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良物流(08292) - 2023 - 年度财报
盛良物流盛良物流(HK:08292)2024-04-26 16:54

财务表现 - 空运代理及相关服务收益为850万令吉,较去年减少69.4%[11] - 海运代理及相关服务收益为1670万令吉,较去年减少40.2%[13] - 货运及相关服务收益为1.3百万令吉,同比下降27.8%(2022年:1.8百万令吉)[16] - 仓储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的极少数,少于1%(2022年:少于1%)[17] - 制造及销售塑料产品收益为22.1百万令吉,同比下降14.0%(2022年:25.7百万令吉)[18] - 买卖二手手机业务收益为67.8百万令吉,同比增长31.7%(2022年:51.5百万令吉),占总收益的58.2%[19] - 香港物流服务收益为0.06百万令吉,同比下降96.0%(2022年:1.6百万令吉),占总收益的0.1%(2022年:1.2%)[20] - 综合物流服务业务收益从57.4百万令吉减少至26.4百万令吉,同比下降53.9%[29][30] - 空运服务收益同比下降69.4%,海运服务收益占比从20.7%降至14.3%[29][30] - 综合物流服务毛利率从11.1%下降至7.8%[32] - 制造及销售塑料产品收益从25.7百万令吉减少至22.1百万令吉,毛利率从13.8%下降至9.2%[33][35] - 买卖二手手机业务收益从51.5百万令吉增加至67.8百万令吉,但毛利率从6.6%下降至5.2%[36][38] - 公司年度亏损从12.6百万令吉扩大至20.4百万令吉,每股亏损从1.98令吉仙增加至3.22令吉仙[43]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36.9百万令吉减少至26.9百万令吉,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7.6百万令吉减少至21.7百万令吉[43] - 资产负债比率从14.5%上升至19.8%[43] - 公司未建议派付末期股息[44] - 公司2023年收入为116百万令吉,较2022年的135百万令吉下降14.07%[166] 业务运营 - 空运发货量出口为2057千公斤,进口为1063千公斤[12] - 海运发货量出口为4362标准货柜,进口为4052标准货柜[14]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及物流服务,空/海运代理及相关服务、货运及仓储服务[9] - 公司提供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包括分拣包装、分发及现货及库存报告[10] - 公司业务受COVID-19疫情影响,客户减少订单数目甚至清盘[13] - 公司业务高度分散及竞争激烈,与地方、区域及国际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价格、服务范畴、信息技术及客户网络等竞争[10] - 公司未来将继续扩展香港物流及买卖二手手机业务,以扩大收益基础并改善资本使用效率[26][27] - 公司计划与水发华夏成立合营企业,开发多个项目,包括太阳能发电厂项目[21][22] - 公司正与穗甬国际讨论成立合营企业,拟以51:49股权比例成立,主要投资绿色能源及环保领域[23] - 公司与中为供应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供应链业务发展[24] - 公司变更供股所得款项用途,将26.1百万港元重新分配至一般营运资金及投资目的[25]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最多约51.9百万港元,用于扩展香港物流服务的营运资金[64] - 2023年1月5日,公司将26.1百万港元重新划拨为19.1百万港元营运资金和7.0百万港元投资用途[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42.975百万港元,其中物流服务占15.0百万港元[65] - 公司未使用的8.967百万港元结余作为银行存款存放于信誉良好的银行[65]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动用供股所得款项,但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预计款项将在2024年悉数动用[66]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面临未能重续马来西亚物流服务牌照的风险,可能影响其综合物流服务的提供[51] - 公司已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如全球定位系统和付费护卫押解服务,以减少货物劫持和盗窃的风险[53] - 公司依赖信息技术系统管理报关、营运、工资及会计,已实施灾难复原计划以应对系统故障[57] - 公司有逾2名牌照持有人,合资格处理危险品,并遵循标准程序以确保安全[59]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制定、执行、监察及检讨集团的内部监控系统[131] - 公司已建立持续程序以辨别、评估及管理集团面对的重大风险[133] - 公司董事会通过由上而下的方针确定集团愿意承受的重大风险性质及程度[134] - 公司各部门负责识别自身风险并制定、执行及监察相关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35] - 公司董事会认为集团已执行适当程序维护资产并确保会计记录妥善保存[136] - 公司已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程序及内部监控[137]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包括五名董事,其中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3] - 公司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至少一名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94] - 