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城控股(01486) - 2023 - 年度财报
思城控股思城控股(HK:01486)2024-04-19 16:37

公司业务区域发展情况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内从2023年的低点位逐步攀升[10]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进一步提升澳门地区的收入[11] - 香港的主要附属公司LWK + Partners维持了市场份额并略有扩大[9] - 2023年香港互立方有两名投资者有意投资该公司,交易于2023年10月6日成功完成,之后香港互立方不再是集团附属公司[13] - 中东及北非地区业务在2023年迎来成立五周年[12] - 2023年中国内地市场处于整合阶段,公司内地办事处缩小规模但维持在既有城市运营[10] - 2023年受当地政府新政策及博彩许可影响,澳门项目数量激增,多个保育项目确认中标[11] - 公司5年前进入中东及北非地区,现已完全建立并进入成长时期[17] - 公司在深圳、广州及澳门设有三个办事处,共有350名员工,认为可抓住大湾区机会[18]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4.5425亿港元,较2022年的5.33759亿港元减少14.9%[28] - 2023年来自中国内地的收益较去年减少1.2517亿港元,减幅为37.7%[28] - 2023年新签合约及补充合约价值约7.44758亿港元,较2022年的5.57812亿港元减少25.1%[2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服务成本为3.9578亿港元,较2022年的4.62336亿港元减少14.4%[29]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毛利为5854.2万港元,较2022年的7142.3万港元减少18.0%[30]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行政开支为8948.7万港元,较同期的1.02125亿港元减少12.4%[32] - 2023年年度亏损为1908万港元,2022年年度亏损为1113.6万港元[3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共9010.1万港元,2022年为1.60869亿港元[3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21.3%,2022年12月31日为17.0%[3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10倍,2022年12月31日为2.45倍[36]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情况 - 2017年4月6日,北京设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认购79,473,780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4580万港元[41] - 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8430万港元重新分配,5430万港元用于增强资讯科技基建及增加营运资金,3000万港元用于潜在投资机会及业务建立[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用作潜在目标并购的所得款项净额计划为12680万港元,实际用途为4250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用于扩充办公室的所得款项净额计划为1300万港元,实际用途为1300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用于增强资讯科技基建及增加营运资金的所得款项净额计划为600万港元,实际用途为6030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用于潜在投资机会及业务建立的所得款项净额计划为3000万港元,实际用途为2150万港元,未动用850万港元[43] 公司资质与业务拓展情况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甲级资质于2023年12月续期五年[45] - 公司面临建筑设计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已与国际水平接轨并拓展业务至东南亚及中东[44] 公司员工相关情况 - 公司依赖专业员工,制定员工保留策略,包括培训及发展计划和体育休闲活动[4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关合营公司大云湾智滙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资本承担为1000万港元[54] - 董事未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约710名全职雇员(2022年:约1130名)[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代表附属公司就项目履约义务向银行发出的履约保证金提供572.6万港元担保(2022年:655.1万港元)[57] 公司投资相关情况 - 2023年11月15日,公司全资及非全资附属公司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元素投资股东协议,投资于中国医用同位素研发等项目,投资总代价为人民币25百万元[25] - 2023年11月1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思城项目管理及非全资附属公司迈达与得天、王女士、创陞及元素投资订立股东协议,思城项目管理等认购元素投资股份,代价分别约为人民币142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2220万元、280万元、500万元[52] - 2023年8月3日,香港互联立方有条件同意配发及发行,投资者分别以约3120万港元及约1560万港元认购股份[52] - 2023年10月6日香港互联立方认购事项完成,完成后公司于香港互联立方的持股百分比由约44.9%降至约35.0%,香港互联立方成为联营公司[53] 公司人员履历情况 - 符展成57岁,1991年加入集团,拥有超30年建筑设计服务经验,2016年获委任太平绅士,2020年获颁荣誉勋章[66][67] - 王君友59岁,2011年加入集团,拥有超35年内地建筑设计服务经验,2022年成为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特许会员[68][69] - 刘勇60岁,1985年加入北京市政总院,从事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三十余年,主持百余个重大工程设计项目[71][73] - 邓立鸣43岁,2023年9月加入公司,拥有超20年城市发展等项目专业知识,负责思城投资内地事务[75][76] - 陈进思70岁,2023年4月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拥有超45年经验[77] - 刘江涛曾于2012年任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任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2020年任北控智慧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64] - 符展成1993年起成为香港建筑物条例下的认可人士及香港注册建筑师,1992年起持有香港建筑师学会专业会员资格[66] - 