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铭智能(30046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华铭智能华铭智能(SZ:300462)2024-04-24 21:5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为-582.03万元[2]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00,791,627.85元,同比下降3.69%[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20,344.00元,同比下降109.58%[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721,254.36元,同比增长210.97%[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同比下降109.38%[8]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01元,同比下降97.06%[8]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8%,同比下降4.36个百分点[8]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2,188,533,011.10元,同比下降5.89%[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57,644,991.77元,同比下降6.48%[8]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7,212,074.25元[11]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170,362.97元[11] - 公司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合并报表净利润为-582.0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556.11万元,较2022年亏损收窄[128] - AF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经营净利润约5753万元,储备订单约8.7亿元[128] - ETC业务营业收入约为1.86亿元,较上年度下降30%,净利润约为-6200万元[128] - 货币资金较年初上涨32.48%,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31.91%,经营性回款较好[129] - 营业收入合计为600,791,627.85元,同比下降3.69%[135] - 交运设备行业营业收入为356,800,943.61元,同比增长6.89%[135] - 智能交通行业营业收入为186,280,873.75元,同比下降31.10%[1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111,72.13万元,主要系加大催收力度[1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272.63万元,主要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净赎回[1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934.02万元,主要系公司分红及支付可转债利息[133] - 热管理设备销售收入为57,709,810.49元,同比增长193.59%[136] - AFC设备类收入为298,402,238.56元,同比增长5.20%[136] - ETC相关收入为184,670,715.87元,同比下降30.52%[136] - 境内收入为536,439,303.93元,同比下降7.27%[136] - 境外收入为64,352,323.92元,同比增长42.08%[136] - 交运设备类销售量2,851台/套,同比增长2.96%[137] - ETC产品行业-OBU销售量244.76万只,同比下降25.95%[137] - ETC产品行业-RSU销售量1,005只,同比下降38.83%[137] - 热管理设备类销售量8,197台,同比增长291.08%[137] - 公司于2023年10月全资控股中寰天畅,购买成本为3,464,406.07元[14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30,020,302.83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4.93%[14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3,763,274.18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9.66%[142] - 2023年销售费用为42,241,788.56元,同比增长11.11%[143] - 2023年管理费用为66,206,290.77元,同比增长14.12%[143] - 2023年财务费用为3,385,457.54元,同比增长12.83%[143] - 2023年研发费用为65,790,087.05元,同比增长17.45%[143] - 研发人员数量从241人减少至214人,减少11.20%[147] - 研发投入金额为65,790,087.05元,占营业收入的10.95%[1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721,254.36元,同比增长210.97%[1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5,412,615.90元,同比增长322.21%[147] - 投资收益为11,829,846.1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86.62%[150]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4,088,872.0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03.16%[150] - 资产减值为-25,848,748.3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89.27%[150] - 营业外收入为9,112,019.8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66.72%[150] - 营业外支出为694,547.0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5.09%[150] - 信用减值损失为-4,006,350.2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9.34%[150] - 其他收益为3,399,129.1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24.89%[150] - 货币资金2023年末为403,772,946.12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8.45%,2023年初为304,778,827.01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3.11%,比重增加5.34%[151] - 应收账款2023年末为433,601,718.5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9.81%,2023年初为636,829,624.66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7.38%,比重减少7.57%[151] - 合同资产2023年末为53,534,547.57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45%,2023年初为22,255,977.76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96%,比重增加1.49%[151] 业务板块 - AF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9亿元,净利润约5753万元,储备订单约8.7亿元[2] - ETC业务板块2023年营业收入约1.8亿元,亏损额约6200万元[2] - ETC业务产品毛利率不足15%[2] - 公司主营轨道交通AFC系统集成、道路交通ETC业务、热管理系统设备业务三大板块[40] - 上海华铭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等各个领域自动售检票系统终端设备的自主研发、制造与销售[41] - 公司主要产品为车站终端设备,包括自动售票机(TVM)、自动检票机(AGM)和自动充值机(CVM)[43][44][45][46] - 公司AFC终端设备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同类产品在不同项目中也因功能配置、技术参数、自制模块使用比例等不同而差异较大[50] - 公司拥有各类专业研发技术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约126名,已取得31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和75项软件著作权[55] - 公司AFC系统集成软件主要涵盖AFC软件、ACC软件,并根据订单对非标部分进行开发[51] - 