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齐合环保(00976) - 2022 - 年度业绩
齐合环保齐合环保(HK:00976)2023-03-29 22:58

财务数据对比 - 2022年公司收益为195.743亿港元,较2021年的219.504亿港元有所下降[1]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2.077亿港元,较2021年的18.885亿港元减少[1]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374亿港元,较2021年的6.92亿港元降低[2] - 2022年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年内每股基本盈利为0.16港元,较2021年的0.44港元下降[2] - 2022年公司年内其他全面亏损为8450万港元,而2021年为收益3.887亿港元[3] - 2022年公司资产总值为85.73亿港元,较2021年的99.585亿港元减少[4] - 2022年公司负债总额为37.923亿港元,较2021年的50.99亿港元降低[5] - 2022年总收益为196.642亿港元,2021年为222.932亿港元,2022年较2021年有所下降[26] - 2022年年内溢利为 -3.633亿港元,2021年为 -4.067亿港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26] - 2022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总值为77.578亿港元,2021年为90.489亿港元,有所减少[27] - 2022年金属回收业务收益为126.248亿港元,2021年为141.369亿港元,呈下降趋势[27] - 2022年锻造及铸造业务收益为5.906亿港元,2021年为6.031亿港元,略有下降[27] - 2022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3.16亿港元,2021年为12.97亿港元,稍有增加[29] - 2022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额为193.414亿港元,2021年为213.076亿港元,开支减少[30] - 2022年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为160.052亿港元,2021年为176.39亿港元,用量减少[30]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为9.756亿港元,2021年为11.11亿港元,开支降低[30] - 2022年财务成本净额为700万港元,2021年为790万港元[31] - 2022年加权平均适用税率为33.0%,2021年为28.9%,增加因若干子公司盈利能力有变化[34]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645亿港元,2021年为7.02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2022年为0.16港元,2021年为0.44港元[36]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3.125亿港元,2021年为18.271亿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2022年为12.742亿港元,2021年为17.717亿港元[37] - 2022年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9.69亿港元,2021年为14.487亿港元[3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0 - 90日为12.586亿港元,2021年为17.293亿港元[38] - 2022年活跃账户预期信贷亏损率为0.2%,亏损拨备为220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0.7%和900万港元[39] - 2022年逾期1 - 30天预期信贷亏损率为5.2%,亏损拨备为1240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3.6%和1060万港元[39] - 2022年逾期31 - 90天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2.4%,亏损拨备为320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2.5%和270万港元[39] - 2022年逾期超过90天预期信贷亏损率为32.0%,亏损拨备为1620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13.0%和1640万港元[39]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年末为5540万港元,较2021年的5000万港元有变动[41]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拨备)账面价值总计12.742亿港元,较2021年的17.717亿港元减少[42] - 2022年借款总额为11.421亿港元,较2021年的16.619亿港元减少,银行借款平均票面年利率介乎0.9%至12%[43] - 2022年一年内需还款10.308亿港元,较2021年的16.111亿港元减少[44] - 2022年银行及其他借款账面价值总计11.421亿港元,信贷总额约为35.417亿港元,未动用信贷约为8.183亿港元[45] - 2022年贸易、票据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7.783亿港元,较2021年的22.401亿港元减少[47]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0至90日的为13.74亿港元,较2021年的17.476亿港元减少[48] - 2022年公司财政年度总销量381万吨,营收1957430万港元,销量较2021年的433万吨减少12.0%,营收较2021年减少10.8%[50][60]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2.077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36.0%,毛利率为6.2% [63] - 2022年公司经营费用总额为9.74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21.7%,占收益百分比降至5.0% [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645亿港元,上一财年为7.02亿港元 [65] - 2022年公司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6.994亿港元,2021年为11.952亿港元 [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股东资金为48.242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1.0% [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外部借款总额为11.421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3.3%,较2021年下降 [69] - 2022年存货为13.237亿港元,存货周转日数为26天,应收账款周转日数为24天,应付账款周转日数为28天 [70] - 2022年欧洲分部售出364万吨再生产品,较去年下降7.4%,分部收益为178.414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6.8% [74] - 欧洲分部年内毛利为1241.7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3.5%,毛利率由8.5%降至7.0%,分部溢利为707.8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28.8%[75] - 