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灵深瞳(688207)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核心技术人员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02:28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情况 - 核心技术人员胡开先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负责的泛安防产品交付中心工作已完成交接 [2][3] - 胡开先间接持有公司股份372,914股,占总股本的0.1440%,离职后将继续遵守科创板上市规则及IPO承诺 [3] - 胡开先任职期间参与的研发项目已完成交接,不影响在研项目推进,知识产权归属明确且无纠纷 [4][6] 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 - 胡开先签署的《保密和知识产权协议》确保其在职期间所有研发成果归公司所有,无职务成果纠纷 [4][5] - 公司未发现胡开先存在泄露商业秘密或违反竞业限制的行为 [5] 对公司研发与经营的影响 - 公司研发体系成熟,团队结构完整,核心技术人员调整不会对技术研发、核心竞争力或日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6][7][8] - 公司强调研发人才梯队建设,现有团队具备持续创新能力,不依赖单一核心技术人员 [7] 保荐机构核查结论 - 保荐机构认为胡开先离职不影响公司专利权完整性及核心技术,研发与经营均正常进行 [7][8] - 本次调整未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造成实质性影响,保荐机构无异议 [8]
格灵深瞳(688207)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92.9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0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6.07元,下跌0.43% [1] - 换手率3.45%,成交量6.51万手,成交金额1.05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92.97万元,占比成交额16.13% [1] - 超大单净流出1024.32万元、占成交额9.76%,大单净流出668.64万元、占成交额6.37% [1] - 中单净流出1353.13万元、占成交额12.89%,小单净流入339.83万元、占成交额3.24%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67.47万元、同比减少75.02% [1] - 归属净利润4450.40万元,同比减少64.22% [1] - 扣非净利润4692.41万元,同比减少59.38% [1] - 流动比率13.143、速动比率12.871、资产负债率7.50%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3年,位于北京市,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25897.314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3873.561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赵勇 [1] 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4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87条,专利信息130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4个 [2]
格灵深瞳核心技术人员胡开先辞职,24年营收同比下降55%,人才流动成科创企业考题
新浪证券· 2025-08-13 19:45
核心人事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胡开先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约3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144% [1][2] - 胡开先2015年加入公司,担任泛安防产品交付中心负责人,负责安防领域产品研发交付 [2]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工作将正常开展,核心技术团队已有交接安排 [3] 管理层频繁调整 - 今年以来管理层调整频繁,年初副总经理兼核心技术人员周瑞辞职 [4] - 周瑞离任后新增认定闫梓祯为核心技术人员 [5] - 2024年9月财务总监王艳辞职,由吴梦接任,董事会亦进行人员调整 [5]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营收1.17亿元,同比暴跌55.30%,创上市以来新低 [7]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134.24% [7] - 公司自2018年以来持续亏损,仅在2022年实现微利0.33亿元 [7] - 2024年员工数降至367人,创上市以来新低 [9] 业务转型与市场压力 - 主营业务增长乏力,通过收购军工领域硬件企业寻求业绩翻身 [8] - 溢价收购亏损资产被市场质疑为"饮鸩止渴" [8] - 上市初期被红杉中国看好,如今市值仅40亿元左右,与千亿美元估值愿景相去甚远 [11] 行业背景 - AI行业核心技术人才流动普遍,"AI四小龙"多家公司经历核心人物出走 [10] - 当前股价16.07元/股,近一年涨幅52.18%,总市值41.62亿元 [12] - AI行业进入新一轮竞争和洗牌期,核心技术人才留存成为行业共同挑战 [12]
格灵深瞳(688207)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整核心技术人员的核查意见
2025-08-13 18:17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胡开先因个人原因辞职,间接持股0.1440%[2][3] - 变动后核心技术人员无胡开先[7] 影响说明 - 胡开先离职不影响公司多方面情况[4][6] - 保荐机构认为调整不影响研发和经营[9] 未来策略 - 公司将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8]
格灵深瞳(688207) - 格灵深瞳关于调整核心技术人员的公告
2025-08-13 18:15
人员变动 - 核心技术人员胡开先因个人原因辞职,间接持股0.1440%[2][4] - 变动后核心技术人员为赵勇等五人[8] 工作交接 - 胡开先工作完成交接,公司经营研发正常[7] 未来策略 - 公司将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9] 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调整无实质影响且无异议[10][11]
格灵深瞳(688207)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04.8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8:1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格灵深瞳报收于16.07元,下跌3.19% [1] - 换手率4.53%,成交量8.54万手,成交金额1.38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04.80万元,占比成交额8.75% [1] - 超大单净流出245.03万元、占成交额1.78% [1] - 大单净流出959.77万元、占成交额6.97% [1] - 中单净流出749.60万元、占成交额5.45% [1] - 小单净流入455.20万元、占成交额3.31%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67.47万元、同比减少75.02% [1] - 归属净利润4450.40万元,同比减少64.22% [1] - 扣非净利润4692.41万元,同比减少59.38% [1] - 流动比率13.143、速动比率12.871、资产负债率7.5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 [1] - 注册资本25897.3147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3873.561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赵勇 [1] 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4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87条,专利信息130条 [2] - 行政许可4个 [2]
观察者网WAIC直播实录:AI大潮下的具身和人形,中国在跟跑还是并跑?
