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玻B(20001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南玻B南玻B(SZ:200012)2024-04-25 19:4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81.95亿元,同比增长19.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6亿元,同比下降18.7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60亿元,同比增长41.0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下降18.18%[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30%,同比下降4.48%[9] - 公司总资产为303.62亿元,同比增长17.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0.51亿元,同比增长9.30%[9]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5.36亿元,同比下降15.59%[9] - 公司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下降18.18%[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第一季度40.71亿元、第二季度43.19亿元、第三季度50.91亿元、第四季度47.15亿元[11]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第一季度3.96亿元、第二季度4.93亿元、第三季度5.77亿元、第四季度1.89亿元[1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第一季度-2.84亿元、第二季度8.03亿元、第三季度11.06亿元、第四季度11.36亿元[1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1.20亿元,其中政府补助为1.18亿元[11]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95亿元,同比增长20%[24] -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5.46亿元,同比下降2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6亿元,同比下降19%[2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1.95亿元,同比增长19.71%[28] - 玻璃产业营业收入为146.86亿元,同比增长46.03%,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0.71%[28] - 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产业营业收入为15.73亿元,同比下降4.29%,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64%[28] - 太阳能及其他产业营业收入为22.48亿元,同比下降42.18%,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2.36%[28]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为166.40亿元,同比增长18.59%,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1.45%[28] - 海外地区营业收入为15.55亿元,同比增长33.19%,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55%[28] - 公司玻璃产业毛利率为21.88%,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28] - 公司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产业毛利率为16.47%,同比下降7.72个百分点[28] - 中国大陆地区销售收入为16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57%[29] - 光伏玻璃销售量同比增长272.73%,达到205万吨[29] - 工程玻璃销售量同比增长21.86%,达到4594万平米[29] - 浮法玻璃销售量同比下降2.12%,为231万吨[29] - 电子玻璃销售量同比增长12.14%,达到301,514吨[29] - 高纯晶硅销售量同比下降42.75%,为4,840吨[29] - 硅片销售量同比下降21.31%,为18,843万片[29] - 电池片销售量同比增长9.63%,达到592 MW[29]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6.85亿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0.24%[33]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7.3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2.09%[34] - 2023年研发费用为7.39亿元,同比增长14.77%[34]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7.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15%,同比增长9%[42] - 研发人员数量为1,879人,较2022年减少3.79%[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1.01%,达到2,759,788,894元,主要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3,234,650元,同比增加84.41%,主要由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加[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073,109元,同比减少102.57%,主要由于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增加[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542,756,596元,同比减少183.96%,主要由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43]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64%,达到1,881,796,408元,主要由于光伏玻璃销售收入增加[45]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4.51%,达到4,325,016,420元,主要由于部分子公司在建项目支出增加[45]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3.68%,达到6,221,648,676元,主要由于项目借款增加[45] - 应收票据同比增长4.64%,达到1,593,520,494元,主要由于以承兑汇票形式的回款增加且用于质押的票据增加[45]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3.16%,达到3,341,624,602元,主要由于应付工程设备款及材料款增加[48] - 报告期投资额为4,308,138,530元,同比减少29.55%[49] - 2023年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5,614,446元,母公司财务报表的净利润为1,754,292,970元[96] - 2023年度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767,673,027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6.37%[96] - 