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皖通科技(002331) - 2023 Q4 - 年度财报
皖通科技皖通科技(SZ:002331)2024-04-26 16:37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2023年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1] 业务板块变动 - 2011年9月,公司完成对华东电子100%股权的收购,新增港口航运信息化版块[9] - 2018年1月,公司完成对赛英科技100%股权的收购,新增军工电子信息版块[9] - 2023年4月,公司将赛英科技100%股权转让,剥离军工电子信息化业务[9] - 2023年4月,公司收购完成华通力盛70%股权,新增智慧环保版块[10] - 2023年收购华通力盛70%股权,进军智慧环保业务领域[23] - 本期转让成都赛英科技全部股权,收购华通力盛70%股权[31] - 2023年4月,公司现金收购华通力盛(北京)智能检测集团有限公司,新增智慧环保业务并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预计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71] - 本期转让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收购华通力盛(北京)智能检测集团有限公司70%股权[147] - 公司于2023年以18830万元现金收购华通力盛70%股权,完成过户并纳入合并报表[172][173] - 公司为解决赛英科技资质影响,三次公开挂牌转让其100%股权,第三次挂牌底价不低于17831.12万元[173] - 公司将赛英科技100%股权以17831.12万元出售给康达晟璟,已收到全部转让款[174] 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变更 - 1999年5月12日至2000年12月21日,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51%[11] - 2000年12月22日至2004年9月21日,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75.5%[11] - 2004年9月22日至2005年9月25日,安徽国元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75.5%[11] - 2005年9月26日至2019年3月4日,王中胜、杨世宁和杨新子为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12.16%[11] - 截至报告期末,西藏景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19.97%[11]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191][19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0.13亿元,较2022年增长3.02%[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841万元,较2022年增长23.96%[1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4亿元,较2022年下降8918.68%[12] - 2023年末总资产为28.94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8.44%[1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80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4.46%[12]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1683万元,2022年为6.64万元,2021年为160.94万元[15]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82.58万元,2022年为937.44万元,2021年为1332.77万元[15] - 2023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 -534.93万元,系应收处置子公司剩余处置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425.01万元,2022年为1640.32万元,2021年为1535.71万元[16]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2%[21] - 公司2023年利润总额为 - 7204.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04%[21]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7840.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96%[2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13亿元,同比增长3.02%[29] - 2023年销售费用86,059,619.27元,同比增长26.29%[33] - 2023年管理费用89,645,959.58元,同比减少13.20%[33] - 2023年财务费用 -4,290,869.35元,同比减少29.94%[33] - 2023年研发费用77,121,745.33元,同比增长0.50%[34]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77亿元,同比减少2.92%;现金流出小计12.11亿元,同比增加9.26%;现金流量净额-1.34亿元,同比下降8918.68%[55]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21亿元,同比增加30.29%;现金流出小计4.03亿元,同比增加18.11%;现金流量净额1840.13万元,同比上涨203.72%[55]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8亿元,同比增加193.82%;现金流出小计1.20亿元,同比增加174.52%;现金流量净额1795.20万元,同比上涨456.03%[55] - 2023年投资收益-1313.5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8.2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4.91万元,占比-0.21%;资产减值-1935.36万元,占比26.86%[58] - 2023年末货币资金6.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25%,较年初下降5.34%;应收账款8.63亿元,占比29.81%,较年初上升3.01%[58][59] - 2023年末存货4.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91%,较年初下降1.46%;固定资产2.67亿元,占比9.22%,较年初上升1.11%[59] - 2023年末短期借款9631.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33%,较年初上升1.79%;合同负债1.37亿元,占比4.72%,较年初上升0.69%[61][62] - 报告期投资额1.88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0,变动幅度100%[63] - 2023年4月25日,公司以17831.12万元出售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该股权贡献净利润24万元,占净利润总额的1.12%,转让产生1696.52万元损失[69]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3,194,717.79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09,391,163.82元,主要源于技术工程施工收入[200] 各季度营业收入情况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931万元、1.77亿元、2.07亿元、5.40亿元[15] 行业政策目标 - 到2025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要达到85%[20] - 2025年起,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和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 - 