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获山高控股集团注资约47亿港元、国家清洁能源补助资金50.3亿港元,引入平安资管战投资金50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从约78%降至约6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963.4百万港元,毛利率约48.6%,较去年同期增长约0.3%[9] - 公司期内溢利约387.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25.8百万港元增长约71.6%[9]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378.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6.5%[9]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约54,705.8百万港元,负债总额约35,414.8百万港元,资产净额约19,291.0百万港元[15]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约49.634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52.962亿港元下降6%[23][24] - 2023年公司负债比率从山高控股入股前的78%下降到约65%,下降近13个百分点[23]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48.6%,较2022年的48.3%上升0.3%[24][25] - 2023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3.87465亿港元,较2022年的2.25811亿港元增长72%[24] - 2023年公司累计总运营发电量超620万兆瓦时,较2022年的约610万兆瓦时增长约2.6%,较2020年同期上涨约30%[25] - 2023年公司电力销售及委托经营服务营业收入合计约41.821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39.695亿港元增加约5.4%[25] - 2023年公司集中式光伏发电业务电力销售收入约23.654亿港元,占本年度营业收入总额约47.7%(2022年:约44.6%)[26] - 2023年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集中式光伏发电量约290万兆瓦时(2022年:约283万兆瓦时)[26] - 2023年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容量2520兆瓦,发电量2925829兆瓦时;2022年并网容量2363兆瓦,发电量2915799兆瓦时[30] - 2023年集中式光伏电站加权平均利用比率93.19%,2022年为95.98%,变动 - 2.79%;2023年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1224小时,2022年为1264小时,变动 - 40小时[33] - 2023年分布式光伏电站电力销售收入约639.6百万港元,2022年约636.2百万港元;2023年末总装机容量约800兆瓦,2022年约750兆瓦[34] - 2023年光伏电站委托经营服务确认营业收入约6.3百万港元,2022年约6.8百万港元[35] - 2023年风力发电站项目新增6家,电力销售收入约1057.2百万港元,2022年约750.7百万港元;发电量约2.07百万兆瓦时,2022年约1.44百万兆瓦时,同比增加约44.0%[36] - 2023年末持有并已投运19个风力发电站,2022年为13个;总并网容量达1176兆瓦,2022年为588兆瓦[37] - 2023年中国附属公司IV类风区8个电站并网容量373兆瓦,发电量852543兆瓦时;2022年5个电站并网容量171兆瓦,发电量374262兆瓦时[38] - 2023年中国附属公司I类风区1个电站并网容量100兆瓦,发电量7796兆瓦时;2022年无相关数据[38] - 2023年I类和IV类风区并网容量分别为219兆瓦和957兆瓦,发电量分别为435656兆瓦时和1634450兆瓦时;2022年分别为119兆瓦和469兆瓦,发电量分别为367936兆瓦时和1069583兆瓦时[39] - 2023年加权平均利用比率为96.61%,较2022年的98.21%下降1.6%;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629小时,较2022年的2,464小时增加165小时[41] - 2023年委托经营服务确认营业收入约1.072亿港元,2022年约2.004亿港元[42] - 2023年工程、采购及建造及相关服务确认营业收入约1.376亿港元,占总营业收入2.8%,2022年约4.031亿港元,占比7.6%,较去年同期减少65.9%[43] - 2023年底已运营清洁供暖项目12个,较2022年底的13个减少;实际清洁供暖面积约3394.8万平方米,较2022年底约3959.8万平方米减少约14.3%;清洁供暖服务用户数约198,495户,较2022年底约230,326户减少约13.8%;2023年该业务营业收入约6.437亿港元,较2022年约9.236亿港元减少约30.3%[44] - 2023年中国东北地区清洁供暖面积14,898千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1.6%;用户数43,929户,较2022年减少0.7%[45] - 2023年中国华北地区清洁供暖面积10,261千平方米,较2022年减少36.6%;用户数86,033户,较2022年减少27.5%[45] - 2023年中国西北地区清洁供暖面积6,599千平方米,较2022年减少0.4%;用户数52,240户,较2022年减少1.0%[45] - 2023年中国华东及华中地区清洁供暖面积2,190千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3.5%;用户数16,293户,较2022年增长10.6%[45]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约4963.4百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6.3%,电力销售业务收入约4062.2百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8.4% [50] - 2023年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48.3%上升至48.6%,电力销售业务毛利率由2022年的61.1%下降至56.4% [53] - 电力销售业务毛利2023年约2291.5百万港元,与2022年相比增加约0.1%,占集团毛利总额的95.0%(2022年:89.4%) [52] - 提供清洁供暖服务2023年对集团毛利总额的贡献比例为2.4%(2022年:2.6%) [52] - 公司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增加约366.4百万港元至约585.3百万港元 [54] - 公司2023年行政开支减少至约482.7百万港元(2022年:约512.8百万港元) [54] - 光伏发电业务2023年营业收入3005.0百万港元,毛利率55.6% [51] - 风电业务2023年营业收入1057.2百万港元,毛利率58.6% [51] - 委托经营2023年营业收入119.9百万港元,毛利率34.4% [51] - 建造及相关服务2023年营业收入137.6百万港元,毛利率15.6% [51] - 本年度集团其他经营开支约为24770万港元,2022年约为20760万港元[55] - 集团财务费用减少约28580万港元至约15.175亿港元,2022年约为18.033亿港元[56] - 集团对合营企业的投资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4.647亿港元变为2023年12月31日的约4.15亿港元[60] - 