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发布信息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于2024年4月发布[1]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2] - 公司以总股本60,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24,000,000.00元(含税)[1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经纬股份,代码为301390[16]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为5.145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8.75%[1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19.54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4.83%[1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16.57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6.83%[1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91.86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77.03%[18]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1.994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92.28%[1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499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135.59%[18] - 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为2.1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为3134.75万元[2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029788.78元,2022年为4834430.07元,2021年为4311220.30元[24]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450.48万元,较上年增加18.75%[56]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19.54万元,较上年减少24.83%,主因是电力咨询设计和地理信息技术服务的收入及毛利减少[56] - 2023年营业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18.75%[57] - 电力咨询设计收入1.86亿元,同比降11.65%;电力工程建设收入1.90亿元,同比增26.26%;电力设备销售收入9292万元,同比增367.56%[58] - 浙江省内收入3.71亿元,同比增23.51%;浙江省外收入1.43亿元,同比增7.95%[58] - 专业技术服务及产品营业成本3.52亿元,同比增38.27%[58] - 2023年销售费用4481万元,同比增28.00%,主要因人员薪酬增加[65] - 2023年管理费用2732万元,同比增13.94%[65] - 材料及设备成本、劳务成本、服务采购成本同比分别增长60.56%、77.16%、36.67%[64] - 2023年财务费用为 -6869124.26元,同比下降8422.13%;研发费用为27564692.64元,同比增长7.26%[66]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95人,较2022年的103人减少7.77%,占比14.50%,较2022年的15.19%降低0.69%[77] - 2023年研发人员中本科72人,较2022年的78人减少7.69%;硕士8人,较2022年的9人减少11.11%;博士2人,与2022年持平[77] - 2023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41人,较2022年的40人增加2.50%;30 - 40岁36人,较2022年的45人减少20.00%[77]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27,564,692.6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36%;2022年投入25,699,373.10元,占比5.93%;2021年投入21,251,500.31元,占比6.03%[7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49,836,678.31元,同比增长38.92%;流出小计503,918,122.02元,同比增长36.24%;净流量45,918,556.29元,同比增长77.03%[7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273,000.00元,同比减少29.89%;流出小计196,856,773.98元,同比增长128.72%;净流量-175,583,773.98元,同比减少215.08%[7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4,269,270.66元,同比增长3,203.11%;流出小计38,287,100.24元,同比增长258.23%;净流量475,982,170.42元,同比增长9,651.10%[7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46,316,952.73元,同比增长1,490.39%[78]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87,494,343.79元,占总资产比例48.98%,较年初比重增加30.11%;应收账款352,981,610.21元,占比29.43%,较年初比重减少23.10%[79][80][81] - 2023年投资收益178,440.6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28%;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83,068.49元,占比0.44%;资产减值-105,116.65元,占比-0.16%;营业外支出393,439.22元,占比0.61%;信用减值损失-9,507,178.75元,占比-14.69%[79] - 2023年报告期投资额268,458,711.44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38,651,918.85元,变动幅度93.62%[82]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20,184,287.67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83,068.49元,本期购买金额20,313,500.00元,期末数20,596,568.49元[82] - 截至2023年末,受限货币资金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均为130,943,069.62元,包括保函保证金和定期存款及其应计利息[82] 会计政策变更 - 会计政策变更原因是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公司对租赁业务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按规定调整[19][20] 行业数据 - 2023年度我国用电量和发电装机总量分别达到9.22万亿千瓦时、29.2亿千瓦,较2022年度分别增长6.7%、13.9% [25] - 预测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到2024年底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32.5亿千瓦,比2023年增长12%左右[25] -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突破14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50%,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占总装机36% [26] - 2023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 [26] -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7] - 2023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260% [27] - 2023年1 - 12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66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4% [27] - 2023年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442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 [27] 