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中钢洛耐,代码为688119[1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文洋[1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1号[14] - 董事会秘书为李旭杰,联系电话0379 - 64209667,电子信箱lixj@lyrg.com.cn[15] - 证券事务代表为方涛,联系电话0379 - 64208540,电子信箱dongban@lyrg.com.cn[1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17]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7]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2023年度拟以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600万元(含税),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比为51.40%[5] 审计报告情况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25.12亿元,较2022年减少6.53%[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3.51万元,较2022年减少69.88%[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95.73万元,较2022年减少94.98%[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74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88%[22] - 2023年末总资产56.69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8.59%[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623元,较2022年减少72.88%[24]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7%,较2022年减少7.11个百分点[24]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42%,较2022年减少0.01个百分点[24]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030.61万元[28]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6.39亿元[3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51,209.3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3%;归母净利润7,003.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88%;归母扣非净利润895.7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98%[3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66,859.95万元,较年初减少8.5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307,350.63万元,较年初减少1.88%[34] - 2023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36,119,241.25元,上年度为146,018,770.97元,变化幅度为-6.78%[63] - 2023年研发投入合计136,119,241.25元,上年度为146,018,770.97元,变化幅度为-6.78%[63] - 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42%,上年度为5.43%,下降0.01个百分点[63]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5.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3%;营业成本20.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0%[107][110] - 销售费用6779.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9%,主要系销售活动差旅费增加[107][108] - 管理费用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2%,主要系人工成本及离退休费增加[107][108] - 财务费用1010.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0.82%,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107][108] - 耐火材料行业营业收入24.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1%;营业成本20.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3%;毛利率17.10%,较上年减少3.88个百分点[112] - 境内销售营业收入20.4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7%;营业成本17.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1%;毛利率16.95%,较上年减少4.11个百分点[112] - 境外销售营业收入4.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6%;营业成本3.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0%;毛利率17.86%,较上年减少2.59个百分点[112] - 耐火材料生产量29.61万吨,较上年减少15.60%;销售量39.10万吨,较上年减少35.20%;库存量5.75万吨,较上年减少9.63%[115] - 耐火材料直接材料本期金额11.76亿元,占总成本比例57.74%,较上年同期变动-3.03%[117] - 工程与技术工程服务(材料服务费用)本期金额2.02亿元,占比9.92%,较上年同期增长58.40%[11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4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2.83%,关联方销售额2.14亿元,占比7.60%[12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5.0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2.73%,关联方采购额1.86亿元,占比8.44%[122] - 财务费用同比变动率270.82%,因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率-100.30%,因应收账款上升、货款回收率低[1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率134.05%,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1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率-128.38%,因偿还银行贷款及分配股利[1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金额47.50万元,占比0.01%,较上期期末变动-99.86%,因银行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128]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金额5.00亿元,占比8.82%,较上期期末变动-33.62%,因本期偿还借款[128] - 公司受限制货币资金期末合计308,899,515.36元,期初合计342,656,197.68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末125,282,819.20元,期初151,720,442.82元;保函保证金期末36,616,696.16元,期初43,485,754.86元;司法冻结期末38,000,000.00元,期初38,450,000.00元;定期存款质押和冻结资金期末期初均分别为68,500,000.00元和40,500,000.00元[129] - 公司已质押应收票据期末合计95,968,604.24元,期初合计118,382,494.89元,其中应收票据期末95,968,604.24元,期初55,643,630.66元;应收款项融资期初62,738,864.23元[1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工程总包业务合同额和销售额较去年大幅增长,垃圾焚烧发电用复合材料制品和氧化锆系列制品销售同比大幅增长[36] - 