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亏损情况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4690万美元,截至6月30日累计亏损3.811亿美元[29] - 公司自2014年运营以来未产生产品销售收入,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4690万美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累计亏损3.811亿美元[65][66] 融资情况 - 2023年6月24日,公司与投资者签订证券购买协议,私募发行股票和预融资认股权证,毛收入8500万美元,净收入8480万美元[29] - 2022年12月21日,公司向辉瑞出售股票,毛收入2500万美元,净收入2460万美元[30] - 2021年7月8日,公司通过ATM发行股票,毛收入5000万美元,净收入4810万美元[30] - 2023年6月24日,公司与机构和医疗保健专业投资者达成证券购买协议,以每股7美元价格私募9285710股普通股,以及以每份6.9999美元价格出售预融资认股权证以购买2857142股普通股,总收益8500万美元[39] - 2022年12月21日,公司向辉瑞出售5376344股普通股,每股4.65美元,总收益2500万美元[39] 研发费用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1880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380万美元,增加500万美元[37]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3830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3070万美元,增加760万美元[37] - 2023年第二季度研发外部费用净增440万美元,人员成本增加50万美元[37]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外部费用净增680万美元,人员成本增加90万美元[37] 产品数据报告预计时间 - ORIC - 114预计2023年10月在ESMO大会报告1b期初始数据[25] - ORIC - 533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1b期初始数据,ORIC - 944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1b期初始数据[27][28] 一般及行政费用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为620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690万美元减少70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1240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330万美元减少90万美元,主要因专业费用减少[38] 收入预期情况 - 截至目前公司未产生任何收入,预计在产品候选药物获得监管批准并商业化之前不会产生可观收入,未来仍需大量额外资金[40]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难以有商业化产品和销售收入,且将持续产生大量研发等费用和运营亏损[66] 资金支持运营时间预期 - 预计当前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投资足以支持当前运营计划至2025年末,但预测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投资共2.737亿美元,现有资金预计可支持运营至2025年末[70]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4180万美元,主要因净亏损4690万美元和营运资金净减少70万美元,非现金费用580万美元部分抵消;2022年同期为4050万美元[45]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650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369亿美元,均主要因投资购买[4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8520万美元,主要来自2023年6月私募净收益8480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40万美元[47] 新兴成长公司身份条件 - 公司将保持新兴成长公司身份至最早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财年营收超12.35亿美元;符合“大型加速申报公司”标准,非关联方持有的股权证券至少7亿美元;三年内发行超10亿美元非可转换债务证券;2025年12月31日[50]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型公司,将持续至最早发生的以下情况:财年最后一日年收入超过12.35亿美元;符合“大型加速申报公司”标准,非关联方持有的股权证券至少达7亿美元;前三年发行的不可转换债务证券超过10亿美元;2025年12月31日[219] 现金等价物和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等价物和投资为2.737亿美元,由有息货币市场基金、定期存款、美国国债和政府支持企业的可交易债务工具组成,利率立即变动100个基点不会对其公允价值产生重大影响[51] 公司运营依赖及风险 - 公司运营依赖产品候选药物的成功研发和商业化,需达成多项目标才能实现盈利,但可能无法成功或产生足够收入[67][68] - 