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天顺联(00994) - 2023 - 年度财报
中天顺联中天顺联(HK:00994)2024-04-26 16:42

财报基本信息 -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5] 公司业务战略与经营策略 -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可再生能源市场环境变化调整各业务分部经营策略[6] - 公司业务战略是投资有经济增长潜力的开发项目,以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和保持可持续增长[8] - 董事会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长远前景光明,管理层将努力提高集团盈利能力[8]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可再生能源业务、电子商务业务以及建筑信息模型服务和销售桩柱等其他业务[12]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电子商务及建筑信息模型服务业务[78] 公司融资举措 - 公司管理层于2023年底及2024年初向投资者发行新股筹集资金,支持集团发展和业务增长,加强财务状况并扩大股东基础[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公司总收益约为3.458亿港元,较2022年的2.134亿港元增加,主要因可再生能源业务收益上升约1.308亿港元,部分被建筑信息模型服务收益下降约0.4百万港元抵消[22] - 2023年可再生能源业务贡献收益约3.325亿港元,2022年为2.018亿港元;手头合约共5份,2022年为8份;未确认合约金额总额约为人民币2.244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697亿元[16] - 2023年电子商务业务贡献收益约1200万港元,2022年为1000万港元[19] - 2023年建筑信息模型业务贡献收益约130万港元,2022年为160万港元[21]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约7.1%降至2023年约6.0%,主要因收益组合变动[24] - 2023年销售及行政开支较2022年约5130万港元下降约1370万港元至约3760万港元[27]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5,2022年为1.3;杠杆比率为37.3%,2022年为30.1%;净债务权益比率为 - 6.8%,2022年为23.9%;利息偿付率为 - 20.4,2022年为 - 28.5[29] - 2023年五大客户合共占集团总收益约95.1%,最大客户占约86.8% [80][81] - 2023年五大分包商合共占集团总分包费用约96.8%,最大分包商占约65.4% [82] - 2023年五大供应商合共占约79.8%,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材料成本约37.0% [83]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9590万港元[92]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24名雇员[33] - 公司根据整体市场水平、雇员表现及业绩提供包括薪金、绩效挂钩奖金等的薪酬组合[33] 公司资本与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资本承担[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太阳能发电站租赁负债以约12.6万港元贸易应收款项(2022年12月31日:4.72万港元)及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000万元)作抵押[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37] 公司外币风险情况 - 集团大部分交易以港元、美元及人民币计值,无重大外币风险,主要风险来自人民币及美元,持有相关银行账户缓解风险[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外币对冲政策,将密切监测外币风险并适时考虑运用对冲工具[39] 公司购股计划 - 2017年6月23日唯一股东通过书面决议案采纳购股计划,至今无授出、行使或注销购股情况,计划有效期10年[42] - 公司根据2017年6月23日书面决议案采纳购股期权计划[95] - 公司可向高级行政人员、董事等多类人员授出购股期权[96] - 收到经承授人签署的接纳函及1港元款项,授出购股期权要约视作已获接纳[97] - 上市日期起计10年期届满后,再无要约可供接纳[98] - 股份认购价不得低于股份面值、要约日期联交所所报股份收市价及要约日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中的最高者[99] - 所授出购股权可在不超10年的期间内行使,受提早终止条文限制[101] - 行使所有购股权时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超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数的10%(即51,200,000股)[103]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参与者的购股权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份的1% [103] - 行使所有尚未行使购股权时可配发及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超已发行股份的30% [103] - 购股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105] - 截至年报日期,无根据计划授出、行使或注销购股权,可授出股份总数为51,200,000股,占上市日期已发行股本的10% [106] 公司未来展望 - 到206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80%以上,集团服务和专业技术需求预计增加,集团将挖掘商机并考虑资产出售、收购等[43] 公司管理层履历 - 49岁的吴瑞于2019年4月26日加入集团任执行董事及副主席,在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有丰富经验[45] - 52岁的郭剑峰于2018年7月6日加入集团任执行董事,在建筑及新能源行业有超30年经验[48] - 孙得鑫于2023年3月7日加入集团担任执行董事,有超10年投资及企业管理经验[50] - 何俊傑博士于2019年4月26日加入集团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2023年4月25日调任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及投资方面经验丰富[55] - 陆齐伟于2021年1月25日加入集团担任非执行董事,有超10年外企工作及管理经验[57] - 汤大杰博士于2019年7月16日加入集团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投资、融资及企业管理经验[60] - 孙得鑫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任职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51] - 孙得鑫2015年3月至今担任深圳中天宏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51] - 孙得鑫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担任百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孙得鑫2019年5月至2022年11月担任忠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53] - 何俊傑2013年5月至2019年2月担任百能国际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55] - 何俊傑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担任亚洲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汤博士自2015年10月起担任汇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创始合伙人[62] - 吴冠云先生于2021年12月3日加入集团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管理、会计及金融行业有超20年经验[66] - 连达鹏博士于2022年6月30日加入集团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40年会计、财务和公开发售经验[69] - 