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齐合环保(00976) - 2023 - 中期业绩
齐合环保齐合环保(HK:00976)2023-08-24 20:0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88.21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8.26亿港元下降25.4%[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561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12万港元下降20%[2]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50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57亿港元有所收窄[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53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995亿港元下降73.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89.91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8.788亿港元下降约24.3%[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部分部收益总额为 - 1.69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0.528亿港元亏损扩大[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部销售为1.9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021亿港元下降约51.8%[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 - 1.87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1.857亿港元亏损略有增加[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收入为 - 95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1.035亿港元亏损略有收窄[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财务成本为1.0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11亿港元大幅下降约66.6%[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 - 50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1.157亿港元亏损收窄[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50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54亿港元大幅下降约73%[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净额中公平值变动亏损(衍生金融工具)为0.1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3百万港元;汇兑收益净额为8.9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8.0百万港元等[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所得税开支为51.1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3.0百万港元;递延所得税开支为50.5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5.7百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54.7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8.6百万港元;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为7058.7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733.1百万港元等[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53.2百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9.5百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03港元,2022年同期为0.12港元[25] - 2023年首六个月公司总销量为190万吨,收益为882170万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售出190万吨再生产品,较2022年同期的200万吨减少6.0%[43] - 2023年上半年外部总收益为8821.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826.0百万港元减少25.4%[4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6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01.2百万港元减少20.0%;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的6.4%上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5.9%[4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费用总额为484.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7%,占收益的百分比上升至5.5%(2022年:4.4%)[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3.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溢利为199.5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3港元,上一财政期间为每股盈利0.12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运资金变动前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353.1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35.5%[47]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22.65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026亿港元增长2.8%[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46.52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206亿港元增长2.9%[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88.16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5.73亿港元增长2.8%[5]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39.06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7.923亿港元增长3%[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107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250万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681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7420万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728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1880万港元;贸易应付款项0 - 90日为1665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400万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2.7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9百万港元;可退回税项为24.6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1百万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88164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7300万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股东资金为4958.8百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上升2.8%;每股股东资金由2022年12月31日的3.01港元上升至2023年6月30日的3.09港元[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现金等为357.6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766.0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34(2022年12月31日:1.31);外部借款总额为928.8百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213.3百万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为10.5%(2022年12月31日:13.3%)[50]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454.1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323.7百万港元),存货周转日数由2022年上半年的25天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30天;净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的1290.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1690.6百万港元,应收款项周转日数从2022年上半年的32天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31天[51] - 贸易及票据应付款项于2023年6月30日为1728.6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18.8百万港元,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上半年33天增至2023年上半年34天[52]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约2655.4百万港元的资产为借款及融资作担保,2022年12月31日约为3722.9百万港元[61] 借款及资金使用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借款总额9.288亿港元,其中流动借款8.016亿港元[8]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3.511亿港元[8] - 公司正与多家金融机构磋商本金不少于78360万港元的新有抵押长期借款[10] - 2023年6月30日可供公司使用的现有其他借款约25480万港元,董事认为到期后将以相同条款成功续期[11] 各区域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亚洲、欧洲、北美洲分部资产分别为132450万港元、693860万港元、5230万港元,总计83154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33760万港元、627350万港元、14670万港元,总计775780万港元[21] - 2023年中期亚洲、欧洲、北美洲收益占比分别为8%、0%、92%,2022年中期分别为8%、0%、92%;销售量占比2023年中期分别为4%、3%、96%,2022年中期分别为4%、3%、96%[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欧洲分部售出1.84百万吨再生产品,较去年同期1.97百万吨下降6.6%,分部收益较2022年同期减少25.0%至8224.8百万港元[56] - 欧洲分部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645.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8%,毛利率由2022年的6.5%增加至7.8%[56] - 2023年上半年欧洲分部溢利为337.4百万港元,2022年为425.7百万港元[57] - 北美洲分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再生产品销量65吨,2022年为1000吨,分部收益为4.0百万港元,2022年为26.9百万港元[58] - 2023年上半年亚洲分部销量为0.08百万吨,与2022年上半年持平,分部收益为762.5百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14.6%[60] 各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期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其他产品收益占比分别为65%、7%、28%,2022年中期分别为67%、67%、 - ;销售量占比2023年中期分别为86%、8%、6%,2022年中期分别为85%、8%、7%[54] 产能相关情况 - 捷克比爾森鎮的金屬回收料場建成達產後将为集团子公司的金属回收年产能增加50万吨[33] - 山东邹平合资项目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产线再生铝产能已超1500吨/月[34] 行业数据情况 - 2022年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数量约为399.1万辆,相对于2021年回收量300.2万辆,同比增长32.9%,折合重量约为820.7万吨,同比增长21.0%[38] - 2023年1月至5月,中国共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11.5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总量[38]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拨备,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拨备,德国所得税按约30%税率计提拨备,美国所得税按26%税率计提拨备[22][23] 法律诉讼相关情况 - Delco于2015年12月21日向公司索偿5780万港元连利息及成本,法院准许其终止向公司索偿该款项[64] - Delco于2016年11月10日向公司索偿,向齐合天地香港索偿100万美元及利息、诉讼费等,案件仍在进行中[64] 控股股东重整相关情况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等正在实施重整计划,重整后续进展和结果有不确定性[66] - 若重整不成功,存在宣布控股股东破产的风险;若实施重整,控股股东的最终实益拥有人可能变动[67] - 2023年3月2日,投资者联盟牵头人取得确认,重整不会触发对公司股份的强制全面要约责任[67] 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2588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2748名)[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透过当地承包商雇用约416名工人及办公人员(2022年12月31日:459名)[75]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员工成本总额约为4.798亿港元(2022年:4.938亿港元)[75] - 涂建華多个社会职务任期于2023年3月届满[78] - 王歷自2023年5月10日起辞任汇思太平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79] - 李林辉于2021年12月13日起兼任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2023年3月21日辞任[81][83] - 秦永明于2023年3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张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和行政总裁[83] 风险管理相关情况 - 集团面临商品价格、外币、利率、信贷及流动资金等市场风险,有相应风险管理策略[70] 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分除C.2.1条外所有适用条文[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均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5]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后无发生其他重大事件[8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于2023年9月寄发股东并刊于指定网站[89] 投资者沟通相关情况 - 董事会将继续定期与投资者接触,及时通报公司及业务发展情况[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