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能国际(01298) - 2023 - 年度财报
云能国际云能国际(HK:01298)2024-04-29 08: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营收34190万港元,较2022年的28810万港元增长18.7%[4] - 2023年公司亏损500万港元,较2022年的890万港元亏损收窄44.0%[4] - 2023财年收入从28810万港元增加5380万港元或18.7%至34190万港元[22] - 2023财年融资成本从240万港元增加70.8%至410万港元[22] - 2023财年销售成本从27450万港元增加20.9%至33180万港元[23] - 2023财年亏损从890万港元减少43.8%至500万港元[23] - 2023财年毛利从1360万港元减少25.7%至1010万港元,毛利率从4.7%降至3.0%[24]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406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1710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93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4850万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6520万港元(2022年:17130万港元)[2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55.3%(2022年:17.2%)[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建议不派息,董事会未宣派末期股息(2022年:无)[156][1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向集团五大客户及单一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年内销售总额约70.5%(2022年:约72.6%)及约18.0%(2022年:约35.2%)[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从集团五大供应商及单一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年内采购总额约48.2%(2022年:约76.5%)及约16.7%(2022年:约35.4%)[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发行债权证(2022年:无)[1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股份奖励计划外,未订立股票挂钩协议,年末亦无股票挂钩协议存续[164]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在联交所及新交所主板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无相关权益或淡仓[1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中至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97] - 集团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慈善或其他捐赠(2022年:无)[199] 分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分销业务累计签订销售合同总金额约1.1亿港元,实现营收约5730万港元,较2022年的790万港元增加4940万港元或625.3%[11][12] - 2024年首2个月公司签订分销业务销售订单合同共540万港元[32] 供应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46亿港元,毛利91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约3.2%[15] - 2023年供应链业务国际方面实现营业收入6470万港元,毛利250万港元,毛利率约3.9%[15] - 2023年不锈钢卷材出口越南销售额约4090万港元,毛利20万港元,毛利率0.5%[15] - 2023年出口老挝的铁塔、导线业务销售额约1490万港元,毛利130万港元,毛利率8.7%[15] - 2023年出口老挝的化肥业务发运2个批次共660吨,销售额约300万港元,毛利10万港元,毛利率3.3%[15] - 2023年电解装置出口销售额230万港元,毛利10万港元,毛利率4.3%[15] - 2023年国内贸易实现营业收入约2.199亿港元,毛利660万港元,毛利率约3.0%[17] - 2022年国内贸易营收1.221亿港元,毛利300万港元,毛利率约2.5%[17] - 供应链业务收入由2022年的2.802亿港元增加440万港元或1.6%至2023年的2.846亿港元[19] - 2023财年供应链业务收入从28020万港元增加440万港元或1.6%至28460万港元[20]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28名,2022年为21名[40]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600万港元[40] - 公司整体劳动力相对平衡,女性常额员工占42%[100]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 2024年公司力争新签订销售合同较同时期有所增长[31] - 2024年底公司将在评估回款风险前提下参与西南三省区域内优质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设备公开招标项目[31] - 2024年公司将继续开拓供应链业务,争取在煤炭、矿产品方面与相关企业签署长期供货协定[31] - 2024年公司计划利用大股东关系在云南、缅甸与老挝开展绿色能源投资[34] - 2024年公司将加大优质绿色能源领域项目投资[36] - 2024年公司计划在南亚、东南亚地区拓展供应链业务[39] 公司股权收购情况 - 2024年1月19日,公司就收购大姚雲能投綠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6.67%股权订立股权转让协议[7]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祝映雪女士34岁,2023年8月3日加入并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等职[44] - 胡香伟先生53岁,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超20年能源开发行业工作经验[44] - 杨杰先生48岁,2023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2年5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财务总监[46] - 王金先生38岁,2023年8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有在多家公司担任管理成员经历[48] - 宋赫男先生32岁,2021年7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公司业务发展部部长等职[49] - 施法振先生60岁,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计和会计领域有超17年经验[48] - 刘宗柳先生69岁,2019年11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多个学位及丰富任职经历[52] - 景丕林女士73岁,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投资和金融领域有超35年经验[52] - 祝映雪女士2013年11月获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文学硕士学位[45] - 杨杰先生2011年获中国注册税务师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2013年获中国高级会计师[46] - 本報告日期,董事會有8名董事,包括5名執行董事及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63] - 自2023年8月3日起,王顯軍、姜衛、趙娜辭任執行董事,祝映雪、楊傑、王金獲委任為執行董事[64] - 