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2023年聚焦零售变革,推出金融助消费系列创新举措,深化零售攻坚“三大战役”[4] - 公司2023年全面降低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着力蹚出一条较优结构、较好效益的发展新路径[4] - 公司2024年将践行金融强国战略,切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文章[5] - 公司2023年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瞄准绿色金融、“专精特新”“千亿斤粮”“千万头肉牛”工程等重点领域[7] - 公司2023年在全省农信系统中率先启动零售变革,通过革新架构,开展“三大战役”,积极构建零贷业务发展体系[7] - 公司2024年将全面推动实施“守定位、固根本、调结构、提质效、控风险、稳增长、强管理、建队伍”系列工程[7] - 公司通过健全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加快金融服务智慧再造等措施推动数字化转型[156]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2023年建立健全“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重点强化信贷管理、授信评审、风险监测、不良资产处置等[4] - 公司2023年夯实风险管理基础,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落地实施,构建合规文化,增强内控水平[7] - 公司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管理[161] - 公司使用客户准入机制、信贷退出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不良资产处置机制管理信用风险[162] - 公司2023年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及手段,强化信用风险的统一管理,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163] - 公司加强后疫情时期的信贷资产管理,精准施策,有效防控信用风险[163] - 公司持续开展大额风险监测分析工作,通过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来防控大额风险[163] - 公司2023年进一步完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运用敏感分析、久期、风险值(VaR)等工具进行市场风险计量[164] - 公司2023年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开展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压力测试,确保对极端情景的抵御能力[166] - 公司通过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会计自律检查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完善等措施加强操作风险管理[172] - 公司信息科技风险整体可控,具备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战略规划[172] - 公司2023年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推动合规文化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183] - 公司2023年每季度组织案件风险排查工作,保持案防高压态势[183] - 公司2023年5月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推动法治建设不断深入[183] - 公司2023年修订完善了20项信息科技制度,包括《终端设备管理办法》《机房巡检监控管理规定》等,以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184] - 公司2023年开展了7项信息科技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涵盖信息科技治理、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开发与测试等方面[184] - 公司2023年组织了24次应急演练,包括机房电力、消防、空调等突发事件,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185] - 公司2023年通过部署网络边界防火墙、IPS入侵检测系统、EDR主机防护系统等,强化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185] - 公司2023年持续完善反洗钱制度体系,增强反洗钱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全面性[187] - 公司2023年定期开展反洗钱专项培训,提升员工反洗钱合规意识和专业技能[187] - 公司2023年通过实施客户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动态管理,全面遏制洗钱风险的发生[187] - 公司2023年积极开展反洗钱宣传,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范围,提高社会公众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187] - 公司通过客户准入机制、信贷退出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及不良资产处置机制等多种机制管理信用风险[191] - 公司通过重设各类产品利率及开发新产品调整资产负债组合以管理账户利率风险[191] - 公司通过建立大额资金申报制度、密切监测关键流动性指标、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及定期进行现金流分析管理流动性风险[192] - 公司通过定期开展合规培训及鼓励员工举报不合规事件的诚信举报机制管理法律合规风险[194] - 公司建立了全面的程序和政策以管理信息科技风险,并建立了业务连续性管理及应急处置预案[194] - 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及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法规建立了全面的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管理制度及程序[195] 财务表现与资本管理 - 2023年年度利润为178.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672.0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29] - 2023年净利息收入为5,528.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514.9亿元人民币下降15.1%[29]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9.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81.7亿元人民币下降76.0%[29] - 2023年总资产为269,775.