公司运营需大量额外资金,若无法筹集,可能延迟、减少或取消研发和商业化项目[69] - 公司面临财务状况相关风险,包括运营历史有限、过去和预期未来净亏损、创收和盈利不确定性以及需要大量额外资金[57][65][66][69] - 公司产品研发和商业化面临诸多风险,如依赖产品候选药物、临床试验可能失败、监管审批困难等[58] - 公司面临监管、法律和合规风险,如难以获得产品候选药物的监管批准、数据不被接受等[59][60] - 公司面临员工和增长管理风险,如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系统安全和数据隐私问题等[61] - 公司面临知识产权相关风险,如保护知识产权困难、专利保护范围窄等[62] 产品获批情况 - 公司产品ORIC - 533于2021年第二季度获美国FDA的研究性新药申请(IND)批准,2023年第一季度在加拿大的临床试验申请(CTA)获批;ORIC - 114于2021年第四季度在韩国提交CTA,2022年第一季度获批;ORIC - 944和ORIC - 114分别于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三季度获美国FDA的IND批准[66] - ORIC - 114于2021年第四季度在韩国提交临床试验申请(CTA),2022年第一季度获批;2022年第三季度在美国提交研究性新药申请(IND)并获批,目前正在开展单药1b期试验[74] - ORIC - 533的IND于2021年第二季度获FDA批准,2023年第一季度在加拿大的CTA获批,正在开展单药1b期试验[75] - ORIC - 944的IND于2021年第四季度获FDA批准,正在开展单药1b期试验[75] 资金筹集方式及影响 - 公司需获得大量额外资金以维持运营,可能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合作和许可安排等方式筹集,但可能会稀释股东权益或限制经营活动[70][71] 市场条件影响 - 市场条件和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公司获取现有资金并及时支付供应商款项,如2023年3月10日硅谷银行被接管,导致公司部分资金暂时无法使用[72] 候选产品成功因素及风险 - 候选产品的成功取决于临床开发、监管审批、市场接受度等多个因素,公司无法完全控制这些因素,若失败可能无法实现商业化[76][77] - 监管审批过程漫长、耗时且不可预测,公司可能无法获得候选产品的监管批准,从而无法产生产品收入[81] - 候选产品的临床试验可能无法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公司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事件,导致延迟或无法获得营销批准[83][84] - 产品候选药物可能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毒性或副作用,影响监管批准、市场接受度和商业潜力[86] - 临床前测试和早期临床试验结果不能预测后期临床试验的成功,监管机构可能限制后期试验范围[89] - 公司公布的临床试验中期、顶线和初步数据可能会随更多患者数据的获得而改变,且需经过审计和验证[90] - 第三方对相同产品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不良结果可能会对公司的开发产生不利影响[92] 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风险 - 公司在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和维持方面遇到困难或延迟,可能导致监管提交和营销批准延迟或受阻[93] - 2020年部分临床试验站点因COVID - 19大流行暂时停止或延迟招募新患者,影响试验预期结果和监管提交[94] - 无法为临床试验招募足够患者会导致显著延迟或放弃试验,增加开发成本并危及营销批准[96] 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影响 - 全球大流行或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可能对公司业务和临床试验造成严重破坏,影响运营和财务结果[97] - 公司将继续评估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对业务运营的影响,但无法保证避免重大影响[98] - 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若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加剧“风险因素”部分描述的许多风险[98] 公司业务专注风险 - 公司专注开发ORIC - 114、ORIC - 533和ORIC - 944及推进临床前项目,可能错过其他更有商业潜力的机会[100][101] 产品竞争情况 - ORIC - 114面临来自Takeda、强生旗下杨森制药等公司的竞争,有两家公司有FDA批准产品,还有多家公司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102] - ORIC - 533面临来自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等多家公司的竞争,多家公司抗体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仅安腾吉有口服小分子CD73抑制剂处于活跃临床试验[102] - ORIC - 944面临来自益普生、默克雪兰诺等公司的竞争,多家公司抑制剂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诺华和亚盛医药有别构PRC2抑制剂处于临床试验[102] 产品开发相关风险 - 