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82,969,92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8元(含税),送红股0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182,969,920股为基数,每10股派息0.28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为5,123,157.76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33] - 公司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132] 股权变更 - 2020年9月25日,原控股股东好利来控股将1,200.24万股股份(占当时总股本18.00%)转让给上海臻桤骏,794.1588万股股份(占当时总股本11.91%)转让给王翔宇[9] - 2021年1月29日,好利来控股和上海臻桤骏及王翔宇完成转让股份的过户登记手续[10] - 上述协议转让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旭昇亚洲投资有限公司[1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269,316,056.41元,较2022年增长6.45%[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36,952.40元,较2022年下降40.34%[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03,458.79元,较2022年下降77.42%[1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637,891.41元,较2022年下降132.89%[12] - 2023年末总资产582,843,535.61元,较2022年末下降0.45%[13]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88,447,130.16元,较2022年末增长3.90%[13]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833,493.61元,2022年为6,918,820.34元,2021年为1,585,082.84元[1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较2022年下降41.18%[1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8%,较2022年下降2.89%[12]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26931.61万元,同比增加6.45%[31]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13.70万元,同比减少40.34%[3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69,316,056.41元,同比增长6.45%[33] - 2023年销售费用9,267,296.30元,同比增长44.96%;管理费用39,997,637.72元,同比增长24.72%;财务费用829,702.46元,同比增长329.61%;研发费用19,481,109.68元,同比下降2.79%[38][39][40]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70人,较2022年减少18.60%;研发投入金额19,481,109.68元,较2022年下降2.79%,占营业收入比例7.23%,较2022年下降0.69%[4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8,503,341.89元,同比增长5.45%;现金流出小计239,141,233.30元,同比增长8.08%;现金流量净额 -10,637,891.41元,同比减少132.89%[4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9,808,502.03元,同比增长342.18%;现金流出小计109,380,197.82元,同比增长35.53%;现金流量净额40,428,304.21元,同比增长186.34%[41][4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478,910.00元,同比减少38.60%;现金流出小计56,307,424.37元,同比增长85.33%;现金流量净额 -26,828,514.37元,同比减少252.17%[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220,960.26元,同比增长110.01%[42] - 投资收益7,591,478.4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3.79%,主要系出售联营企业股权[45]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31,885.4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0.76%,主要系持有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减少[46] - 资产减值 -4,413,971.3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25.46%,主要系存货跌价准备[47] - 应收账款为124,269,796元,占比21.32%,较上期增长2.77%[51] - 存货为55,727,067.4元,占比9.56%,较上期下降0.73%[51] - 长期股权投资为1,945,603.14元,占比0.33%,较上期下降13.67%,系出售联营企业股权所致[51] - 短期借款为100,105.42元,占比0.02%,较上期下降5.52%,系归还银行借款所致[51] - 长期借款为23,402,655元,占比4.02%,较上期增长1.55%,系增加银行借款所致[5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652,478.4元,占比5.26%,较上期增长4.96%,系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所致[55] - 报告期投资额为6,668,457.44元,上年同期为99,632,700元,变动幅度为 -93.31%[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新能源电力熔断器产品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50%,首次超越传统电子业务成第一业务[31] - 公司在电子业务自主研发出针对中高端家电市场的三端保险丝及温度保险丝,打开锂电池等市场[31] - 公司在电力业务开拓新能源电动车市场取得一定进展[31] - 电路保护元器件收入246,868,522.49元,占比91.66%,同比增长7.07%[33] - 电子熔断器及配件收入115,980,176.94元,占比43.06%,同比下降7.92%[33] - 电力熔断器及配件收入130,888,345.55元,占比48.60%,同比增长25.11%[33] - 境内收入241,937,662.68元,占比89.83%,同比增长12.55%;境外收入27,378,393.73元,占比10.17%,同比下降28.05%[33] - 直销收入195,675,810.06元,占比72.65%,同比增长14.52%;分销收入36,452,313.20元,占比13.54%,同比下降21.01%[33] - 电路保护元器件销售量45,466.95万只,同比下降6.16%;生产量31,055.22万只,同比下降12.43%;库存量9,665.76万只,同比下降24.51%[35]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我国电路保护元器件行业领军企业,截至报告期末有专利权的专利共81项,报告期内新取得23项[18] -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子和电力熔断器,在电子熔断器全球市场有竞争优势,是多家知名家电品牌重要供应商[18] - 公司在电力熔断器应用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在光伏领域供货份额逐步提升,在储能领域与多家龙头企业合作[18] - 公司已通过BSI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进与国内外车企等合作[18] - 