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62亿元,同比下降25.84%[16]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33.32万元,同比下降不适用[16]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4.48万元,同比下降120.20%[16]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14%,同比增加32.72个百分点[16] - 公司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84亿元,同比下降3.17%[16] - 公司2023年末总资产为24.72亿元,同比下降2.16%[16]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股,同比下降不适用[16] - 公司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9%,同比下降不适用[16] - 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下降不适用[16] - 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9%,同比下降不适用[16]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5.84%,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客户预算推迟影响[17] - 2023年度公司净利润转盈为亏,研发投入同比增加39.00%[17] - 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20.20%,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和薪酬支付费用增加[17]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7,692,681.68元,同比下降显著[18]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054,234.20元,亏损扩大[18]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839,300.00元,较2022年减少[1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351,917.07元[19]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59,531,404.82元,较期初大幅增加[21] - 2023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255,163,248.02元,较期初略有增加[21]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6,228.58万元,同比下降25.84%[22]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18,396.03万元,同比增长39.00%[22] - 公司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33.3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26.47万元[22]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228.58万元,同比下降25.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33.32万元[93]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6,228.58万元,同比下降25.84%[10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33.32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26.47万元[101] - 营业成本为11,394.15万元,同比下降23.66%[103] - 研发费用为18,396.03万元,同比增长39.00%[1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4.48万元,同比下降120.20%[103] - 智慧金融产品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22,026.39万元,同比下降29.28%[104] - 城市管理产品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3,153.82万元,同比下降12.69%[104] - 公司已与中国农业银行签订智慧金融产品及解决方案合同,已履行金额为60,389.11万元[104]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4,018.1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1.56%,其中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为21,671.04万元,占比82.62%[107][108]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5,468.9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8.21%,其中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173.73万元,占比27.11%[109][110]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59,531,404.82元,较上期期末增加1,052.78%,主要系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增加所致[114] - 公司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114,786,910.82元,较上期期末减少37.06%,主要系年底收款较好[114] - 公司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6,490,556.10元,较上期期末增加316.87%,主要系预付货款增加所致[114] - 公司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21,598,198.65元,较上期期末增加63.20%,主要系设备增加所致[114] - 公司使用权资产本期期末数为77,945,191.03元,较上期期末增加504.92%,主要系新增租赁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办公室所致[114] - 公司应付账款本期期末数为32,569,779.90元,较上期期末减少61.50%,主要系材料采购款、服务采购款减少导致[115] - 公司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为12,454,823.63元,较上期期末减少61.36%,主要系预收商品款减少所致[115] - 公司租赁负债本期期末数为62,750,443.02元,较上期期末增加819.88%,主要系新增租赁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办公室所致[115] - 预计负债为19,085,739.06元,主要由于产品升级成本[116] - 