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特生物(300683) - 2023 Q4 - 年度财报
海特生物海特生物(SZ:300683)2024-04-21 15:34

公司业绩亏损情况 - 公司2023年业绩亏损,荆门汉瑞计提存货减值损失约2400万元[2] - 公司2023年根据相关要求对相关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金额约为3856万元[2] - 公司业绩亏损原因包括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下降[2] - 公司业绩亏损原因包括荆门汉瑞车间投产时间短、成本高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金额增长[2]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02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12.54%[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21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761.20%[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1.46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05.79%[12] 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分子生物药、小分子化学药、原料药与医药中间体的生产销售及CRO、CMO和CDMO技术服务[3]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创新生物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提供小分子化学医药研发、受托药品生产等服务[26] - 公司母公司主要产品为生物制品,控股子公司厦门蔚嘉主要产品为抗病毒类药物[26] 公司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2023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9亿元、1.48亿元、1.52亿元、1.64亿元[1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147.20万元、 - 965.57万元、 - 1531.17万元、 - 9438.33万元[1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 - 789.46万元、 - 1836.48万元、 - 1887.81万元、 - 1.01亿元[1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2002.50万元、 - 1113.11万元、 - 1262.38万元、4909.41万元[15]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501,162.46元,2022年为33,822,200.44元,2021年为22,062,977.21元[18]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358,669.66元,2022年为 -151,023.35元,2021年为 -199,680.04元[18]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766,083.34元,2022年为9,132,674.24元,2021年为8,173,464.13元[18] - 2023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20,351,828.83元,2022年为26,427,774.52元,2021年为14,030,812.33元[18] - 2023年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为5,906,299.21元,2022年为5,734,905.31元,2021年为5,133,175.20元[18] 公司新药研发与上市情况 - 公司研发多年的全球首创新药注射用埃普奈明于报告期获批上市[21] - 公司化学新药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在报告期获得《药品注册证书》,被纳入第九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期末首次被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21] - HT006.2.2滴眼液收到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拟用于中、重度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治疗[22] - 注射用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CPT)于2023年11月1日获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S20230063[40] - 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临床前研究于2023年9月28日获NMPA批准临床,目前处于1期临床阶段[43] - 注射用帕瑞昔布钠于2022年11月15日获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223841[44] - 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于2023年9月28日获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234198[45] - 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仿制药上市申请审评中,受理号为CYHS2201488,预计2024年Q2获批上市[46] -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仿制药上市申请审评中,受理号为CYHS2301000,预计2024年Q4获批上市[46] -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仿制药上市申请审评中,受理号为CYHS2301460,预计2024年Q4获批上市[47] - 布美他尼注射液已完成工艺验证[47] - 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已完成工艺验证[48] - HKG - 320注射液已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受理号为CXHL2400106[49] 市场规模情况 - 2018 - 2022年全球生物药市场从2,611亿美元增长至3,63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8.6%,预计至2030年将增长至7,832亿美元,2022至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1%[22] - 2018 - 2022年中国生物药市场从2,622亿人民币增长至4,21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速为12.6%,预计至2030年将增长到11,491亿人民币,2022年到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4%[22] - 2016年国内鼠神经生长因子市场规模达33亿元左右,后受政策影响萎缩[23] - 全球CRO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9.1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775.7亿美元,2018 - 2022年复合增速为9.5%,预计2030年达1583.6亿美元,2022 - 2030年复合增速约为9.3%[23] - 中国CRO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64.9亿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813.7亿人民币,复合增速达22.2%,预计2030年将达到2757.7亿人民币,2022 - 2030年复合增速约为16.5%[24] - 2022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为230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39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8%[106] - 