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江苏京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武林,注册地址为南通市崇川区通欣路109号[14][1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http://www.sse.com.cn [15] - 公司所属行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3591)”[35] - 公司按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所属行业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35] - 公司根据《科创板企业推荐暂行规定》所处行业属于“节能环保领域”[35] 财务报告相关声明与审计 - 公司负责人李武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钱烨及会计机构负责人钱烨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该预案已通过相关会议审议,尚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3][4] 关联资金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4]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4] 董事会与股东大会情况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2]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和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122] - 2023年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3次,且未出现否决议案或变更前次股东大会决议的情形[123] - 2023年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2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4次[159] - 年内董事应参加董事会会议次数多为6次,多数董事亲自出席次数与应参加次数相同[159] - 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多为4次,部分独立董事出席2次[159] - 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四个专门委员会[159] - 审计委员会2023年召开5次会议[159]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3年2月17日召开,审议多项议案[157]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3年3月29日召开,审议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等议案[157]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3年4月28日召开,审议2022年年度报告等多项议案[158] - 第四届董事会二次会议于2023年8月25日召开,审议2023年半年度报告等议案[158] - 第四届董事会三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7日召开,审议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等议案[1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396,157,466.55元,较2022年减少22.97%[1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9,231,404.51元,较2022年减少155.53%[1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0,953,318.90元,较2022年末减少5.67%[16] - 2023年总资产1,897,360,449.57元,较2022年增长10.61%[1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0.19元,较2022年减少138.78%[17]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80%,较2022年增加1.95个百分点[17]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927,866.06元,较2022年的10,669,797.85元有所增加[20]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10,773,109.90元[1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8,550,777.69元,较2022年的 -72,579,787.79元变动不适用[16] - 其他收益为1155146.70元,原因是软件即征即退[21]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8011426.40元,期末余额29169090.33元,当期变动21157663.93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150600000.00元,期末余额 - 150600000.0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2944534.14元[2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9615.7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97%[22] - 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2923.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5.53%[22] - 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415.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5.22%[22]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89736.04万元,同比增长10.61%;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81095.33万元,同比减少5.67%[22] - 2023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088.82万元,同比增长2.64%[24] - 2023年费用化研发投入30,888,167.52元,上年度为30,095,123.42元,变化幅度2.64%;研发投入合计30,888,167.52元,上年度为30,095,123.42元,变化幅度2.64%[64] - 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7.80%,上年度为5.85%,变动1.95个百分点[64] - 2021 - 2023年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59.83%、46.55%和49.57%,占资产总额比重分别为43.11%、35.04%和33.14%,周转率分别为0.84、0.82和0.55[80] - 2021 - 2023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9.26%、37.67%和34.1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632.67万元、5263.79万元和 - 2923.14万元[81] - 2022年10月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3年,按15%税率计缴所得税[81] - 2021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41%、5.13%和 - 5.28%[81] -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9615.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97%,其中电力行业销售16464.67万元,钢铁行业销售15028.13万元[8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2923.