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发展 - 公司将继续在健康产业分部分配资源和投入精力,预计2024年下半年开始生产及销售健康方便面[7] - 公司正积极开发更多自有品牌的健康及保健产品[7] - 新的一年公司将稳步拓展现有业务,重点发展自有品牌医疗保健产品及健康方便面[12] - 生产分部投资建设健康方便面生产线,预计2024年二季度推出,下半年投放市场[99] - 分销分部通过产品和渠道多元化、扩大客户群提升销量,将推出更多自有品牌健康产品[101][102][103] 北京恒嘉集团业绩处理 - 2023年7月31日,公司将北京恒嘉集团经营业绩终止综合入账,后续业绩作为联营公司入账[9] - 回顾年内,融资租赁分部录得北京恒嘉集团应占溢利240万港元,主要因融资租赁应收款利息收入及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10] - 2023年融资租赁分部录得联营公司应占利润为240万港元[1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5270万港元,较2022年的7170万港元减少26.5%[15]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780万港元,较2022年的2430万港元减少26.8%[15]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4040万港元,较2022年的3160万港元增加27.7%[15] - 2023年投资分部收入为680万港元,较2022年的910万港元减少25.1%,录得净亏损850万港元,2022年为净利润1200万港元[17] - 2023年分销分部收入为4290万港元,较2022年的6050万港元减少29.0%,净亏损为500万港元,较2022年的710万港元减少30.6%[18] - 2023年生产分部录得净亏损460万港元,2022年为760万港元[11] - 2023年公司持续及非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3730万港元,2022年为净利润4360万港元[11] - 2023年制造分部收入290万港元,净亏损460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210万港元和760万港元[20]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5270万港元,较2022年的7170万港元减少26.5% [22] - 2023年销售日用品、医疗保健及卫生产品收入4290万港元,较2022年的6050万港元减少29.0% [22] - 2023年食品添加剂及营养强化剂销售额290万港元,较2022年的210万港元增加36.6% [22] - 2023年来自应收贷款的利息收入100万港元,较2022年的440万港元减少77.0% [22] - 2023年来自中国投资物业租金收入580万港元,较2022年的470万港元增加24.0% [22]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1780万港元,较2022年的2430万港元减少26.8% [23] - 2023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4820万港元,较2022年的5600万港元减少14.0% [26] - 2023年分摊联营公司业绩为溢利290万港元,2022年为160万港元[2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4040万港元,2022年为3160万港元;持续及非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3730万港元,2022年为纯利4360万港元[21]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为50万港元,2022年为开支60万港元[28] - 2023年非持续经营业务纯利为310万港元,2022年为7530万港元[29]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谨慎寻求新的潜在增长机会、低估资产及业务扩张,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及长期增长[12] - 公司将审慎发掘新增长机会、低估值资产和业务拓展,实现收入多元化[105]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5.028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2.985亿港元;总负债为499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2.148亿港元[30]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33.0%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9.9%;流动比率从1.3增长至2.0[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2840万港元,2022年为8830万港元;2023年无借款,2022年有1.526亿港元借款,利率9.0%[32] 公司风险情况 - 2023年集团无重大外币汇率波动风险,未订立外汇对冲交易或工具[34] - 集团融资业务主要信贷风险源于融资租赁应收款和应收贷款[35] - 信贷风险主要源自BJEG集团在中国的融资租赁服务和TF Advances在香港的贷款融资服务,终止综合入账后信贷风险显著减少[36] 融资租赁业务 - BJEG集团在中国主要提供售后租回模式的融资租赁及相关咨询服务,近期以自有资金拨付业务[37][38] - 公司在中国的目标客户为大规模、资产密集型机构客户,涵盖能源资源、制造等多个行业[39] - 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会对客户进行信贷风险评估,考虑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40] - 经管理层初步批准后,运营部会进行尽职审查和信誉核查,并提供初步报价[42] - 公司会评估不同交易架构、租赁及融资选择权,考虑多种风险并进行现金流分析[44] - 评估融资租赁交易时,公司会评估盈利能力、回报、对手方风险等[45] - 公司通常会就建议融资安排获取至少两家金融机构的意向[46] - 与客户确定主要条款后,运营部提出最终申请,总经理进行风险最终评估[47] - 经董事会及法定代表人批准,运营部编制协议及相关文件,由财务资金部和外部法律顾问审查[49] - 公司财务资金部根据协议规定的放款条件和时间表投放项目款项[51] - 若申请金额触发上市规则披露或股东批准责任,所有融资租赁须经董事会进一步审批[52] - 北京恒嘉集团运营部将密切监控债务人和客户的财务、经营及信贷状况,评估信誉并识别潜在违约风险[54][56] - 北京恒嘉集团会通过不同融资策略发掘机会将融资租赁应收款投资变现[57] - 若租赁项目客户逾期还款,集团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将与客户及债权人密切联系,寻求解决方案[58] - 北京恒嘉集团可酌情授予客户不超三个月的缓冲期,期满后向违约客户发催款函[59] - 若发生违约,集团可与客户磋商和解方案,无法达成则可提起法律诉讼并变现财产收回本金和利息[60] 贷款融资业务 - TF Advances是香港持牌放债人,主要通过提供无抵押或有抵押贷款从事贷款融资服务[61] - TF Advances通常用内部营运资金作贷款本金,目标客户包括个人和机构客户[61] - TF Advances大部分香港贷款交易通过现有客户或业务伙伴推荐及集团高级管理层商业网络获得[61] - TF