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易航天(87164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通易航天通易航天(BJ:871642)2024-04-25 19:02

专利与技术研发 - 公司2023年新增11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累计获得20项发明专利,11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外观设计专利[2] - 公司新增11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35项[21]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从92项增加到135项,同比增长46.7%[73] - 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从9项增加到20项,同比增长122.2%[73] - 公司研发投入2,022.2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0.73%,同比增长13.21%[21] - 公司2023年研发支出金额为20,222,290.27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73%,较上期有所增加[72] - 公司2023年研发人员总数为47人,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为18.73%,较上期有所增加[72] - 公司及子公司连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技术创新和研发得到认可[22] - 公司及子公司上海自图、江苏图研均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23年按15%的优惠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69][70][71] - 公司自主研发出聚氨酯汽车漆面保护膜,成为国内少数能生产车辆漆面保护膜原膜的厂商之一[107]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88,450,534.81元,同比增长0.39%[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28,473.94元,同比下降43.29%[12] - 2023年毛利率为31.1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1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557,606.77元,同比增长7.32%[13] - 2023年总资产为490,511,180.67元,同比下降0.70%[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0,608,357.17元,同比下降4.21%[12]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8,166,266.02元,环比增长23.26%[1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11,349,142.48元,同比增长168.8%[15] - 2023年资产负债率(合并)为47.31%,同比上升2.96个百分点[12] -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78,同比下降17.59%[13]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845.05万元,同比增长0.39%[20] - 公司利润总额1,353.99万元,同比减少57.07%[20] - 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1,632.85万元,同比减少43.29%[20] - 公司总资产为49,051.12万元,较上年末减少0.70%[2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060.84万元,较上年末减少4.21%[21] - 2023年营业成本为129,728,241.00元,同比增长4.64%,毛利率下降至31.16%[4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3.13%,主要由于业务招待费及差旅费增加以及销售人员工资支出增加[44]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614.08%,主要由于出售联营公司尼伦科技部分股权[46] - 净利润同比下降53.69%,主要由于功能性膜产品毛利率下降及政府补助减少[49]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557,606.77元,同比增长7.32%,主要由于支付的材料货款金额减少[59]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714,320.10元,同比下降37.68%,主要由于支付了对联营公司的投资款及收购孙公司少数股东股权的部分款项[60]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01,904.55元,同比下降19.40%,主要由于归还已到期的短期借款增加[61] - 公司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为35,000,000.00元,同比下降36.36%[62] - 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2.8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97.93万元,非经损益占比较高[108]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要从事军用特种航空制品以及聚氨酯等新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航空供氧面罩、聚氨酯功能膜、飞机橡胶软油箱等[9] - 公司聚氨酯功能膜产品在军用航空领域、民用航空领域、乘用汽车方面均广泛应用[27] - 公司聚氨酯保护膜产品广泛应用于军用航空、民用航空和乘用汽车领域[94] - 公司将继续保持军用航空供氧面罩的竞争优势,并扩大聚氨酯等新材料制品的市场占有率[95] - 2024年公司将提升营业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优化研发管理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96] - 公司将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深入挖掘潜在客户和市场机遇[96] - 公司将继续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96]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为13,504.11万元,占总销售收入的71.66%,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和重大客户依赖风险[98] - 公司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新客户,以减少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性[98] - 公司与中国商飞签订《CAAC PMA消耗件采购框架协议》,并进入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目录[94] - 公司核心军品为军用航空供氧面罩,行业内竞争格局较为集中[164] - 公司聚氨酯功能膜产品在军用领域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尚无国内直接竞争对手[164] - 公司航空供氧面罩类产品设计产能为12000套/年,产能利用率为41.48%[167] - 公司功能性膜产品设计产能为480万米/年,产能利用率为60.58%[167] - 公司涂布生产线设计产能为360万米/年,产能利用率为7.28%[167] - 公司聚氨酯三轴共挤挤出流延生产设备线于2023年年底完成安装调试,功能性膜产品产能为240万米/年以上[167] - 公司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稳定,价格波动对营业成本影响较小,其中橡胶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树脂生产料年末较年初有小幅度上涨[17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103,670,278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1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欣戎,一致行动人为上海易行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1] - 公司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审计,签字会计师为牟宇红、苏波[11] - 公司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李嵩、安楠,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8月16日至2024年12月31日[1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在中国境内从事与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活动[119] - 公司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在中国境内外从事与公司现有业务构成直接竞争的业务[11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离职时不存在竞业禁止纠纷或潜在纠纷[120]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以任何形式占用或使用公司资金[121] - 公司承诺加快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121]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122]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与其履行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122] - 公司承诺自股票发行之日起三年内履行股价稳定措施的相关义务[123] - 公司承诺及时披露承诺未能履行的具体原因,并向投资者提出补充承诺或替代承诺[123] - 公司承诺严格遵守利润分配政策,并履行分红义务,保护中小股东和公众投资者的利益[125] - 公司董事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125]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公平公允[125]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自愿延长股份限售期两年,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股份[127] - 公司普通股股本结构无变动,无限售股份总数54,815,158股,占总股本的52.87%[129] -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易行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45,020,920股,占总股本的43.43%[129] - 公司股东黎又佳持有5,418,000股,占总股本的5.23%[129] - 公司股东张欣戎持有3,483,200股,占总股本的3.36%[129] - 公司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66,464,324股,占总股本的64.13%[130] - 控股股东上海易行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131] - 实际控制人张欣戎直接及间接持有控股股东100%股份[131] - 