观察者网· 2025-08-03 13:36
行业格局与公司战略 - 美的集团通过2016年收购库卡机器人实现To B转型 布局四大板块:楼宇科技 工业技术 机器人与自动化 新兴AI业务[4] - 美的2023年启动人形机器人规划 凭借核心零部件技术积累和完整产品线切入赛道 2024年加速产品开发与应用尝试[4] - 库卡机器人主要服务汽车制造 3C 船舶 飞机制造等行业 在美的灯塔工厂应用广泛[5] - 格灵深瞳作为首家科创板AI计算机视觉上市公司 深耕金融安防领域 近期拓展体育考试训练和AI PC大模型一体机业务[5] - 真格基金重点布局AI与机器人早期项目 已投资月之暗面 Manus Genspark等具身智能企业[6][57] 技术演进路线 - 人形机器人关节数量从传统200+缩减至40个左右 强化学习算法显著降低调试难度[8][9] - 技术路线从液压传动转向电动传动 控制方式从rule-base转向learning-base 中国供应链优势推动成本下降[12] - 双足形态在动态平衡性上具优势 轮式更适合标准化场景 智元创新的轮足折叠设计尝试融合两者优势[13][16][19] - 五指灵巧手在70%场景可被两指夹具替代 但数据采集和复杂操作仍需五指结构[27][28] - 视频模型和world model成为具身智能关键技术 需解决物理世界数字化重建的高成本难题[37][43] 应用场景展望 - 工业场景将率先落地 上汽计划引入500台人形机器人进厂 聚焦搬运 装配等六大核心工序[9][15] - 家庭场景面临安全隐私等挑战 需分阶段从工业→商业→家庭推进 预计5-10年实现普及[13][66][67] - 家电机器人化成为新方向 如智能烤箱通过视觉识别和自动调节实现主动服务[64] - 高人力成本场景优先突破 如美国餐厅后厨等海外市场更具商业化潜力[58][73] 中美竞争态势 - 中国占据全球40%人形机器人专利 机电产业链优势显著 核心部件价格快速下降[69][72] - 美国在AI基础技术领先 中国在场景落地和政策支持方面占优[70][71] - 人才储备呈现"中美华人竞争"格局 中国需突破算力瓶颈并拓展全球化市场[72][73]
AI大潮下的具身和人形,中国在跟跑还是并跑?
观察者网· 2025-08-03 13:35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 - 具身智能被视为通往AGI的必经之路 特斯拉Optimus和波士顿动力Atlas的进展引发全球关注 [1] - 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已从"跟跑"转向与美国"并跑"甚至寻求"弯道超车" [1] - 行业讨论焦点集中在电机供应链 强化学习算法 落地场景与资本路径 [1] 美的集团机器人战略布局 - 2016年起通过收购库卡等企业布局To B业务 形成四大板块:楼宇科技 工业技术 机器人与自动化 新兴AI业务 [3][4] - 人形机器人业务2023年启动规划 2024年加速发展 依托电机 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积累 [4] - 库卡机器人主要服务汽车制造(60%) 3C(20%) 船舶/航空(15%)等工业领域 [4] 格灵深瞳技术路线 - 中国首家科创板AI上市公司 深耕计算机视觉12年 覆盖金融安防 智慧体育等场景 [5] - 推出视觉基础大模型MVT 1.5版本 实现图像到视觉token的转换 [5][32] - 探索视频模型技术 提升机器人对动态场景的理解能力 [36] 人形机器人技术演进 - 关节数量从传统200+缩减至现代40个(全身30个) 强化学习使复杂控制成为可能 [8][9] - 技术路线从液压传动(波士顿动力)转向电动传动(中国供应链优势) [12] - 控制方式从rule-base转向learning-base 提升任务泛化能力 [11][12] 形态路线争议 - 双足形态:适合动态复杂场景(工厂阶梯 火星移民) 具备动力学平衡优势 [16][18] - 轮式形态:平坦场景效率更高(家庭 标准工厂) 安全性更优 [13][15] - 混合形态:智元推出可折叠轮足机器人 尝试平衡效率与适应性 [20] 灵巧手发展路径 - 五指灵巧手:符合人机交互直觉 数据采集便利 但成本高达数万元 [22][25] - 两指夹爪:满足70%基础任务 成本优势明显 成为当前主流方案 [25][26] - 美的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必须配备五指手 工业场景则倾向专用末端 [22][23] 技术概念解析 - 具身智能:实现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 需与物理世界持续交互 [30][33] - World Model:物理世界的数字重建 面临数据采集成本高难题 [40] - 强化学习:具身智能必备组件 但reward函数设计仍是关键挑战 [42][46] 中美产业对比 - 中国优势:机电产业链成熟(占全球人形机器人专利40%) 人才储备充足 政策支持力度大 [63][64] - 美国优势:AI基础研究领先 人力成本推动场景落地更快 [63][66] - 硬件创新中国占优(蔚小理等) 软件创新美国领先 全球市场成为共同目标 [66] 商业化落地展望 - 工业场景优先:上汽计划引入500台人形机器人 分阶段实现自动化 [9][60] - 家庭场景需突破:安全标准 隐私保护 个性化交互等核心问题 [61] - 数据采集瓶颈:需建立类似特斯拉FSD的规模化数据获取机制 [57]
