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威博液压(87124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威博液压威博液压(BJ:871245)2024-04-24 19:2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871245,上市时间为2022年1月6日,上市交易所为北京证券交易所[12][16] - 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为液压动力单元和液压齿轮泵[16]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淮安豪信液压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马金星、董兰波[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马金星,董事会秘书为董兰波[12][13] - 公司联系地址和办公地址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海东路113号[13] - 公司行业分类为通用设备制造业(C34)-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C344)-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C3444)[16]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48750000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17] - 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包括淮安威尔液压科技等4家,其中淮安威宜动力科技主营业务收入6098.98万元,净利润35.38万元[62][6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淮安豪信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8.7179%股权;实际控制人为马金星、董兰波,直接及间接控制62.5512%股权[117]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4875万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1195.6283万股,占比24.53%;有限售条件股份3679.3717万股,占比75.47%[110] - 持股5%以上股东或前十名股东中,淮安豪信液压有限公司期末持股1400万股,占比28.7179%;马金星期末持股749.3717万股,占比15.3717% [111] - 海宁海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海宁海睿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变动40万股,期末持股160万股,占比3.2821%[113] - 钱海啸持股变动 - 51.6553万股,期末持股102.9653万股,占比2.1121%;王南持股变动 - 34.7339万股,期末持股34.7339万股,占比0.7125%[113]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变动32.9666万股,期末持股23.8023万股,占比0.4883%[113] - 公司普通股股本结构无变动情况[110] - 公司不存在优先股股本[116]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2023年4月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7月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月董事长获“江苏省优秀企业家”称号,11月发布静音油浸系列动力单元新品[3] - 2022年10月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企业所得税执行15%税率;2023年12月全资子公司威尔液压通过认定,执行15%税率;其他全资子公司按小微企业标准缴纳企业所得税[67][68] - 公司2022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97] 审计相关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审计,能勤勉尽责、公允发表独立审计意见[82] - 审计报告为无保留意见,审计机构是容诚会计师事务所,连续服务4年,报酬45万元[186][187] - 审计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2023年12月31日财务状况及2023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89] - 因营业收入确认和计量关系财务报表准确性、合理性,且不同区域销售下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时点有差异,存在管理层操纵收入确认时点风险,将其确定为关键审计事项[192] - 审计对收入确认实施获取内控、抽样检查合同、检查销售明细资料、截止测试、分析程序、函证客户等程序,认为管理层对营业收入确认恰当[192] - 管理层负责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评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治理层负责监督财务报告过程[193] - 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审计报告,执行识别评估风险、了解内控等多项工作[194][195] 保荐与督导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1月6日至2025年12月31日[19]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295,894,431.68元,较2022年减少0.55%[2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58,519.55元,较2022年减少36.28%[21] - 2023年末资产总计500,170,681.69元,较2022年末增长9.83%[21] - 2023年末负债总计175,001,611.62元,较2022年末增长19.41%[2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87,696.33元,较2022年减少89.43%[21] - 2023年业绩快报与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差异率为 -0.04%[25] - 2023年业绩快报与年度报告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差异率为 -7.33%[2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7,312,887.66元、85,743,540.76元、73,701,821.44元、79,136,181.82元[27]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185,153.79元,较2022年减少51.12%[30]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净额2,701,126.04元,较2022年减少51.30%[30]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894,431.6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55%;净利润19,258,519.5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28%[35] - 2023年末货币资金33,087,732.31元,占总资产6.62%,较上年末下降15.86%[38] - 2023年末应收票据9,283,613.54元,占总资产1.86%,较上年末增长1298.51%,因客户采用商业票据结算业务量增加[38][40] - 2023年末在建工程73,058,511.68元,占总资产14.61%,较上年末增长456.78%,因工程建设持续投入[38][40] - 2023年末短期借款30,964,541.67元,占总资产6.19%,较上年末增长82.08%,因新增银行借款[38][40] - 2023年营业成本241,289,689.46元,占营业收入81.55%,较上年增长1.58%[42] - 