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388,608,389.31元,较2022年增长14.05%[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730,331.87元,较2022年增长14.07%[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558,779.39元,较2022年增长14.46%[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166,037.28元,较2022年增长61.24%[9] - 2023年末资产总额764,654,294.64元,较2022年末增长11.10%[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86,567,177.75元,较2022年末增长8.74%[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较2022年增长13.79%[9]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0.33元/股,较2022年增长13.79%[9]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51%,较2022年增加0.57%[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71,552.48元[1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60.84万元,同比增长14.05%;主营业务收入38111.28万元,同比增长14.03%;利润总额8411.17万元,同比增长1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73.03万元,同比增长14.07%[35]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4229.73万元,同比增长25.7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10%[33][35]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16.60万元,同比增长61.24%[37] - 2023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472.57万元,同比下降12.65%[37] - 2023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984.30万元,同比增长3.16%[37] - 2023年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074.34万元,同比增长28.56%[37] - 2023年营业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14.05%,其中军品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7.29%,民品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8.27%[38] - 2023年其它制造业营业收入3.81亿元,营业成本1.98亿元,毛利率48.08%,同比增加0.81%[38][39] - 2023年军品直接材料成本8209.00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3.92%,同比增加1.56%[43] - 2023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0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7.21%[44] - 2023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5056.6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0.53%[45] - 2023年研发费用4229.73万元,同比增长25.78%[45]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07人,较2022年的102人增长4.90%,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4.48%,较2022年的14.33%增长0.15%[61]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42,297,291.9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88%,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33,627,539.53元,占比9.87%[6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8,027,917.40元,较2022年增长20.34%;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18,861,880.12元,较2022年增长12.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9,166,037.28元,较2022年增长61.24%[62]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07.96元,较2022年减少52.06%;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4,728,880.94元,较2022年增长12.6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725,672.98元,较2022年下降12.65%[6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9,843,001.82元,较2022年下降3.1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9,843,001.82元,较2022年增长3.16%[62]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4,597,362.48元,较2022年增长290.73%[62] - 2023年投资收益 -49,906.7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06%;资产减值 -1,236,765.90元,占比 -1.47%;营业外收入40,926.28元,占比0.05%;营业外支出2,843,630.08元,占比3.38%;其他收益3,433,835.42元,占比4.08%;资产处置收益1,103.33元,占比0.00%;信用减值损失 -3,550,467.85元,占比 -4.22%[64][65][66][67][68][69][70] - 2023年末货币资金200,743,438.91元,占总资产比例26.25%,较年初比重增加3.56%;应收账款139,573,358.38元,占比18.25%,较年初比重增加2.88%[71]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15,474,734.47元,较上年同期的4,983,143.38元增长210.54%[72] - 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5,730,331.87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为81,114,477.61元[164] - 按母公司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8,111,447.76元[1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24,679,781.49元,合并报表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42,136,196.66元,公司资本公积金为53,779,268.78元[164] 利润分配相关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30,630,4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2] - 每10股送红股数为0股,每10股派息数为1.6元(含税),每10股转增数为2股[164] - 