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邓焘(主席)、邓愚(行政总裁),非执行董事为简卫华,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杨淑芬、林国明、李伟业[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九龙长沙湾长裕街10号亿京广场2期10楼[4] - 公司股份代号为118[4] - 公司业务包括注塑机制造、机械租赁、塑料产品加工及制造、印刷线路板贸易、工业消耗品贸易等[5][6][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本年度主要业务性质无其他重大改变[116] - 机械制造、注塑制品、印刷线路板贸易及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主要客户分别为塑料管道、洗衣机、家电及车用印刷线路板供应商和工业设备制造商,多数合作超三年[152] - 机械制造、注塑制品、印刷线路板贸易及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主要供应商分别供应注塑机铸件、塑料原材料粒子、印刷线路板以及步进马达和伺服电机,多数合作超三年[154] - 公司主要股东为大同控股与其受控法团、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少数股东[156] 市场环境分析 - 过去一年传统工业市场延续疲软态势,美国通胀率未达目标,贷款利率居高不下[10] - 国际地缘政治紧张,俄乌冲突未缓解,以巴战事突发,打击国际贸易和全球供应链稳定[10] - 美国“中国 + N”政策使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从中国内地迁往东盟和墨西哥等地,削弱国内市场需求[11] - 中国内地疫情缓解后市场未显著复苏,房地产市场下滑致相关行业受创[12] - 过去一年市场竞争激烈且充满挑战,许多企业削价争夺订单[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约21.769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23.399亿港元下跌7.0%,主要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致制造业需求停滞和消费者信心低迷[21]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毛利分别约为3.69665亿港元和3.72304亿港元,毛利率分别为17.0%和15.9%,2023年毛利率上升是因降低劳动成本和探索低成本原材料[22] - 2023年公司净亏损约5951.5万港元,2022年净溢利约1883.7万港元,由盈转亏主要因出售附属公司非经常性亏损及确认商誉减值亏损[23]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约1801.7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2316.1万港元下跌22.2%[24] - 2023年公司汇兑亏损净额约216.2万港元,2022年汇兑收益净额约564.7万港元[25] - 2023年公司分销费用约1.62771亿港元,分销费用占收入约7.5%,与2022年相若[26] - 2023年公司行政费用约1.91068亿港元,与2022年的约1.95245亿港元相若,因成本监控有效[27] -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约1654.9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1341.5万港元上升23.4%,因新一轮加息周期承担较高实际利率[2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2.34598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2.27595亿港元有所增加[72] - 2023年12月31日,一年内、第一至第二年、第二至第五年到期偿还的银行借款分别约为2.29358亿港元、160万港元及364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2.25127亿港元、246.8万港元及0港元[7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净额约为4.16947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2.92614亿港元有所增加[7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2.71722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13.22122亿港元有所减少[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发行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仍为8.61930692亿股[7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共有1717名雇员,较2022年的2381名有所减少,女性与男性雇员比例为31:69[80] - 2023年公司收入为2176900千港元,较2022年的2339898千港元下降7.0%[140] - 2023年公司经营溢利为4743千港元,较2022年的29758千港元下降84.1%[140] - 2023年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60468千港元,较2022年的560913千港元增长17.7%[140]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为2462080千港元,较2022年的2625450千港元下降6.2%[140] - 2023年公司负债总值为1033216千港元,较2022年的1087054千港元下降5.0%[140]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7.0%,较2022年的15.9%增加1.1个百分点[140] - 2023年公司EBITDA利润率为1.9%,较2022年的5.3%下降3.4个百分点[140] - 2023年公司净亏损率为2.7%,较2022年的盈利率0.8%下降3.5个百分点[140] - 2023年公司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盈利为41272千港元,2022年为123608千港元[1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3.81611亿港元[16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注塑机制造业务全年销售额略有下降,中国中小型标准机械销量下滑,但出口销售有轻微升幅[29][30][31] - 消费品包装行业专用定制化解决方案销量持续增长,D系列全电机解决方案达销售目标,赢得客户满意[32] - 家电和汽车行业客户订单反弹,大型两板注塑机销量增加[32] - 挤出机、橡胶注射成型机及油压机制造业务销售额小幅增长,盈利能力改善[38] - 橡胶履带机和汽车多层尼龙管材挤出生产线等独特专业机械解决方案销售强劲增长且盈利[38] - 业务成功完成上半年客户延迟交付的大部分订单[38][39] - 出口销售达到预期目标水平,将持续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用户体验[40][41] - 机械租赁业务开展多年,集团拓展第三方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并实施严格内控[45][46] - 珠海食品包装塑料加工工厂销售较去年轻微下滑,出口销售因通胀和需求减少也有细微下滑[47] - 合肥家电塑料配套件加工厂克服市场挑战提升销售业绩,下半年获大批量订单[54] - 东莞吹塑人体模型制造工厂在零售市场疲弱下销售和盈利能力稳步增长[57] - 印刷线路板贸易业务今年销售额与去年相近,但盈利能力因市场疲弱和竞争而下滑[61] - 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销售额轻微下跌,盈利能力减弱,因制造业未复苏、订单减少[65] - 公司在锂电池等行业项目销售稳定,部分项目有增长,抵减其他客户群订单下滑[68] - 汽车和家电行业客户销量从低谷回升,但趋势能否持续不确定[68] 公司发展战略与计划 - 