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沧州明珠(002108) - 2023 Q4 - 年度财报
沧州明珠沧州明珠(SZ:002108)2024-04-25 19:33

公司股本与利润分配 - 公司现有总股本1,672,697,766股,剔除回购专户持有的740,500股后为1,671,957,266股[3]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671,957,26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26.19亿元,较2022年减少7.60%[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较2022年减少2.99%[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8亿元,较2022年减少16.36%[1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4亿元,较2022年增加19.91%[12] - 2023年末总资产71.09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38%[1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23亿元,较2022年末基本持平[12]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5340.34万元[14]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343.24万元[14] - 2023年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 -4.38万元[1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469.71万元[16]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1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60%;营业利润3.27亿元、利润总额3.1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3亿元,分别较上年下降5.42%、7.45%、2.99%[63] - 2023年销售费用为78,877,070.42元,同比增长0.20%[74] - 2023年管理费用为77,892,998.76元,同比增长2.73%[74] - 2023年财务费用为7,718,585.55元,同比减少68.17%[74] - 2023年研发费用为36,307,663.32元,同比增长9.71%[75]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74,573,695.06元,较2022年减少4.54%,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减少 [108]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330,152,097.89元,较2022年减少7.34%,主要因原料采购金额减少 [108][10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4,421,597.17元,较2022年增加19.91%,主要因原料采购金额减少 [108][11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0,064,780.76元,较2022年增加27.39%,主要因收到房屋征收款 [108][11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09,432,175.22元,较2022年增加17.79%,主要因新增项目购买设备、支付工程款投入大 [108][11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49,841,475.60元,较2022年减少64.96%,主要因去年同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多 [108][114] - 本报告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4.74亿元,降幅166.46%[117] - 投资收益9262.8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9.09%[119] - 2023年末货币资金8.01亿元,占总资产11.27%,较年初比重减少8.67%[119] - 2023年末固定资产17.15亿元,占总资产24.13%,较年初比重增加6.16%[119] - 2023年末在建工程10.63亿元,占总资产14.95%,较年初比重增加4.32%[119] - 2023年末长期借款6.56亿元,占总资产9.23%,较年初比重增加1.49%[120] - 2023年末其他应付款8329.05万元,占总资产1.17%,较年初比重增加0.66%[120] - 2023年末其他流动资产1.57亿元,占总资产2.21%,较年初比重增加1.66%[120] - 2023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6475.83万元,占总资产0.91%,较年初比重增加0.36%[120] - 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账面价值6.11亿元,期初为10.58亿元[121] - 报告期投资额为11.46493255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8.3026683146亿元,变动幅度为38.09%[122] 行业市场数据 - 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2年下降18%[25] - 202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39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60%[31] - 2023年国产气2353亿立方米(含煤制气),增速5.70%,连续7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31] - 2024年预计天然气消费量4157亿立方米,增速6.10%;产量2458亿立方米,增速4.50%;进口量1791亿立方米,增速8.20%[32] - 2024年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目标达63%[32] - 2024年计划再改造燃气、供水等管网10万公里以上[32] - 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乘用车)销量1370万辆,同比增长35%;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0%和37.90%,市场占有率31.60%[35] - 中汽协预计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50万辆,Canalys预计全球达1750万辆[35] - 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202.6GWh,同比增长25.60%;预计2024年超1500GWh,2025年达1926.0GWh,2030年达5004.3GWh[35] - 2022年我国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39%,县城供水普及率达到97.86%[161] - 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乘用车)销量达1370万辆,同比增长35%[162]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0%和37.90%,市场占有率达31.60%[162] - 中汽协预计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150万辆,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达1750万辆[162] - 