2023年公司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175,429,297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023,013,128元[96] - 2023年公司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于2023年7月7日刊登,并已完成权益分派工作[95] - 2023年公司未进行现金分红的,未披露具体原因及下一步增强投资者回报水平的举措[96] - 2023年公司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97] 业务发展 - 2023年光伏玻璃行业需求旺盛,但成本上涨,价格低位运行[14] - 2023年全国浮法玻璃产线共255条,日熔量合计约17.3万吨,同比增加6.84%[15] - 2023年国内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4%,竣工面积同比上升17.0%[15]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4亿台,同比下降5.8%[16] - 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各环节产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6.9%、67.5%、64.9%、69.3%[16] - 公司在光伏玻璃领域拥有7座在产光伏压延玻璃原片生产窑炉及配套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17] - 公司在凤阳、咸宁新建的五座光伏玻璃生产窑炉及配套加工线已于2023年底全部投产并实现商业化运营[17] - 北海在建的两座光伏玻璃生产窑炉及配套加工线中,一窑已于2024年3月底点火,二窑计划于2024年内点火[18] - 公司光伏玻璃产能规模已跻身行业前列,成为新的支柱业务[18] - 公司工程玻璃业务拥有七大建筑节能玻璃深加工基地,产品多样化及产能规模持续稳定增长[19] - 公司工程玻璃业务在2024年3月再度通过工信部低辐射镀膜玻璃单项冠军产品复审[19] - 公司浮法玻璃业务拥有10条技术先进的浮法玻璃生产线,产品涵盖1.6-25mm多种厚度、规格的优质浮法玻璃[19] - 公司浮法玻璃业务在2023年受益于国家“保交楼”政策,整体竣工面积较上年有所提升[19] - 公司工程玻璃业务在2023年入围多个标志性项目,包括招商银行全球总部大厦、vivo研发中心项目等[19] - 公司工程玻璃业务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持续投入,推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19] - 公司电子玻璃业务在2023年持续发展,下属四家子公司在智能消费电子终端、触控组件、汽车车窗玻璃等应用领域积极实施市场新开拓和产品新升级[20] - 公司电子玻璃产品已完成高中低端各类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建立了更加稳固的市场竞争基础[20] - 公司在触控显示领域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光学镀膜材料、车载盖板和车载触控三大板块[20] - 公司光伏业务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涵盖高纯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及光伏电站投资与运营[20] - 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震荡下行,公司各子公司通过战略决策与部署提升市场竞争力[20] - 光伏玻璃年产能将大幅度提升,生产成本将得以优化[25] - 工程玻璃2023年度“冰麒麟”签单量大幅上升[25] - 浮法玻璃2023年受益于国家“保交楼”政策,下半年市场需求改善[25] - 电子玻璃2023年受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需求萎缩影响,订单缩减[25] - 广西北海光伏玻璃建设项目一窑已于2024年3月底点火[25] - 吴江光伏线技改升级项目计划在2024年年底点火[25] - 咸宁浮法公司二线冷修技改对公司浮法玻璃产能和盈利有一定影响[25] - 公司在青海省海西州新建5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预计将扩大太阳能业务规模[26] - 安徽凤阳太阳能装备轻质高透面板制造基地项目已建成,总投资615,304,618元,收益已体现在利润中[51] - 吴江工程新建玻璃智能制造工厂项目部分已建成,总投资8,365,823元,收益已体现在利润中[51] - 河北视窗超薄电子玻璃二线建设项目已建成,总投资51,161,670元,收益已体现在利润中[52] - 咸宁南玻1200T/D光伏封装材料生产线项目已建成,总投资129,225,232元,收益已体现在利润中[52] - 东莞太阳能G6/G7线工艺及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已建成,总投资46,971,826元,收益已体现在利润中[54] - 青海省海西州新建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正在建设中,总投资2,636,455,139元[54] - 咸宁浮法二线(700吨/天)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已建成,总投资145,119,040元[54] - 安徽凤阳新建37.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总投资83,354,432元[54] - 成都浮法三套烟气治理备用环保设施建设项目已建成,总投资54,638,688元[54] -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273,886,936元,安徽南玻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91,745,328元[59] - 2024年公司预计资本性支出约为53.56亿元,主要用于太阳能装备用轻质高透面板项目及配套砂矿项目建设、青海高纯晶硅项目建设、各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和产能扩充等[65] - 公司2024年将强化集团化运营管理能力,推进降本增效管理、供应链管理、精益化管理等措施,确保经营建设目标的完成[63] - 公司计划建设研发管理信息化平台,提升研发创新平台资质,推进下一代新产品的研发储备和技术升级[63] - 公司2024年将加强资金规划,把控资金风险,降低融资成本[63] - 公司2024年将稳步推进在建项目安全建设和如期投产,探索相关产业链突围解困[64] - 公司2024年将完善安全环保履职能力管理系统,持续推进安全环保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显著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64] - 公司2024年将加强人才管理,建立业绩与薪酬双对标的薪酬激励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员工培训,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引进高素质人才[63] - 公司2024年将强化成本管理工作,降低各种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64] - 公司2024年将密切关注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及时结汇并利用安全有效的避险工具和产品,相对锁定汇率,降低汇率波动风险[67] - 公司2024年将加强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力度,关注上下游采购、销售环节价格趋势、供需关系、终端需求,提高研发投入,强化运营管理[66] 研发与创新 - 多银LOW-E产品研发已完成产品定型,具有更低的辐射率和更高的选择系数[34] - 无色双层减反射镀膜玻璃开发已完成,产品性能优异并通过性能认证[35] - 2.0毫米光伏玻璃全钢化技术开发已完成,提升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能[36] - 超薄光伏玻璃开发已达到预期目标并实现稳定生产,适用于轻量化双玻组件[37] - 经典色系三银产品开发已完成膜系设计和产品调试,实现批量化生产[39] - 