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83.67亿元,同比下降9.70%[9]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96.47万元,同比下降92.74%[9] - 非经常性损益为232,743,541.67元,同比下降142.41%[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3,136,022.49元,同比下降61.98%[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25元/股,同比下降94.01%[11] - 总资产为18,289,015,747.57元,同比增长18.49%[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36,135,197.85元,同比增长32.25%[12] - 营业收入为18,366,700,105.94元,同比下降9.70%[15] - 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495,512,530.94元,同比下降53.05%[15]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7,871,187,575.00元,同比下降7.32%[16]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63,914,301.01元,同比增长655.24%[19]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72,708,216.20元,同比增长15,675.50%[19] - 公司执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对可比期间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金额为-13,870,652.87元[20] - 公司将生产运营扶持奖补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为18,500,000.00元[22] - 公司将递延收益摊销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为9,849,364.89元[22] - 公司将增值税即征即退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为8,433,514.23元[22] - 公司将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扣除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为6,104,400.93元[23] - 公司将全市工业企业用电用气补贴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为2,991,700.00元[24] - 公司将其他对公司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或税收减免界定为经常性损益,涉及金额为3,217,975.04元[25]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03.39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83.67亿元,同比下降9.70%[42] - 化工行业收入从2022年的117.81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07.41亿元,同比下降8.83%[43] - 供应链及其他行业收入从2022年的78.97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71.03亿元,同比下降10.06%[44] - 氯碱产品类收入从2022年的47.81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35.61亿元,同比下降25.53%[44] - 华东地区收入从2022年的103.3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2.84亿元,同比增长9.17%[45] - 化工行业营业收入为107.41亿元,毛利率为3.30%,同比下降6.14%[46] - 供应链及其他行业营业收入为71.03亿元,毛利率为3.07%,同比下降1.14%[46] - 聚苯乙烯类产品营业收入为62.67亿元,毛利率为-0.36%,同比下降1.16%[46] - 氯碱产品类营业收入为35.61亿元,毛利率为6.98%,同比下降14.93%[46] - 钛化工产品营业收入为9.13亿元,毛利率为14.03%,同比增长12.26%[47]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112.84亿元,毛利率为1.24%,同比下降0.79%[48]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为40.55亿元,毛利率为3.15%,同比下降11.90%[48] - 化工(聚氯乙烯)库存量同比增长447.57%[49] - 化工(烧碱)库存量同比增长47.06%[49]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0.0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6.35%[5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3.1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9.72%[55] - 研发投入金额为2.66亿元,同比增长7.58%,占营业收入的1.45%[56] - 研发人员数量为528人,同比增长2.72%,占员工总数的10.60%[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3亿元,同比下降61.98%[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6亿元,同比下降158.09%[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07亿元,同比增长385.47%[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35亿元,同比增长285.53%[57] - 投资收益为1.21亿元,占利润总额的641.39%,主要由期货交割及长期股权投资权益变动形成[59]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2.62万元,占利润总额的-0.67%,主要由持有的期货合约公允价值变动形成[59] - 公司2023年货币资金年末余额为344.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86%,较年初增加1.68个百分点[60] - 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1%,较年初减少0.01个百分点[61] - 存货年末余额为105.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77%,较年初增加0.28个百分点[62] - 固定资产年末余额为62.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19%,较年初减少7.51个百分点[63] - 在建工程年末余额为32.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01%,较年初增加7.71个百分点[63] - 短期借款年末余额为22.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56%,较年初减少7.31个百分点[63] - 长期借款年末余额为33.3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23%,较年初增加5.95个百分点[64] - 公司2023年投资额为2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21%[66]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为222.48万元,期末投资金额为38.83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的0.00%[70] - 报告期内期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62万元,已交割期货平仓产生投资损失829.96万元,合计损失842.58万元[70] - 公司2023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为200,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98,488.82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10,922.21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89,225.42万元[78][80][81] - 公司募集资金账户合计收到利息收入15,558,307.07元[81] - 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36.24%,预计2024年10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82] - 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5.91%,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82]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已完成,投资进度为100.00%[82] - 