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泰隆(601011)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宝泰隆宝泰隆(SH:601011)2024-04-26 19:5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5亿元[4] - 公司2023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1.17亿元[4] - 公司2023年度不派发现金、不进行送股、也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和累计可供分配利润均为负值,不符合现金分红条件[4]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27亿元,同比下降1.23%[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6亿元,同比下降1,112.13%,主要原因是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损失13.79亿元[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8亿元,同比增长6,241.12%,主要原因是采购原材料减少及采用供应链融资方式支付[12]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124.03亿元,同比下降7.40%[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1.91亿元,同比下降19.80%[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0元,同比下降1,100%[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06%,同比减少24.13个百分点[12]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306,668.21元,同比下降78,220,779.92元[14]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2,622,427.27元,同比增长110,406,450.58元[14]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3,563,227.30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8,540,434.35元和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572,790.45元[14][15]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7.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3%[31] - 公司2023年营业成本为34.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73%[31]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为1466.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5.38%,主要由于产品宣传费用增加[31]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970.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70%,主要由于前期研发投入较为稳定[31] - 公司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48%,主要由于归还银行固定性贷款及未收到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1] - 公司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583.66万元,主要原因是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03,652.68万元[135] - 公司2023年流动比率下降至0.37,较2022年的0.58下降36.36%,主要由于供应链融资短期借款增加[136] - 公司2023年EBITDA全部债务比下降至-0.94,较2022年的0.30下降415.27%,主要由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136] - 公司2023年利息保障倍数下降至-10.83,较2022年的1.61下降773.96%,主要由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136] - 公司2023年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上升至8.13,较2022年的1.88上升332.84%,主要由于采购主要原材料减少及使用供应链融资方式支付购买原材料[136] - 公司2023年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下降至-10.13,较2022年的2.56下降495.97%,主要由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136] - 公司2023年资产负债率上升至45.97%,较2022年的37.46%上升8.51%[136] - 公司2023年速动比率上升至0.15,较2022年的0.13上升15.21%[136] 审计与报告 - 公司2023年度报告由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2]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6] - 公司聘请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2023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97] 生产与销售 - 公司2023年采购原煤162.04万吨,生产焦炭119.09万吨,甲醇8.83万吨,发电3.12亿度[17] - 公司2023年氢气提纯和充装装置项目完成联动调试,氢气回收率达到80%[17] - 公司2023年3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完成立项备案,正在办理前期手续[17] - 公司2023年持续推进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进行多种结构和应用类型的石墨烯材料制备工艺探索[17] - 公司2023年生产焦炭119.09万吨,销售焦炭119.37万吨[30] - 公司2023年生产甲醇8.83万吨,销售甲醇8.98万吨[30] - 公司2023年发电3.12亿度,上网电量5013.23万度[30] - 公司2023年供热223.12万吉焦[30] - 公司焦炭价格走势与东北地区焦炭价格走势趋同,2023年焦炭价格呈现先跌后涨的趋势[20] - 公司甲醇价格走势与东北地区甲醇价格走势趋同,2023年甲醇市场价格呈现波动上涨后回落的趋势[21] - 公司煅前针状焦价格走势与东北地区煅前焦走势趋同,2023年煅前针状焦价格从1月份的8,000-9,000元/吨下跌至12月份的5,500-7,500元/吨[22][23] - 公司拥有八座煤矿,合计资源储量51,110.86万吨,总产能465万吨/年,建成投产后可降低原材料成本[25] - 公司拥有123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23年完成12项重点技改项目[25] - 公司石墨烯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导电添加剂、热管理、防腐涂料、功能复合材料等,上游石墨烯原材料需求逐步增加[23] - 公司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降低传统业务产品成本,并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向清洁能源及新材料领域转型升级[25] - 公司焦炭设计产能为158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75%[53] - 公司甲醇设计产能为1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为88%[53] - 公司煤焦油加氢设计产能为10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仅为11%[53] - 公司针状焦设计产能为5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仅为1%[53] - 公司化学法石墨烯项目设计产能为100吨/年,产能利用率为10%[53] - 公司原煤采购量为967,382.70吨,耗用量为1,095,283.82吨,价格同比变动比率为-26.15%[55] - 公司精煤采购量为936,823.00吨,耗用量为855,422.73吨,价格同比变动比率为-23.06%[55] - 公司主要原材料原料煤价格变化对营业成本影响较大[55] 行业与地区表现 - 煤焦行业营业收入为3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但毛利率下降0.91%[33] - 煤化工行业营业收入为4.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04%,毛利率增加6.89个百分点至69.37%[33] - 新材料行业营业收入为1500.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08%,毛利率减少85.35个百分点至-19.34%[33] - 精煤营业收入为5.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7.71%,毛利率为48.09%[33] - 石墨烯产品营业收入为1033.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3.22%,毛利率为-36.84%[33] - 黑龙江省营业收入为1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毛利率为14.33%[34] - 吉林省营业收入为1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毛利率为-6.13%[34] - 辽宁省营业收入为8.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5%,毛利率为-6.39%[34] - 其他地区营业收入为2.