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目药(600671) - 2023 Q4 - 年度财报
*ST目药*ST目药(SH:600671)2024-04-26 21:51

财务业绩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7.51万元,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328.93万元[5]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3440.69万元[5] - 2023年营业收入121,778,535.85元,同比增长11.82%[13] - 2023年扣除特定收入后营业收入110,714,990.78元,同比增长6.32%[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275,148.00元,同比减少亏损43.31%[13,1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138,057.07元[1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31元/股[13,14]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9.45%[14]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2,252,900.21元、28,700,992.30元、35,153,279.68元、35,671,363.66元[1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24,834.40元[17] - 2023年营业总收入12177.85万元,同比增长11.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3827.51万元,同比减少亏损43.31%[46] - 营业收入上升11.82%,主要因子公司上海天目山收入增加597万元及控股子公司三慎泰门诊和三慎泰宝丰收入增长[47]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3.48%,因报告期收入上升致成本相应上升[48] - 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59.35%,因销售价格下降使销售费用相应下降[49] - 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69.56%,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一致性评价结果暂未出来,研发费用下降[5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下降52.23%,因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较去年同期增加543万元[5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上升51.32%,因报告期收到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9000万元借款[52] - 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21,521,630.63元,同比增长11.82%;营业成本94,707,470.97元,同比增长12.56%;主营毛利率22.07%,同比下降0.79%[54] - 中药行业收入增长28.11%、成本增长162.51%,毛利率下降61.38%,因子公司加大销售及原材料成本上涨[54][55] - 西药行业收入下降43.77%、成本下降38.18%,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一次性评价结果未出影响产销[54][56] - 保健品行业收入增长157.52%、成本增长125.49%,因销售中心加大力度及子公司推广[54][57] - 六味地黄口服液收入增长248.06%、成本增长2825.34%,毛利率下降90.66%,因医保价未调及原材料成本上涨[54][58] - 铁皮枫斗系列产品各项指标上升,因新管理层加大销售力度及规模效益[54][59] - 华东地区收入增长21.87%、成本增长22.14%,因上海天目山销售增加[54][55][62] - 东北地区收入下降84.34%、成本下降87.01%,因母公司在该区域销售减少379万元[54][55][62] - 直销收入增长20.03%、成本增长20.40%,毛利率下降0.24%,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销售减少[54][55][62] - 经销收入下降43.78%、成本下降40.59%,毛利率下降4.10%,因公司加大销售力度[54][55][62] - 薄荷脑生产量255,170.75kg、销售量203,969.75kg,同比分别增长46.49%、10.59%[63] - 六味地黄口服液(30'无糖型)生产量68,822.00盒、销售量71,229.00盒,同比分别增长736.03%、817.31%[63] - 公司总成本94,707,470.9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71%[65] - 中成药人工工资成本1,806,673.1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6.27%[65] - 西药直接材料成本2,966,259.5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26%[65] - 原料药整体营业成本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因子公司天目薄荷主导产品销售减少317万元[6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813.2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3.10%[6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030.6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2.81%[6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下降52.23%,主要因购建资产支付现金增加543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上升51.32%,因收到9000万元借款[70] - 货币资金期末数97,962,612.42元,较上期增长131.08%,主要因收到9000万元借款[71] - 应收账款期末数36,683,351.80元,较上期增长19.08%;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277,402.50元,较上期增长50.53%[71] - 存货期末数42,946,392.19元,较上期下降9.70%;固定资产期末数139,780,421.89元,较上期下降9.38%[71] - 应交税费期末数4,720,606.85元,较上期增长94.12%,主要因收入增加和母公司拆迁补偿收入清算计提所得税252万元[71] - 资本公积期末数162,787,915.98元,较上期增长123.65%,因收到9000万元借款后被豁免[73] - 未分配利润为 -271,610,158.28元,较上期下降16.40%[73] - 抗感染领域营业收入6,054,590.45元,同比增18.69%;营业成本4,923,262.20元,同比减166.07%;毛利率同比减7.36%[92] - 原料药领域营业收入31,686,213.31元,同比增16.65%;营业成本26,411,670.69元,同比减5.66%;毛利率同比减0.95%[92] 利润分配 - 公司决定2023年度不提取盈余公积,不分配股利[5] 审计报告 - 尤尼泰振青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带有强调事项段、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其他信息段落中包含其他信息未更正重大错报说明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 风险情况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8]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面临生产成本增加风险,受中药材质量要求提高、生产资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114] - 