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浙江恒威,代码301222[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汪剑平[8]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正阳西路77号,邮编314018[8] - 公司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郑俭、余红健[8] - 公司聘请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3月9日至2025年12月31日[9] - 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代码C38),锌锰电池制造(代码C3844)[17] 会计数据调整 - 公司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原因是会计政策变更[9] - 2023年相关数据为580,268,946,2022年调整前为580,268,946,调整后为546,892,691,2021年调整前为546,892,69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88,117,494.29元,同比增长1.35%[1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2,732,785元,同比下降0.88%[1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122,222.29元,同比增长5.88%[1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630,603元,同比增长12.58%[10]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400,647,401.38元,较上年末增长5.20%[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32,393,731.24元,较上年末增长5.74%[1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20元,同比下降6.98%[10]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1%,较上年下降2.72%[10]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533,762.93元,2022年为11,166,346.18元,2021年为4,374,082.29元[14][15] - 2022年度按新规定计算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与原金额差异为12,706.03元[16]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1.35%;利润总额1.40亿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2亿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34] - 2023年公司营业成本4.24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29%;管理费用1628.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9%;财务费用 -2093.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84%;研发费用2105.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94%[34][39] - 2023年公司销售量108351.90万支,同比下降1.96%;生产量107494.51万支,同比下降4.02%;库存量17087.79万支,同比下降4.78%[36] - 2023年电气机械及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3.69亿元,占比87.10%,同比下降1.55%;直接人工成本0.26亿元,占比6.06%,同比下降6.74%;制造费用0.22亿元,占比5.14%,同比下降6.74%[37]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51人,较2022年的53人减少3.77%,占比13.08%,较2022年的13.84%减少0.76%[47]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21,054,084.9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8%,2022年投入20,453,388.37元,占比3.52%,2021年投入18,837,443.07元,占比3.44%[4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56,275,401.66元,较2022年的645,805,770.14元增长1.62%,现金流出小计527,644,798.66元,较2022年的531,551,281.29元减少0.73%,现金流量净额128,630,603.00元,较2022年的114,254,488.85元增长12.58%[4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04,000,720.65元,较2022年的1,197,358,309.08元减少41.20%,现金流出小计650,660,054.51元,较2022年的1,396,053,734.06元减少53.39%,现金流量净额53,340,666.14元,较2022年的 - 198,695,424.98元增长126.85%[4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82,225,315.50元,较上年度减少100%,现金流出小计51,145,488.20元,较2022年的82,765,661.10元减少38.20%,现金流量净额 - 51,145,488.20元,较2022年的699,459,654.40元减少107.31%[48][4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8,000,120.30元,较2022年的619,092,422.74元减少79.32%[48] - 2023年末货币资金981,059,224.90元,占总资产比例70.04%,较年初比重增加6.72%[50] - 2023年末应收账款78,270,108.48元,占总资产比例5.59%,较年初比重增加0.20%[50] - 2023年末存货97,413,633.26元,占总资产比例6.95%,较年初比重减少1.23%[50] - 2023年末在建工程49,301,533.13元,占总资产比例3.52%,较年初比重增加3.31%[50] - 租赁负债为335,778.31元,占比0.02%[5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200,000,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550,000,000元,本期计提减值700,000,000元,期末数50,000,000元[51]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2,963,543.98元[51]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受限账面余额和账面价值均为20,115,388.89元[51] - 报告期投资额为650,660,054.51元,上年同期为1,396,053,734.06元,变动幅度为 -53.39%[51] - 2022年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86082.89万元,净额75614.54万元[6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使用募集资金37144.89万元,募集资金余额40966.46万元[66][71][73] - 