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202.6GWh,同比增长25.60%,预计2024年超1500GWh,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1926.0GWh和5004.3GWh[162] - 截至2023年,规模较大的塑料管道生产企业达1000多家,年产能1万吨以上的企业约300多家,年产能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0多家[162] - 国内十几家企业拥有40余条BOPA薄膜生产线,公司拥有同步、异步共六条BOPA薄膜生产线,新近投产及在建的异步生产线共计四条[162] 公司业务线概况 - 公司主要产品有PE管道、BOPA薄膜和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35][36] - 公司是PE管道细分行业领军企业,产销量多年领先[36] - 公司BOPA薄膜产品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成细分行业领军企业[36] - 公司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龙头企业[36] - 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采购供应充足,PE管道下游为燃气运营商和水务公司,BOPA薄膜下游为彩印包装企业,锂离子电池隔膜下游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37] - 公司产品均自主生产,以销定产,采购多渠道自主采购,销售以直销为主[37][3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PE管道塑料制品收入12.57亿元,占比48.01%,同比下降13.01%;BOPA薄膜塑料制品收入5.72亿元,占比21.84%,同比下降5.11%;锂离子电池隔膜新能源材料收入5.81亿元,占比22.17%,同比增长8.44%[64] - 2023年华北地区收入2.54亿元,占比9.71%,同比下降17.82%;华东地区收入8.59亿元,占比32.81%,同比下降15.93%;华南地区收入2.95亿元,占比11.27%,同比下降22.27%[64] - 2023年直销(主营业务收入)24.10亿元,占比92.02%,同比下降6.94%;其他业务收入2.09亿元,占比7.98%,同比下降14.63%[64] - PE管道塑料制品营业收入12.57亿元,营业成本10.59亿元,毛利率15.79%,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13.01%,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12.14%,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84%[65] - 燃气、给水管管材、管件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15.79%,产量102,313.82吨,销量101,872.73吨[66][67] - 尼龙薄膜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7.63%,产量33,710.41吨,销量33,429.71吨[66][67] - 锂离子电池隔膜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21.06%,产量3,634.57吨,销量3,480.48吨[66][67] - 电子产品相关数据较上年同期下降100%,因2022年处置子公司股权,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66][68] - BOPA薄膜产品库存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9.84%,因新生产线试生产[68] - 华北地区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13.61%;华东地区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10.12%;华南地区收入2.95亿元,同比下降9.93%[66] - 直销(主营业务收入)24.10亿元,同比增长15.12%[66] - PE管道塑料制品销售量101,872.73吨,同比下降9.86%;生产量102,313.82吨,同比下降8.56%[67] - 燃气管、给水管材、管件营业成本10.59亿元,同比下降12.14%[69] - 锂离子电池隔膜营业成本4.58亿元,同比增长18.41%[70] 各业务线优劣势及发展策略 - PE管道生产设备先进、配套齐全、有三个生产基地,但在中低端市场无成本优势[38][39] - BOPA薄膜掌握生产线技术,有专业团队和销售网络,但异步薄膜产能较小[39][40] - 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雄厚、客户稳定,但产能受限[40] - PE管道业务要紧跟政策、提升大客户份额、提高生产效率[41][42] - BOPA业务要通过生产线满产超产满足需求并降低成本[42] - 锂离子电池隔膜业务2023年扩产12亿平方米湿法和5亿平方米干法项目,需加快建设投产[42] - PE管道生产方面要提升完善生产信息化建设,推进备品备件国产化等成本控制措施[162] - PE管道研发计划要结合客户反馈开展技术研发,借鉴同行优势进行产品研发优化改进[162] - PE管道销售方面要实施品牌战略,实现销售管理信息化[163] 原材料采购情况 - 原材料A1采购额占比59.07%,上半年均价8263元/吨,下半年8195.75元/吨;原材料B采购额占比27.28%,上半年均价11499元/吨,下半年12035.33元/吨[43] - 原材料C采购额占比2.64%,上半年均价11663.82元/吨,下半年11922.46元/吨;原材料A2采购额占比2.99%,上半年均价13269.47元/吨,下半年13283.57005元/吨[43] 各业务线技术与产能情况 - 截至2023年末,PE管道产品核心技术人员6人,有实用新型专利23项;RTP管道有实用新型专利15项[47] - 截至2023年末,BOPA薄膜产品核心技术人员22人,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48] - 截至2023年末,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核心技术人员27人,有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49] - PE管道产品设计产能19.95万吨,产能利用率51.28%,无在建产能[49] - BOPA薄膜产品设计产能2.85万吨,产能利用率118.25%;截至2024年3月31日,在建产能为3.8万吨[49] - 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产能3.9亿平方米,产能利用率88.72%;芜湖明珠3亿平方米、沧州12亿平方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及沧州5亿平方米干法锂离子电池隔膜在建[51] - 截至2023年末公司拥有四条同步拉伸、两条异步拉伸尼龙薄膜生产线,六条生产线全部满产超产[58] - 截至2024年3月末芜湖新建两条宽幅、高速生产线已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优质BOPA薄膜38,000吨[58] -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干法、湿法、涂覆隔膜关键工艺、设备技术的隔膜生产企业[58] - 公司是国内首家开发高速同步湿法隔膜产品的企业,同步隔膜产品达国际一流水平[58] - 公司技术和设备人员有20多年双向拉伸产线技术积累,有10多年锂电池隔膜生产经验[58] - 公司已实现隔膜产品全类别覆盖[58] - 公司新建隔膜产线有效幅宽更宽、车速更快,可提高单线产能、降低单位成本[59]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锂电池湿法、干法隔膜工艺及多种涂布技术[59] - 2023年管道产品销量目标12.50万吨,实际销量10.19万吨;BOPA薄膜销量目标4.66万吨,实际销量3.34万吨;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量目标4.85亿平方米,实际销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