到2025年,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 - 到2025年安徽将巩固综合交通优势,建成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等的开放枢纽[27] 各业务线市场拓展情况 - 高速公路信息化领域中标项目合同总额近3亿元[22] - 智慧高速网络布局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22] - 港口航运信息化领域与2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研讨[22] - 智慧城市领域中标多个智慧交通项目,首个数字乡村业务项目落地河北邢台[23] - 华通力盛智慧环保业务覆盖10余个省份[23] 公司技术研发情况 - 已申报8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通过适用性检测认证[23] - 拥有两百余项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24] - 成立皖通智慧研究院探索数字技术与大交通融合发展[25]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647人,较2022年的769人减少15.86%,占比40.21%,较2022年的61.67%减少21.46%[50]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77,841,413.09元,较2022年的76,734,547.20元增长1.44%,占营业收入比例7.68%,较2022年的7.80%减少0.12%[50] - 2023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2,476,722.91元,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3.11%,2022年为0元[50] - 华东智能岸边理货系统 - 华为版研发资本化金额745,949.91元,已完成[50] - 多用途码头操作系统研发资本化金额106,232.65元,已完成[51] - 物联网平台V1.0研发资本化金额1,042,926.06元,已完成[53] 各业务线收入占比及同比变化 - 2023年高速公路行业收入4.93亿元,占比48.61%,同比下降18.48%[29] - 2023年港口航运行业收入1.40亿元,占比13.83%,同比下降25.13%[29] - 2023年城市智能交通行业收入1.01亿元,占比9.96%,同比增长33.10%[29] - 2023年系统集成产品收入6.44亿元,占比63.55%,同比下降9.42%[29] - 2023年技术服务产品收入2.71亿元,占比26.71%,同比增长65.15%[29] - 2023年安徽省内收入3.43亿元,占比33.84%,同比下降22.59%[29] - 2023年安徽省外收入6.70亿元,占比66.16%,同比增长24.01%[29] - 系统集成业务本期收入564,113,687.56元,同比减少9.93%[31] - 技术服务业务本期收入147,929,538.58元,同比增长66.05%[31] - 产品销售业务本期收入53,968,266.03元,同比增长6.63%[31]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60,671,008.98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5.86%[3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74,612,951.5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0.09%[33] 公司业务季节性特征 - 公司营业收入及现金流呈季节性特征,上半年少,下半年多[29] - 公司下游客户实行预算管理及集中采购制度,导致营业收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呈现季节性特征[76] 公司业务市场前景与风险 - 综合交通大数据治理平台项目建成后具备年新装或升级改造160公里高速公路和230公里国省干线智能路网管理系统的生产能力[38] - 国内港口堆场内冷藏箱数据采集监控需求逐渐饱和,安装于冷藏集装箱机组控制箱内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将成冷链物流新利润增长点[40] - 华东目前教育业务主要面向全国不到百所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港口、航运等院校,现有院校客户基本覆盖国内港口航运主要院校,市场规模小增长乏力[42] - 公司考虑将教育业务重点向全国超千所相关物流、交通行业院校推广,再根据不同院校需求拓宽业务范围[42] - 智能码头操作系统已推广应用于几十个集装箱码头,仍有较大市场空间,但面临客户化工作量大问题[46] - 智能理货2.0在多个现场部署使用,简化理货流程,节省人力物力,创造经济价值,但也暴露平台问题[45] - 数字环保智能物联平台实现车用尿素加注销售等业务信息化闭环管理,销售数据实时上传云端[47] - 无人机房全息感知云控平台实现高速公路机房、配电房设备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及监测主动化等[48]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处于3%左右的低增长区间,公司部分业务易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及上游客户需求变化影响[76] - 公司所处智慧交通行业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若政策弱化或变动,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发展和订单规模[76] - 国企参与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及港航行业竞争加剧,使公司利润空间被压缩,毛利率下降[77] - 公司收购华通力盛70%股权形成较大商誉,若华通力盛未来经营不佳,商誉有减值风险[77] 公司治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治理结构,治理实际状况与规范性文件基本相符[80] - 公司股东大会严格按要求召集、召开,重大决策由股东大会依法作出决议[80] - 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规范,与公司在各方面独立,不存在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和担保情形[80]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按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确保公司有效运作和信息披露准确[80]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82] - 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业务、资产等方面完全独立[83] - 公司建立和完善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报告期内董事会对其进行绩效考核[81] - 公司严格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无选择性信息披露行为[81] - 公司规范投资者关系活动,建立与投资者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81] 股东大会情况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58%,召开日期为2月1日[85]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27%,召开日期为2月22日[85]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21%,召开日期为4月7日[85]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54%,召开日期为6月16日[85] - 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62%,召开日期为9月7日[85] 公司人员变动与薪酬情况 - 2023年5月4日,孔梅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87][88] - 2022 - 2023年公司副总经理薪酬从33480降至28380,合计薪酬从72540降至67440,减少5100[87] - 陈翔炜现任公司董事兼董事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