新签合同金额202.7亿元,同比增长8%;钢结构销量122万吨,同比增长8.9%;业务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5.04%;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 - 21.59% [29] - 2023年3年期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占比为20.64%,较2022年下降3.34个百分点 [30] - 2023年国际业务累计中标26.9亿元,同比增长106%;新签海外工业建筑订单7.3亿元,同比增长188.8% [31] - 2023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96.29GW,同比增幅88.39%[4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5.04%;归属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21.59%;扣非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降27.02%;经营现金流净额4.71亿元,同比增长444.26%[64] - 营业成本143.61亿元,同比增长6.34%;销售费用1.79亿元,同比增长19.70%;管理费用5.24亿元,同比增长7.12%;财务费用0.66亿元,同比下降35.55%;研发费用6.61亿元,同比增长10.89%[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2.01亿元,同比增长66.38%;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6.10亿元,同比下降134.91%[66] - 钢结构行业营收143.05亿元,营业成本125.64亿元,毛利率12.17%,营收同比增13.26%,成本同比增14.25%,毛利率减少0.76个百分点[67] - 集成及EPC营收17.88亿元,营业成本15.48亿元,毛利率13.40%,营收同比降34.96%,成本同比降33.31%,毛利率减少2.14个百分点[67] - 工业建筑营收111.74亿元,营业成本98.36亿元,毛利率11.97%,营收同比增12.67%,成本同比增13.45%,毛利率减少0.60个百分点[67] - 公共建筑营收31.31亿元,营业成本27.28亿元,毛利率12.88%,营收同比增15.39%,成本同比增17.23%,毛利率减少1.37个百分点[67] - 东北地区营收3.01亿元,营业成本2.65亿元,毛利率11.77%,营收同比降22.04%,成本同比降21.93%,毛利率减少0.12个百分点[68] - 华北地区营收15.26亿元,营业成本13.61亿元,毛利率10.81%,营收同比增70.30%,成本同比增75.08%,毛利率减少2.43个百分点[68] - 钢结构产量122.30万吨,同比增长2.12%;销量122.00万吨,同比增长9.02%[70] - 公司总成本本期为142.70亿元,上年同期为134.41亿元,同比增长6.16%,其中钢结构生产和安装成本占比高且增长显著,集成及EPC成本下降[7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2.7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3.79%;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7.2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3.95%,均无关联方交易[72] - 销售费用本期为1.79亿元,上期为1.50亿元,增长19.70%;管理费用本期为5.24亿元,上期为4.89亿元,增长7.12%;财务费用本期为0.66亿元,上期为1.02亿元,下降35.55%;研发费用本期为6.61亿元,上期为5.97亿元,增长10.89%[74]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6.61亿元,资本化研发投入0.03亿元,研发投入合计6.65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03%,资本化比重0.46%[76][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71亿元,上期为 - 1.37亿元,增长444.2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01亿元,上期为 - 5.97亿元,增长66.3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6.10亿元,上期为17.46亿元,下降134.9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期期末减少100%,金额从2000万元降至0,因处置子公司所致[83] - 应收票据较上期期末增加44.82%,金额从1.46亿元增至2.11亿元,因票据结算业务量增加[83] - 固定资产较上期期末增加30.76%,金额从11.93亿元增至15.60亿元,因在建工程转入[83] - 在建工程较上期期末减少95.01%,金额从3.23亿元降至1610.56万元,因完工转入固定资产[83] - 境外资产15.6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72%[85] - 报告期内竣工验收项目269个,总金额112.00亿元,其中境内253个,金额108.31亿元,境外16个,金额3.70亿元[87][88] - 报告期内在建项目745个,总金额430.34亿元,其中境内685个,金额390.66亿元,境外60个,金额39.68亿元[89] - 报告期内累计新签项目446个,金额202.68亿元[92] - 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金额203.59亿元,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48.31亿元,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155.28亿元[93] - 项目一完工百分比36.97%,本期确认收入2.34亿元,累计确认收入3.02亿元,本期成本投入1.91亿元,累计成本投入2.59亿元,截至期末累计回款2.79亿元[91] -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1199758.07万元、净资产264231.48万元、净利润19038.18万元;精工工业建筑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355295.75万元、净资产121779.37万元、净利润17576.01万元;美建建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总资产182360.50万元、净资产87189.91万元、净利润10395.78万元[99] - 2023年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累计转股数量为3,027股,股本增加至2,012,884,418股[200] - 2023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2756元/股[200] - 假设考虑已发行可转债全部转股影响,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2481元/股[20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变动前数量为2,012,881,391股,变动后为2,012,884,418股,增加3,027股[198] - 人民币普通股变动前数量为2,012,881,391股,变动后为2,012,884,418股,增加3,027股[198] - 股份总数变动前为2,012,881,391股,变动后为2,012,884,418股,增加3,027股[198] 业务发展 - 2023年新签工业建筑项目100.