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撇除特定项目,股东应占核心综合溢利19706.58万港元,同比增长70%[8] - 2023年公司收入8.824亿港元,同比增长78%;毛利6.807亿港元,同比增长57%[9] - 2023年投资物业及金融工具公平价值变更为 -6.9亿港元,同比增长29%[9] - 2023年除税前亏损7.686亿港元,同比增长406%;股东应占亏损8.904亿港元,同比增长65%[9] - 2023年末期股息8港仙,同比增长62%;合计股息14港仙,同比增长48%[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339.881亿港元,同比增长4%;权益总额260.946亿港元,同比增长5%[10] - 2023年全年派發總股息為每股14.0港仙,約佔今年核心溢利96%[15] - 2023年物業估值虧損淨額及減值撥備總額為9.63億港元,2022年為17億港元[15] - 2023年金融工具估值虧損淨額1.24億港元,2022年收益淨額為5.02億港元[15] - 2023年非現金估值淨虧損總額為10.87億港元,去年為11.98億港元[15] - 撇除非現金估值虧損淨額,2023年集團股東應佔核心綜合溢利為1.97億港元,去年為6.58億港元[15] - 2023年每股核心盈利為0.15港元,2022年為0.49港元[15] - 包括非現金估值虧損淨額,2023年集團股東應佔綜合虧損為8.9億港元,去年虧損5.4億港元[15] - 2023年每股虧損為0.66港元,2022年為0.40港元[15] - 2023年公司将旗艦物業Landmark East雙子塔的出租率維持在約90%以上水平[16] - 2023年11月,公司完成出售位處北京的投資物業,帶來約3.4億港元現金流入,實現投資收益2.5億港元,出售收益4100萬港元[16] - 2023年公司收入为8.82亿港元,2022年为40.97亿港元,收入减少主要因市场疲软及物业销售缓慢[17] - 2023年综合亏损为8.12亿港元,较2022年的3.24亿港元增加亏损4.88亿港元[17] - 2023年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8.9亿港元,较2022年的5400万港元增加3.5亿港元[17] - 2023年股东应占每股亏损为0.66港元,2022年为0.40港元[17] - 2023年撇除非现金估值亏损净额及减值拨备,股东应占核心综合溢利为1.97亿港元,较2022年的6.58亿港元减少4.61亿港元[17] - “OMA OMA”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累计售出约95%住宅单位,2023年未售出住宅单位[17] - “OMA by the Sea”2023年已售出约2%住宅单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累计售出约92%住宅单位,约3%已交付[18] - 2023年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2.12亿港元,2022年为33.42亿港元[17] - 2023年物业投资及管理分部收入为5.73亿港元,2022年为5.89亿港元[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组合总面积约为196.1万平方呎,总应占市场公平价值约为20亿港元[18] - 香港Landmark East物业总楼面面积约133.8万平方呎,2023年底出租率约91%[19] - 香港瑞兴中心物业总楼面面积约18.7万平方呎,2023年底出租率约86%[19] - 英国伦敦三项全资拥有物业2023年底平均出租率约87%[19] - 香港“澐瀚”项目已租出约88%住宅单位,“澐灃”项目已租出约71%住宅单位[19] - 英国伦敦四项合营企业物业2023年底平均出租率约93%[20] - 2023年9月公司出售北京新城国际公寓33个住宅单位等,代价约4.18亿港元,确认出售收益4100万港元[20] - 2023年服务式公寓投资及管理分部收入为370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8100万港元[20] - 2023年其他业务分部收入为6000万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300万港元[20] - 2023年底公司资产净值为260.95亿港元,较2022年底减少12.32亿港元[22] - 2023年底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合共为68.08亿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8000万港元[2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6.0%,较2022年的16.4%有所下降,借款净额为41.66亿港元,较2022年的44.87亿港元减少[23]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为26.42亿港元,未动用循环贷款融资为25.51亿港元,总计51.93亿港元,较2022年的56.34亿港元减少[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87%为港元,13%为其他货币(主要为英镑)[2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向合营企业提供贷款总计40.01亿港元,较2022年的38.2亿港元增加[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因合营企业银行融资担保录得或然负债53.98亿港元,较2022年的49.44亿港元增加[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向合营企业提供的垫款35.51亿港元已作为后偿贷款转让,合营企业股份已抵押[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为取得信贷融资已抵押账面价值分别为41.58亿、29.68亿、5.86亿、0.34亿及0.27亿港元的相关资产[29] - 2023年10月6日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合共约8140万港元[50]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8.0港仙,连同中期股息合共约1.9亿港元,待股东大会通过后于2024年6月20日前后派发[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储备为43.51亿港元,2022年为47.2亿港元[51] - 本年度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约10万港元[52] - 2023年公司收入8.824亿港元,较2022年的40.967亿港元大幅下降;本年度亏损8.124亿港元,较2022年的3.239亿港元有所扩大[154] - 2023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均为0.66港元,2022年为0.40港元[154] - 