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收益约2.377亿港元,2022年约2.002亿港元;2023年盈利约540万港元,2022年约520万港元[5][10] - 2023年机械销售收益约158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73.3%[11] - 2023年机械租赁收入约1.752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7.1%[12] - 2023年服务收入约446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72.3%[13] - 2023年备件销售约2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3.2%[14] - 2023年香港分部收益约796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111.5%[15] - 2023年新加坡分部收益约1.169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3.9%[16] - 2023年中国分部收益约412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5.2%[17] - 2023年集团录得溢利约540万港元,2022年约为520万港元[21] - 2023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330万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约46.9%[2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1.88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8.8%[2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2420万港元,2022年约为3840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增加至约1.432亿港元,2022年约为1.371亿港元[24] - 2023年集团就收购厂房及设备斥资约1.115亿港元,2022年约为7400万港元[2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减至1.5,2022年为1.6[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供作销售的发展中物业资本承担总额分别约5160万港元及980万港元[33] 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增添重型机械设备,扩大塔式起重机租赁业务,拓展建筑领域市场份额[6][7] - 集团将继续投资新加坡,以把握当地建筑市场商机[36] 物业项目情况 - 2023年底公司在香港有一项2020年二季度动工的物业发展项目,本年度无销售[18] 市场环境 - 2024 - 2025年度财政预算案显示,公营房屋已觅得足够土地兴建约30.8万个单位,2024年起5年内私宅年均落成量超19,000个,未来3 - 4年一手私宅潜在供应量约10.9万个[37] - 政府及公营专案已陆续展开,预计维持约4 - 5年,将提升塔吊需求,利好塔吊租赁及工程服务[38] 公司管理层 - 郭英成59岁,2021年7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还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39] - 郑威46岁,2022年9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会计专业,为中级会计师[41][42] - 李健萍42岁,2021年7月1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为佳兆业集团副总裁,负责佳兆业金融集团法律与合规等事务[42][43] - 徐小伍50岁,2019年11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有逾30年审计及会计工作经验[44][45] - 李永军58岁,2019年11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有逾30年法律工作经验[47][48] - 刁英峰52岁,2019年12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有逾20年税务及会计工作经验[50]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本年度主要业务为买卖及租赁建筑机械、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和发展物业[55] - 公司核心业务为买卖及租赁建筑机械、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和物业发展[16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本年度派付股息(2022年:无)[6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股份溢价账约3.468亿港元可用于向股东分派[68] - 公司股息政策连贯稳定,考虑公司长远利益、股东整体利益及可持续发展[157] - 股东可在股东大会上以任何货币宣派股息,但不得超出董事会建议数额,且只能用公司溢利派付[159] 客户与供应商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贡献销售额约28.9%,最大客户约占14.4%[69] - 本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贡献采购额约26.5%,最大供应商约占7.8%[69] 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无赎回自身上市证券,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该等证券[66] 董事相关情况 - 本年度及报告日期董事包括郭英成等3位执行董事和徐小伍等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李健萍女士及刁英峰先生将在股东周年大会退任,符合资格膺选连任[71] - 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与公司订立服务协议或委任书,为期三年[73] - 2023年公司投保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责任保险,相关准许的弥偿条文已生效[77] - 2023年公司并无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订立重大合约[79] - 2023年除执行董事服务协议外,公司无其他业务管理及行政合约[80]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无相关权益及淡仓[81] - 2023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安排促使董事等购买股份或债权证获利[85] - 2023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重大合约使控股股东有直接或间接重大权益[86] - 2023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旧购股计划下无已授出尚未行使购股权[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购股计划下无已授出未行使购股权,本年度无购股权行使、注销或失效[88] - 本年度公司未订立股权挂钩协议,年末也无相关协议存续[89] - 本年度及报告日期,无董事或其联系人在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90] - 公司董事在整个年度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9] - 公司执行董事郭英成、郑威、李健萍参与B、C类培训,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小伍、李永军、刁英峰参与A、B、C类培训[110] - 公司与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三年委任书,徐小伍和李永军委任书2021年11月4日生效,刁英峰委任书2021年12月6日生效[110] 股权结构 - 2023年12月31日,盛君集团、佳兆业集团、Excel Range、郭晓亭女士、郭晓欣女士、郭灏丽女士拥有600,020,000股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56.60%[82][83] - 