公司超募资金32271.58万元,合计使用19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比58.88%[71][72] - 2022年3月28日公司同意用2714.10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其中2266.03万元用于募投项目,448.07万元用于发行费用[68] - “高性能环保电池新建及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投入2906.42万元,投资进度225.95万元[74] - “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00万元,投资进度127.37万元[74] - “智能工厂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3.90万元,投资进度71.14万元[7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6126.18万元,投资进度102.10%[75] - 公司超募资金为32,271.58万元,累计使用19,0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58.88%[80] - 公司以2022年3月20日为基准日,使用2,714.10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其中2,266.03万元用于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448.07万元用于置换发行费用自筹资金[8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余额合计为40,966.46万元,其中专户余额35,966.46万元,购买理财产品5,000万元[85] - 高性能环保碱性和碳性电池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7,665.99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6,005.97万元,投资进度21.71%[86] - 扣式锂锰电池新建及工厂智能化改造项目拟投入7,699.21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2,907.81万元,投资进度37.77%[86] - 2022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732,785.43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可分配利润为221,120,319.89元,母公司可分配利润为200,894,044.98元[142] - 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101,333,4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5.00元(含税),共计派发50,666,700.00元[143] - 2023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21,957,133.24元,合并报表层面实现净利润121,655,985.22元[1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59,988,764.90元,资本公积为892,762,852.30元;合并报表层面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79,908,376.64元[144] -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后的100,873,4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预计共派发现金红利30,262,020元(含税)[144] - 2023年度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0股,成交总金额为0元(不含交易费用)[1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碱性电池收入4.66亿元,占比79.24%,同比增长3.83%;碳性电池收入1.12亿元,占比19.13%,同比下降5.88%;其他收入0.096亿元,占比1.63%,同比下降19.42%[35] - 2023年欧洲地区收入2.28亿元,占比38.74%,同比增长8.14%;北美地区收入1.36亿元,占比23.09%,同比下降11.63%;日韩地区收入1.40亿元,占比23.73%,同比下降4.02%;境内地区收入0.81亿元,占比13.76%,同比增长27.17%;其他地区收入0.04亿元,占比0.68%,同比下降41.74%[35] 行业情况 - 锌锰电池分为碱性电池和碳性电池,应用于民用、工业等领域[18]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锌锰电池制造国,国内锌锰电池行业竞争格局稳定[18] - 过半国际市场份额的锌锰电池由中国企业定牌生产[18] - 锌锰电池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与大宗商品价格关联度较高,波动明显的有锌粉、锌筒与电解二氧化锰[19] - 锌粉、锌筒主要与锌锭价格高度关联,电解二氧化锰与电解锰价格有一定关联[19] - 锌粉、锌筒、电解二氧化锰等原材料国内供应商多,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储量丰富,供应充足[19] - 2016至2021年间全球家用电器市场规模从3674亿美元增长至502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45%,预计至2026年将达8188亿美元[21] - 2022年全球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377.9亿美元,预计2028年超570亿美元[22] - 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1.34千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约1.73千亿美元[22] - 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消费者数量约3.33亿人,预计2025年增长至4.02亿人[22] 公司产品与业务模式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LR03、LR6等系列碱性电池及R03、R6等系列碳性电池,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4] - 碱性电池容量为同等型号碳性锌锰电池的3 - 8倍[25] - 公司产品主要电性能指标均超过IEC标准及国家标准50%以上[30] - 公司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根据生产计划和销售订单制定采购计划[29] - 公司主要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海外市场按订单生产[29] - 公司销售方式均为直销,外销以FOB模式进行,内销发往客户指定地点[29] - 公司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较高[29] - 公司依托工艺装备、质量管理、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绿色化生产等优势提升竞争力[30] - 公司执行高标准环保管理体系,生产过程主要污染物零排放或极低排放[32] - 公司产品环保性能可满足北欧白天鹅生态认证要求[32] - 公司电池产品主要包括高性能环保碱性和碳性电池两类[33] - 公司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定牌生产服务,进行OEM生产并销售[33] - 公司主要从事锌锰电池的
浙江恒威(301222)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