2023年扣除税项后年内其他全面收益为0.4百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73.5百万港元;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8.12亿港元,2022年为3.974亿港元[156]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259.99亿港元,较2022年的277.158亿港元有所减少[158] - 2023年投资物业为196.934亿港元,较2022年的204.679亿港元有所下降[158] - 2023年合营企业权益为50.861亿港元,较2022年的53.374亿港元有所减少[158] - 2023年按摊销成本记账之金融投资为8.277亿港元,较2022年的7.404亿港元有所增加[158] - 2023年流动资产为79.891亿港元,较2022年的77.834亿港元有所增加[158] - 2023年待出售物业为38.343亿港元,较2022年的37.394亿港元有所增加[158] - 2023年流动负债为36.367亿港元,较2022年的36.049亿港元有所增加[158]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000.3百万港元,2022年为4177.1百万港元[159] - 2023年其他长期负债为16.2百万港元,2022年为11.0百万港元[159] - 2023年递延税项负债为240.3百万港元,2022年为378.9百万港元[159]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6094.6百万港元,2022年为27327.3百万港元[159] - 2023年股东资金为24440.1百万港元,2022年为25684.8百万港元[160] - 2023年永续资本证券为1491.4百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160]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163.1百万港元,2022年为151.1百万港元[160] - 2023年权益总额为26094.6百万港元,2022年为27327.3百万港元[160]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本年度亏损890.4百万港元[162] - 2023年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亏损812.0百万港元[162] - 2022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281.65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3.273亿港元[163] - 2023年经营亏损4.615亿港元,2022年为2090万港元[164]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更为6.315亿港元,2022年为11.988亿港元[164]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121亿港元,2022年为5.69亿港元[165]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240万港元,2022年为 -4.353亿港元[168]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59亿港元,2022年为4.859亿港元[168] - 2023年末现金及等值现金为13.419亿港元,2022年末为11.133亿港元[168] - 2023年添置投资物业支出2.346亿港元,2022年为1550万港元[167] - 2023年购买按摊销成本记账的金融投资支出1.979亿港元,2022年为3.9亿港元[167] - 2023年已付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3.633亿港元,2022年为2.152亿港元[165] 业务项目 - 公司物业发展项目OMA OMA权益占比100%,OMA by the Sea占比70%等[7] - 公司物业投资及管理项目Landmark East权益占比100%,瑞兴中心占比100%等[7] - 公司服务式公寓投资及管理项目香港逸兰铜锣湾酒店权益占比100%,香港逸兰苏豪东服务式公寓占比100%等[7] - Landmark East在2023年获得LEED和BEAM Plus白金评级[2] 未来发展规划 - 2024年公司将继续推售“Upper Gold Coast”系列余下单位,寻找时机推售九肚山豪宅单位,准备推出上水及沙田住宅项目预售[30] - 公司商业物业经常性收入预计在目前出租率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伦敦商业物业估值有望在减息周期改善[30] - 逸兰铜锣湾酒店重新开业,加上马尼拉和墨尔本物业开业,将提升酒店和服务式公寓业务表现[30] 风险因素 - 公司多数资产和收入来自香港,香港物业市场、利率、政治司法形势及相关法规或影响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33] - 租金或出租水平下降、续约或找新租户困难,可能对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34] 员工与激励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450名雇员[35] - 公司雇员(包括董事)可参加认股期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认股期权及/或股份奖励一般可在十年内分期行使[35] - 2023年5月23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普通决议案批准及采纳2023年认股权计划和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十年[60] - 2023年认股权计划获采纳后,公司终止2015年认股计划,但已授出未行使认股权仍有效[60] - 2015年认股计划旨在激励及挽留公司成员公司的相关人员[61] - 2023年1月10日,董事郑维志获授行使价为3.60港元的认股权,数量分别为381,250、381,250、762,500[62] - 2023年1月10日,董事郑维新获授行使价为3.60港元的认股权,数量分别为381,250、381,250、762,500[62] - 董事郑维志于2021年1月19日获授的部分认股权355,250在2023年行使,行使前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3.61港元[62] - 董事郑维新于2021年1月19日获授的部分认股权355,250在2023年行使,行使前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3.61港元[62] - 2023年1月10日授出周伟伟行使价3.60港元的认股权,2024 - 2026年对应数量分别为68,750、68,750、137,500[63] - 2023年
永泰地产(00369)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