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客户合约收入为414,420千港元,2022年为403,159千港元[12] - 2023年租赁及股息收入分别为37,346千港元和45千港元,2022年为36,281千港元和42千港元[12] - 2023年总收入为451,811千港元,2022年为439,482千港元[12] - 2023年销售成本为1,532千港元,2022年为25,701千港元[12] - 2023年毛利额为112,082千港元,2022年为172,868千港元[1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28,954千港元,2022年为616,309千港元[12] - 2023年本年度(亏损)溢利为33,051千港元,2022年为592,163千港元[12]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盈利为0.37港仙,2022年为6.63港仙[12] - 2023年公司总收入约4.5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3%[28] - 2023年经营酒店净溢利7469.1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45%[30] - 2023年物业投资净溢利3234.6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3%[30] - 2023年证券投资收入45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7%[30] - 2023年行政费用7094.5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87%;财务成本较2022年增加157%[30] - 2023年所得税费用4378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90%[3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除税未计相关项净溢利41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1.38亿港元[30] - 2023年经营酒店收入4.14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3%[32] - 2023年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增长3%,年内总额达95,375,较去年增加21,422[36][42] - 2023年酒店服务成本为2.428亿港元,较2022年的1.67亿港元增加,主要因雇员人数从334人增至536人及薪酬增长[37] - 2023年销售成本为150万港元,较2022年的2570万港元减少,因终止提供检疫酒店外部餐饮[37] - 2023年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6900万港元,较2022年的3600万港元增加,因华丽海湾酒店及上海华美酒店开业、维修翻新及Wood Street Hotel Limited营运费用[37] - 2023年酒店物业折旧为9500万港元,较2022年的7400万港元增加[3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整体债务为8.75亿港元,较2022年的8.57亿港元增加,负债比率为9%,资产负债率为21%[38] - 2023年总利息开支为4380万港元,较2022年的2310万港元增加,因利率上升[39] - 2023年香港地区收入411,853千港元,2022年为385,840千港元;中国内地2023年为5,394千港元,2022年为19,177千港元;英国2023年为34,564千港元,2022年为34,465千港元[135] - 2023年除税前溢利28,954千港元,2022年为616,309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费用62,005千港元,2022年为24,146千港元[146] - 物业、机器及设备2023年末总值4,790,238千港元,2022年末为4,740,276千港元;2023年末账面价值3,764,137千港元,2022年末为3,782,568千港元[147] - 2023年退款负债1,754千港元,2022年为14,932千港元[163] - 公司所有银行贷款为浮动利率贷款,2023年实际年利率为5.76%,2022年为4.69%[164] - 2022年1月1日与客户签订合约之贸易应收款项为3,402,000港元[155] - 2021 - 2023年税务相关数据:2021年1月1日总计90,09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4,03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3,600千港元[165] - 2022年收购海丽投资有限公司,已付现金代价1,416,011千港元,递延现金代价14,853千港元,总代价1,430,864千港元[166] - 2023年和2022年贸易应收款未到期及过期不同时间段金额分别为15,569千港元和10,730千港元[183] - 2023年和2022年贸易应付款分别为3,875千港元和2,487千港元[187] - 2023年和2022年预收款分别为6,786千港元和5,744千港元[189] - 2022年出售附属公司现金代价扣除费用后为893,607千港元[198] 财务报表相关职责 - 董事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并评估集团持续经营能力[5][15] - 核数师目标是就综合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7] 酒店业务情况 - 2023年集团旗下七间经营酒店平均房间入住率在72%-95%之间[34] - 伦敦Royal Scot Hotel 2023年租金收入354.6万英镑,估值8850万英镑,与2022年持平[34] - 2023年集团酒店平均入住率超90%,但净利润受装修成本、营运费用增加及收购酒店开业费用和额外税项影响[42] - 预计酒店业务将受益于2024年香港财政预算案,访港过夜游客人数据有望继续上升并超越去年[42] - 集团拥有8间酒店,6间在香港,1间在伦敦,1间在中国,经营其中7间,伦敦酒店由酒店管理公司经营,市场边际利润为酒店总收入的35%至40%[119] 企业管治 - 董事会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公司的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部分偏离行为外,已遵守全部守则条文[46][4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所有董事年内一直遵守规定准则[47]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九位董事组成,包括五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相关专长[48] - 所有董事须每三年轮流告退,公司将定期检讨董事会组成[48] - 2023年董事会合共召开四次会议[50] - 董事会职责为制订集团策略方向、目标及业务发展计划等[50] - 管理层在行政总裁领导下执行董事会制订的策略及计划,并定时向董事会提交公司运作报告[51]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均由郑启文先生担任[53][54] - 2023年执行董事郑启文、许永浩、刘金眉、伍月莹会议出席率100%,郑慧君75%[56] - 2023年非执行董事吕冯美仪会议出席率75%[58] - 2023年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俭辉、林桂璋会议出席率100%,廖毓初75%[60]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职责[60][61][62][63]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2023年董事接受出席有关监管发展等培训[67]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风险性质及程度,维持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67] - 