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5.53%[85] - 营业收入本期数396157466.55元,上年同期数514294401.72元,变动比例 - 22.97%[86] - 营业成本本期数261031036.19元,上年同期数320559427.65元,变动比例 - 18.57%[86] - 销售费用本期数33757692.11元,上年同期数23882362.23元,变动比例41.35%[86] - 财务费用本期数29224261.97元,上年同期数15203883.99元,变动比例92.22%[86] - 2023年主营业务合计营业收入39,615.75万元,同比减少22.97%,营业成本26,103.10万元,同比减少18.57%,毛利率34.11%,减少3.56个百分点[93][94] - 电力行业营业收入16,464.67万元,同比减少49.93%,营业成本10,648.84万元,同比减少48.76%,毛利率35.32%,减少1.49个百分点[93] - 钢铁行业营业收入15,028.13万元,同比减少6.86%,营业成本10,160.80万元,同比增加4.14%,毛利率32.39%,减少7.14个百分点[93] - 化工行业营业收入2,879.04万元,同比增加69.97%,营业成本1,800.50万元,同比增加75.25%,毛利率37.46%,减少1.89个百分点[93] - 其他行业营业收入5,243.92万元,同比增加631.84%,营业成本3,492.96万元,同比增加611.11%,毛利率33.39%,增加1.94个百分点[93] - 工业废污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50套,同比减少29.58%,库存量为0,同比无变化[96] - 给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10套,同比减少47.37%,库存量为0,同比无变化[96] - 电力行业直接材料成本7,921.57万元,同比减少46.87%,安装施工成本1,866.06万元,同比减少62.03%,其他费用861.22万元,同比减少10.11%[98] - 钢铁行业直接材料成本5,834.77万元,同比减少1.66%,安装施工成本3,266.48万元,同比增加0.22%,其他费用1,059.55万元,同比增加87.85%[98] - 化工行业直接材料成本1,600.14万元,同比增加62.03%,安装施工成本128.44万元,其他费用71.92万元,同比增加80.67%[9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1,293.7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3.75%,且均为新增客户[100][10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742.8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7.75%,且均为新增供应商[103][105] - 销售费用本期数33,757,692.1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35%;管理费用本期数57,799,352.0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5%;财务费用本期数29,224,261.9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22%;研发费用本期数30,888,167.5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4%[10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 -88,550,777.69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 -64,904,662.27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132,575,132.4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55%[10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0,较上期期末下降100%;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29,169,090.33元,较上期期末增长264.09%;存货本期期末数183,416,816.96元,较上期期末增长62.00%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有变动[107][108] - 受限资产包括货币资金40,909,106.47元、固定资产200,002,072.65元、无形资产11,025,452.24元,合计251,936,631.36元[110] - 报告期投资额39,680,000.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84%[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按业务模式分为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EP)、工程承包业务(EPC)、设计与咨询业务(E)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业务[29] - 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和工程承包业务合计收入占当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99%[78] - 公司火电行业2021 - 2023年相关产品收入分别为17,072.69万元、32,883.83万元和16,464.67万元,产品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55% - 2.85%、2.98% - 5.48%和1.50% - 2.74%[40]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EP和EPC项目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30] - 设备及系统集成业务针对大型工业项目配套水处理子系统,不涉及土建安装[30] - 工程承包业务包含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全过程,业务范围更广,目前参与水处理系统新建与改造工程[30] - 公司实施的邯钢零排放项目正处于建设期[31] - 公司主要通过向大型企业客户提供环保水处理相关业务取得经营利润[32] - 公司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研发创新机制,配套制定研发创新制度[32] - 公司原材料对外采购有直接采购、协作厂家定制非标设备、协作厂家采购配套低价值通用设备和材料三种模式[32] - 公司生产模式为核心部件自主生产及自主组装集成,采取以销定产[33] - 公司服务模式包括设备及系统集成服务、工程承包服务、设计与咨询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服务[33] - 公司水处理业务主要通过参与客户招标或邀标方式取得,在总部设两个专业营销部门,设三个分公司,业务覆盖全国[33] - 公司从2018年开始预研磁介质混凝沉淀技术改进方案,2019年12月陆续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并申请专利[45] - 公司将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应用于电厂、煤化工等多个工业领域[45] - 公司开发出高难废水蒸发结晶零排放工艺,实现副产物回收利用和“零废物排放”进步[48] - 公司开发出“高难废水烟气蒸发零排放技术”,降低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48] 公司技术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截止报告期末,拥有发明专利13件(含美国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88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46件[24]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2项核心技术,现拥有核心技术22项[43] - 公司研发出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等四大主要核心技术[44] - 截至报告期末,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44] - 截至报告期末,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获软件著作权4项[44] - 工业废水电子絮凝处理技术正在申请并已受理中的发明专利5项[44] - 公司自主研发建设“京源数智驾驶舱
京源环保(688096)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