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爪哇控股(00251) - 2023 - 年度财报
爪哇控股爪哇控股(HK:00251)2024-04-25 16:4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维港汇收益为4.138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1%[5] - 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8.537亿港元,2022年为3.837亿港元[5]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应占集团资产净值为87.108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4.5港元[5] - 2023财年公司录得8.537亿港元亏损,主要为非现金项目[32] - 2023财年公司收益为4.138亿港元,较2022财年上升11.3%,主要因酒店营运收益增加[45] - 2023财年股东应占亏损为8.537亿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及上市债务证券投资减值亏损所致[46] - 2023年收益为4.138亿港元,2022年为3.717亿港元[77][80] - 2023年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8.537亿港元,2022年为3.837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41.8港仙,2022年为63.7港仙[81]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应占集团权益为40.87亿港元,2022年为46.877亿港元[81]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6.8港元,2022年为7.8港元[82] - 2023年末香港物业资产为51.929亿港元,2022年为65.634亿港元;英国物业资产为37.694亿港元,2022年为40.019亿港元[84] - 2023年酒店物业账面价值为5.062亿港元,2022年为5.262亿港元,市值为51.3亿港元,2022年为53.2亿港元[84] - 若酒店物业账面价值重列,2023年经调整物业资产总值为135.861亿港元,2022年为153.591亿港元[84] - 若酒店物业账面价值重列,2023年经调整资产净值为87.108亿港元,2022年为94.815亿港元[84] - 若酒店物业账面价值重列,2023年股东应占经调整每股资产净值为14.5港元,2022年为15.7港元[84] - 2023年度股息总额为每股5港仙,与2022年相同[77][85] - 香港铜锣湾皇冠假日酒店2023年酒店收入为2.027亿港元,较2022年的1.281亿港元增幅约58.2%[95] - 2023年末公司持有金融投资约2.003亿港元,较2022年的3.761亿港元减少,年内录得未变现亏损3.027亿港元[97][98] - 2023年末公司可用资金总额为55.162亿港元,包括已抵押银行存款等26.798亿港元及未动用融资额28.364亿港元[101] - 2023年末公司银行借贷为76.477亿港元,担保票据已悉数偿还,净债务为47.676亿港元,资产与负债比率为35.1%[101][102] - 2023年末集团未偿还借贷(含担保票据)总额为76.477亿港元,较2022年末的86.312亿港元有所下降[103] - 2023年末香港附属公司已提取银行总借贷为51.001亿港元,较2022年的50.437亿港元略有增加[103] - 2023年末英国附属公司以总值37.694亿港元投资物业及1.509亿港元抵押现金作抵押,取得银行借贷25.821亿港元[104] - 2023年末集团在香港雇员总数约190名,较2022年的约170名有所增加[105] - 2023年度雇员成本为9840万港元,较2022年的8280万港元有所增长[106] 物业项目 - 维港汇项目位于西南九龙,总楼面积987,812平方呎,有1437个住宅单位,集团持有14.5%权益[7] - 浅水湾项目预计2028年完成,集团持有50%权益[10] - 寿臣山道东1号项目有7座独立屋,集团拥有100%业权,地契2047年6月30日届满[11] - 渣甸山项目地契自1957年4月25日起计为期75年,集团拥有100%业权[13] - 公司物业组合包括英国伦敦33 Old Broad Street(约191,165平方呎)、20 Moorgate(约154,854平方呎),中国香港华威大厦(约60,000平方呎)及香港铜锣湾皇冠假日酒店[14][17][18][20] - 华威大厦业权状况为58.83%,其余物业业权状况多为100%[14][17][18][20] - 33 Old Broad Street物业出租予苏格兰银行作伦敦总部,20 Moorgate出租予英国审慎监管局作总部[15][17] - 华威大厦主要租户为专业服务机构,如医生事务所、律师行及美容中心等[18] - 维港汇项目已售出超1100个单位,销售所得总额超190亿港元,公司已开始汇回资本和溢利[37][42] - 公司持有“维港汇”项目14.5%权益,该项目已售出超1100个单位,销售总额超190亿港元,2023年公司回笼现金约8亿港元,年末权益为12.679亿港元[87] - 华威大厦2023年末出租率为94%,较2022年的92%有所提升,租金收入与前一年相若[87] - 公司拥有渣甸山用作豪华住宅发展项目的土地100%权益,与合营伙伴合作开发浅水湾南湾道项目,持有该项目50%权益[89] - 伦敦20 Moorgate近乎全幢物业被英国审慎监管局长期租赁作总部,33 Old Broad Street全租予苏格兰银行作伦敦总部,租期至2039年[92][93] 市场环境 - 全球市场受地缘政治和经济挑战影响,中国复苏缓慢,拖累经济增长[22] - 边境重新开放和国际航班复航,酒店业逐渐复苏,政府活动促进旅游业发展[23][24] - 香港豪华住宅市场年初情绪改善,但购买势头未持续,受高息环境和买家信心不足影响[26][27] - 2024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1%,与2023年持平,但低于2000 - 2019年间年均增长率3.8%[56] - 香港政府拨款10亿港元支持旅游业,包括举办大型活动刺激旅客消费[58] - 香港政府全面撤销楼市降温措施,短期内将刺激购房和投资,但因市场供应充足楼价可能不会立即反弹[57] - 2024年在消费模式复苏和政府经济刺激措施支持下,香港酒店业预计保持成长动能[58] - 中国政府为2024年定下5%的增长目标,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的4.6%[108] - 2024年香港经济预期增长2.5% - 3.5%,消费物价通胀预期为1.7%[108][109] - 2023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温和增长0.1%,2024年2月1日英伦银行基准利率维持在5.25%[111] - 2023年香港酒店业复苏,预期在消费和政策支持下保持正面增长[112] 资金与财务策略 - 公司出售维港汇物业带来大量资金及溢利,其他发展项目按计划进展[27] - 公司保持地域平衡投资物业组合,集中长期租赁获稳定租金收入[28] - 合营企业于2023年偿还借贷及成本后,已汇回超8亿港元予公司,用于减少银行借贷[42] - 公司预计2024年从维港汇项目再获取10亿港元[42] - 2023年公司利用内部资源偿还1.417亿美元担保票据,保持大量现金余额和高流动性投资[4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用资金总额为55.162亿港元,包括26.798亿港元现金及28.364亿港元未动用融资额[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调整净资产负债比率为35.1%,信贷状况良好[53] - 公司将寻求与拥有优质土地的公司合作,采取审慎策略进行资本分配[50] - 公司预计2024年从“维港汇”项目再收取10亿港元,预计2026年前不会有重大再融资需求[99] - 公司奉行审慎理财政策,2023年所有项目借贷按无追索权基准进行,无公司层面交叉违约[98] 