股本增加至258,973,147.00元,同比增长40.00%[116] - 未分配利润为-186,330,102.17元,主要由于年度亏损[116]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额为95,000,000.00元,同比增长533.33%[117] - 公司向子公司格灵科技和瞳门科技分别增资6500万元和3000万元[11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255,163,248.02元[1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359,531,404.82元[118] - 瞳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278.03万元[119] 研发与技术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14%,同比增加32.72个百分点[16] - 2023年度公司净利润转盈为亏,研发投入同比增加39.00%[17]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18,396.03万元,同比增长39.00%[22] - 公司研发投入18,396.0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0.14%,同比增长39.00%[92] - 公司研发人员为316人,占员工总数的70.38%[92]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1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70.38%,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3,198.18万元,平均薪酬为40.61万元[89] - 公司研发的智能认知系统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于商业地产和智慧通行等领域,收入为1,552,000.00元,同比增长29.01%[87] - 公司研发的语音记录分析设备收入为5,660,000.00元,同比增长3.86%,应用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87] - 公司研发的低成本边缘人体识别智能摄像机产品已完成开发,应用于交互和体育健康领域[87] - 公司研发的深瞳大脑AI技术平台支持多源多模态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清洗归类,有效节省标注成本,提升算法模型研发效率[89] - 公司研发的列车智能检测平台已在高铁和地铁线路上实现落地应用,支持数条高铁、地铁线路的列车巡检业务[90] - 公司研发的AI交通事件分析系统和AI智能管理分析平台已在多个省市开展试点[90] - 公司研发的双光温测智能识别设备与应用系统在2020年初迅速推出,用于体温测量与核查[90] - 公司研发的边缘计算设备自2018年推出后在中国石化的智慧油站项目中得到快速应用[90] - 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包括智源智能前端产品、灵犀数据智能平台及深瞳行业应用平台,可标准化销售或定制化组合[27] - 公司采用敏捷研发方法,通过迭代和复盘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和研发过程[27] - 公司在产品需求调研阶段结合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确定产品核心目标特性和功能[27] - 公司在可行性验证阶段进行大量算法实验,并通过客户沟通调整和优化产品形态[27] - 公司在产品研发阶段发布多个内外部测试版本,进行快速迭代[27] - 公司在产品发布阶段进行小批量验证和量产导入,确保产品功能指标[28] - 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不涉及硬件直接生产[28] - 公司通过直销和渠道商销售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终端客户[29] - 公司属于人工智能行业中的计算机视觉行业,专注于智慧金融、城市管理等应用场景[30] - 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技术层是核心[31] - 公司核心算法在国内外人工智能算法竞赛中多次夺冠,达到行业领先水平[39] - 公司开源了TrillionPairs和Glint360K两个人脸识别数据集以及PartialFC训练代码,推动行业技术发展[39] - 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重大科研项目[39] - 公司核心算法技术已应用于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商业、体育健康、轨交运维、元宇宙等领域[40] - 67%的中国企业已开始探索生成式AI在企业内的应用机会或进行相关资金投入[41] - 2023年人工智能在互联网、电信、政府、金融和制造业等行业的应用渗透率居前[41] -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在企业、专利和论文数量等方面进入国际领先行列[41] - 数据、算力和算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大模型和生成式AI对这三者提出了更高要求[41] -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在用标准机架超过760万架,算力总规模达197EFLOPS,居全球第二[42] - 到2025年,中国算力规模目标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43] - 公司深瞳大脑支持数十亿训练数据、数亿类别任务,数百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的训练[46] - 公司研发了基于图像、语言、语音多种模态的弱监督大模型训练算法,节省大量数据标注资源[46] - 公司已在智慧金融、轨交运维等业务领域开始落地应用多模态大模型,效果远优于传统小模型[46] - 公司深瞳大脑包含数据平台和训练平台,支持多源多模态数据的自动收集和清洗归类[45] - 公司通过人工标注加AI模型自动化预识别的方法,为算法提供精准的基础训练数据[46] - 公司训练平台支持在海量数据中进行挖掘,主动触发模型更新训练,提高算法准确率和生产效率[46] - 公司数据平台通过构建自动化处理为主、人工标注为辅的标注体系,有效节省标注成本[46] - 跨平台模型训练技术可将训练任务管理平台产出的模型自动发布到各种类型的显卡或平台,包括英伟达显卡、海思系列芯片、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算能计算平台等,无需人工干预,有效降低研发成本[47] - 3D立体视觉技术通过多目传感器标定与深度估计技术,使用一对成本更为低廉的可见光相机组成双目系统,对场景深度信息进行估算,达到普通结构光相机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相机的可靠性和易用性[47] - 运动姿态分析技术在智慧金融领域协助银行客户进行员工履职分析与管控,人员重点区域违规管控、人员操作异常管控、人员动作异常管控等项目均达到较高的检测精度[47] - 运动姿态分析技术在体育健康领域可评判用户动作是否完成及标准程度,评判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跳绳、篮球交替运球、篮球护球训练等17项基础测试和训练动作时,具备较高水平的检测精度[47] - 