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18.8%;EPC及装配式建筑项目新签合同33.1亿元,同比增长16.2%;公共建筑项目新签合同61.4亿元,同比下降12.2% [29] - 2023年新签EPC及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签约金额33.1亿元,同比增长16.2% [32] - 新签上海嘉定真新社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合同金额4.22亿[33] - BIPV业务签约额达1.5亿元,实现业务新突破[33] - 新签合营企业4家,累计7家,合营公司承接业务合同额4亿元,同比增长161.3%[34] - 子公司比姆泰客新签订单1001万元,同比增长74.7%[36] - 积极开展工业建筑海外业务拓展,打造第二增长路径[40] - 装配式建筑、BIPV等绿色建筑模式未来发展空间广阔[41] - 公司产品及服务包括钢结构工程和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完整建筑产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最高可达95%[49] - 公司正从钢结构工程专业分包商向EPC工程总承包商转型,提供全套建筑项目环节服务[50] - 公司工业建筑业务承接连续10多年增长,报告期首次突破百亿金额大关[51] - 公司建立了以各行头部企业为主的客户群体“朋友圈”,如腾讯、苹果、阿里巴巴、华为等[51] - 海外建立9个分公司,与近30个国家(地区)有业务往来,中标15.51亿元菲律宾项目[52] - 装配式技术加盟业务在19个地区发展伙伴,承接项目近4亿元[53] - 工业合营连锁业务发展合营伙伴7家,签约项目合同金额5.5亿元[54] 荣誉与成果 - 荣获鲁班奖5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中国钢结构金奖12项[35] - 取得省级科技成果或新产品6个,省级工法11个,发明专利授权35项,受理62项[35] - 3项科技成果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项[35] - 承建项目在“世界七大奇迹”等中占七席,15座建筑入围“中国新时代百大建筑”[56] - 累计获工程领域高级别大奖280项,下属公司获三星物产“优秀供应商”殊荣[57] - 获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含1个一等奖),省级64项,国家级工法9项等[58] - 拥有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多个科研中心和基地[59] 公司管理与变革 - 完成9次流程变革集训及相关专题会,流程变革范围从3家试点公司推广至8家试点单位[36] - 公司以五五战略为基础开展三年滚动发展规划,定位为创新驱动的钢结构建筑科技型公司,中期向钢结构建筑集成服务商转变,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103] - 2024年公司以流程型组织变革为抓手,经营目标是实现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0%以上[104] 行业趋势与政策 - 到2025年,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42] - 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44] - 2023 - 2025年北京市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1.9GW,新建公共机构建筑等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44] - 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企稳,行业围绕高质量发展,有新质生产力催化业务、一带一路海外市场、装配式建筑普及、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机遇[100][101] - 钢结构建筑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缺乏优势的中小钢结构企业将被淘汰[102] 公司风险与应对 - 公司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货币政策等直接相关,受工业化、城镇化长期影响[105] - 建筑工程施工存在安全风险,公司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105] - 报告期内公司钢材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约50%,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应对钢材价格波动风险[106] - 钢结构行业低端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公司通过研发技术、拓宽业务链等应对竞争风险[106][107] 公司治理 - 公司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企业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治理架构和制度文件[109] - 公司建立内幕信息及保密制度,加强防范内幕交易培训和内幕信息保密工作[110]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公司在各方面保持独立性[111] - 2023年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及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111] - 2023年公司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14次,其中通讯方式召开13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次[132] - 董事陈恩宏因职务调整于2023年9月18日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职务,张蕾于2023年1
精工钢构(600496)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