公司产品集中度较高,超青片等产品销售收入约占营业总收入一半以上[115]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风险,药品安全涉及多环节,安全事件会影响品牌和经营[116][117] - 公司面临环保及安全风险,需应对环保监管和安全生产风险[118] - 公司面临研发风险,药品研发周期长、环节复杂,可能达不到预期或失败[119] -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现阶段面临营运资金和债务偿还压力[120][121] - 公司面临持续经营风险,负债率较高,面临资金短缺、融资难和成本加大问题[1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ST目药,代码600671[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加勇[12] - 公司是杭州第一家、全国第一家中药制剂上市企业,有两个驰名商标和三个生产基地[31] - 公司业务涵盖医药产业链各环节,获“金牌老字号”荣誉,区域影响力较强[31] - 公司起源于1958年,1993年上市,是全国第一家中药制剂上市企业,“天目山中药文化”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2] 业务板块与战略 - 以“精品中药”定位,聚焦四大业务板块,实行五个“一”战略,建南北销售中心[21] - 加大生产线改造,以委托生产等为重点,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2][23] - 改组董事会和经营层,健全内控,化解违规担保问题,完善治理制度[25] - 公司聚焦药品制造、原料药、中医诊疗、大健康四大业务板块[107] - 公司实行多品牌战略,“山牌”薄荷脑、“天目山牌铁皮石斛”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8] - 产品市场营销立足华东走向全国,建立南北销售中心,融合线上线下业务[108] - 业务发展实行五个“一”战略,加强市场品牌影响力[108] - 2024年临安制药努力恢复珍珠明目滴眼液生产,升级包装并重新定位市场[108] - 黄山天目实施产能扩充、技术改进项目,整合产品生产线[109] - 三慎泰中医门诊稳定专家合作,建立品牌形象,拓展业务范围[110] - 公司将加大项目资金投入,进行生产线改造和产品研发[110] - 以未来业务需求为导向建设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110] - 推进药品生产智能化改造,建立统一数据平台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111] - 公司以“精品中药、传统中医诊疗”为双轮驱动,以“铁皮石斛保健品、海洋中药”为两翼发展[106] 产品情况 - 公司有各类药品批准文号98个、保健品批准文号5个,产品知名度较高[34] - 控股子公司三慎泰中医门诊开设多特色专科,提供纯中医诊疗服务[35] - 药品流通业务子公司三慎泰宝丰备有道地中药饮片1000余种、各类西药品种近300个大类[36] - 拥有各类药品批准文号98个,其中列入医保目录品种67个;保健品批准文号5个[43] - 公司中成药有7种剂型九十多个品种、规格,主要产品河车大造胶囊等在传统领域占重要地位,将开发新中成药品种[77] - 公司化学药拥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4:1)独家品规,正在进行一致性评价,打造“天目山”牌市场品牌[78][79] - 公司原料药主要有药品级薄荷脑、薄荷素油[80] - 公司保健品有铁皮石斛软胶囊等优质产品,在行业占据领先地位[80]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375克)规格一致性评价未获通过,未进入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名单[90]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片中标价23.06 - 24.16元/盒,采购量152,960;8片中标价30.74 - 31.88元/盒,采购量521,936;12片中标价46.25 - 46.60元/盒,采购量16,000[91] - 六味地黄口服液10ml6支中标价46元/盒,采购量75,955;10ml30支中标价230元/盒,采购量67,785;10ml60支中标价460元/盒,采购量73,120[91][92] - 养阴清肺糖浆60ml中标价78元/盒,采购量554,398[92] - 安眠补脑颗粒6包中标价60 - 72元/盒,采购量69,280;9包中标价90 - 108元/盒,采购量18,140[92] 研发情况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完成一致性评价补充资料研究,资料已上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64]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482,216.6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0.40%,研发人员18人,占公司总人数4.74%[70] - 公司与杭州百诚医药合作进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一致性评价研究,2023年底已完成补充资料研究并上报CDE[92]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一致性评价预计总投入1500万元,2023年实际投入48.22万元,投入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为-60.46%[95][97]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40%,占净资产比例为1.30%,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0.00%[94]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13964.45万元[94] - 2023年底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一致性评价补充资料已上报国家药品审评中心,0.375克规格未获审评通过,0.625克规格正在审批中[93][94] 行业环境 -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收25205.7亿元,同比降3.7%;利润总额3473.0亿元,同比降15.1%[28] - 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药品集采覆盖面持续扩大,第九批全国集采落地,集采药品数量累计达450种,预计2025年扩容至500种[74][76] - 2020年规模以上原料药企业约1300家,总产量超200万吨,营收近4000亿元,占全部医药制造业16%[80] - 2023年国家组织第八批、第九批药品集采,各省推进省级药品集采,集采扩面带来降价压力,公司需加强学术推广和服务提升[81] - 2023年12月发布的新版医保目录收载3088种药品,公司核心产品与2022年基本一致,预计对现有销售影响较小[82] - 2023年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振兴方案,推动中医药全链条发展,基层中医药、防治结合中成药、中药新药等有望发展[82] -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健康规划,部署7方面任务应对人口老龄化[82]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集采常态化等政策使化学药向创新驱动转型加速,同质化企业面临洗牌,创新药和通过评价的仿制药迎机遇[78] -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目标11.5万亿,中医药大健康预计迎来发展机遇[83] - 自2018年国家开展七批药品带量采购,累计覆盖374个药品,2025年国家和省级集中采购品种将达500个[112] 公司治理 - 公司严格规范股东大会召集、召开和议事程序,保障股东权利[124] - 公司控股股东依法行使权利,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