今日374只个股突破五日均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4:36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590 38点 处于五日均线之下 跌幅0 70% [1] - A股总成交额达15250 45亿元 [1] - 374只A股价格突破五日均线 其中14只个股乖离率超过5% [1][2] 个股乖离率排名 - 易点天下乖离率最高达14 50% 今日涨幅20 00% 换手率32 17% [1] - 数字认证乖离率13 64% 涨幅20 00% 换手率13 29% [1] - 西菱动力乖离率12 52% 涨幅19 00% 换手率12 74% [1] - 捷邦科技乖离率12 02% 涨幅16 80% 换手率30 33% [1] - 慧博云通乖离率10 05% 涨幅15 36% 换手率17 23% [1] - 贵州百灵乖离率8 12% 涨幅10 00% 换手率8 84% [1] - 索辰科技乖离率7 82% 涨幅12 15% 换手率16 03% [1] - 凯格精机乖离率7 64% 涨幅12 05% 换手率33 57% [1] - 永信至诚乖离率7 62% 涨幅11 50% 换手率11 65% [1] - 环球印务乖离率7 47% 涨幅10 00% 换手率8 65% [1] - 极米科技乖离率7 26% 涨幅9 91% 换手率5 21% [1] - 江南新材乖离率7 13% 涨幅10 01% 换手率32 75% [1] - 良信股份乖离率6 99% 涨幅10 05% 换手率7 02% [1] - 冰轮环境乖离率6 94% 涨幅10 00% 换手率4 69% [1] - 中嘉博创乖离率6 53% 涨幅10 00% 换手率3 60% [1] - 诺德股份乖离率6 39% 涨幅10 02% 换手率17 52% [1] - 科兴制药乖离率6 33% 涨幅10 90% 换手率8 11% [2] - 神州数码乖离率6 30% 涨幅10 00% 换手率13 57% [2] - 长盈精密乖离率6 27% 涨幅9 87% 换手率13 64% [2] - 泰坦股份乖离率5 93% 涨幅8 04% 换手率3 72% [2]
MLOps概念涨2.04%,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6:38
MLOps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5日收盘,MLOps概念上涨2.0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位 [1] - 板块内16股上涨,拓尔思、星环科技、格灵深瞳涨幅居前,分别上涨7.56%、5.77%、5.06% [1] - 恒华科技、宇信科技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40%、1.99% [1]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Sora概念(文生视频)以2.98%涨幅居首,光刻机、多模态AI、华为昇腾紧随其后,涨幅均超2% [2] - 海南自贸区跌幅最大(-3.77%),雅下水电概念、抽水蓄能、赛马概念跌幅均超2% [2] 资金流动情况 - MLOps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46亿元 [2] - 13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5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 润和软件主力资金净流入1.04亿元居首,拓尔思、光环新网、奥比中光分别净流入9589.75万元、6257.25万元、5042.11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奥比中光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7.22%,科大国创(6.13%)、光环新网(6.07%)紧随其后 [3] - 星环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2349.22万元,净流入率6.05% [3] - 宇信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1.51亿元,净流出比率达-15.8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