傅荣国先生于2023年3月13日加入集团担任财务经理,11月30日起担任财务总监、公司秘书等职,有超30年相关领域经验[71][72]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何俊傑博士在中天宏信投資有限公司股份中好倉權益總額448,000,概約百分比22.4%[1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吳瑞先生在中天宏信投資有限公司股份中好倉權益總額156,000,概約百分比7.8%[1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天宏信投資持有公司股份479,160,000,佔股56.32%[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林志凌女士持有公司股份479,160,000,佔股56.32%[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Condover Asset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53,236,000,佔股6.26%[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簡厚錫博士持有公司股份53,236,000,佔股6.26%[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世民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3,236,000,佔股6.26%[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潘敏兒女士持有公司股份53,236,000,佔股6.26%[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戴芷英女士持有公司股份53,236,000,佔股6.26%[12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郭洪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60,000,000,佔股7.05%[12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32]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订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1,且无构成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33][134] 公司上市相关情况 - 公司自上市日期至年报日期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3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常规守则,2023年已遵守守则条文[136] - 集团参与香港法例第485章规定的强制性公积金,2023年无参与其他退休金计划[137]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操守准则,2023年董事已遵守规定标准[138][139][145]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披露外,2023年12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无其他重大期后事项[140] - 2023年财务报表由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其将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获重新委任[141] - 董事会根据企业管治守则为雇员制定买卖公司证券书面指引,2023年无雇员违反[147] - 董事会职责为保障及提升股东长期价值,监督集团管理、业务、策略及财务表现[1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主席杜毅女士于2023年8月12日辞世,行政总裁何俊杰博士辞任并调任非执行董事[151] - 自杜毅女士辞世及何俊杰博士辞任后,公司暂无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正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152] - 根据守则C.2.1,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职责分工应书面界定,董事会重大决定在会议作出,成员有权提议开会[154] - 参照守则C.2.2,董事会会议召集人一般获委任为会议主席,需确保董事知悉事项[156] - 参照守则C.2.3,召集人需提供会议议程和资料,文件至少提前3天发出,紧急会议需联络董事[157] - 参照守则C.2.4,执行董事带领董事会,确保有效运作,秘书需概括议程并传阅[159] - 参照守则C.2.5,董事会成员有责任确保公司制定良好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会议讨论企业管治事项[160] - 参照守则C.2.6,执行董事鼓励董事投入事务,召集人鼓励不同意见董事表达关注[161] - 参照守则C.2.7,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公司及董事会重大事项[162] - 参照守则C.2.8,执行董事确保与股东有效联系,股东大会后在董事会会议讨论股东意见[163] - 执行董事故责经营集团及执行董事会策略,非执行董事提供专业知识和独立判断,独立非执行董事确保企业管治有效[170][172][174] - 董事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备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公司认为其均属独立[174] - 执行董事故与公司订立雇佣合约,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按三年指定任期获委任,董事至少每三年一次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届时三分之一董事退任并可重选[177][1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有关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命的要求[179] - 公司接获独立非执行董事按上市规则第3.13条发出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180] - 管理由执行董事和高级行政人员组成,负责执行董事会战略和日常运营,董事会明确管理权力并定期检讨授权安排[181][182] - 董事会定期开会讨论制定集团整体策略、运营和财务表现,董事可亲身或电子通讯参与[184] - 根据企业管治守则,董事会应定期开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185] - 各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情况:执行董事吴瑞、郭剑峰出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比例均为100%;孙得鑫出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比例均为100%;非执行董事陆齐伟出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比例均为100%;独立非执行董事汤大杰、吴冠云、连达鹏出席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比例均为100%[186] - 所有董事确认遵守持续专业发展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87] - 2023年董事接受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型主要为出席培训课程和阅读相关出版物[189]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主要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0][192] - 公司于2017年6月2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93][196]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协助董事会审查财务信息、内部控制等[194] - 公司于2017年6月23日成立薪酬委员会[197]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确定/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及政策等[198]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详情载于年报“董事薪酬”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节[200] 公司董事退任与重选情况 - 郭剑峰、吴冠云及何俊杰博士须于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愿重选连任[111] 公司董事合约与保险情况 - 全体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