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67,000.7亿元人民币增长1.0%[30] - 2023年不良贷款率为2.34%,较2022年的1.98%上升0.36个百分点[30] - 2023年拨备覆盖率为156.98%,较2022年的157.39%略有下降[30] - 2023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2%,较2022年的8.91%下降0.19个百分点[30] - 2023年资本充足率为11.35%,较2022年的11.50%下降0.15个百分点[30] - 2023年成本收入比为58.78%,较2022年的48.04%上升10.74个百分点[30] - 2023年净利息收益率为2.08%,较2022年的2.56%下降0.48个百分点[30] - 2023年公司总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514.3百万元,同比下降16.4%[34]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78.4百万元,同比下降89.3%[34]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269,775.0百万元,同比增长1.0%[34] - 2023年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为人民币176,431.7百万元,同比增长3.4%[34] - 2023年公司不良贷款率为2.34%,同比上升0.36个百分点[34] - 2023年公司吸收存款总额为人民币236,654.1百万元,同比增长4.1%[34] - 2023年公司净利息收入为人民币5,528.4百万元,同比下降15.1%[38] - 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为人民币66.4百万元,同比下降96.7%[36] - 2023年公司年度利润为人民币178.4百万元,同比下降89.3%[36] - 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为人民币13,674.5百万元,同比下降4.9%[38] - 2023年公司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265,479.3百万元,较2022年的254,605.4百万元增加4.3%[39] - 2023年公司净利息收入为5,528.4百万元,较2022年的6,514.9百万元下降15.1%[40] - 2023年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5.15%,较2022年的5.65%下降0.5个百分点[39] - 2023年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的利息收入为11,580.2百万元,占总利息收入的84.7%,较2022年的86.2%下降1.5个百分点[46] - 2023年公司吸收存款的平均余额为235,352.0百万元,较2022年的221,802.6百万元增加6.1%[40] - 2023年公司净利差为1.99%,较2022年的2.44%下降0.45个百分点[40] - 2023年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2.08%,较2022年的2.56%下降0.48个百分点[40] - 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为13,674.5百万元,较2022年的14,382.7百万元下降4.9%[46] - 2023年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为1,229.5百万元,占总利息收入的9.0%,较2022年的8.6%增加0.4个百分点[46] - 2023年公司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为331.2百万元,占总利息收入的2.4%,较2022年的1.5%增加0.9个百分点[46] - 发放贷款及垫款的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12,402.7百万元下降6.63%至2023年的11,580.2百万元,主要由于平均收益率从7.04%下降至6.48%[48]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1,233.0百万元下降0.3%至2023年的1,229.5百万元,平均收益率从3.92%下降至3.56%[49]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278.2百万元增长1.9%至2023年的283.4百万元,平均收益率从1.93%上升至2.23%[50]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209.2百万元增长58.3%至2023年的331.2百万元,平均余额从13,493.7百万元增加至21,859.0百万元[51]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由2022年的223.1百万元下降0.9%至2023年的221.0百万元,平均余额从17,863.0百万元减少至16,391.0百万元[52] - 吸收存款的利息支出由2022年的7,152.9百万元增长6.6%至2023年的7,628.4百万元,平均余额从221,802.6百万元增加至235,352.0百万元[54] - 公司定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从2022年的2.41%上升至2023年的3.07%,而活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从2.68%下降至2.61%[54] - 零售定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从2022年的3.64%下降至2023年的3.58%,活期存款的平均付息率从1.38%下降至1.23%[54]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的利息支出由2022年的人民币92.5百万元上升46.6%至2023年的人民币135.6百万元[55]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的利息支出由2022年的人民币217.2百万元下降93.7%至2023年的人民币13.6百万元[56] - 已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由2022年的人民币277.6百万元下降33.8%至2023年的人民币183.8百万元[57] - 净利差由2022年的2.44%下降0.45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1.99%,净利息收益率由2022年的2.56%下降0.48个百分点至2023年的2.08%[5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81.7百万元下降76.0%至2023年的人民币19.6百万元[61] - 投资证券净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98.6百万元增长57.1%至2023年的人民币154.9百万元[62] - 股息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21.4百万元下降63.6%至2023年的人民币7.8百万元[63] - 