公司董事长张欣戎持有3,483,2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3.36%[138]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陈建国持有468,00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的0.45%,并持有117,000股无限售股份[138] - 公司财务总监周亚于2023年3月30日新任,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曾在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项目经理[139] - 公司员工总数为251人,其中管理人员38人,销售人员10人,生产人员143人,技术人员47人,财务人员13人[141] - 公司员工中,博士1人,硕士17人,本科49人,专科及以下184人[142] - 公司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建立了完善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保密培训等[142] - 公司核心员工持股情况:张福乐和李亚兵分别持有110,000股普通股,较期初减少30,000股[14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2456万辆,比2022年增加133万辆[27] -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0万辆和3,009.4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27] - 2024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为16,655.4亿元,比上年增长7.2%[27] - 2023年民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连续4年超千亿元[28] - 截至2022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165架[29] - 202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94] - 2024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为16,655.4亿元,比上年增长7.2%[161] - 2023年中国TPU行业总产能达到157.7万吨,同比增长22.1%[162] - 2023年中国TPU产量为70.7万吨,同比增长7.7%[162] - 2024年美国国防预算高达886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近300亿美元[161] - 2024年日本防卫预算为559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6.5%[161] - 2023年中国军用飞机总数为3,284架[161] - 2023年中国TPU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4.8%[162] - 2023年中国TPU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162] - 东航于2022年12月9日正式接收全球首架C919飞机,并于2023年5月28日完成首个商业航班[163] - 预计到2041年,中国机队规模将达到1000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的21.1%[163] - 上海商寰胶带产品已进入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目录,产品发展前景广阔[163]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尚未完成军审定价的产品已确认收入金额为11,824.74万元,未来可能因军审定价调整导致当期业绩波动[98] - 公司大力推进新型军用航空供氧面罩、聚氨酯等新材料制品的研制与开发,新产品研发周期较长且工艺复杂[101] - 公司军品业务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军工资质需定期重新认证,若未能通过将面临重大风险[100] - 公司航空供氧面罩销售收入受军方采购计划和飞行员数量等因素影响,未来可能存在销售波动和收入下滑风险[101] - 公司部分主要客户为军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要求极高,若发生重大质量问题将影响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103] -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对产品研发起关键作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102] - 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了覆盖全体员工和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报告期内未发生质量纠纷[103] - 公司严格按照军品价格管理规定与军方确定合同暂定价格,缩小军品定价后价格与入账合同价格的差额[101] - 公司毛利率存在波动风险,未来期间可能存在毛利率下降的风险[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B4单位的应收账款余额为4,419.99万元,占当期应收账款余额的37.89%[104] - 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总额为2,500万元,担保余额为2,500万元,主要为支持子公司业务发展而提供的担保[111] - 公司预计日常性关联交易金额为4,0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2,429.73万元,主要为购买参股公司尼伦化学的聚氨酯粒子[113]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自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江苏图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交易对价为3,500万元,交易完成后上海自图持有江苏图研71%股份[116] - 公司计划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8.5元/股,拟回购资金总额不少于600万元,不超过1,000万元,预计回购股份数量区间为705,882股至1,176,47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8%至1.13%[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回购股份208,05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0%,占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上限的17.68%,已支付总金额为1,613,858.93元,占拟回购资金总额上限的16.14%[11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回购股份501,81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8%,占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上限的42.65%,已支付总金额为3,994,265.87元,占拟回购资金总额上限的39.94%[118] - 公司其他货币资金冻结2,000,000元,占总资产的0.41%,银行承兑汇票已背书未到期2,304,000元,占总资产的0.47%[128] - 公司报告期内银行贷款总额为1.96亿元人民币,利率范围在3.15%至3.90%之间[133][134] - 公司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0.8元人民币现金[134] - 公司2022年度权益分派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派发现金红利8,293,622.24元,权益登记日为2023年5月30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5月31日[135] - 公司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0.6元(含税),符合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136] - 公司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也未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171] - 公司环保投入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已取得《固定污染源登记回执》的排污许可,生产经营符合环境保护法规[171] -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充分[173] - 公司重大决策均依据《公司章程》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经过“三会”讨论、审议通过,未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和重大缺陷[175] - 公司对《公司章程》进行了1次修订,主要因证监会新发布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修订[176] - 公司2023年共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3年度财务预算方案、2022年度权益分派预案等多项议案[177] - 公司2023年共召开5次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3年度财务预算方案、2022年度权益分派预案等多项议案[178] - 公司2023年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包括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3年度财务预算方案、2022年度权益分派预案等多项议案[178] - 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共四个专门委员会,并审议通过了对应的议事规则[182]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了3次会议,指导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对第三季度报告及相关事项进行审核,并与公司高管沟通2023年整体经营情况[183] - 公司独立董事人数不少于董事会人数的1/3,且设置了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和内审部门[184] - 报告期内,独立董事对权益分派、高管聘任、会所续聘出具了1次独立董事意见,并召开了2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184] - 公司独立董事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符合独立董事独立性要求[185] - 公司监事会独立有效运作,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风险事项[186]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方面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187] - 公司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的内部控制要素健全[188] - 公司已制订《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重大遗漏信息等情况[189] - 公司已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制度,实行年度绩效考核评价机制[19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均提供了网络投票方式[191]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