外贸业务全年合同出口额和销售额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承揽多个国外项目[37] 项目进展情况 - 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项目二期已建成试生产;“年产4万吨高温陶瓷新型复合耐火材料生产线”已点火调试[37] - “年产1万吨金属复合新型耐火材料”项目正在深化设计;“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施工已启动[37] - 自建项目“特种陶瓷用超高温隧道窑”“年产10万吨新型高温功能材料生产线”相继点火投产[37] - 完成“碳材料加工制备技术研究——石墨箱板加工验证线”项目,完成1万吨硅泥浆生产线局部改造[37] 公司运营管理情况 - 公司持续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多个运营共享系统实现全覆盖[38] - 公司全年无重大环保事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39] - 公司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环保、合规管理体系[39] 产品相关情况 - 公司有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耐火产品[40] - 耐火材料按外观形状分为定形和不定形耐火制品[40] - 硅质耐火材料用于焦炉、热风炉等内衬[41] - 镁质耐火材料用于重有色冶炼等窑炉内衬[41] - 高铝质耐火材料用于各种高温窑炉内衬[41] - 复合耐火材料用于有色、钢铁等行业[41] - 高纯氧化物耐火材料用于化工、环保等行业[41] - 功能型耐火材料用于钢铁行业钢包和转炉[41] 公司业务模式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定形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与预制件的销售[45] - 公司技术研发通过4大类研发项目实施,包括纵向、自主、横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6] - 公司形成“创建一个体系、构建两级平台,着力三个面向”的科技创新研发模式[45]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与销售体系[45] - 公司采购配合生产模式运行,根据生产计划和安全库存管理决定采购行为[46] - 公司制定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多部门参与、相互制衡的采购控制体系[46] - 公司采购部门负责管理和优化供应商,规范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46] - 公司采购商品进入后,由质量管理、生产、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和检测[46] - 公司可为耐火材料生产和用户提供技术开发、转让、咨询等服务[44] - 公司拥有国家耐火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多项国际先进标准检测能力认证[44]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安全库存备货”生产模式,生产管理部门根据订单和市场需求预判编制生产计划[47] - 公司营销分市场管理和销售业务,有产品直接销售、吨钢结算、工程和技术服务、外协配套产品销售4种销售模式[47][48] 行业情况 - 我国是全球最大耐火材料生产和消费国,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49] - 钢铁工业对耐火材料需求约占市场总需求的60% - 70%[51] - 2023年度全国钢铁产量与2022年基本持平,钢铁用耐火材料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51] - 我国耐火材料主产区河南、辽宁、山东三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河南、山东为铝硅系耐火材料主产区,辽宁为镁质耐火原料和制品生产基地[134] - 2023年全国耐火材料制品产量2,292.70万吨,同比降低0.36%,其中致密定形耐火制品1,204.73万吨,同比降低4.47%;保温隔热耐火制品75.35万吨,同比增长32.71%;不定形耐火制品1012.62万吨,同比增长3.00%[130][135] - 2023年96家重点耐火材料企业耐火制品产量1,016.66万吨,同比增长0.27%,耐火制品销售总收入612.45亿元,同比增长1.72%,排名前10家企业销售收入347.73亿元,同比增长33.27%[130][135] - 工信部2013年提出推进联合重组、发展高端产品等八项耐火材料产业主要任务[136] - 国家“十四五”规划确立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将加强环保治理,淘汰落后产能[137] 公司技术成果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21项,2023年申报各类科技奖励16项,多项成果获奖[34][35] - 公司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等中心,建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52] - 21世纪以来公司围绕多个方向开展研究,取得多项科技成果[52][93] - 公司掌握高温材料节能环保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多项技术达行业先进水平[53] - 冶金功能耐火材料关键服役性能协同提升技术使产品使用寿命较国内外同类产品提高30%以上,在国内外100多家钢厂应用[56] - 新型煤气化装置用自保护关键材料制备及应用集成技术使筒身服役寿命达16000小时[56] - 高温材料节能环保和功能长寿化设计与制备技术在国内外50多家企业广泛应用,201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6] - 高性能碳化硅材料制备技术产品在全球80个国家100多家铝业公司广泛应用,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6] - 高性能优质硅砖及焦炉热修补技术在国内外100多家企业广泛应用,2012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6] - “COREX竖炉围管用大尺寸异型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耐火制品的研制”于2022年经中国金属学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6] - 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为专有配方或专利技术,并已全面应用在产品中[55] - 气化装置产量提升30%,锥底更换周期由7天缩短为3天[57] - 长寿多复合尖晶石材料使用寿命普遍提高1 - 4倍[57] - 报告期内公司获批国家、省部及市级项目4项[59] - 4项成果通过专家组技术评定,其中国际领先水平2项,国际先进水平2项[59] - 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5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59] - 发布标准15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8项[59] - 新增申请专利123项,新增授权专利92项[5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544项[59] - 铝加工高温装置用关键材料技术成果获200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7] - 超高温功能氧化锆陶瓷材料技术成果获201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8] - 报告期内本年新增知识产权申请数126个、获得数110个,累计申请数977个、获得数608个[60] 研发项目情况 - 含碳耐火材料与钢液中夹杂物电化学作用机制及调控项目预计总投资3,050,000元,本期投入681,774.83元,累计投入1,384,668.52元[66] - 节能近红外陶瓷涂层耐火材料设计、制备及服役行为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2,100,000元,本期投入560,206.53元,累计投入1,924,413.16元[66] - 高品质高温合金冶炼用长寿命无污染陶瓷坩埚的制备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7,300,000元,本期投入1,802,020.44元,累计投入3,4
中钢洛耐(68811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