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鑫能科(00201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协鑫能科协鑫能科(SZ:002015)2024-04-25 22:5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协鑫能科,代码002015,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8]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朱钰峰[18] - 公司注册地址在江苏省江阴市海港路18 - 1号202室,邮编214406[18] - 公司办公地址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庆路28号(协鑫能源中心),邮编215000[18] - 公司2022年5月9日注册资本变更为162332.4614万元人民币[21] - 公司2021年1月25日注册地址由“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马镇东街7号”变更为“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马镇西街96号二楼”[18] - 公司2023年4月19日注册地址由“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马镇西街96号二楼”变更为“江苏省江阴市海港路18 - 1号202室”[18] - 公司2021年5月17日经营范围变更,增加新能源汽车换电等业务[21] - 公司2022年5月30日经营范围再次变更,增加发电业务等许可项目及多项一般项目[21] 公司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1,581,450,54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101.44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7.37%[2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9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32.87%[2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79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83.23%[24] - 2023年末总资产318.93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1.45%[24]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9.75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1.18%[24]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67亿、24.95亿、27.16亿、22.66亿元[29]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5.24亿元,主要系股权处置收益[31]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819.82万元,主要系气电联动补贴[31] - 2023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1.93亿元,主要系债权清偿收益[3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08亿元[32]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4369.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899.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87%[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3189310.19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97513.27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8%[57] - 2023年电力营业成本45.27亿元,占比57.04%,同比降9.72%;热力营业成本29.12亿元,占比36.68%,同比降20.93%;其他营业成本4.99亿元,占比6.28%,同比增4.20%[72] - 2023年销售费用1.24亿元,同比增24.15%;管理费用8.70亿元,同比增37.28%;财务费用6.90亿元,同比降30.68%;研发费用0.32亿元,同比增44.49%[7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197,400,620.19元,较2022年增长13.6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78,913,667.59元,较2022年增长83.23%[83]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24,543,694.62元,较2022年增长162.1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1,305,087.47元,较2022年增长48.45%[83]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446,323,955.87元,较2022年下降26.7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81,273,594.99元,较2022年下降173.66%[83] - 2023年投资收益906,313,407.0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2.08%,主要系权益法核算等收益[85] - 2023年资产减值-72,463,655.4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76%,主要系计提多个项目减值准备[85] - 2023年末货币资金3,167,371,389.73元,占总资产比例9.93%,较年初下降2.25%[87] - 2023年末应收账款3,715,679,148.56元,占总资产比例11.65%,较年初增加0.59%[87] - 2023年末在建工程2,525,921,794.66元,占总资产比例7.92%,较年初增加3.57%,主要系业务拓展新能源项目投入[87] - 使用权资产期末值为1,531,668,793.90元,占比4.80%,较上期减少1.36%[88] - 短期借款期末值为3,164,387,446.60元,占比9.92%,较上期增加2.27%[88] - 合同负债期末值为104,043,771.14元,占比0.33%,较上期增加0.01%[88] - 长期借款期末值为5,771,854,708.01元,占比18.10%,较上期减少2.54%[88] - 租赁负债期末值为1,535,949,263.13元,占比4.82%,较上期减少1.07%[8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合计值为154,918,845.32元[90] - 报告期投资额为3,259,560,892.14元,较上年同期投资额1,518,785,501.51元增长114.62%[92] 行业市场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kW,同比增长13.9%;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5.16亿kW,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6.1亿kW,同比增长55.2%,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2.16亿kW,同比大幅增长148%[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规模253GW,占光伏装机总规模的42%[39] - 