公司针对AFC终端设备应用于轨道交通等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前期论证、招投标策划、产品方案设计、生产组织、安装调试等工作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5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AFC行业的早期开拓者之一,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经验[56] - 公司已进入全国多个城市20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海外业务扩展至印度、马来西亚、阿根廷、阿拉伯、西班牙、美国等地[56] - 聚利科技专注于DSRC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开发,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57] - 聚利科技是首批通过交通部检测的三家企业之一,ETC产品具备有效抑制邻道干扰功能和OBU零唤醒功能[58] - 聚利科技加速在智能OBU、车载前装OBU、相控阵天线等新技术的研发,相关技术及产品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ETC产品市场需求[58] - ETC产品可细分为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多车道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以及智能停车场收费系统[59] - 聚利科技主要采用直营模式销售ETC产品,客户包括ETC系统集成商、各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银行等第三方机构[85] - 公司主要采用第三类销售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中标后实现销售[86] - 公司采用自主生产与委托外协厂商相结合的生产模式[89] - 公司高度重视核心技术能力提升,每年保持一定规模的研发投入[91] - 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及资质证书,专利申请数持续上升[92] - ETC系列产品率先通过行业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支持安全保密功能[93] - 公司已获得本田、长城、安徽大众、比亚迪等国内二十余家整车厂定点[95] - 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新能源车用热管理系统、轨道交通用热管理系统等产品[96]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储能、基站等领域[96] - 公司主要采用直营配套模式为主,经销模式为辅的销售方式[103] - 公司盈利模式主要源于产品销售、技术开发及服务,以及部分维修收费[104] - 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及多项资质、证书,专利申请数持续上升[108] - 产品通过了汽车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IATF16949认证,轨道交通热管理系统通过国家铁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机车车辆检验站TJ128试验标准的检测并取得了报告[109] - 公司设立400服务专线,24小时响应客户需求,在全国建立百余家服务站或售后服务网点[110] - 公司为各大主机厂、储能系统公司提供优质的热管理产品和服务,产品销售出口至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111] - 公司是国内最早参与地铁AFC终端设备设计、生产制造的企业之一,拥有包括阻挡模块、回收模块、发送模块、找零模块等核心模块的自主专利[112] - 公司年产值将达到5,000台套,具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和相对独立运作的研发团队[114] - 公司所承接的轨道交通AFC终端设备项目已遍及国内几十个大中型城市,并成功打入印度、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国家[115] - 公司与KML联合中标香港地铁更换及更新自动收费系统设备(闸机、售票机),金额达441,564,788港币[116] - 聚利科技ETC系列产品率先通过行业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支持安全保密功能[118] - 聚利科技在全国建立或委托了近200家售后服务网点,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保证和技术支持[124] 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3年全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5条,新增运营里程866.65公里,其中郑州新增78.05公里,居全国首位[18] - 2023年底有城轨交通建设规划项目在实施的城市共计46个,规划线路总里程数达6118.62公里,与2022年末相比下降8.34个百分点[19] - 预计到2025年,中国内地将有65座城市开通或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将突破1.3万公里[19] - 智慧交通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将突破4000亿元,年增速在10%以上[21]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65万辆和949.52万辆,同比增长35.82%和37.88%,市场渗透率从26.1%上升至31.8%[31] - 2023年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3.5万辆,同比增长35.7%,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实现快速增长[32]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约为7000元,传统汽车约为2300元[34] - 2023年,中国商用车实现销量达403.1万辆,同比增长22.1%,其中重卡销量达91.1万辆,同比增长35.6%[31] -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提出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32] - 2023年,全国城轨交通年度完成建设投资额从2014年起稳步上升,2020年达到最大后逐年回落,10年累计完成建设投资共计49423.50亿元[22] -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单车价值量7000元,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约683亿元,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3%[35] - 2022年前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6.66GW,同比增长78%,占储能项目装机总规模的13.2%[36] - CNESA预计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量将达55GW,高于政策规划[36] - 2023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5条,新增运营里程866.65公里[159] - 郑州新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78.05公里,居全国首位[159] - 宜宾和温州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长率分别为218.18%和115.77%[159] - ETC整体安装率达85%,累计用户达2.5亿[159]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2%,短期无大额应偿还负债,流动性较强[3]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符合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有关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17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了1次年度股东大会、2次临时股东大会[171] - 公司董事会完成了换届选举,换届选举后,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7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171]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7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5次监事会会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