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本年度计划投入79,265.04万元,实际投入70,683.07万元,占计划投入的89.17%[83] - 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本年度计划投入7,950.00万元,实际投入1,004.74万元,占计划投入的12.64%[83] - 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尚处于建设期,不适用预计收益[84] - 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主要服务于公司产业链布局和升级,不产生明显直接效益,不涉及效益测算[84]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项目31,014.30万元,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209.81万元,后以募集资金置换[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投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25,176.63万元,其中直接投入但尚未到期的承兑汇票金额为24,292.79万元[89] - 公司2023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从公司领取的薪酬总额为835.63万元[12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考核依据《董事、监事薪酬管理及业绩考核办法》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及业绩考核办法》[127] - 公司2023年度在公司任职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应付薪酬总额未最终确定[127] - 公司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无证券监管机构处罚情况[12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披露了2023年度实际从公司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12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未披露是否在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的具体情况[12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未披露2023年度应付薪酬总额的具体情况[12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未披露2023年度应付薪酬总额的确定依据[12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未披露2023年度应付薪酬总额的决策程序[12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未披露2023年度应付薪酬总额的实际支付情况[127] - 公司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的情况显示,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131] - 公司2023年度在职员工总数为4,982人[136] - 公司2023年度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为5,107人[136] - 公司2023年度生产人员数量为3,106人[136] - 公司2023年度销售人员数量为217人[136] - 公司2023年度技术人员数量为528人[136] - 公司2023年度财务人员数量为115人[137] - 公司2023年度行政人员数量为1,016人[137] - 公司2023年度劳务外包工时总数为1,830,305.92小时[141] - 公司2023年度劳务外包支付的报酬总额为73,212,236.72元[141] - 公司2023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04,131,765.84元[141] - 公司2023年主要修订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内部审计制度》等管理制度[105] - 公司报告期内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回答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共329条,回复率100%[106] - 公司接听投资者电话咨询175通[106] - 公司全年通过“全景•路演天下”组织投资者集中接待活动1次[106]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面向市场自主开发经营的能力[108] - 公司拥有独立的科研开发系统、供应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以及配套设施[109] - 公司对财产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拥有独立于股东单位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及无形资产[109] - 公司高管人员专职在公司工作并领取薪酬,未在控股股东及其下属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任何职务[109] - 公司财务人员均为专职人员,没有在控股股东单位兼职[109]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35%[112]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85%[112]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98%[112]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84%[112] - 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1.53%[114] - 董事邓敏期初持股38,528股,期末持股38,528股[115] - 董事魏红英期初持股39,000股,期末持股39,000股[115] - 董事张宗才期初持股26,000股,期末持股26,000股[115] - 监事王明安期初持股39,000股,期末持股39,000股[115] - 职工监事封凯中期初持股13,000股,期末持股13,000股[115]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罗云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当选公司第九届董事会名誉董事长[117] - 何波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董事[117] - 韩复龄先生、郭孝东先生不再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17] - 李水荣先生、李彩娥女士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会董事职务[117] - 梁鹂女士因工作变动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公司选举韩成珂先生为公司董事[117] - 潘志强先生辞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公司选举周静女士为公司独立董事[117] - 王超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职工监事[117] - 吴妙琴女士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监事会监事职务[117] - 李剑伟先生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118] - 伍永奎先生、何波先生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副总经理职务[118] - 公司党委副书记陈新玉女士,42岁,本科学历,现任资产经营二部高级副经理[123] - 公司副总经理王政强先生,50岁,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124] - 公司副总经理黄伟先生,53岁,大学学历,现任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24] - 公司副总经理杨建中先生,47岁,大学学历,现任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24] - 公司副总经理徐慧远先生,39岁,工学博士,现任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24] - 公司副总经理邱世威先生,52岁,工学学士,现任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董事长[125] - 公司副总经理谢智先生,42岁,本科学历,现任云南天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2
天原股份(002386)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