執行董事任期3年,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1年,須於股東週年大會上輪席退任及符合資格並願意膺選連任[66] - 2024年3月15日,董事會建議所有退任董事於下一屆股東週年大會中膺選連任[67] - 董事會組成符合上市規則有關至少三名董事為獨立及非執行董事,以及至少一名董事具備會計或相關財務管理知識的規定[70] - 公司已接獲每名獨立非執行董事根據上市規則第3.13條就其獨立性發出的年度確認書[70] - 提名委員會認為目前董事會的規模及組成屬於適當[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胡香伟、宋赫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12),王显军、姜卫、赵娜出席率100%(7/7),祝映雪、杨杰、王金出席率100%(5/5);独立非执行董事施法振、景丕林、刘宗柳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12),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4/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1)[74] - 祝映雪、杨杰、王金自2023年8月3日起获委任,王显军、姜卫、赵娜自2023年8月3日起辞任[75][80] - 年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沟通有效[76][87] - 本年度除8月3日辞任的董事外,其他董事均出席法律顾问及公司秘书举办的法规等简介会、财务等研讨会/工作坊并阅读相关资料[80] - 8位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服务合同,每年自动续期,王显军等3人自2023年8月3日辞任,服务合约相应终止[172] - 祝映雪女士、杨杰先生、王金先生自2023年8月3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王显军先生、姜卫先生、赵娜女士自2023年8月3日起辞任执行董事[169]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发出的年度独立确认,仍视彼等为独立人士[169] 公司董事会委员会相关情况 - 董事會由審核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組成,並向此等委員會授權不同職責[73] - 提名委员会2004年5月28日成立,参照香港守则制订书面职权范围[88] - 2023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对董事会表现进行一次审查评估[90] - 提名委员会选择董事候选人考虑信誉、业务成就等多方面因素[93] - 2023年3月15日,提名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宋赫男等六人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董事会接纳建议[97] - 薪酬委员会于2004年5月28日成立,报告日期由五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两名执行董事[102] - 薪酬委员会在2023年举行两次会议,职能包括向董事会建议薪酬框架等多项事宜[104]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举行四次会议,2024年3月15日审阅集团2023年综合全年业绩[12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立于2004年5月28日[124] - 公司于2004年5月28日分别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98] 公司董事薪酬相关情况 - 2023年独立非执行董事施法振、景丕林、刘宗柳袍金均为20万港元[1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高级管理层薪酬少于100万港元的人数2023年为1人,2022年为2人[113] - 执行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酬金包括基本薪金和绩效花红,绩效花红根据集团业绩和个人表现确定[1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获支付董事袍金,包括基本固定袍金和出任委员会主席或成员的额外袍金[112] - 董事袍金需股东大会批准,其他酬金由董事会参考多因素厘定,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9[171] 公司治理与合规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符合香港守則之守則條文[58] - 公司法律顾问向董事安排内部简介会,发出阅读资料,公司秘书派发公司细则及规例更新和附注,鼓励董事参加培训,费用公司承担[79]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最少提前14天通知董事,其他会议发合理通知[81] - 公司秘书吴劲衡出席所有董事会会议,负责遵循议事程序,确保集团合规[84] - 公司秘书编制并备存董事会会议纪录,供董事合理查阅[85] - 若主要股东或董事有重大利益冲突,事项以董事会会议处理,独立非执行董事应出席[86] - 至少三分之一董事须在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96] - 董事会负责编制集团财务报表,确保按规定和准则编制及呈列[114] - 集团设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风险架构至少每年经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审核讨论一次[117] - 公司外部核数师审核重大内部控制有效性,未发现重大违规或缺陷[118] - 公司指定外部专业服务公司作为内部核数师协助审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每年检讨[119] - 董事会收到首席执行官及财务总监保证,财务记录良好,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充足[120] - 公司设有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程序及内控,按“需要知情”原则沟通敏感资料[123] - 公司设有审核委员会支持的内部举报框架,本年度直至报告日期无内部举报报告[131] - 公司定期与股东沟通,委任投资者关系公司提供意见并促进沟通[135] - 公司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东沟通政策有效[145] - 董事会于2019年3月4日采用股息政策,旨在为股东提供稳定及持续回报[146] - 董事会须应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缴足股本成员请求立即安排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9] - 若董事会21日内未安排,请求者可自行召开,但不得晚于请求发出日起三个月[140] - 股东在股东大会提书面请求动议决议案,所需股东数目不少于总投票权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一百名[141]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2017年1月11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目的是承认集团人员贡献、挽留和吸引人才[182][183] - 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为27,543,700股,占2017年1月1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85] - 2023年1月1日,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27,543,700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86]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17年1月11日至2027年1月10日有效,董事会决定于2023年12月1日提前终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