公司可能依赖第三方进行伴随诊断测试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若失败或延迟,会影响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产品开发和上市批准[99] - 公司产品开发可能与其他疗法联用,面临联用疗法被撤销批准、出现安全等问题以及联用疗法供应不足或成本过高等风险[99] - 公司第三方制造商可能在生产或供应链方面遇到困难,影响产品供应和开发商业化进程[104] - 产品候选药物制造方法或配方的改变可能导致额外成本或延迟,影响临床试验和产品上市[104] 产品市场认可风险 - 即使产品候选药物获得监管批准,也可能因疗效、安全性、成本、报销等因素无法获得足够市场认可[105][106] - 产品获批后若未获医生、医院、医保支付方和患者充分认可,公司可能无法获得足够收入,财务业绩或受负面影响[107] 产品管线扩充风险 - 公司可能无法通过收购和授权引进来扩充产品管线,若无法成功,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等可能受到重大损害[107] 产品报销风险 - 产品获批后的销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三方支付方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水平,若报销不足,产品可能无法成功商业化[108] - 第三方支付方对新产品的覆盖和报销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审批过程耗时且成本高,公司可能需进行昂贵的药物经济学研究[109] 产品责任风险 - 公司面临重大产品责任风险,若无法获得足够保险,可能对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110] 扩大使用研究风险 - 扩大使用研究的数据可能无法可靠预测产品在临床试验中的疗效,还可能导致不良事件,损害公司业务[111] 产品监管批准风险 - 公司可能无法获得美国或外国监管机构的批准,从而无法将产品商业化,审批过程成本高、耗时长且不确定[113] - FDA、EMA等监管机构可能不接受在其管辖范围外进行的试验数据,若不接受,需进行额外试验,导致成本增加和业务计划延迟[114] - 英国脱欧和监管框架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执行、不良事件监测等方面的中断,增加开发时间和成本[115] - 在一个司法管辖区获得和维持产品监管批准并不意味着在其他司法管辖区也能成功,获得外国监管批准可能会导致重大延误、困难和成本[116] 产品获批后监管要求 - 若产品获批,需向监管机构提交报告并持续监测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FDA可能要求实施REMS[117] - 产品获批后,生产、标签、包装等环节受广泛监管,违规可能面临多种制裁[118][119] 药品推广违规风险 - 公司若被发现不当推广药品的未批准用途,可能面临重大民事、刑事和行政处罚[120] 伴随诊断测试与产品商业化关系 - 若FDA要求产品获批需伴随诊断测试获批,而公司未获或延迟获得,将无法商业化产品[122] 快速通道指定风险 - 公司可能为产品候选物申请快速通道指定,但可能无法获得或维持相关福利[125] 孤儿药指定相关情况 - 美国罕见病患者群体一般定义为每年少于200,000人,产品获孤儿药指定后,美国独占期为7年,欧洲为10年,欧洲可减至6年[126] - 即使产品获得孤儿药独占权,也可能无法有效保护产品免受竞争[127] 加速注册途径风险 - 公司计划通过加速注册途径获得FDA或外国监管机构批准,若未获可能需进行额外研究或试验[128] - 2022年12月29日签署的FDORA对FDA加速批准途径进行了改革[128] - 加速批准通常取决于申办者承诺进行额外的批准后验证性研究,若未证实临床获益,FDA可能撤销批准[128] 医保政策变化 - 自2013年4月1日起,美国医保对供应商的支付每年最多削减2%,该政策将持续到2031年,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曾临时暂停,2023年综合拨款法案将2%的医保削减延长至2032财年的前六个月,并将2030财年和2031财年的削减比例提高到2%[131] - 2012年美国纳税人救济法案将政府追回供应商多付款项的诉讼时效从三年延长至五年[131] - 自2024年1月1日起,美国医疗补助药品回扣计划中制造商向州医疗补助计划支付回扣的法定上限将取消[131] 数据保护法规违规风险 - 违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公司可能面临最高2000万欧元或上一财年全球年营业额4%的罚款(以较高者为准)[134] - 违反英国实施的与GDPR相关的立法,公司可能面临最高1750万英镑或全球收入4%的罚款(以较高者为准)[135] - 违反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公司可能面临每次违规2500美元或每次故意违规7500美元的罚款[135] 隐私立法生效情况 - 康涅狄格州、弗吉尼亚州和科罗拉多州类似CCPA和CPRA的立法于2023年生效;犹他州的此类立法将于2023年12月31日生效;佛罗里达州、蒙大拿州和得克萨斯州的类似立法将于2024年生效;田纳西州和爱荷华州的类似立法将于2025年生效;印第安纳州的类似立法将于2026年生效[135] 政府停摆及疫情对监管影响 - 2018年和2019年美国政府多次停摆,FDA和SEC等监管机构让关键员工休假并停止关键活动[136] - 因新冠疫情,FDA曾临时推迟对外国制造工厂的检查和对国内制造工厂的常规监督检查,目前仍在处理外国检查的积压工作[136][137] - 未来政府停摆可能影响公司进入公开市场和获得必要资本的能力[137] 业务安排法律约束 - 公司与多方的业务安排可能受联邦和州医疗保健欺诈与滥用、虚假索赔、透明度等法律约束,违规或致重大损失[138]
Oric(ORIC)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