公司在逆境中未缩减编制,加大投资,包括升级生产和环保设施、招募人才、投入研发等,还计划在本年度进行业务扩展[13][19] - 即将开发的产品聚焦降低能耗和深化特定行业定制应用,新标准机械系列锁模力高达3000吨[33] - 业务持续运用“iSee 4.0”平台帮助客户管理车间,为追求高端定制的客户提供增值服务[35] - 过去数年资本支出成果显著,未来一年投资重点转向“软资产”,并整合数字系统模块[36] - 注塑制品业务将与注塑机业务团队合作推出「iSee」MES定制功能并整合新企业系统[51] - 华北地区扩展计划进入关键准备阶段,已开展工厂布局规划等工作[53] - 家电行业销量预计仍受压力,但高端出口型号有增长潜力,集团支持投资自动化和引入数字化系统[56] - 注塑制品业务多元化创新营销策略吸引国内外新客户下单[50] - 注塑制品业务管理团队与客户合作开发产品,通过提升质量和效率应对客户要求[49][55] - 公司与全球知名运动品牌开发新项目,还在接触潜在新客户以实现客户群多元化[58] - 未来一年公司将专注降低生产碳足迹,优化模具和产品设计以增加销售订单[59] - 公司将开发新客户和项目,管理与开发供应商,评估传统市场开发渠道以维持销售增长[63] - 公司将加强与现有供应商合作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并与国内供应商建立新合作关系[70] - 公司正筹备在越南设立销售办事处及仓库,预计明年投入运营[70] - 公司机械制造业务将加大投入扩大出口业务规模,东南亚、南美、中东及北非等地区对中国先进技术机械需求大[89] - 公司注塑制品加工业务预计持续稳健增长,将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升级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应用自动化设备[91] - 珠海食品包装塑料加工厂将重点投入华北新生产厂房的设立与运营[92] - 公司将持续投资研发创新、吸引年轻人才,进行华北新厂房建设的资本支出,秉持财务稳健原则[93] - 公司注重应收账款质量,与合作银行保持沟通,维持谨慎可行的融资信贷策略[93] - 公司预计明年仍将处于严峻经营环境,但会持续投资研发创新并升级数字化管理平台和自动化设备[141] 公司重大事项 - 2023年10月16日,公司同意分别以1港元及约1.37亿元人民币出售香港邦基全部股本及深圳邦基全部股权[60] - 报告结算日后无重大事项发生[71] - 除已披露出售事项外,2023年度集团无其他重大收购与出售[78]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中国内地主要市场持续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传统制造业或持续疲弱,中美地缘政治紧张成新常态[86] - 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及储能、医疗设备及应用等行业有望维持较高增长率,公司产品和服务有潜力拓展这些市场[89] 公司人员信息 - 邓焘75岁,1988年7月14日和1997年9月18日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有超50年制造及贸易业务经验[94] - 邓愚46岁,2006年加入公司,2011年3月18日和2013年7月1日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毕业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95] - 简衞华66岁,1998年5月2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有超40年企业策划及企业管理经验,持有高级会计文凭[98] - 杨淑芬女士58岁,2004年6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财务范畴经验[101] - 林国明先生60岁,2022年11月2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不同行业财务、经营及管理经验[103] - 李伟业先生45岁,2022年11月2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0年资讯科技行业经验[104] - 程宏灏先生38岁,2018年加入集团,拥有逾10年财务管理经验[107] - 万志辉先生62岁,2013年加入集团,拥有逾30年塑料注射成型等方面经验[109] - 叶月然先生50岁,2002年加入集团,拥有逾20年机械制造经验[111] - 叶嘉信先生76岁,1994年加入集团,拥有逾40年电子生产及管理经验[112] - 本年度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多名人士担任公司附属公司董事[183] 公司董事相关事项 - 本年度及截至年报日期的执行董事为邓焘先生和邓愚先生,非执行董事为简卫华先生和瞿金平先生(2023年9月25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杨淑芬女士、黄志伟先生(2023年9月25日起辞任)、林国明先生和李伟业先生[168] - 邓焘先生及邓愚先生将在公司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68] - 瞿金平、黄志伟于2023年9月25日分别辞任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171] - 林国明、李伟业于2023年9月25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71] - 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邓愚月薪自2024年1月1日起调整至190,000港元[171] - 拟在即将举行之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连任之董事概无不可由公司或附属公司于一年内无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174] - 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须至少每三年一次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及膺选连任[176] - 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服务超九年的杨淑芬)本年度内均为独立人士[178] - 除披露的关联方交易外,公司、控股公司或附属公司无重大且董事或其有关连实体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交易、安排或合约[181] - 惠及董事的获准许弥偿条文在报告获批时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有效[185] - 公司年内为董事及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安排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186] 公司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邓焘持有股份总数450,813,463股,占已发行股份52.30%[1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邓愚持有股份总数442,157,052股,占已发行股份51.30%[1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简卫华持有股份总数136,4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2%[1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Tai Shing持有股份170,104,452股,占已发行股份19.74%[1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大同控股持有股份405,907,052股,占已发行股份47.09%[1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高度持有股份405,907,052股,占已发行股份47.09%[1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罗洁芳持有股份405,907,052股,占已发行股份47.09%[191] - 截至2023年12
大同机械(0011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