董事会于本财政年度内举行了七次会议,讨论了包括综合业绩、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ESG报告等事宜[99] - 董事会预定一年举行四次会议,大约每季举行一次,并提前至少14日向董事发出通知[100] - 公司已收到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而作出的年度确认函,确认其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9条的独立性指引[96] - 公司鼓励所有董事参加相关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支付,并要求提供培训记录[98]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錄十五《企業管治守則》所载所有适用的守则条文[86]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策略及方向,决定重大合约、收购、投资、撤资及资产出售等事宜[90]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一套交易守则,确保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时遵守相关标准[87] - 公司董事会下设多个董事委员会,并向其转授各项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日常业务运作[89] - 董事会成员性别比例为60%男性和40%女性[104] - 董事会设立了三个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106] - 审核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凯欣女士为主席[107] - 审核委员会在本财政年度内举行了五次会议,审查了集团的综合业绩和风险管理系统[113] - 审核委员会成员在本财政年度内的会议出席记录:黄凯欣女士4/5,黄兆强先生2/3,马健雄先生5/5,张彩虹女士2/2[114] - 盛良物流有限公司在2023财年内举行了两次薪酬委员会会议,讨论了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18]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凯欣女士担任主席[116] - 提名委员会在2023财年内举行了两次会议,讨论了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和董事委任事宜[125]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马健雄先生担任主席[119] - 提名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检讨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并物色具备合适资格的董事候选人[120] - 提名委员会在提名新董事时会考虑候选人的专业资格、技能、诚信及声誉等因素[122] - 薪酬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并确保薪酬水平足以吸引和留住人才[117] - 薪酬委员会在2023财年内举行了两次会议,黄凯欣女士和马健雄先生出席了所有会议[118][119] - 提名委员会在2023财年内举行了两次会议,马健雄先生和黎国禧先生出席了所有会议[125][126] - 薪酬委员会确保无任何董事或其联系人参与其自身薪酬的制定[117] - 公司已支付年度核数服务费用为680千港元[129] - 公司董事会每月接收管理层提供的集团表现、情况及前景的公正评估[130] - 公司秘书沈成基先生拥有丰富的金融管理及公司秘书领域工作经验[138]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需在股东提出书面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且要求书需列明股东名称、持股比例、召开原因及建议议程[139] - 公司股东可通过发送至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向董事会提出查询及关注事项[140] - 公司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3年6月9日举行,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列席并回答股东问题[142][14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率为100%[144]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财务状况、营运资金、未来现金需求、市场状况等[145] - 公司已修订章程文件以符合最新法律及监管规定,并于2023年6月9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获得批准[146]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覆盖马来西亚、越南及香港的办公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营运地点[148]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150]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采用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原则进行编制[151][152]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包含前瞻性陈述,受市场风险及不明朗因素影响[153]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风险与机会,并确保ESG倡议与增长战略一致[155] - 