3D重建与立体视觉分析技术在轨交运维场景中,公司产品已覆盖列车常见的190余种故障项点,项点处理速率超过20,000个/小时,在高级重要性项点的故障诊断成功率大于95%[47] -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车辆识别技术,能够对大陆号牌、港澳号牌、非机动车号牌等多种类型的车牌进行多种尺寸和角度的识别,支持倾斜角度在45°范围内的车牌,准确率在99%以上[48] - 公司研发的交通场景理解及事件检测识别技术,可自动化识别闯红灯、不按导向行驶、不礼让行人等11种交通违法场景,结合车辆重识别技术可准确定位车辆位置[48] - 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开数据集MegaFace上识别准确率达到99.1%,在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亿级人像算法测试中,1比1人像比对测试万分之一误识率下的通过率为99.97%[48] - 公司研发的百亿级人员聚类技术可支撑上万路摄像头接入并实时完成动态聚类,支持室内场景和光照、质量和姿态等都不受控的室外复杂场景中的大规模商用[48] - 公司研发的以图搜图引擎支持多架构、不同计算设备上的图片检索功能,单机可实现上亿人脸图片秒级返回,集群可实现数十亿级图片秒级返回[48] - 公司人脸活体识别技术已积累千万级攻击样本,可防止非活体人脸通过闸机[49] - 公司机器人实时定位与建图技术(SLAM)在室内场景下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半户外场景下可达厘米级[49] - 公司机器人虚拟示教技术通过高精度3D重建技术提升实施速度3倍以上[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深瞳灵境”沉浸式交互感知系统支持远距离精确同步的多相机协同系统[49]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孙公司共计拥有有效专利46项、有效软件著作权152项[52]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83,960,346.49元,同比增长39.00%[53]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14%,较上年增加32.72个百分点[53] - 公司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升级项目预计总投资344,798,500.00元,累计投入106,085,934.96元[57] - 公司研发自有图像预训练大模型,提升视频分类、图片分类等任务效果[60] - 公司研发自有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推动业务场景应用落地[65] - 公司推出面向轨交行业的可穿戴AI解决方案,基于自研算法、应用和硬件提供标准作业流程履职助手,提高作业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67] - 公司开发面向沉浸式交互体验的基础设施、计算设备和游戏应用管理平台,通过自研的虚拟ID技术、视觉动捕技术、空间定位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可部署在不同体量的沉浸式体验场景[70] - 公司推出面向银行的AI视频智能化中台,实现安防预警、合规操作监控、风险事件预警和运营效率分析等功能,应用于银行网点、金库、办公大楼和产业园区等领域[72] - 公司推出面向公安行业的视图大数据解决方案,开发集视图大数据系统、视图库系统、地图服务、运维管理平台和数据治理系统等系统为一体的安防产品线[73] - 公司开发面向智慧高速和城市交通的智慧交通全息感知设备,通过视频图像结构化识别算法引擎和雷视拟合技术,完成路口交通参与者的视觉识别和数据融合[75][76] - 公司推出面向加油站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场景的智慧油站解决方案,通过自研算法、引擎、应用软件和硬件为加油站的经营决策提供量化数据支撑[78][79] - 公司开发具有不同算力、不同业务应用的高性比边缘计算产品,输出公司领先的AI算法能力,通过云边结合实现算法动态从云端下发到边缘端[84][85] - 公司完成可穿戴智能相机开发,实现对高安全性行业的实时智能分析和指导,应用于轨交、航空、医疗和特种设备等领域[86] - 公司计划增加多模态大模型方向的研发投入,提升计算机视觉任务在语义层面的各项指标[123] - 公司将继续推动人才体系建设,聚焦人才培养,优化组织架构和薪酬激励机制[126] 公司治理与股东承诺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公司负责人赵勇、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杜家芳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半数以上董事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8]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2年年度报告及摘要、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利润分配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等议案[129]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130] - 公司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董事会换届选举等议案[130]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勇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32.66万元[132] - 公司董事、财务总监王艳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27.62万元[132] - 公司董事、核心技术人员李兴华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7.12万元[132] - 公司独立董事刘倩和叶磊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均为8万元[132] - 公司监事会主席吴春梅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7.11万元[132] - 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周瑞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1.57万元[132] - 公司董事会秘书王政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09.99万元[13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73.99万元[14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2023年度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05.77万元[146] - 公司2023年度董事薪酬方案、监事薪酬方案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已通过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143] - 公司2023年度利润
格灵深瞳(688207)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