董事会认为集团回顾年度及截至刊发年报和财务报表日期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67] - 各新任董事就任时获提供董事职责资料并安排业务运作简介[64] - 2019年公司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审核小组[68] - 审核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2] - 2023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71][77]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监察与核数师关系、审阅业绩及监控财务申报等系统[73] - 2019年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层[75]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目前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76] - 2023年薪酬委员会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3]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就董事薪酬政策和薪酬向董事会提建议[80] - 董事会负责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年内集团已建立相关管理政策及内控体系[79] - 2023年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4]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6] - 2023年提名委员会审阅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87]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女性占董事会及全体员工比例分别约为44%及46%[88] - 公司采纳提名政策,提名委员会评定及甄选董事候选人有相应元素和程序[90] - 公司采纳反贪污政策和举报政策[90] - 公司秘书顾菁芬2023年确认已参加专业培训不少于十五小时[90] - 公司年内组织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91]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大会上表決的股东总表決权最少5%的股东要求召开股东大会,董事须在规定日期后21日内召开,且股东大会须在通知发出日期后28日内举行[91] - 占全体有权在股东周年大会上就决议表决的股东总表決权最少2.5%的股东或最少50名有权表决的股东要求发出某决议通知,公司须发出该通知[91]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采纳派付股息政策,目标是为股东提供稳定及可持续回报[93][94] - 公司决定是否派息及股息金额时,会考虑集团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多方面因素[94] - 董事会将不时检讨派付股息政策,并保留更新、修正等权利,不能保证在特定期间派特定金额股息[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包括保留溢利为19.18016亿港元,2022年为18.40591亿港元[95]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95] 股权结构 - 郑启文通过控制公司拥有公司63.60585437亿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1.09%[97] - 伍月莹女士、郑慧君女士及陈俭辉先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大会上轮席退任,郑慧君不再应选连任,伍月莹和陈俭辉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97][101] - 公司与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之间存有为期一年之服务合约,受股东周年大会轮流退任及重选规限[102] - 公司已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年独立性确认书,认为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均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独立于公司[103] - 年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附属公司董事为郑启文先生、许永浩先生、刘金眉女士及郑慧君女士[104] - 顺豪物业实益拥有公司股份27.09650873亿股(30.29%),并被视为拥有其他公司股份,合共63.60585437亿股(71.09%)权益,郑启文于上述公司均拥控股权益[106] - 董事郑启文持有顺豪物业385,395,999股,约占持股量66.48%;持有顺豪控股226,454,825股,约占持股量74.40%;持有Trillion Resources Limited 2股,约占持股量100.00%[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顺豪物业、Omnico、顺豪控股、Trillion Resources (BVI)、李佩玲持有股份63.60585437亿股,约占持股量71.09%[112] - Alef United实益持有股份239.6万股,约占0.03%;Saray Value Fund实益持有股份8.82698524亿股,约占9.87%[112] - 捷高实益持有股份29.78198581亿股,约占33.29%;Alef United及Credit Suisse Trust Limited持有权益的股份总数为8.85094524亿股,约占9.89%[112] - 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Japan) Limited实益持有股份2.20316亿股,约占2.46%;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Hong Kong) Limited实益持有股份9004.8万股,约占1.01%;FMR Investment Management (UK) Limited实益持有股份1.59087亿股,约占1.78%[112] - FMR LLC被视为拥有股份4.69451亿股,约占5.25%[112]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公众持股不少于上市规则规定的25%[113] 认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3年11月14日采纳认股权计划,2023年11月13日届满[85] - 因行使根据认股权利计划而授出之全部认股权而发行之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2014年6月18日已发行股份数目447,352,566股的5% [107] - 截至授出认股权日期止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内,根据认股权利计划及公司其他认股权利计划授出的认股权获行使而向每位参与人发行及须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逾授出认股权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 [107] - 根据认股权利计划及公司其他认股权利计划授出但尚未行使之认股权在行使时可予发行之股份,任何时候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之30% [109] - 认股权利计划自2013年11月14日采纳,2014年6月18日修订,已于2023年11月13日届满 [107] - 行使认股权利计划下的
华大酒店(00201)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