2023年12月31日,陈武先生持有13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2.26%[82] - 2023年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60,000,000股[83] 公众持股量 - 本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公众持股量至少达已发行股份数目的25%[91] 核数师情况 - 2022年11月7日起,公司委任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独立核数师,董事会将提呈决议案续聘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95]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适用守则条文[98] - 董事会由六名有金融、法律等领域背景及经验成员组成[103] - 董事会主席为郭英成,行政总裁为郑威,二者职能区分[102] - 全体董事任期三年且须轮值退任,各董事以服务合约或委任函获委任[108] - 董事会设立机制确保董事独立意见传达,提高决策客观性和有效性[112] - 提名委员会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资格、投入时间并进行表现评审[113][114]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特定事务[116]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徐小伍、李永军、刁英峰,本年度召开两次会议[117][119]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李永军,成员有郭英成、刁英峰,本年度召开一次会议[121][122]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郭英成,成员有徐小伍、李永军[123]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对董事会架构、提名政策等进行检讨[125] - 董事会自2013年8月30日起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及可计量目标,考虑技能、经验等多项因素[126][127]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1名女性董事和5名男性董事组成,集团员工男女比例约4:1[129] - 提名委员会自2019年12月24日起采纳提名政策,依准则评估候选人[131][132] - 本年度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董事亲或通过电子通讯出席[136] - 展示本年度各董事出席董事会、委员会及股东大会的记录[137] - 本年度审计服务费用83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120千港元[138] - 董事确认对编制本年度财务报表负责,采用持续经营方法编制[138][139] 公司秘书情况 - 盘顼贞女士自2019年10月16日起任公司秘书,本年度参加超15小时专业培训[141]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集团风险,确保建立和维持适当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至少每年检讨一次[142] - 公司采用COSO企业风险管理对本年度进行风险评估,目的是提高风险管理[143] - 审查过程中公司进行跟进先前发现、面谈、量化风险等程序,并将持续评估更新风险因素并向董事会汇报[145] - 本年度公司根据COSO企业风险管理进行集团范围审查,准备集团风险报告[147] - 公司处理内幕消息遵循相关准则和指引,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机密或内幕消息[148][149] - 本年度公司委聘外部独立顾问履行内部审核职能,推荐的三年内部审核计划获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赞同[150][151]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确认本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足够,董事会将持续改进监控[151] 股东沟通 - 公司制定股东沟通政策,董事会认为该政策本年度有效实施[153][156] - 持有公司已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会议将在提出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60][161] - 股东向董事会查詢可邮寄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或发邮件至info@kaisa-capital.com,也可在股东大会上直接查询[162][163] - 在特别股东大会提出建议需至少提前14天书面通知,在周年股东大会提出建议需至少提前21天书面通知[165] - 股东提名人士竞选董事,需在股东大会日期前至少7日将相关书面通知递交至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165] - 公司开设网站https://kaisa-capital.com,刊登业务经营、财务等资料[166] - 股东、投资者及媒体可通过电话(852) 3678–8589、邮寄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楼1901室或发邮件info@kaisa-capital.com向公司查询[167] 公司规章 - 公司在2023年5月25日股东大会通过决议,采纳第二次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67]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公司2023年度财政年度一致[16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按“不遵守就解释”条文及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四项原则编制[172] - 报告范围涵盖买卖建筑机械及备件、出租建筑机械、提供维修保养服务业务,还探索香港物业发展业务[173] - 董事会负责确保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汇报执行[174] 环境表现 - 2023年公司通过回收新加坡业务建筑废物,减少固体废物总量82.54%[176] - 2023年公司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0.51公斤、323.44公斤及31.06公斤[186] - 2023年公司碳排放量合共为228.8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碳密度为每名雇员2.0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87] - 2023年公司范围1排放占约38.8%,范围2占59.1%,其他间接排放(范围3)占约2.1%[187] - 与2022年相比,2023年公司碳总排放量下跌0.57%,主要与范围1排放量减少10.61%有关[187] - 2023年公司未产生有害固体废弃物或污水[188] - 2023年废气排放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较2022年分别减少8.93%、22.83%、22.76%[189]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中范围1、范围3及总计排放量较2022年分别减少10.61%、5.43%、0.57%,范围2增加7.58%[189] - 2023年无害废弃物中固体废物、污水排放量较2022年分别减少82.54%、0.16%[189] - 2023年集团主要专注当地市场,因出租重型机械且无差旅安排[191] - 2023年集团采取多种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固体废弃物下跌82.54%[194] - 2023年集团为员工提供培训,坚持“环保3R”原则消除固体废物[195] - 2023年集团主要消耗资源为电力、汽油、柴油、水、纸张及包装用塑料[196] - 2023年电力、汽油、水、包装物料耗用量较2022年分别增加4.98%、142.91%、15.75%、500.00%[197] - 2023年柴油耗用量较2022年减少40.92%[197] - 2023年办公室纸张耗用量较2022年无变化[197] - 2023年集团总耗电量较2022年增加4.98%[199] - 2023年集团每名雇员的用电密度较2022年减少2.73%[199
佳兆业资本(00936)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