预计2028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68.7GW,2024 - 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4%;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21.2GW,2024 - 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0.4%,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规模为26.6GW[39] - 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完成绿电结算电量576亿kWh、绿证2364万张,较2021年首次绿电交易79.35亿kWh的规模增幅显著[42] - 2023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量为2.12亿吨,年度成交额144.44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碳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099亿元,2030年将达到4504亿元[42] - 2023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总交易电量完成62337亿kWh,同比增长6.5%;其中,市场交易电量46581亿kWh,同比增长8.0%[43] - 预计2025年及2030年中国虚拟电厂市场规模分别为99.3亿元和373.6亿元,2022 - 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43] -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高于上年5.9个百分点[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2023年全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7万台[46] - 2020 -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75110亿、83128亿、86372亿和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10.3%、3.6%和6.7%[133] - 2024 - 2025年多数地方煤电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比例为30%左右,部分煤电功能转型较快地方为50%左右,2026年起不低于50%,用于计算容量电价的煤电机组固定成本为每年每千瓦330元[135] - 2024年国内外多家机构预测中国GDP增速在4.5% - 5%左右[133] 公司发电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购协鑫新能源583.87MW光伏发电项目,转让多个化石能源发电项目,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2022年末的24.94%提高到2023年末的43.42%[49] - 2023年公司总装机容量359.51万千瓦,上年同期401.44万千瓦;新投产机组装机容量34.26万千瓦,上年同期12.98万千瓦;核准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76.5万千瓦,上年同期242.4万千瓦;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73.8万千瓦,上年同期254.3万千瓦[50] - 2023年公司发电量100.20亿千瓦时,上年同期107.86亿千瓦时;上网电量或售电量94.60亿千瓦时,上年同期101.84亿千瓦时;平均上网电价或售电价0.71元/千瓦时(含税),上年同期0.67元/千瓦时;发电厂平均用电率5.32%,上年同期5.58%;发电厂利用小时数2779.34小时,上年同期2686.80小时[50] - 2023年公司售电业务总销售电量为247.84亿kWh,其中外购电量212.18亿kWh,占比85.61%[50] - 2023年公司收购协鑫新能源光伏资产规模合计583.87MW,截止2023年末已并表装机容量325.41MW;自行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业务新增并网装机容量342.61MW,合计增加光伏装机容量668.02MW[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为3595.06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1777.14MW,风电743.9MW,光伏发电668.02MW,垃圾发电149MW,燃煤热电联产257MW[58] - 2023年公司完成结算汽量1289.06万吨,同比减少12.65%;完成结算电量94.60亿kWh,同比减少7.11%;完成垃圾处置量223.26万吨,同比增加8.30%[58] - 公司转让多个化石能源发电项目股权,总规模约800MW,燃煤燃机装机比例从75.06%降至56.58%[59] - 公司以10.04亿元收购583.87MW光伏发电项目,截至2023年末已并表装机容量325.41MW[59] - 截至2023年末,“鑫阳光”业务并网用户达1609户,已发货用户达7203户,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完成开发量905MW,建设量428MW,新能源装机占比从24.94%提高到43.42%[60] - 2023年公司完成独立储能备案项目4.5GW/9GWh,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31MW/62MWh,运行15.5MW/31MWh,纳入省级电力规划的新型储能项目超1GW/2GWh[60] - 2023年市场化交易服务售电量247.84亿kWh,增长24.98%,配电项目累计管理容量2804MVA,新增693MVA,用户侧管理容量超1427万kVA[63]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01.44亿元,同比下降7.37%,电力销售59.55亿元,热力销售33.40亿元,其他8.48亿元[65] - 2023年电力销售量94.60亿kWh,生产量100.20亿kWh,蒸汽销售量1289.06万吨,生产量1305.90万吨,同比均有下降[69] - 2023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料成本58.14亿元,占比73.25%,直接人工3.32亿元,占比4.18%,折旧费8.46亿元,占比10.66%,其他9.45亿元,占比11.91%[70] - 公司控股的浙江建德协鑫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装机规模2400MW,项目建成后将成华东区域第一大抽水蓄能电站[61] 公司研发项目进展 - 乘用车百度无人车换电车型开发项目完成电池系统设计验证等[78] - 乘用车百度无人车换电港开发项目完成百度车型换电匹配开发[79] - 轻卡超级L包产品项目完成电池系统设计验证[79] - 轻卡自动换电L站产品开发项目完成产品整站调试验证[79] - 超级P港3仓产品开发项目完成工程数据冻结[79] - 融合区块链技术的综合能源服务应用系统完成区块链电表和采集器研发,预计2024年底结题[79] - 智能充换电运营运维平台项目已完成8家11款换电站设备、9款充电设备、16款车型平台对接开发,完成40余种数据模型,关联专利软著申请200+,服务充换电站20000余座[80] - 配电网数字智能化提升项目将机器人巡检系统用于配电房/变电站设备与环境巡检,后续将与数字孪生相结合[80] - 大数据AI项目完成充电、换电场景运营看板等开发,完成换电场景智能化换电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