北美洲分部本年度再生产品销量为0.001百万吨,较2021年的0.21百万吨大幅减少,分部收益为35.7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1012.4百万港元减少,本年度录得分部毛损3.4百万港元,2021年为毛利191.4百万港元,分部亏损为17.9百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182.3百万港元[76] - 亚洲分部本年度售出0.17百万吨再生产品,较2021年减少15%,收益由2021年的2130.8百万港元减少16.1%至1787.1百万港元[77] - 东南亚业务本年度分部毛损为15.7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分部毛利94.0百万港元下降116.7%,毛利率由4.4%降至毛损率0.8%,分部亏损为0.8百万港元,2021年分部溢利为18.9百万港元[7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总值约3722.9百万港元的若干资产为借款及融资作担保,2021年12月31日为4330.7百万港元[7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关收购物业等已订约但未拨备的在建工程的资本承担金额为72.9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3.0百万港元[80] - 集团已分别向关联方及合营企业提供金融担保19.0百万港元及49.9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5百万港元及53.7百万港元[80] - 2022年集团员工成本总额约为9.756亿港元(2021年:11.11亿港元)[9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从事资源再生业务,涉及回收混合金属、报废汽车等[6] - 集团收益主要指销售再生物料及废物的已收或应收款项,扣除销售相关税项,主要于转让货物时产生[23]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单一客户贡献集团收益10%或以上[28]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隆鑫集团有限公司,隆鑫集团98%权益由公司执行董事涂建华先生拥有[8] 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适用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9] 借款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114210万港元,其中流动借款为103080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370万港元[11] - 2023年1月,集团收回资产出售所得款项并偿还银团定期贷款12880万港元[12] - 2023年3月24日,集团与银团定期贷款贷款人达成协议,延长余下贷款本金到期日,分别于2023年3月31日、6月30日及2024年3月30日前偿还7810万港元、17020万港元及39040万港元,并于当日支付首笔分期款项7810万港元[13] - 集团正就本金不少于78090万港元的新有抵押长期借款与金融机构磋商,已收到两份建议条款清单但未订立协议[1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有其他借款约39970万港元,董事认为到期时将以大致相同条款续期[16] - 2022年其他借款中银团定期贷款本金余额为9500万美元,其中500万美元逾期,2023年1月31日偿还1320万美元[4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11.421亿港元,其中10.308亿港元为流动借款[10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借款中尚未偿还的有担保银团定期贷款结余为7.424亿港元,须于2023年3月31日前悉数偿还[10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37亿港元[106] 会计准则应用 - 集团自2022年12月31日起采用多项经修订准则、年度改进及会计指引,预计不会对各年度造成重大影响[21] - 多项现有准则的修订及诠释已颁布但未生效,预计不会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2] 公司经营策略与成果 - 2022年公司提出“稳定经营基础,动态降本增效,优化结构治理,高度供给预警”方针应对不利因素[49] - 2022年公司推动欧洲和亚洲多个项目进程,收获研发进展[49] - 上半年总销量204万吨,完成半年计划约90.7%,黑色金属销量174万吨,占比上半年总销量约85.3%;下半年总销量177万吨,完成半年计划约80.0%[50] - 欧洲业务量占集团全球业务量的90%以上,金属销量364万吨,营收1784140万港元[51] - 公司在匈牙利成功收购一处工业用地用于建设金属回收中心,启动捷克比尔斯镇料场开发项目,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建成投产后每年新增50万吨金属回收量[51] - 北美洲业务因出售亏损非核心业务,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52] - 大中华区受疫情影响,销售生产受阻,但在建和新建项目取得较好进展,如台州报废汽车智慧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山东滨州合资公司启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线,再生铝产线月产量超1500吨[53] - 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中国取得12项发明专利[53] - 公司将提高东南亚区域员工生产效能,以提升该区域再生金属产量[53] - 公司需提高回收利用服务和科研能力,稳固欧洲核心业务,开拓亚洲新增业务[58] - 公司继续在扎根多年的市场运营,同时在东南亚拓展新市场 [73]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司认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将在政策、社会和技术推动下不断发展[55] 法律诉讼与重整情况 - Delco向公司索偿57.8百万港元连利息及成本,法院准许Delco终止向公司索偿57.8百万港元,若干事宜仍待法院定夺[81] - Delco向公司及子公司等索偿,案件仍在进行中,各方已作出结案陈词,等候法庭判决[82]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等正在实施重整计划,重整后续进展和结果有不确定性,2023年3月2日,牵头人取得确认,重整不会触发对公司股份的强制全面要约责任[84] - 控股股东重整目前对公司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后续发展[85][86]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2748名雇员(2021年:2866名),通过当地承包商雇用约459名工人及办公人员(2021年:306名)[92] 证券交易与持股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及公告日期,公司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96] 企业管治 - 2022年度公司除李林辉先生身兼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职责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2023年3月21日起,职责分离,公司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97][98][9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无)[101]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