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定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1股,不送红股,不进行现金分红[4] 经营业绩 - 报告期内完成验收确认收入的项目数量及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但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76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 -0.76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78元/股[43]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6.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6.39%,较2022年分别减少1.98和1.47个百分点[43]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77,980.82万元,较报告期初下降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6,970.08万元,较报告期初下降5.89%[44]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9183.07万元,同比增长22.21%,归母净利润 -4316.82万元,同比下降38.71%,扣非归母净利润 -4414.70万元,同比下降23.15%[52] 非经常性损益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1283718.38元,所得税影响额为186931.14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78766.54元[22] 金融资产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28204808.77元,期末余额100173947.95元,当期变动 -28030860.8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2018173.88元[23]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338976.65元,期末余额233780.00元,当期变动 -105196.65元[23]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6450000.00元,期末余额6094000.00元,当期变动 -356000.00元[2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0201911.14元,期末余额15023575.12元,当期变动4821663.98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 -178336.02元[23] 人工智能应用 - 公司在AI深度合成内容的识别上进行广泛研究,形成AI深度合成内容识别系统[26] - 公司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监测监管平台,形成数智化监测监管平台[26] - 智能审核方面多模态AI识别引擎能力提升,智能生产方面结合AIGC、大模型和监管数据库[26] 研发投入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68%,较2022年减少2.04个百分点[43] - 2023年费用化研发投入为55008921.75元,上年度为48225748.67元,同比增长14.0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68%,较上年度减少2.04个百分点[183]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中,视听业务智能运维平台—播出资源管理系统预算960万元,博汇大课堂教学系统预算640万元等,合计预算7685万元,已投入5500.89万元[186][188] 业务领域与产品 - 公司基于IPTV监管系统 + 自研多模态AI识别引擎,推出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内容AI审核系统[27] - 公司在教育教学环境改造细分方向打造教学空间智能体,产品已应用于多所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28] - 公司在教育教学评价细分方向构建AI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打造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学督导样板项目[29] - 公司深耕广电市场,积极拓宽教育、政企业务市场,推动行业用户数字化转型升级[30] - 传媒安全领域,公司面向AIGC、国产化、数智化等需求推出多个系统[53] - 公司实现多模态AI识别引擎全面适配迁移、性能调优,形成软硬件全栈国产化一体机产品[54] - 智慧教育领域,公司围绕教学细分业务推出数智化应用方案及落地产品[56] - 传媒安全业务面向播出机构、监管部门等,提供多方面监测监管及运维服务[60][61][62] - 针对广电总局要求,公司推出电视收视体验智能评估系统[65] - 智慧教育提供智慧教室、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解决方案[67] - 智能显控领域,公司打造“博汇画面云”产品,提供柔性显控解决方案[69] - 公司以国产软件自主研发为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视听信息技术解决方案[70][71] - 公司推出网络直播智能监管系统,服务于多类机构[78] - 公司业务涵盖传媒安全、智慧教育、智能显控三个主要领域,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83][101][102] - 教育领域形成以博汇画面云和教育视频中台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内置人工智能模型引擎处理多模态数据[79] - 智能显控领域打造“博汇画面云”产品线,在四方面进行迭代研发,已助力多个用户项目[80] - 推出网络直播智能监管等多种解决方案,保障传媒安全相关业务[87][88] - 智慧教育形成“博汇乐课”产品线,提供完整智慧教学解决方案,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91] 研发与生产 - 研发工作由两个研发中心开发部门负责,经立项评审、开发、测试等阶段完成产品发布[96] - 产品以面向终端客户销售为主,获取订单方式有招投标和商务洽谈两种[98] - 产品自主研发设计,以外部委托加工为主,生产环节主要是软件安装和零星硬件组装[100] 未来发展 - 未来发展方向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到专业视听产品中[103] - 企业需深入垂直行业,了解不同下游客户技术需求以研发匹配产品[104] 公司优势 - 公司形成成熟技术体系、模块化嵌入式产品和规模化平台产品,具备全栈多层次积累[106] - 公司监测、监管产品覆盖国内各级监管、播出机构,包括28个省级广电局、30个省级广电网络公司等,业务有规模效应和稳定营收[111] - 公司与多家省级人防单位合作,参与重点人防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112] - 