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汇中股份,代码300371[22] - 公司是智慧供水、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所属行业为仪器仪表制造业(C40)下的供应用仪器仪表制造业(C4016)[31] - 公司创立于1994年,近30年专注超声测流技术,是国内最早研制超声测流及超声热量表产品且率先实现智慧供热、智慧供水软件应用的企业之一[72] - 公司是国内超声测流领域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细分领域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拥有全部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及百余项专利技术[72] - 公司先后参与制定13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008年参与国家科技部863“过程控制流量传感器及系统”项目并通过验收[72] - 公司2019年通过国内CNAS认证,率先实现5G - IoT全系列应用;2022年通过CMMI5级认证[73] - 团队骨干成员在专业领域内平均工作超10年,女性管理者比例超三分之一[125] - 建立“使命-愿景-价值观”等三层管理体系[124] - 建成协同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4+5”管理模式[125] - 获2022河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0强企业等多项荣誉[127]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以199,214,237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4]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 - 2023年12月31日[7] - 2023年营业收入4.96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32%[2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89%[2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93.20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41.42%[24] - 2023年末资产总额12.27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2.86%[24]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91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9.51%[24] - 2023年分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995.56万元、1.27亿元、1.28亿元、1.71亿元[25] - 2023年分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88.84万元、3543.15万元、3427.70万元、2769.89万元[2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19.86万元,2022年为699.45万元,2021年为755.71万元[2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5206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4.11%[24]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99%,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1.29%[24]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72.47万元,同比下降2.32%;净利润10,429.58万元,同比下降3.89%[128] - SaaS平台截至2023年底服务供水、热力用户801家,承载设备106万多台,增幅47.5%[128] - 2023年海外市场销售收入3835万元,同比增长209.9%,户用水表发货7.56万台,同比增长243%[129] - 控股子公司汇中科技2023年营业收入1095万元,同比增长106%[129] - 超声热量表及系统收入107,105,995.25元,同比增长4.25%;超声流量计及系统收入36,299,000.62元,同比降26.49%[130] - 华北地区收入139,148,012.23元,同比增长23.49%;华东地区收入129,128,955.40元,同比降28.28%[131] - 直销模式收入372,025,952.93元,同比增长7.01%;代理模式收入123,698,771.59元,同比降22.61%[131] - 仪器仪表制造业毛利率51.56%,同比增加1.62%;超声水表及系统毛利率43.37%,同比增加4.25%[131] - 2023年代理模式收入123,698,771.59元,同比下降22.61%[132] - 2023年仪器仪表销售量716,162台(套),同比减少8.18%;生产量682,724台(套),同比减少15.80%;库存量101,853台(套),同比减少24.72%[132] - 2023年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成本240,117,894.80元,同比下降5.48%[132]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93,396,236.4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8.84%[13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59,352,199.6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4.10%[133] - 2023年销售费用61,684,425.11元,同比增长6.10%;管理费用39,810,629.05元,同比增长13.54%;财务费用 -1,515,301.71元,同比下降226.60%;研发费用34,479,258.94元,同比增长2.39%[133][13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92649292.32元,同比减少9.03%;现金流出小计432717332.39元,同比减少16.26%;现金流量净额59931959.93元,同比增加141.42%[163]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87972288.40元,同比减少9.50%;现金流出小计324088067.84元,同比增加15.91%;现金流量净额 -36115779.44元,同比减少193.57%[163]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043108.47元,同比增加155.00%;现金流出小计29274358.18元,同比减少53.53%;现金流量净额 -9231249.71元,同比增加83.26%[1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5038936.03元,同比增加82.50%[16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主要因购买原材料付款同比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系本年到期理财同比减少、购买理财同比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因分配股利同比减少[163]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主要系未到期应收账款增加[164] - 非主营业务中其他收益19,898,443.3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6.49%,主要系增值税退税及政府补助;信用减值损失 -13,921,062.85元,占比 -11.54%,为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165] - 2023年末货币资金73,595,963.48元,占总资产比例6.00%,较年初比重减少2.19%,因期末定期存款减少[166] - 2023年末应收账款296,042,585.91元,占总资产比例24.12%,较年初比重增加5.12%,因应收账款增加[167] - 2023年末合同资产37,613,555.28元,占总资产比例3.06%,较年初比重增加2.22%,因一年内到期的合同质保金增加[168] - 2023年末存货208,351,378.96元,占总资产比例16.98%,较年初比重减少2.69%,因库存减少[169] - 2023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113,234,986.30元,占总资产比例9.23%,较年初比重增加3.93%,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63,182,156.17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52,830.13元,本期购买金额298,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248,000,000.00元,期末数113,234,986.30元[180]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3,591,100.71元受限,原因是定期存款、银承保证金[181]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2023年受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需求递延情况加重,整体招标数量未有明显提振[31] - 2023年制造业PMI全年均值为49.9%,显示制造业整体需求偏弱[31] - 我国水表发展经历基础水务建设及传统机械计量、信息化水务发展及通讯赋能、智能化水务起步及电子水表应用三个阶段,目前超声水表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2] - 全球供水行业正朝着“供水产业数字化”和“供水数字产业化”方向发展[33] - 水表未来将更多应用于供水、治水中的辅助决策及分析管理,行业将朝着提供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33] - 政策规定15 - 25mm口径水表使用期限不超过6年,25 - 50mm口径水表使用年限不超过4年,利好水计量总需求释放[34] - 政策推动农村等增量市场释放和城市水表存量更新,促进智能水表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34] -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节约用水条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36][39] - 2023年水利部、住建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涉及农村供水、国家水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40] - 到2025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不高于7%,全国城市力争控制在9%以内[42] - “十四五”末,水表行业销售收入在“十三五”末基础上增长50%以上,智能水表销售数量占当年全部销售数量的60%以上,出口量大于总出口量的20%[43] - 目前全国654个城市平均管网漏损率超过15%,最高达70%以上,与发达经济国家6% - 8%差距较大[47] - 超声水表相对机械水表可提升测量精度约3%[47] - 用于贸易结算、口径为15 - 25mm的水表使用期限不得超过6年,口径25 - 50mm的不得超过4年[45] - 国家自2012年启动智慧城市试点,持续加码智慧水务、智能表计领域[47] - 2023年5月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推进配套建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47] - 2019年提出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配备工业及服务业取用水计量器具,实施城镇居民“一户一表”改造[44] - 2022 - 2024年国家出台四条政策助力漏损率控制[47] - “十四五”要重点突破智能水表2.0产品性能薄弱环节,使其成主流产品[43] - 2025年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将降到9%以下,部分试点城市建成区漏损率要求不高于7%或8%[48] - 到2025年智能水表渗透率目标提升至60%[48] - 2024年1月上海浦东新区居民用户阶梯水价上调,第一阶梯从3.37元调为4.05元每立方米等[49] - 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51] - 2024年3月国务院等发布方案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51] - 2011年起热量表市场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51] - 2024年3月国务院提出围绕新型城镇化,推进住宅电梯、供水、供热等设备更新改造[52] - 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要求各地区推动建筑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实行两部制热价[53] - 2023年7月吉林提出加快建设智能供热系统,完善供热计量收费政策体系[54] - 2023年6月内蒙古要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示范推广面积不小于500万平方米,赤峰市不小于200万平方米等[55] - 2023年6月黑龙江计划3年改造楼内供热设施5000万平方米,智慧供热覆盖面积达3亿平方米[56] - 2022年12月北京提倡新建建筑分户采暖,完善热计量收费制度[58] - 2022年9月工信部等八部委提出搭建能源数据互通平台,提高热力网等联合调控能力[58] -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老化供热管道更新改造,提高北方县城集中供暖比例[59] - 力争到2025年全国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1亿平方米[59] -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60] - 截至2022年底我国集中供暖户数达0.9亿 - 1.1亿户,户用热量表分摊法下存量市场热量表总需求超1亿台/套,累计已安装比例在35 - 40%,真正开展热计量收费的采暖面积仅占安装总面积的10 - 20%[63] - 预计2030年我国城市建筑集中供暖面积有望达150亿平方米,较2022年底增长34.83%,2023 - 2030年在户用热量表分摊法下新增热量表3000万台/套以上[64] - 安徽合肥热电集团集中供热面积为2450万㎡,居民供热比例达10%[64] 公司发展历程 - 1997年公司第一台插入式流量计问世,2006年第一台电池供电流量计问世,2008年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2012年18声路超声流量计解决三峡水轮机组效率评估问题,2021年管段式超声流量计实现0.2级精度,2022年实现超声流量计高温高压工况下高精度测量[65] - 2002年汇中股份诞生国内首台超声热量表[51] - 2007 - 2010年汇中股份超声热表销量突破10万台[51] 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超声水表、超声热量表、超声流量计三大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多计量口径、计量场景和通讯方式应用全覆盖[73][75] - 国内水表市场超声水表渗透率较低,但未来提升趋势明显,公司为国内超声水表第一梯队企业[73
汇中股份(300371)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