2023年销售费用7,617,681.28元,占营业收入2.57%,较上年增长37.56%[42] - 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 -1,275,221.73元,占营业收入 -0.43%,较上年下降347.50%[42] - 2023年净利润19,258,519.55元,较上年下降36.28%,主要因市场竞争、毛利下降、销售费用增长和政府补助减少[43][44] - 主营业务收入291,602,392.43元,较2022年下降0.60%;其他业务收入4,292,039.25元,较2022年增长2.82%[45][46] - 动力单元营业收入271,629,122.59元,较上年下降1.53%;零部件营业收入19,973,269.84元,较上年增长13.96%[48] - 境内营业收入244,776,038.03元,较上年增长3.76%;境外营业收入51,118,393.65元,较上年下降17.01%[49] - 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合计111,058,143.9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7.53%[50]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41,226,221.83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3.95%[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387,696.33元,较上年下降89.43%,因销售现金减少[51][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5,646,105.54元,较上年下降83.92%,因购建资产现金减少[51][5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20,431.10元,较上年增长161.61%,因借款现金增加[51][5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14,001,100.00元,本期出售14,000,000.00元,投资收益353,522.22元[56]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894,431.68元,较2022年度下降0.55%[81]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33,087,732.31元,较2022年末的39,324,967.74元有所减少[198] - 2023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54.03元,较2022年末的14,074,925.34元大幅减少[198]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63,174,694.64元,较2022年末的55,093,409.87元有所增加[198] - 2023年末存货为60,401,379.43元,较2022年末的68,360,676.39元有所减少[198] - 2023年末固定资产为190,116,403.99元,较2022年末的201,544,675.28元有所减少[198] - 2023年末在建工程为73,058,511.68元,较2022年末的13,121,549.90元大幅增加[198] - 2023年末合同负债为2,926,993.86元,较2022年末的3,648,031.71元有所减少[199] - 2023年末长期借款为0元,较2022年末的2,369,900.54元减少[199] - 2023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25,169,070.07元,较2022年末的308,847,214.43元有所增加[200] - 2023年末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500,170,681.69元,较2022年末的454,260,156.85元有所增加[200] 研发情况 - 研发支出金额为12892278.77元,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33%[70] - 研发人员总计55人,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为11.88%[71]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为29个,其中发明专利数量为5个[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项发明专利、2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3] - 研发项目包括圆弧齿轮泵、摆线转子泵等多个项目,处于样品试制、小批量生产等不同阶段[73][74] - 公司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合作研发高端装备用高性能智能液压动力系统,降低齿轮泵噪声至60db - 85db,拓宽排量范围至5mL/r - 200mL/r[79] - 合作研发的低泄漏内啮合齿轮泵,低速压力稳定在20MPa,转速维持在20 - 30r/min,降低能耗50%以上[79] - 一体化电机泵融合设计技术使体积较传统电机 - 泵组减少50%左右,整体效率提高4.6%左右,达到73.6%[79] 行业与市场 - 预计2024年行业将继续呈现前低后高运行态势,国内经济“三重压力”未根本解决,行业稳定运行面临挑战[89] - 公司是国内仓储物流领域领先的液压动力单元产品提供商,主力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90] - 公司采用“定制化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以销定产实现盈利[90] - 公司所处液压行业受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市场需求有波动性[97] 社会责任与环保 - 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诚信经营、回报股东员工、助力地方产业、投身公益事业[86] - 公司废气、废水、固废处理均符合环保要求,固废实现“零排放”[87] 未来规划 - 2024年公司将巩固液压动力单元领域领先地位,扩大市场份额并拓展产品类别[91]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重点关注专利保护,依靠自主创新技术和知识产权提高盈利水平[92] - 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大量引进或培养技术研发、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92] - 公司市场开发规划包括增加现有客户订单、拓展新客户群体、完善营销网络建设[92] - 公司将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92]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主营业务盈利与员工收入期盼、中管团队能力与公司需求、全员创新与转型发展、人员梯队建设与公司经营等不匹配问题[36] - 公司实际控制人马金星、董兰波合计控制公司62.55%的股份,存在不当控制风险[96] - 公司面临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已与核心技术人员签保密协议,设绩效激励和人事晋升通道制度[98]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总额比重较高,将加强管理、完善审核制度并派专人催收[98] - 公司建立严格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通过相关认证,将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把控质量[98] - 公司与国外客户货款以外币结算,将加强结汇及时性并与银行合作锁定汇率风险[98] -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内无新增风险因素[98][99] 关联交易与担保 - 公司存在重大关联交易事项,预计日常性关联交易,关联方为公司提供担保[100][101][104] - 重大日常性关联交易中“其他”项金额为650,000.00元,实际发生612,000.00元[103] - 淮安豪信液压有限公司等关联方为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涉及金额分别为1200万元、5000万元、3600万元、3000万元[105] - 公司与关联财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