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43.21万元,同比下降30.23%[3]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09.16万元,同比下降26.02%[3]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017,212,385.17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7.55%[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14,432,116.75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0.23%[1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2,352,290.56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50.88%[13]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3,756,441,828.51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3.01%[14]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84,727,884.10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8.89%[14]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23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7.78%[13]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 0.23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7.78%[13]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7.82%,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23%[14]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32,467,020.59元,扣除后金额为984,745,364.58元[15]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27,169,574.80元,扣除后金额为1,376,801,432.21元[1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92,666,024.74元、243,270,434.01元、206,042,477.71元、375,233,448.71元[16]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881,056.49元、14,640,760.87元、 - 12,222,087.87元、 - 125,731,846.24元[16]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7,995,253.75元、14,506,408.84元、 - 11,864,918.23元、 - 128,728,368.50元[16]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80,450,899.47元、 - 129,494,316.45元、 - 14,366,963.45元、21,959,888.81元[16]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99,350.54元,2022年为210,981.57元,2021年为 - 893,792.66元[18]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539,629.05元,2022年为6,384,758.80元,2021年为8,522,770.90元[18] - 2023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相关损益为1,103,778.50元,2022年为1,102,581.38元,2021年为1,444,805.88元[18] - 2023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7,242,723.86元[18] - 2023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2,353,863.61元,2022年为 - 779,251.27元,2021年为1,267,721.93元[18]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659,507.39元,2022年为5,841,716.13元,2021年为14,386,727.25元[19]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0.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55%[156][157]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4亿元,同比下降30.23%[156]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18亿元,同比下降26.02%[156] - 2023年度,研发投入为8430.3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1.60万元,增幅为5.53%[15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仪器仪表制造业收入5.40亿元,占比53.12%,同比增长13.31%[157] - 2023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收入3.73亿元,占比36.64%,同比下降15.12%[157] - 2023年华东地区收入3.33亿元,占比32.73%,同比增长0.79%[157] - 2023年直销收入9.42亿元,占比92.64%,同比增长2.33%[157] - 2023年经销收入7485.50万元,占比7.36%,同比增长2.30%[157] - 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540,349,261.05元,同比降3.33%,营业成本242,376,458.27元,同比降14.52%,毛利率55.14%,同比增5.87%[158]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营业收入372,711,354.02元,同比降48.72%,营业成本342,282,005.25元,同比降46.24%,毛利率8.16%,同比降4.23%[158] - 实验分析仪器及系统营业收入407,315,947.91元,同比降5.54%,营业成本158,977,249.78元,同比降22.63%,毛利率60.97%,同比增8.62%[158] - 仪器仪表行业销售量4372台,同比增6.69%,生产量4291台,同比增18.05%,库存量473台,同比降14.62%[158] - 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新增订单投资金额16,139.66万元,处于施工期订单本期完成投资金额3,530.43万元,处于运营期订单运营收入4,705.26万元[159] - 雅安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项目执行进度100%,累计投资106,433.68万元,确认收入11,686.73万元[159] - 安岳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PPP项目执行进度98%,累计投资73,867.08万元,确认收入13,049.04万元[159] - 仪器仪表行业材料成本196,503,637.70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1.07%,同比增2.36%[160] - 环保工程及运营工程费用229,748,986.02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7.12%,同比增4.77%[160] - 第三方检测人工成本31,108,392.41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6.75%,同比增6.52%[160] 公司业务相关信息 - 公司专注分析仪器及相关信息化软件产品研产销服超三十年,是分析仪器行业领军型企业[23] - 