公司业务定位与能力 -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具备电力行业全产业链资质和一站式综合能源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业务涵盖多领域[28] - 公司拥有20多年数字化技术沉淀,打造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孪生平台,可提供基底服务[28] - 公司从事电力工程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提供综合型一体化能源服务和数字化平台开发服务[48] -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涵盖咨询设计、工程建设及设备销售、运行维护及检测、综合能源服务[48] - 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和数字化平台开发服务,为数字孪生应用提供基底服务[49] - 3D可视化管理平台可实现实时安全监控等功能,应用于智慧城市等场景[49] -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引擎打造数字孪生与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开发能力,形成电力一体化服务和全站式综合能源服务体系[54] 业务承接与采购 -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和谈判委托方式承接业务[49] - 招投标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符合法规的项目招投标[50] - 谈判委托针对无需招投标且客户不要求招标的项目[50] - 公司对外采购包括服务采购、劳务采购和商品采购[50] - 公司服务采购包括电力咨询设计和地理信息技术业务外协采购,劳务采购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商品采购用于电力工程建设、设备销售和数字化平台项目[51]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按“项目立项申请→立项审批→研发→测试验收”程序进行,有相关研发管理制度[51][52] - 双碳节能减排规划与实施方法研究项目已完成,可呈现碳排放量、预测最优碳排放路径等[66] - Gisway数字孪生PaaS软件开发项目已完成,能赋能客户开发行业解决方案[67] -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研发项目已完成,可帮助用户实现节能、节碳、节费目标[68] - 基于环保材料和可持续设计的低碳开关柜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已完成,推动开关柜行业环保发展[69] - 电力负荷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项目已完成,提出数据缺失值补全方法并开展相关应用[69] - 公司完成电力系统实时交流最优潮流研究,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70] - 完成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规划技术研究,建立考虑源荷不确定性与多类型设备利用率的规划方法[70] - 完成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研究,建立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控制方法[71] - 完成储能电站技术及其智能化应用研究,构建系统集控中心,实现一体化全过程管理[72][73] - 完成居民区能源集中管理调度研究,提出基于能量分段管理的住宅区能源日前调度策略[75]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连续三年为0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及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均为0%[77] 重大合同 - 已签订的奉化区裘村镇15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合同金额变更为6.79亿元[63]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3.3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4.89%[6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665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3.62%[65] 募集资金情况 - 202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6,550.00万元,净额48,936.42万元,已累计使用21,148.62万元,尚未使用27,787.80万元,其中19,000.00万元购买保本收益型单位定期存款[85]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500万股,发行价37.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56550万元,净额48936.42万元[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1148.62万元,未使用余额27787.80万元[87] - 综合能源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承诺投资27613.0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548.24万元,进度27.34%[8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3606.1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500.38万元,进度62.47%[8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4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000万元,进度100%[88] - 超募资金总额3717.25万元,已使用11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9.59%[8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12105.77万元、已支付发行费用358.89万元[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使用募集资金中19000万元购买保本收益型单位定期存款[91] 子公司业绩 - 杭州鸿晟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4841.47万元,净利润2877.35万元[94] - 浙江鸿能电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7138.57万元,净利润797.21万元[94]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现阶段总体战略目标是夯实电力一体化服务能力,打造全站式综合能源服务体系[96] - 2024年公司将巩固原有业务,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实现业务增长[96] - 公司将在新能源、数字孪生等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96] - 2024年公司将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投入,重点发展以“光储充”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56] 公司风险与应对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对电网公司依赖、业务区域集中和人才流失风险[97][98] - 针对行业政策风险,公司将关注宏观经济,优化经营策略[97] - 针对对电网公司依赖风险,公司加快向用户侧提供综合能源服务[97] - 针对业务区域集中风险,公司深耕浙江市场,拓展省外市场[97] - 针对人才流失风险,公司完善人才机制,提高员工待遇[98]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2名为独立董事[101]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战略、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委员由董事、独立董事担任[10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监事通过列席会议发挥监督作用[10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聘任符合规定,依法合规经营,努力实现股东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102]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
经纬股份(30139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