2017 - 2021年全球生物药市场从2396亿美元增长至3384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9.0%,预计至2030年将增长至8148亿美元,2021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3%[107] - 2018 - 2022年中国生物药市场从2622亿人民币增长至421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速为12.6%,预计至2030年将增长到11491亿人民币,2022年到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4%[107] - 全球CRO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539.1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775.7亿美元,2018 - 2022年的复合增速为9.5%,预计2030年将达到1583.6亿美元,2022 - 2030年的复合增速约为9.3%[108] - 中国CRO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64.9亿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813.7亿人民币,复合增速达22.2%,预计2030年将达到2757.7亿人民币,2022 - 2030年的复合增速约为16.5%[108] - 预计在2010 - 2024年期间,受专利到期影响的药物的销售金额合计达5400亿美元[108] 天津汉康相关情况 - 天津汉康为国内外600余家企业开发了200余个品种,成功开发首仿药10余个、国内前三家过评品种20余个、产值过亿品种30余个[24] - 天津汉康已具备30多种剂型开发能力,能保障200多个项目同时进行[24] - 天津汉康在2023年入选“2022年中国创新力CRO企业”榜单,连续7年蝉联“中国医药研发50强”前三强,荣获“2022 - 2023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成长50强”等荣誉[24] - 天津汉康入选“中国CXO企业TOP20排行榜”[24] - 报告期内天津汉康荣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是国内医药研发(CRO)行业唯一入选企业[25] - 子公司天津汉康提供药学研究与临床CRO服务,可提供全流程或部分环节服务[39] - 子公司天津汉康搭建10余个前沿制剂与原料开发平台,为600余家企业开发200余个品种[29] - 天津汉康成功开发首仿药10余个、国内前三家过评品种20余个、产值过亿品种30余个[29] - 天津汉康具备30多种剂型开发能力,能保障200多个项目同时进行[29] - 天津汉康及其子公司天津汉一开展CRO临床业务,服务范围包括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等[30] 公司运营流程情况 - 公司设有独立技术中心,2010年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高校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37]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围绕“以项目建平台,以平台带人才,以人才促项目”开展研发项目[37] - 公司下设物资部负责采购,原辅料等按GMP管理规范从合格供应商采购[37] - 公司根据销售、原材料和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37] - 公司对原辅材料等供应商按《供应商评估管理规程》选择,其他物料及设备综合评价选择[37] - 公司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年初下达年度销售总计划,物资部据此结合库存制定季度生产计划,生产部再制定月度生产作业计划[38] - 公司销售部门分南区、西区和北区三个大区,原料药及中间体主要采取直销模式,生物药品主要采取经销模式[38] 公司医药研发服务采购情况 - 公司医药研发服务采购分为实验材料和设备采购、部分药学研究等外协服务采购[39] - 公司建立药学专家数据库和医学专家数据库,分别用于保证产品注册申报和确定临床试验方案[39] 公司产品收入及毛利率情况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减少12.54%,其中医药技术服务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22.32%,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收入4880.28万元,同比减少75.69%,生物制药收入1.58亿元,同比减少0.59%[56] -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2023年收入1.33亿元,同比减少9.17%,毛利率82.09%,同比增加2.16%[56] - 技术服务收入2023年为3.69亿元,同比增长22.81%,毛利率42.62%,同比减少14.57%[56] - 国内市场2023年营业收入6.02亿元,占比99.99%,同比减少12.02%;国外市场收入5.89万元,占比0.01%,同比减少98.58%[56] - 经销模式2023年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减少13.84%,毛利率76.66%,同比增加2.30%;直销模式收入4.49亿元,同比减少12.08%,毛利率31.09%,同比减少8.34%[56][57] 金路捷成本情况 - 金路捷2023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为434.03万元、800.21万元、1143.44万元,同比变动-7.06%、-20.59%、-21.61%[57] 公司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17户,比上年增加2户,新设立天津市汉康创新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新增合并北京沙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8]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汉康是CRO - CDMO一体化服务企业,荆门汉瑞是API和原料药CDMO解决方案提供商,控股子公司厦门蔚嘉研发生产抗病毒系列产品,参股子公司北京沙东从事医药研发[54]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61,634,572.3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0.24%[59][6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86,639,003.2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17.54%[60] 公司费用情况 - 2023年销售费用为128,664,537.98元,同比增长1.55%[60] - 2023年管理费用为113,325,557.66元,同比增长20.80%[60] - 2023年财务费用为 -7,141,082.81元,同比减少36.51%[60] - 2023年研发费用为128,902,853.46元,同比增长6.15%[61] 公司研发人员与投入情况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691人,较2022年的583人增长18.52%,占比45.46%,较2022年的43.31%提升2.15%[77]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149,680,430.3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4.85%,较2022年的18.03%显著提升[77] 公司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14,257.07元,较2022年的53,033,664.59元下降89.98%[7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76,732,188.71元,较2022年的1,320,820,692.80元增长49.66%[7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9,999,984.56元,较2022年增长100%;现金流出小计51,7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