公司通过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收集并分析ESG数据,评估政策及程序的效益[155]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经理及高级合规经理[157] - 公司设定2030年环境目标,包括电力消耗密度、水耗用密度、无害废物密度及GHG排放密度均降低5%[163] - 公司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与持份者保持密切联系,包括投资者、股东、政府及监管机构、供应商及员工[158] - 公司参考业务发展策略、行业惯例及重要领域评估结果,识别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59] - 公司致力于减少环境影响及碳足迹,采取各项政策防止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并遵守环境法律法规[160] - 公司在报告期间未发现任何严重违反与废气、温室气体、排放物、水及土地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規的事件[161] - 2023年直接GHG排放(范围1)为496.8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472.20吨增加5.22%[165] - 2023年间接GHG排放(范围2)为1,093.3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1,338.03吨下降18.29%[165] - 2023年GHG排放总量为1,590.1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1,810.23吨下降12.16%[165] - 2023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3.94吨,较2022年的76.13吨下降94.82%[170] - 2023年能源消耗总量为3,266兆瓦时,较2022年的3,902兆瓦时下降16.30%[171] - 2023年耗水量为6,594立方米,较2022年的1,966立方米增加235.40%[171] - 2023年包装材料消耗为18.52吨,较2022年的327吨下降94.33%[172] 人力资源与员工管理 - 公司2023年全职雇员人数为380名,较2022年的435名减少[62] - 2023年雇员薪酬总额为16.6百万令吉,较2022年的13.7百万令吉增加[62] - 公司共有380名员工,其中男性129人,女性251人[183] - 员工按年龄划分,30岁或以下201人,31至40岁130人,41至60岁49人,61岁或以上0人[183] - 员工按地理位置划分,香港16人,马来西亚4人,越南354人,日本2人,美国4人[183] - 员工按职级划分,高级管理层5人,中级管理层8人,一般员工15人,合约或短期工352人[183] - 公司实施带薪年休假制度,并为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的劳动支付超时工资报酬[181] -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雇佣法规,因工受伤的员工将获得公司保险计划中规定的赔偿[182] - 公司定期进行员工绩效评估,并根据关键绩效指标制度设定预期业绩[179] - 公司通过实习生计划与大学合作,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实践经验和技能发展机会[179] - 公司重视气候变化风险,已制定突发灾害的预防及应变措施,确保员工安全与健康[175] - 公司积极探讨新的商业模式,以减少气候变化对运营构成的挑战[175] - 公司整体雇员流失率为27.1%,较2022年的34.9%有所下降[184] - 按性别划分,男性雇员流失率为38.0%,女性为21.5%[184] - 按年龄组别划分,30岁或以下雇员流失率为33.8%,31至40岁为19.2%,41至60岁为20.4%[184] - 按地理位置划分,香港雇员流失率为162.5%,马来西亚为0%,越南为21.8%[184] - 公司93.68%的雇员接受过培训,每名雇员的平均培训时数为0.47小时[190] - 按性别划分,男性雇员培训率为89.9%,女性为95.6%[190] - 按职级划分,高级管理层培训率为0%,中级管理层为37.5%,一般员工为60.0%,合约或短期工为97.7%[190] - 公司向雇员提供了178小时的培训[190]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为女性,占董事会总人数的40%[190] - 公司未来将致力于实现各职级的男女雇员比例平衡,并继续在雇员招募及晋升方面努力,以支持女性的事业发展[191] 供应链与供应商管理 - 公司拥有26名供应商,全部位于香港[195] - 公司致力于实行本地采购,减少采购产生的碳足迹,支持本地经济发展[197] - 公司强调安全服务,确保客户货物的安全及保安,减少失窃、截劫及损失货物的风险[198] - 公司已注册一系列商标及域名,维护知识产权[199] - 公司奉行全面质量保证政策,进行产品及服务多元化延伸[200] 高管与董事会成员 - 公司执行董事黎国禧先生负责集团整体战略计划及管理,拥有逾10年金融、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69] - 公司行政总裁陈建豪先生拥有逾20年金融、会计及审计经验,曾任职于德勤和毕马威等知名机构[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兆强先生在会计、财务及审计领域拥有逾30年经验,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凯欣女士在会计、财务监控及资产管理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曾任职于多家香港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76] - 高级财务副总裁Lee Li Ngut女士负责管理集团的财务及会计,拥有逾18年会计经验[79] - 销售总监Lee Cwen Wei先生负责提升本地及国际市场的销售额,拥有逾8年物流业经验,并持有国际物流经理认证[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