王君友2001年起取得内地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2015年起担任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筑设计审查专家库专家成员[69][70] - 刘勇1985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晋升为北京市政总院副院长,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誉称号[71][72] - 邓立鸣2004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工程硕士学位,2016年取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基金从业员资格证书[75] - 黄显荣61岁,2023年4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30年相关经验[78][80] - 苏玲54岁,2017年5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资本运作及财务咨询经验[81] - 马桂霖55岁,为建筑总监,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建筑设计服务业拥有28年经验[83] - 卢建能54岁,为建筑总监,在建筑服务业拥有26年经验[84] - 吴国辉53岁,为建筑总监,在香港建筑设计服务业拥有28年经验[85] - 陈聚文48岁,为建筑总监,2000年6月加入集团,2014年1月晋升为总监[86] - 余詠詩47歲,有25年會計及審計經驗,任公司秘書、授權代表兼首席財務官[87] - 李敏59歲,累積逾32年相關經驗,任重大附屬公司財務總監[88] - 張麗娟59歲,累積逾26年管理經驗,任中國內地經營部總監[89] 公司业务与荣誉情况 - 公司主要業務為提供綜合建築服務及BIM服務[94] - LWK + PARTNERS在World Architecture 100 (WA100)最新榜單中名列第27位[94] - LWK + PARTNERS於2023年再次榮獲著名的BCI Asia十大建築師獎,此乃第12項榮譽[94] - LWK + PARTNERS榮獲著名的RICA – REDS Industry Choice Awards「2023年住宅知名設計師」榮譽[94] - 公司主要營運公司LWK + PARTNERS於1985年開始營運[94] - 2023年公司旗下主要附属公司在香港、中国内地及中东地区共获48个奖项,在全球建筑师事务所排名中名列第27位,在第14届沙特阿拉伯房地产发展高峰会获年度设计师迪拜住宅奖,还荣获香港最佳建筑设计品牌及中国最具影响力外资企业等荣誉[15] 公司环境相关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92] - 公司自2018年起实施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获香港品质保证局认可认证[98] - 公司自2019年起成为香港第一家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的建筑设计公司[98] - 公司将BIM技术应用于多个开发项目,包括九龙牛头角35层商业住宅开发项目[99] - 报告期内,公司不知悉环保方面重大不合规事件,未收到客户投诉[100] - 2023年关键绩效指标分出售前及出售后两组呈列,2022年绩效可与出售前绩效比较[101] - 公司业务属非工业性质,对环境及天然资源影响甚微,部分关键绩效指标未披露[103]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当地环境法律法规的重大情况[104]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源于香港、内地及中东和北非办公室用电,出售前耗电1,147,076千瓦,出售后878,135千瓦,2022年为1,320,577千瓦[105] - 办公室出售前用电量为1147076千瓦时,出售后为878135千瓦时,2022年为1320577千瓦时[109] - 办公室出售前能源强度为78.90千瓦时/平方米,出售后为70.19千瓦时/平方米,2022年为78.33千瓦时/平方米[109] - 香港办公室出售前用电量为684861千瓦时,出售后为524287千瓦时[106] - 中国内地办公室出售前后用电量均为6824千瓦时[106] - 中东及北非办公室出售前用电量为589233千瓦时,出售后为14538千瓦时[106] - 出售前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为451172千克,出售后为12511千克,2022年数据未提及排放量对应建筑面积[106] - 无害废物类别中,出售前数量为589233,出售后为451172,单位为千克[106] - 出售前每办公单位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强度为40.59千克/平方米,出售后为36.06千克/平方米[106] - 前滩太古里项目年内获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环保建筑大奖、香港建筑师学会年奖及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房地产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大奖粤港澳大湾区三项殊荣[107] - 公司近期项目鎵谷科学园体现创新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融合[111] 公司员工结构与培训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出售香港互聯立方權益後公司約有710名全職僱員,2022年約有1130名[116] - 2023年出售事項後,公司勞動力地區分佈為香港35%、大中華區54%、東南亞7%、中東及北非4%[117] - 2023年出售事項前,高層管理人員流失率為1%,出售事項後為2%,2022年為3%[120] - 2023年出售事項前,中層管理人員流失率為90%,出售事項後為87%,2022年為74%[120] - 2023年出售事項前,一般管理人員流失率為100%,出售事項後為100%,2022年為100%[120] - 2023年出售事項前,高層管理人員中30歲及以下佔比0%,出售事項後佔比0%,2022年佔比0%[121] - 2023年出售事項前,中層管理人員中30歲及以下佔比37%,出售事項後佔比29%,2022年佔比44%[121] - 2023年出售事項前,一般僱員中30歲及以下佔比38%,出售事項後佔比29%,2022年佔比44%[121] - 公司年內聘用13餘名來自不同知名大學的實習生,提供1至3個月支援[116] - 過往三年公司概無因工作關係死亡的情況,也無因工傷損失工作日數[115] - 2023年出售事项前高层管理人员中硕士或以上学历占比4%,本科占比7%;出售事项后硕士或以上占比6%,本科占比7%;2022年硕士或以上占比5%,本科占比6%[122] - 2023年出售事项前中层管理人员男性占比55%,女性占比27%;出售事项后男性占比52%,女性占比28%;2022年男性占比56%,女性占比28%[122] -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零工伤事故发生,过去三年实现零工伤致命个案[127] - 报告期内公司在深圳、重庆、广州、马尼拉及迪拜各办事处开设“追求卓越设计”工作室并完成挑战[128] - 公司每两月举办一次“午餐会”活动促进知识及经验交流[131] - 报告期内公司培训时长合共2010小时,各级员工参与培训686人次[131] - 2023年高层管理人员男性接受培训的雇员百分比为58%,女性为50%;2022年男性为46%,女性为63%[131] - 2023年每位高层管理人员男性完成的平均培训时数为4小时,女性为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