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2%,毛利率为89.81%[34] - 精煤销售量同比增长729.78%至34.79万吨,单位成本增加24.28%至755.39元/吨[34] - 沫煤销售量同比增长107.61%,库存量减少30.45%[35] - 精煤销售量同比增长729.78%,库存量减少54.19%[35] - 甲醇库存量减少64.36%,公司决定低库存运行[35] - 精制洗油生产量减少71.94%,销售量减少64.82%,库存量减少83.78%[35] - 沥青调和组分生产量减少79.52%,销售量减少43.40%,库存量增加122.11%[35] - 煤焦油销售量增长59.98%,库存量增加509.58%[35] - 针状焦系列产品生产量减少96.74%,销售量减少92.93%[35] - 煤焦产品材料成本减少17.10%,人工成本增加242.82%[35] - 煤基化工产品材料成本减少24.38%,人工成本减少2.82%[36] - 热电产品材料成本减少3.51%,人工成本增加54.18%[36] - 公司2023年材料成本为98,993,973.18元,占总成本的63.50%,同比下降4.17%[37] - 公司2023年人工成本为22,558,154.20元,占总成本的14.47%,同比增加60.92%[37] - 公司2023年折旧成本为6,797,066.51元,占总成本的4.36%,同比下降43.78%[37] - 煤焦行业营业收入为3,085,876,382.35元,营业成本为3,114,012,228.56元,毛利率为-0.91%,比上年减少5.25%[57] - 煤化工行业营业收入为453,051,330.14元,营业成本为138,778,431.17元,毛利率为69.37%,比上年减少0.83%[57] - 热电行业营业收入为128,125,935.84元,营业成本为117,990,944.01元,毛利率为7.91%,比上年增加6.89%[57] - 新材料行业营业收入为15,007,172.88元,营业成本为17,909,949.07元,毛利率为-19.34%,比上年减少85.35%[57]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公司2023年度报告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6]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74] - 公司股东大会采用网络投票和现场表决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确保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充分行使合法权利[74] - 公司控股股东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未干预公司决策和经营活动,公司具有独立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74]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了15次董事会,确保重大事项决策的审慎性和合理性[7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报告期内共召开9次监事会,有效降低经营风险[75] - 公司独立董事人数不少于董事会总人数的1/3,发挥重要决策参考和监督制衡作用[75] - 公司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规范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报告期内无内幕交易情况[76] - 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方案等多项议案[77]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审计委员会,确保高效运作[75] - 公司信息披露通过《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及上交所网站,确保信息及时准确[75] - 公司证券部通过上交所E互动平台与投资者积极互动,专人负责接待投资者[7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严格依法规范行使股东权力,无同业竞争情况[75] - 公司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拓宽与投资者沟通渠道[75] - 公司董事长焦云持股87,350,352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120.29万元[78] - 副董事长焦强持股0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69.43万元[78] - 董事、总裁李清涛持股0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21.56万元[78] - 董事、总裁秦怀持股105,000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69.82万元[78] - 副董事长焦岩岩持股26,623,843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68.50万元[78] - 董事、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常万昌持股751,243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53.72万元[78] - 董事、总工程师李剑峰持股0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49.24万元[78] - 董事、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欣持股0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60.00万元[78] - 监事会主席王维舟持股1,050,000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51.06万元[7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116,054,238股,年度内股份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为667.69万元[78] - 公司2023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67.69万元[85] - 公司2023年度使用部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85] - 公司2023年度向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行申请综合授信[85] - 公司2023年度为控股孙公司星途(常州)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85] - 公司2023年度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85] - 公司2023年度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85] - 公司2023年度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85] - 公司2023年度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85] - 公司2023年度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总裁工作报告[85] - 公司2023年度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85] - 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86][87] - 公司控股孙公司星途(常州)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向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行申请债权额度人民币2000万元[86] - 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人民币1.4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86] - 公司向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七台河分行申请25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86] - 公司拟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行申请借款[86] - 公司向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86] - 公司2023年1-9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86]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86]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86] -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绩效考核及其薪酬发放情况[88]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为2,362人,其中母公司1,659人,主要子公司703人[89]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1,842人,销售人员22人,技术人员227人,财务人员38人,行政人员50人,管理人员183人[89]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为硕士及以上12人,本科183人,专科466人,大专以下1,701人[89] - 公司2024年培训计划包括质量、环境体系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培训等,涉及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电焊工等[90] - 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4,488日,支付报酬总额为1,618,331.26元[91]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规定每年度进行一次现金分红,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现金分红,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91]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后支付[94] -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涵盖组织架构、风险评估、控制措施、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报告期内内控管理不存在重大缺陷[95] - 公司聘请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2023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97] - 公司报告期内投入环保资金1604万元[99] - 公司焦化工序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为10.2 mg/m³,二氧化硫为32 mg/m³,氮氧化物为409 mg/m³,均未超标[99] - 公司电厂锅炉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为19.8 mg/m³,二氧化硫为24 mg/m³,氮氧化物为73 mg/m³,均未超标[99] - 公司二季度焦化工序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为10.5 mg/m³,二氧化硫为36 mg/m³,氮氧化物为393 mg/m³,均未超标[100] - 公司二季度电厂锅炉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为10.3 mg/m³,二氧化硫为49 mg/m³,氮氧化物为117 mg/m³,均未超标[100] - 公司三季度焦化工序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为10.6 mg/m³,二氧化硫为30 mg/m³,氮氧化物为404 mg/m³,均未超标[100] - 公司四季度焦化工序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为4.3 mg/m³,二氧化硫为32 mg/m³,氮氧化物为375 mg/m³,均未超标[100] - 公司四季度电厂锅炉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实际排放浓度为6.7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