Advances开展贷款融资业务时,管理团队会评估和审批客户信誉和贷款抵押品,超2500万港元贷款需董事会进一步审批[62] - TF Advances会对申请人和担保人展开背景和信用调查,遵循防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程序,对抵押品进行初步估值和有效性核查[64] - 公司运营团队逐案确定贷款要约条款,考虑申请人背景等因素[65] - 收集完申请人和贷款信息后,填写信用评估表提交管理层审批[67] - 管理层根据多项结果批准贷款申请,可咨询独立非执行董事意见[68] - 财务总监评估公司现金状况,确保营运资金充足[69] - 贷款金额一般不超抵押品市值100%和5年预计工资收入/纯利总额[70] - 获内部批准后,公司与借款人及/或担保人签订贷款协议[71] - 财务部门标记还款日期,还款到期前一周发催款通知[72] - 年末对抵押品估值,确保贷款价值比率至少达100%[73] - 贷款逾期,财务部门联系借款人及担保人,可酌情延长不超3个月[74] - 逾期超3个月,送催款函,未获明确答复可提起法律诉讼[76] 贷款情况统计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前五名借款人本金总额为1000万港元,2022年为2.21904亿港元[78] - 2023年12月31日,客户1和客户2贷款本金各500万港元,分别占本金总额50% [78] - 2022年12月31日,客户3三亚贷款本金1.52645亿港元,占本金总额68.8% [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拨备总额为0,2022年为1.62029亿港元[79] - 2022年12月31日,客户3三亚贷款拨备1.52645亿港元,占拨备总额94.2% [79] - 2023年和2022年总净额分别为1000万港元和5987.5万港元[79] 应收款项信贷亏损评估 - 公司采用概率加权预期信贷亏损(PWECL)模型评估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涉及五个关键参数[80] - 应收款项分为3个阶段评估,从最低的第1阶段至最高的第3阶段[80] - 第1阶段为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第2阶段为年期内预期信贷亏损 - 非信贷减值,第3阶段为年期内预期信贷亏损 - 已信贷减值[81] - 2022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由等值或账面价值更高的租赁机器及设备抵押,总账面价值3582.6万港元的融资租赁由客户关联方及/或客户存款担保[81] - 2023年12月31日,两笔新授出贷款预期信贷亏损计算基于EAD 500万港元、PD 1.07%、LGD分别为22.08%和19.83%等,集团无重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82][83] - 2022年12月31日,一笔累计预期信贷亏损1.526亿港元基于EAD 1.526亿港元、PD 100%、LGD 100%等,金额获悉数拨备[84] - 2022年12月31日,一笔累计预期信贷亏损530万港元基于EAD 3390万港元、PD 35.3%、LGD 52.6%等,轻微超额拨备约160万港元[85] 资产抵押与或然负债 - 2023年12月31日无资产抵押,2022年受限银行存款1700万港元已抵押[8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也无[9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收购物业等作出资本承担110万港元,2022年无[91] 经济环境分析 - 香港经济自2023年初恢复正常往来后呈稳定复苏,但受本地居民出境等因素影响[92] - 中国经济面临房地产低迷等挑战,但人口老化带来保健产品需求机遇[93][94] 各分部未来策略 - 融资租赁分部将继续由联营公司运营,集团将探索解决控制权问题的方法[96] - 集团可能在合适机会变现融资租赁分部投资以改善财务状况[97] - 投资分部坚持保守投资策略,密切评估表现并优化投资组合构成[98] 公司投资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Imagi Brokerage Limited 5550万股,占比9.69%,投资成本7430万港元[106] - Imagi Brokerage Limited于2023年12月31日公平值为492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570万港元[106] - Imagi Brokerage Limited投资规模占公司总资产9.8%,较2022年的6.9%有所上升[106] - Imagi Brokerage Limited年内公平值亏损570万港元,2022年为80万港元[106] - Imagi Brokerage Limited投资策略是通过股息及资本增长为公司带来回报[106] - 投资物业1投资成本为人民币5520万元,2023年底公平值为5610万港元(2022年为606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11.2%(2022年为7.6%),租金收入250万港元(2022年为170万港元),公平值亏损280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260万港元)[107] - 投资物业2投资成本为人民币5690万元,2023年底公平值为7960万港元(2022年为871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15.8%(2022年为10.9%),租金收入330万港元(2022年为300万港元),公平值亏损510万港元(2022年为收益1430万港元)[107] - 联营公司Top Insight Holding Limited所持股份365股(占比34.7%,2022年为350股,占比35.0%),投资成本6490万港元,2023年底公平值781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15.5%(2022年为9.7%)[108] - 联营公司BJEG所持已注册资本4111.2万美元(占比51.39%),投资成本2790万港元,2023年底公平值301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规模6.0%[109] 公司其他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收购未来计划[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雇佣约62名雇员(2022年为65名,不包括联营公司雇员)[115] - 除报告披露外,2023年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事项[113] - 除报告披露外,报告期末后集团无重大事项[116] - 集团投资(联营公司权益除外)为资金管理用途,属保守投资,预期回报满意、风险可接受且流动性高[111] - 集团密切监控投资表现及现金流状况[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总额为3220万港元,实际已动用2750万港元,剩余470万港元用于改善及提升生产分部现有生产线上的未动用款项也已在该年度动用[117] 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致力于实现和保持高水平企业管治,积极留意香港与海外的最新企业管治发展[1
恒嘉融资租赁(00379)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