交易净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95.1百万元下降149.9%至2023年的人民币(47.5)百万元[63] - 汇兑净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8.0百万元下降56.3%至2023年的人民币3.5百万元[64] - 其他营业收入净额由2022年的人民币(14.0)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的人民币(152.4)百万元[65] - 营业费用从2022年的人民币3,266.2百万元增长2.2%至2023年的人民币3,338.9百万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一般管理及行政费用及税金及附加增加[66][67]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人民币2,103.8百万元增长5.5%至2023年的人民币2,219.1百万元,主要由于工资及奖金、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增加[69][67] - 物业及设备支出从2022年的人民币547.6百万元下降8.7%至2023年的人民币499.8百万元,主要由于租金及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减少[70] - 一般管理及行政费用从2022年的人民币517.9百万元增长0.8%至2023年的人民币522.3百万元,主要由于上年同期因疫情部分网点未营业,费用基数较低[71] - 税金及附加从2022年的人民币96.9百万元增长0.8%至2023年的人民币97.7百万元,主要由于抵债资产规模增加导致税费增加[72] - 资产减值损失(已扣除拨回)从2022年的人民币1,360.9百万元上升55.0%至2023年的人民币2,109.8百万元,主要由于贷款及垫款、金融资产和应收利息的减值损失增加[74] - 所得税费用从2022年的人民币311.5百万元下降136.0%至2023年的人民币-112.0百万元,主要由于营业利润减少[75] - 总资产从2022年的人民币267,000.7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269,775.0百万元,主要由于发放贷款及垫款、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增加[76][77]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从2022年的人民币172,029.4百万元增长3.5%至2023年的人民币178,111.4百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5.4%[79] - 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从2022年的172,029.4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78,111.4百万元,增长3.5%[80] - 公司贷款从2022年的145,044.6百万元增长5.0%至2023年的152,361.6百万元[81] - 零售贷款从2022年的26,984.8百万元下降4.6%至2023年的25,749.8百万元[82] - 保证贷款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比例从2022年的48.5%增长至2023年的52.9%[84] - 贷款减值损失准备从2022年的5,359.5百万元增长22.3%至2023年的6,554.5百万元[86]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从2022年的33,726.6百万元增长14.7%至2023年的38,696.0百万元[87][89] - 债券投资占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的比例从2022年的61.1%增长至2023年的72.5%[88] - 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占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的比例从2022年的27.5%下降至2023年的20.5%[88] - 吸收存款总额从2022年的227,345.1百万元增长4.1%至2023年的236,654.1百万元,主要由于公司积极融入产业链金融和乡村振兴建设,推动营业网点转型及数字化建设[92] - 公司存款中,活期存款从2022年的42,187.6百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31,437.0百万元,占比从18.2%降至13.0%[91] - 零售存款中,定期存款从2022年的157,255.3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78,048.5百万元,占比从67.7%上升至73.5%[91] - 不良贷款率从2022年的1.98%上升至2023年的2.34%,主要由于宏观经济恢复期企业生产经营复苏未达预期,部分客户偿债能力尚未恢复[97] - 已发行债券总额从2022年的5,351.2百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3,375.2百万元,占比从2.2%降至1.4%[90] - 2023年公司发行一笔500.0百万元的零息同业存单,实际利率为2.85%[93] - 股东权益总额从2022年的18,619.3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18,864.5百万元,主要由于未分配利润和一般准备的增加[94] - 不良贷款总额从2022年的3,405.2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4,175.5百万元,主要由于次级和损失类贷款的增加[96] - 公司贷款总额为1781.11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2.34%[98] - 批发及零售业和制造业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9%和3.45%[99] - 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96.73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的5.43%[101] - 小型及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12%,中型企业为1.41%,大型企业为0.39%[102] - 零售贷款中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为5.84%,个人消费贷款为8.95%[102] - 公司贷款组合中,批发及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占比为71.8%[99] - 公司贷款总额中,小型及微型企业贷款占比最高,为1082.07亿元人民币[102] - 零售贷款总额为257.5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5.56%[98] - 公司贷款中,大型企业贷款不良率最低,为0.39%[102] - 公司贷款总额中,中型企业贷款为276.7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1.41
九台农商银行(06122)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