公司治理 - 吕荣梓现年77岁,1969年加入集团,任主席兼执行董事[61] - 吕联樸现年47岁,1999年加入集团,任执行董事兼总裁[63] - 叶思廉现年50岁,2015年加入集团,2021年1月起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66] - 颜以福现年70岁,自1994年12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钟沛林现年83岁,自2004年9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陈国威现年67岁,自2019年6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5月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73]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2022年11月公司设立机制向董事会提供独立观点及意见,确保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核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董事需书面确认符合独立性要求[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超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有相关专业资格或知识[131] - 2023年度公司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年度确认函,认为均为独立人士[132]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及发展,保留多项重要事项决定权[134]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处理其他事宜,包括执行决策、编制财报等[135] - 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公司发展等提供独立判断和意见,是多个委员会成员[136] - 2023年度董事会已检讨公司企业管治常规[137] - 吕荣梓、颜以福及钟沛林将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钟沛林不寻求连任,吕荣梓和颜以福愿竞选连任[141][142]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2024年3月更新,目标2024年内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4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队伍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实现均衡性别多元化[146] - 董事会每年举行四次预定会议,2023年举行了五次会议[147][148] - 吕荣梓是吕联朴的父亲,除此之外董事会成员无其他重要关系[149] - 2023年度超过半数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0] - 新委任董事加入集团会获启导介绍[153] - 公司向董事提供董事手册并每月更新公司消息[154] - 2023年度公司举办内部培训课程,提供上市规则和监管规定最新动态[155] - 公司为各董事安排适当责任保险[156] - 审核委员会于1999年成立,现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成员,2023年召开2次会议[157][159]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成立,现有3名成员,2023年召开1次会议,2024年1月建议重新委任退任董事[162][165]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现有5名成员,2023年召开1次会议[168] - 审核委员会职责为确保财务报告客观性等,2023年会议讨论多项财务事宜并建议续聘德勤[158][159][160]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依据提名政策评估候选人[162][163]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薪酬政策等,考虑多项因素厘定董事酬金[168][169] - 公司2014年3月采纳提名政策,2022年11月采纳薪酬政策[163][170] - 2024年1月提名委员会建议批准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修订及商议薪酬委员会成员变动[167]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2023年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按准则编制并适当披露[160]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持续关连交易[161] - 2019年股东大会通过授权董事厘定董事袍金,总额不超每年港币500万元[172] - 执行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成员包括三名执行董事[17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3年遵守规定[177][178] - 公司为董事及雇员(董事除外)采纳不逊于标准守则的准则规管证券买卖[179]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财务报表,确保真实公平报告事务及业绩[180]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负责维持及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181] - 集团实施有效内部监控制度,包括管理架构、收支程序等[182] - 2023年公司委聘独立顾问对集团营运进行内部审计检讨及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评估[184] - 独立顾问检讨工作范畴包括查询、测试、实质程序等,提出改进建议[185] - 2022年8月董事会采纳举报政策,商业道德委员会审理调查举报事宜[187] - 公司商业道德委员会定期向审核委员会汇报,审核委员会有权采取行动并向董事会报告需关注及批准事项,还会检讨举报政策[189] - 2022年8月董事会采纳反贪污政策,每位雇员有责任举报违规行为,董事会监督实施并检讨政策[190] - 集团确认内幕消息需在决定后即时公布,2019年8月董事会采纳内幕消息政策[191][192] - 2018年12月董事会采纳股息政策,公司可现金及/或实物宣派股息,派息考虑多因素[194][195] - 2023年5月19日德勤获股东续聘为独立核数师,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审核及非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总额2570万港元[198] - 董事确认不知悉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疑虑的不确定因素[199] - 2023年11月更新股东通讯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向股东发布资料[20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港仙,连同中期股息,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5港仙[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