2023年公司“青海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智慧监管研究及平台应用实现”项目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一等奖,“网络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平台”项目获二等奖[111] - 公司基于强大音视频技术研发能力和长期行业实践积累,为多行业用户提供有竞争力产品与服务[131] - 公司构建视听数据安全情报库,建立感知预警模型,提供媒体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和数据服务[134] - 公司参与业内诸多标准规范的起草、撰写、修订、研究工作[114] - 公司教育业务用户遍及北京、山东等省市,打造多所院校标杆项目[136] - 2023年公司获CMMI5认证证书、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等多项资质及奖项[138] - 视听内容指纹提取及识别技术一帧图像特征数据量仅为64bit,一秒音频特征数据量仅为344bit[154] - 视听数据智能切换技术从发现问题到完成切换最大延时不超过50ms[154] - 公司智慧教育方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分会认可[136] - 博汇云课堂等三个高等学校建设项目获优秀案例奖项[136] - 公司是技术驱动型公司,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且权属清晰[160] - 视听数据编目存储技术等六项核心技术在公司多产品线及产品中得到应用[154] - 视听内容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建立多个基础特征数据库[154] - 视听数据异态监测技术支持多种异态监测并实现多路逐帧全实时监测[154] - 公司报告期内获得24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61] - 公司拥有网络同步、超高清视频大屏展示等多项技术,部分技术同步精度达10微秒,解码器延时更低[18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8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和268项软件著作权[181] - 报告期内新增2项发明专利和20项软件著作权[181] - 公司本年发明专利申请数3个,获得数2个;软件著作权申请数15个,获得数20个[182] - 公司发明专利累计申请数69个,获得数28个;实用新型专利累计申请数6个,获得数5个;外观设计专利累计申请数1个,获得数1个;软件著作权累计申请数271个,获得数268个[182] - 网络同步技术形成产品主要为BHIP100输出节点机等[180] - 超高清视频的大屏展示技术形成产品包括BHIP106输入节点机等及相关控制系统软件[180] - 4G/5G无线网络的音视频传输技术形成产品包括多媒体综合处理平台系统等[180] - 嵌入式4K超高清多画面合成技术形成产品为嵌入式4K超高清多画面监测系统[180] - 全场景数字孪生技术形成产品包括台站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等[180] 在研项目 - 在研项目有教学空间管理智能中台系统、全媒体融合监管 - 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课堂内容智能分析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分别为1450、900、785,本期投入金额分别为808.91、903.28、453.56,累计投入金额与本期投入金额相同,均处于开发阶段[167] 研发人员情况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22人、本科100人、大专及以下14人;25岁及以下(含25岁)39人、25 - 35岁(不含25岁,含35岁)62人、35 - 45岁(不含35岁,含45岁)27人、45岁以上(不含45岁)8人[172] - 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36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8.53%,较上年度的39.94%有所下降[190] - 2023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681.89万元,平均薪酬26.11万元,上年度薪酬合计3641.16万元,平均薪酬26.97万元[190] 市场合作 - 公司在政企行业与多家省级人防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参与重点人防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193] 激励机制 - 公司通过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骨干持有公司股份的方式激发骨干员工积极性[194] 行业环境与风险 - 受大环境等因素影响,行业内普遍面临营收和盈利能力下滑压力,公司营收和盈利能力短期内受消费需求复苏进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196] -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引领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空间加大,为公司提供良好外部环境[196] -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核心是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面临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流失风险[197] - 公司需紧跟技术革新,若不能把握行业趋势或出现替代技术产品,竞争力和发展可能受影响[199] - 视听信息技术行业中,知识产权等是核心竞争要素,公司若不能有效保障,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可能受影响[199] - 受下游政府客户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有明显季节性特征[200] - 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导致净利润季节性分布,收入不均衡或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投资者不宜用半年度或季度数据推测全年营收或盈利[200] 销售与采购 - 公司通过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提供产品,内设采购部门负责相关采购工作[125][126] 行业趋势 - 随着“智慧广电”推进,视听 + 多业态生长,新场景新应用将引领大视听产业消费升级[116] - 到2025年党政信创要基本完成替换,到2027年八大行业要实现应替尽替,今后5年是信创产业高速扩张关键时期[123] 应对策略 - 公司将积极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加大国内市场拓展力度,提升项目实施及交付效率[196]
博汇科技(688004)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