公司全资子公司好利来(厦门)电路保护科技有限公司获2023年度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等荣誉[18] - 公司是国内同行业中管状、径向引线式、光伏和储能用熔断器安全认证最齐全的企业之一[19] - 公司产品已取得中国CCC、美国UL等国内国际安全认证,符合欧盟RoHS指令和REACH法规环保要求[19] - 公司熔断器主要应用于光伏、储能、风电等领域,为高低压配电等系统提供电路保护[19] -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公司熔断器应用于汇流箱及逆变器等部件;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应用于变流器等部位[19]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卓越的电路安全保护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为电子和电力熔断器[25] - 电子熔断器应用于家电、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电力熔断器应用于光伏、储能等领域[25] - 公司获协能科技“优秀供应商”、禾望电气“技术服务奖”等荣誉称号[25] - 公司采购生产物料包括铜帽、焊锡等,建立合格供应商资质认定制度[25][26] - 公司生产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实行“6S”管理理念和方法[26] - 公司销售采用直销、专业分销商、中小型贸易商相结合模式[26] - 直销模式积累高端客户资源,与众多知名下游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7] - 专业分销商销售模式借助其仓储物流、检测技术等优势开拓市场[27] - 中小型贸易商模式使产品销售区域广,辐射至美国、德国等国家[27] - 公司建立覆盖各环节的品质管理体系,“HOLLYLAND”商标知名度和美誉度高[28] - 公司产品体系涵盖273个系列、73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30] - 公司产品取得中国CCC、CQC、美国UL等国内外安全认证,符合欧盟环保要求[30] - 公司以厦门为总部,在深圳、苏州、杭州等地设立办事处,完善本地化服务团队及体系[29] 行业市场情况 - 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宣布“碳中和”目标,风电、光伏及储能等新能源市场机遇大[19] - 2023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2.93亿千瓦,同比增长134.2%,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0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3.9%,上升7.7个百分点[20] - 2023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总容量达10.51亿千瓦,能源装机中风电光伏占比36.0%,上升6.4个百分点[20] - 2023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9,628.6万千瓦,较上年增长88.4%[20]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86.5GW,同比增长45.0%,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260%[21] - 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21] - 中汽协预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150万辆[21] - 2023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同比增长30.6%,累计数量达859.6万台左右,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的桩车增量比为1:2.8[21] - 充电联盟预计2024年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新增108.4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新增297.7万台[22] - 截至2023年底,我国5G虚拟专网数量3.16万个,达上年末数量的2.2倍,5G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24] - 2023年12月国家五部门推动西部地区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带动相关产业上下游投资,数据中心投资有望迎来新一轮强劲发展态势[24]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2024年公司将夯实主业,巩固电子、电力类传统业务,加速升级转型,扩张产品矩阵[91] - 2024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创新研发体系,打磨产品力[91] - 2024年公司将加强生产管理以及市场销售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91] - 2024年公司将加速全面数字化转型进程,深化智慧工厂升级改造[91] - 报告期内公司已初步完成ERP、PLM、SRM、MES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系统建设[91] - 2024年公司将围绕主业建立完善投资决策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构建投资体系[92] - 2024年公司将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降低财务成本[92] - 公司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开展主业相关跨境贸易业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92] - 公司将依托产业背景和资源优势,围绕主业寻找优质投资标的,赋能主业协同生长[92] - 公司将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做好人才储备工作[92]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员情况 - 公司董事会成员7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占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以上[96]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股东代表监事2人[96] - 2023年9月20日公司董事会收到独立董事朱茂林辞职申请,其于2017年10月20日起担任该职,因连任满六年申请辞职,辞职于2023年10月17日生效[106] - 2023年10月17日公司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钱嫣虹为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106] - 2023年12月22日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总经理芮斌辞职申请,其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担任公司顾问,辞职申请送达时生效[106] - 2023年12月29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同意聘请陈修为公司总经理,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106] - 2024年1月16日公司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张东杰为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106] - 芮斌于2023年12月22日因个人原因离任董事和解聘总经理[108] - 钱嫣虹于2023年10月17日经股东大会选举为独立董事[108] - 陈
好利科技(00272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