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230,630,400股,现金分红金额为36,900,864元(含税)[164] - 可分配利润为224,679,781.49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64] - 本次转增股本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增加至276,756,480股[164] 业务线市场环境与竞争 - 2024年国防支出预算比2023年增长7.2%,军品需求有望带动军用火工品快速增长[17] - 兵器集团下属火工品企业在部分火工品领域综合能力强于公司[18] - 兵装集团下属火工品企业在部分火工品领域处于优势地位[18] - 长城军工划转为兵装集团控股成央企,竞争实力将进一步加强[18] - 常规装备需求减少,装备需求向高、精、尖及海、空、火箭军等兵种转化[18] - 国家加大以飞机作业为主的空基人工影响天气力度,地面作业投入减少[19] - 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中天火箭、兵器集团及一些民口、民营企业冲击公司人工影响天气产品和技术[19] - 国家推行标准化人影作业装备[19] - 市场对集成化、一体化人影作业装备需求有一定潜力[19] - 公司军品面临央企和其它军工企业挑战,北方特能集团等实力强于公司[103] - 长城军工2018年在上交所上市,划转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控股,旗下将有2家火工品企业[103] - 中天火箭2020年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增雨防雹火箭弹获年产10万发安全生产许可[103] - 国家对常规武器装备需求减少,重点向高、精、尖武器装备倾斜[103] - 国家加大以飞机作业为主的空基人工影响天气力度,地面作业投入减少[103] 公司业务线自身情况 - 公司从事火工品及其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展军品和民品业务[24] - 军品业务分两类,一类含军用火工品等,二类含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技术装备等[24] - 公司中标火工装置产品研制任务,军品品种向系统集成产品转变[24] - 民品业务包括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技术装备等研发、生产和销售[24] - 公司打造人工影响天气较完整产品及服务体系,覆盖各作业环节[24] - 公司与子公司合作发力气象等领域智慧集成数字产业化新业务[24] - 公司新开发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指挥车,已有少量订单[24]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24] - 公司军品包括火工元件、火工装置等,民品涵盖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气象装备等[25] - 公司军品内销主要通过参加全国性军品订货会获订单,部分通过招标获取[28] - 公司民品销售采取直销模式,人工影响天气装备销售需经价格谈判确定协议供货价[29] - 公司在军用火工品领域有400余个在产和在研产品品种,与主要武器装备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2] - 公司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有100余个在产和在研产品品种,三炸自毁式防雹增雨火箭弹处于行业领先水平[32] - 公司军品经营规模与军工央企有差距,军品产能不足限制业务发展[32] - 公司人工影响天气防雹增雨火箭弹许可产能与中天火箭相差较大[32] - 国家大力推进国防现代化,国防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公司军品销售加强[32] - 2023年公司参与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气象保障,保障火箭弹销售数量,人影装备更新淘汰期成为民品增长因素[32] - 报告期内军品在研项目300余项,完成鉴定项目10项;民品在研项目28项,完成鉴定项目11项[33][36]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0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78项;累计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9项[33] - 公司军用火工品在产在研产品400多个品种,人影装备、气象环境监测领域在产在研产品100余个品种[33][34] - 公司具有工信部颁发的年产5万发人工影响天气防雹增雨火箭弹生产、安全许可和能力,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合作关系[34] - 2023年防雹增雨火箭弹生产量44,889枚,同比增长26.26%,库存量8,941枚,同比增长124.87%[39] - 2023年焰条销售量22,577根,同比增长113.55%,生产量24,852根,同比增长200.69%,库存量4,711根,同比增长93.39%[39] - 2023年火箭弹危险品储存柜及抗爆箱销售量173个,同比增长80.21%,生产量182个,同比增长193.55%,库存量15个,同比增长150.00%[39] - BL - B(G)增雨防雹火箭弹已完成工厂鉴定,旨在提升产能和使用性能[45] - 85毫米森林灭火弹/MFD - 60灭火弹已获批生产销售,85毫米灭火弹完成飞行验证[47] - 机动式人工影响天气一体化系统完成技术鉴定,已交付洛阳和郑州气象局,后续将全国推广[47][48] - 增雨防雹火箭弹通用型发射架完成工厂鉴定,已小批量生产推向市场[49] - 60/700毫米烟条60管A型卧式地面催化装置在福建、江西等地安装试用[50] - 人影火箭弹专用安全管理系统完成成果鉴定[50] - 数码火箭发射装置安全锁定器完成工厂鉴定[52] - 增雨火箭车载式防盗转运储存箱在全国各省市县推广销售,下一步将鉴定定型[54] - 多个项目完成验收,包括档案管理系统、烟炉综合管理系统、新余市区块链慈善服务平台等[54][55][57] - 宝安环境园安全与环境智慧系统二期、吉安市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正在建设中[55][57] - 智慧水务管网测漏系统完成验收,是公司重点研发方向[58]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7年募集资金总额17,980万元,净额14,647.81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2,447.66万元,已累计使用12,910.32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737.49万元,占比13.61%[7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1.79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4647806605亿元[76]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1.3174621599亿元,其中2023年度投入197.449307万元[76] - 2021年度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结项,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254.944543万元;2023年上半年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环境装备研发项目结项[76]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0元,累计产生的理财产品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等的净额为781.769673万元[76] - 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扩产项目承诺投资8000.3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
新余国科(300722)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