集团于联营公司的投资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3.327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2.431亿港元[61] - 2023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约8.449亿港元,2022年约为10.867亿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85.956亿港元,2022年约为81.769亿港元[65]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其他可收回税项以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减少合共约18.994亿港元至合共约43.574亿港元,2022年约为62.568亿港元[6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约1255.1百万港元至约4892.4百万港元(2022年约3637.3百万港元)[67][72][74]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约1485.8百万港元(2022年约1941.8百万港元)[6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约1362.0百万港元(2022年约1888.1百万港元),减少约526.1百万港元[68] - 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公司债券(不包括经营租赁)总额约为30665.5百万港元(2022年约30077.8百万港元),增加约587.7百万港元[70][73] - 本年度资本开支总额约为2617.3百万港元(2022年约1367.9百万港元)[71]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中有约71%(2022年约80%)为长期借款[73] - 集团资产负债率于平安引战事项后下降至约65%[7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以及应付票据以多种资产作抵押[7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无)[7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2106名,2022年为1953名[76] - 2023年集团捐款约8.8万港元,2022年约为1209万港元[1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89.976亿港元,2022年约为89.859亿港元[154] - 本年度集团损益支销的退休金计划供款总额约2872.9万港元,2022年约为2712.9万港元[1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新增风光开发指标约1.6吉瓦,获取约387.5兆瓦山东省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8] - 2023年公司合并范围内实际发电量约5.6百万兆瓦时,同比增长约14.5%[9] - 2023年公司、其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累计总运营发电量约6.2百万兆瓦时,同比增长约2.6%[9] - 2023年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光伏发电量约3.5百万兆瓦时[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已并网集中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规模约2,526兆瓦,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达1,224小时[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及/或管理的已投运分布式光伏电站总装机规模达约800兆瓦[10] - 2023年公司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风力发电量约2.1百万兆瓦时,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达2,629小时[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已并网的风力发电站累计装机规模约1,176兆瓦[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运营的清洁供暖面积约3,394.8万平方米[11] - 2023年公司新增风光开发指标超1.6吉瓦,在建及已获批待建发电项目总容量达1.9吉瓦[17] - 公司获取387.5兆瓦山东省集中式陆上风力发电站项目[18] - 集团风电业务合并规模新增588兆瓦,较去年增幅约100%[21] - 山东菏泽风力发电站项目计划装机总容量超380兆瓦,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10亿千瓦 时,年节约标准煤约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0万吨[21] - 2023年9月7日,公司中标华电江苏800兆瓦风电委托运维服务项目,目前规模达470兆瓦,最终规模可达800兆瓦[21] - 公司提供委托运维服务规模已突破2000兆瓦[21] - 河南封丘及内蒙古阿拉善风力发电项目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2年全国风电场生产运行指标对标(AAAAA级)最高级荣誉[21] - 2023年崮山服务区绿色综合智慧能源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新增与山东高速集团旗下项目签订合作开发协议[19] - 集团将以青海省为核心,辐射带动甘肃省及新疆自治区的集中式风光储项目,三地成吉瓦级指标获取核心区域[19] - 集团在山西省推进大型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在江苏省发展渔光互补、林光互补项目[19] - 集团清洁供暖业务聚焦省会和地级城市,辅以优质县级长输项目实现规模 化[2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2024年定位为提速发展的关键之年,锚定“建设国内一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定位[11] - 公司计划在青海省、江苏省、山西省等优势省份谋划运作多能互补的吉瓦级新能源基地,推进广东连州天湖24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11] - 公司将依托重要股东资源,在“新能源+大交通”和“新能源+大环保”等领域开拓业务[12] - 公司将跟进参与山东省“十四五”第二批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拓展分布式风电项目[12] - 2023年底公司控股股东山高控股集团通过战略入股世纪互联完成新基建赛道产业布局,公司将布局“新能源+算力”业务[13] - 公司将布局“绿电+绿氢”业务,开展光伏制氢等绿电转化示范项目[13] - 公司全面贯彻“精细化管理、精益化创效”理念,增加运维板块经营收入,打造运维品牌[13] - 公司将在交能融合、绿氢、储能、清洁供暖、固废餐厨油脂处理加工、电力和碳交易、零碳绿色算力、环能融合等领域
山高新能源(01250)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