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唐发电(00991) - 2023 - 年度财报
大唐发电大唐发电(HK:00991)2024-04-26 20:51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总数为18,506,710,504股,大唐集团及其子公司合计持股9,824,568,940股,占比53.09%[9] - 2023年12月3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35.34%,占已发行A股总数52.76%,H股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占已发行H股总数53.61%;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6.93%,占已发行A股总数10.34%;天津市津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占已发行股本总数6.57%,占已发行A股总数9.80%[16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数为18,506,710,504股,其中A股12,396,089,106股,H股6,110,621,398股[163]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总人数191,899户,内资股股东191,448户,外资股股东451户[164] - 大唐集團與其子公司合計持有公司約53.09%已發行股本,為公司控股股東[194][195][196][198] 资产与装机容量 - 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3,040.39亿元,装机容量达到73,290.96兆瓦[10] - 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容量4,799.2兆瓦,其中火电燃机新增577兆瓦、风电新增2,047.5兆瓦、光伏新增1,604.7兆瓦[10] - 截至2023年底,公司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7.75%,较去年末提升4.65个百分点[10][14] - 2022年公司发电装机容量突破7,000万千瓦;2023年装机容量7,329万千瓦[13][14] - 2023年公司新增装机480万千瓦、获得核准容量1,278万千瓦、在建容量996万千瓦[22] - 2023年公司新增新能源装机365万千瓦、获得核准容量771万千瓦、在建容量520万千瓦[22] - 截至2023年底,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7.75%,较上年末提高4.65个百分点[22] - 2023年公司新增发电机组容量4799.2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7.75%[28] - 报告期内184个电源项目获核准,核准容量12782.43兆瓦[28] -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电源项目装机规模9964.65兆瓦[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约3040.39亿元,比2022年底减少约11.46亿元[31] - 2023年公司电源项目核准容量12,782.43兆瓦,其中火电煤机4,000兆瓦、火电燃机1,076兆瓦、风电2,217.3兆瓦、光伏5,489.13兆瓦[77] - 2023年公司新增发电机组容量4,799.2兆瓦,其中火电燃机577兆瓦、风电2,047.5兆瓦、光伏1,604.7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7.75%[77] 电量数据 - 2023年公司完成上网电量约2,594.26亿千瓦时,完成发电量约2,749.59亿千瓦时[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经营收入为122,404百万元,税前利润为5,704百万元[19]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 - 2,603百万元[19] - 2023年本年利润归属于普通股为 - 212百万元,归属于其他权益工具为1,651百万元,归属于非控制权益为1,663百万元[19] - 2023年公司资产合计304,039百万元,负债合计215,601百万元,其他权益工具46,211百万元,非控制权益14,882百万元,归属于本公司拥有人权益27,345百万元[20] - 2023年公司全年利润实现扭亏为盈[22] - 2023年集团经营收入约1224.0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约4.77%[29] - 2023年集团经营成本总额约1143.81亿元,比上年度增长约0.54%[29] - 2023年集团财务费用约57.66亿元,比上年度减少约14.07%[29] - 2023年集团持续经营税前利润总额约57.0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约7307.79%[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率约为70.91%,净负债权益比率约为183.25%[33] - 2023年度集团经营收入1224.04亿元,同比增加4.77%;税前利润57.04亿元,同比增加7307.79%[148] - 2023年度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净利润14.39亿元,2022年为净亏损3.27亿元[148] - 2023年度归属公司股东基本每股亏损0.0115元,2022年为0.0921元[148] - 董事会建议按0.0075元/股(含税)派发2023年度现金红利[148] - 2023年度公司应付天职国际和天职香港核数服务费1201.5万元,非鉴证服务费395.8万元[141] - 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储备约为100.25亿元[161] 公司发展历程 - 1994年公司成立,装机容量285万千瓦;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13] 业务分布与保电任务 - 公司及子公司发电业务主要分布于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25] - 2023年公司圆满完成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保电任务[21][22][26] - 托克托发电公司实现长距离向呼和浩特市供热,实现“电供首都,热供首府”[26] 未来规划 - 2024年是大唐国际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22] - 2024年公司将在安全保供、价值创造、绿色转型、改革治理、风险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22][23] - 公司“十四五”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风力、光伏和水力发电,推进火电升级改造,布局海上风电等[75] - 2024年公司将完善内控制度,做好日常工作、识别风险、运用评价成果和加强队伍建设[133]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人数为29077人[34] - 公司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16048人、销售人员202人、技术人员5006人、财务人员506人、行政人员6283人、其他人员1032人,合计29077人[38]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方面,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944人、大学本科生17793人、大学专科生6397人、中专技校生2055人、高中及以下人员1878人,合计29077人[39] - 公司男性员工比例为82.9%,女性员工比例为17.1%[39] - 公司2023年人力管理围绕中心工作,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化配置和提升效率,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薪酬激励和业绩考核,加大培训力度[41] - 公司落实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全员分层分类培训,年内一人入选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支持计划[42] - 