还原炉智能控制系统技术升级已完成,能耗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40] - 公司拥有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3] - 公司累计专利申请3035件,其中发明专利1275件,实用新型1747件,外观设计13件[23] - 公司拥有节能玻璃、电子玻璃与显示器件及太阳能光伏三条完整的产业链,生产基地分布在全国多个地区[23] - 公司积极开展碳领域工作,推动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9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3] - 公司2023年共提交230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156件,新获专利授权24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8件[26] - 2023年公司策划并落地了“精益生产管理”系列培训,累计参训学员近千人[94] - 2024年公司将着重在热端骨干人员和技术类人才培养上发力,深化培训与发展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运作[94]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计划以3,070,692,10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3] - 公司制定了《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2年-2024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71] - 公司设立了信息披露委员会并制定了《信息披露委员会实施细则》[71] -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业务上完全独立于大股东[73] - 公司财务决策独立,资金使用管理独立,不存在为大股东及其下属单位提供担保的情况[73] - 公司建立了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未在大股东单位交叉任职[73]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委员会[71] - 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11月23日收到独立董事朱桂龙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辞职报告已于2023年3月16日生效[76] - 沈云樵于2023年3月16日被补选为独立董事[77] - 公司现任董事长陈琳持有1,623,065股,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75] - 公司代行首席执行官何进持有897,600股,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75] - 公司财务总监王文欣持有154,600股,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75] - 公司董事会秘书陈春燕持有49,271股,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75]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2,724,536股,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75]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朱乾宇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奖[78]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张敏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78]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沈云樵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任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78]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为1,828.05万元[83] - 公司独立董事津贴、非股东单位外部董事津贴均为每人每年30万元[8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采取年薪制,由固定年薪与绩效奖金组成[82] - 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代行首席执行官何进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06.39万元[83] - 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王文欣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81.18万元[83] - 公司监事会主席、职工监事李江华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12.21万元[83] - 公司职工监事戴平生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90.68万元[83] - 公司董事会秘书陈春燕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17.59万元[83] - 公司独立董事沈云樵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3.75万元[83] - 公司独立董事朱乾宇和张敏的税前报酬总额均为30万元[83]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34%[74]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92%[74] - 公司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35%[74] - 公司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14%[74]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在2023年4月14日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和2023年度担保计划等议案[89] - 公司审计委员会在2023年审议通过了2023年第一季度、半年和第三季度报告[90]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3年4月14日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董事、监事及高管薪酬事项[90] - 公司提名委员会在2023年2月23日审议通过了补选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事项[90] - 公司董事程细宝在2023年4月24日对多项议案提出异议,包括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和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85][86]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 - 公司积极开展碳领域工作,推动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认证,9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3] - 2023年南玻余热发电、光伏发电总计约5.02亿度,折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63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