公司实验分析仪器是主营业务和主要营收构成,产品线较齐全,主导产品有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23] -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涵盖商品检测、工业测试与分析等众多领域,在工业检测领域有国内领先市场地位[23] - 公司生产的XRF在光谱分析仪器领域具备较高行业地位[23]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瑞环境在环境治理领域有多年经验,为企业和政府单位提供多项服务[23]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类检验检测机构有52769家,全年营业收入4275.84亿元,出具报告6.5亿份,从业人员154.16万人,仪器设备957.54万台套,设备资产原值4744.75亿元,实验室面积10423.51万平方米[23] - 公司全资子公司贝西生物主要产品为POCT心血管类及炎症标志物类检测试剂,在细分市场有竞争力[24] - 国测检测从事第三方检测业务,在长三角地区有较高市场认可度,报告期内在原有环境检测业务基础上大力发展食品检测[24] - 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业务包括分析检测仪器、环境监测仪器、生态治理、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等[26] - 公司在分析检测板块形成以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三大类分析仪器为技术核心的产品线[26] - 公司在电子电器行业RoHS检测领域有深厚市场基础和高品牌知名度,提供全流程检测解决方案[26] - 便携式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用于合金牌号鉴别等方面,直读光谱仪用于铝合金金属冶金检测[26] - 在线式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应用于铜箔制造行业在线电镀液成分检测[26]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用于锂电池等行业的元素检测[27] - 公司针对石油化工行业打造全套产品线,涵盖勘探、炼化等环节的检测[27] - 基于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技术开发的食品重金属快速检测仪在多系统和企业广泛使用[27] - 公司依托光谱等技术基础,拓展创新环境监测领域,打造多个相关业务板块[27] - 公司以先进检测技术为核心,由单一分析仪器供应商发展为分析检测综合服务提供商[26] - 公司子公司业务涵盖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体外诊断、第三方检测服务等[29] - 公司开发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打造小型化环境应急便携设备,有镀层测厚和半导体检测产品[28] 公司经营风险 -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子公司计提了大额商誉减值[3]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的风险[5] - 公司部分商誉存在一定减值风险[5] - 公司PPP项目存在运营风险和建造收入不具有可持续性的风险[5] - 公司环保业务存在回款不及预期和资金周转紧张的风险[6] 公司发展规划与政策影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3年2月6日,《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印发,提出2025年和2035年发展目标,对仪器仪表和第三方检测服务行业有影响[24][25] - 2023年2月21日,强调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等国产化攻坚战,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24] - 2023年3月1日,《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题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实施,促进行业内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25] - 2023年9月21日,《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目标是2025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35年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24] - 202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为农村环境治理项目提供市场机会[24] - 2024年3月28日,国务院召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视频会议,强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24] 公司研发、采购、生产与销售 - 公司研发流程分概念立项、计划开发、样机验证、产品发布4个阶段[30] - 公司采购核心配件等与知名供应商建长期合作按协议价采购,常规原材料询价比价选供应商[30] - 公司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ERP系统规划,分生产计划等主要过程,部分核心部件外协加工[30] - 公司产品销售分直销和经销,直销是主要模式[30] 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 公司涉及行业受益于产业政策扶持,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持续上升[31] - 传统和新兴下游领域发展为公司带来更多商机[31] - 国产替代加速,公司分析仪器产业链自主可控,市场竞争力增强[31] - 公司成立30年,在分析仪器积累雄厚技术实力,预计保持国内行业领航者地位[31] -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无重大变化,各竞争力要素均衡发展[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获授权专利491项[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16项[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软件产品证书14项[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非专利技术127项[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获得商标注册证书36项[32] 公司专利相关信息 - 公司在2014 - 2016年获得多项专利授权,2014年12月31日授权多项,如一种采样气体湿度控制装置等[35] - 2015年2月16日授权多项专利,如真空腔体组件、用于液相色谱 - 质谱仪的离子源组件等[35] - 2015年4月17日授权反射式的激光在线气体分析仪光路装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及其光路装置等专利[35] - 2015年6月3日授权取样 - 卸样装置实用新型专利[36] - 2016年3月30日授权一种非线性预四极杆实用新型专利[36] - 2016年7月13日授权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用于制备制冷型旋流雾化室的模具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36] - 2016年7月15日授权一种新型光室恒温系统实用新型专利[36] - 2016年8月4日授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全谱直读光谱仪定性分析方法发明专利[36] - 2016年8月9日授权一种输送塑料试管装置发明专利[36] - 2016年8月26日授权大量光谱检测相关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如用于光谱检测晶体切换装置的定位装置等[36]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0项,如2016年10月28日授权的“一种绘制区域颗粒物小时浓度分布图的方法”等[37] - 公司拥有外观专利10项,如2017年1月16日授权
天瑞仪器(300165)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