公司深化员工职业生涯多通道建设,完善“面授+远程+现场实训”培训体系,开发手机在线培训系统[43] - 公司深化技能竞赛体系建设,围绕重点业务和岗位开展各级技能竞赛提升专业人才技术技能水平[43] - 公司注重年轻干部选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发“互联网 + ”干部考评系统,编制手册提升新任干部履职能力[44] - 公司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搭建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自主检修激励机制[44] - 公司持续优化工资总额分配机制,坚持效益导向,合理拉开不同企业间收入差距,引导企业优化用工结构[44] - 公司年内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支持计划人选、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等优秀人才[44] - 公司深化员工职业生涯多通道建设,深化全员持证上岗,调动员工岗位成才动力[44] - 公司创新建立业绩指数,强化工效匹配管控,深化薪酬与业绩市场化联动[44] - 公司优化薪酬分配秩序,促进薪酬向核心骨干和生产一线人员倾斜[44] - 公司强化全员绩效考核,建立“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和专项考核”四位一体的绩效考核体系[4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王顺启现年56岁,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45] - 非执行董事应学军现年57岁,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46] - 曹欣现年52岁,任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等职,兼任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51] - 赵献国现年55岁,任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考核部副总经理,为本公司董事[52] - 金生祥现年49岁,任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兼安全环保监察部部长,为本公司董事[53] - 孙永兴现年57岁,任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企业专职董事等职,为本公司董事[54] - 牛东晓现年61岁,任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等职,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宗文龙现年50岁,任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等职,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赵毅现年63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朱大宏现年63岁,获“电力勘测设计大师”称号,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尤勇现年50岁,任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竞争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9] - 郭红现年54岁,任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60] - 韩放现年39岁,任公司监事会副主席[61] - 柳立明现年51岁,任公司监事[62] - 徐向阳现年52岁,任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监事[63] - 王振彪现年59岁,任公司副总经理[64] - 乔阳现年51岁,任公司总法律顾问[65] - 孙延文现年54岁,任公司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66] - 路平现年56岁,任公司副总经理[67] - 金日锋现年51岁,任公司副总经理[68] - 2023年2月21日起,非执行董事刘建龙、独立非执行董事刘吉臻不再任职;2023年12月21日起,执行董事梁永磐,非执行董事肖征、李景峰,独立非执行董事司风琪,股东代表监事张晓旭不再任职[69] - 梁永磐于2023年12月21日辞任公司总经理职务[69] - 田丹、朱大宏等在2023年经股东大会批准担任公司董事或独立董事[97] - 刘建龙、刘吉臻等因工作调整或任期届满于2023年不再担任公司董事[97] - 田丹、朱大宏于2023年2月21日起分别担任公司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王顺启、徐光、马继宪、尤勇于2023年12月21日起分别担任公司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刘建龙、刘吉臻于2023年2月21日不再担任公司董事;梁永磐、肖征、李景峰、司风琪于2023年12月21日不再担任公司董事[106] - 2023年12月王顺启等多人当选公司董事、监事等职务,梁永磐等多人不再担任相关职务[169] - 董事年龄组别的占比分别为46 - 50岁20%、51 - 55岁20%、56 - 60岁40%、61 - 65岁20%[121] - 董事文化及教育背景占比分别为大学学历33.33%、硕士研究生学历40%、博士研究生学历26.67%[121] - 董事专业经验占比分别为生产、经营管理60%、科技及技术研究20%、经济及财务13.33%、法律6.67%[121] - 公司预期于2024年12月31日前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21]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2023年公司通过多种途径与投资者和分析师沟通,接待共计191人次[74] - 2023年公司共召开股东大会5次,审议批准15项普通决议案和2项特别决议案[85] - 2023年度公司董事会共召开16次会议[90] - 2023年全年董事会共召开会议16次,其中现场会议10次,通讯会议6次[95] - 执行董事梁永磐出席率100%,非执行董事应学军出席率60%,独立董事牛东晓出席率100%等[96][97] - 2023年监事会共召开会议8次,并列席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会议[99] - 监事会成员韩放、柳立明等出席率和亲自出席比率均为100%[99] - 公司董事会由15人组成,包括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公司非执行董事共14人,其中独立董事5人[100] - 自2021年7月6日至2023年12月21日,董事长及行政总裁由梁永磐一人担任[81][10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董事长为王顺启先生,总经理职位暂时空缺[101] - 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1名独立董事,召集人由董事长担任[108] - 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2023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公司2022年规划发展工作完成情况及2023年工作计划[108][111] - 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公司战略规划、重大投资融资等事项并提建议,进行风险研究及论证等[108][110] - 2023年2月21日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部分成员调整,朱大宏、田丹任职,刘吉臻、刘建龙不再担任[112] - 2023年12月21日战略发展与风险控制委员会部分成员调整,王顺启、马继宪任职,梁永磐、李景峰不再担任[112] - 提名委员会由5名董事组成,独立董事超二分之一,召集人由独立董事担任[113] - 2023年内提名委员会共召开5次会议,审议公司董事调整和高管任职情况并提交董事会[115] - 2023年2月21日提名委员会部分成员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