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智能交通(01900) - 2023 - 年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签订新合约金额为9.524亿元,较上一年度的6.231亿元增加52.9%[5] - 2023年公司实现收益8.574亿元,较上一年度的7.144亿元增加20.0%[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完工合约金额为6.751亿元,较上年末的5.95亿元增加13.5%[5] - 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3.317亿元,较上一年度的2.593亿元增加27.9%[5] - 2023年公司毛利率38.7%,较上一年度的36.3%增加2.4个百分点[5] - 2023年归属母公司拥有人利润为1.372亿元,上一年度为4850万元[5] - 过去五年已签订新合约金额(千元)分别为2023年952384、2022年623060、2021年759976、2020年982899、2019年1001014[7] - 过去五年未完工合约金额(千元)分别为2023年675097、2022年594977、2021年729131、2020年797034、2019年840148[7] - 过去五年收益(千元)分别为2023年857395、2022年714424、2021年740293、2020年930536、2019年1033190[7] - 过去五年总资产(千元)分别为2023年3097851、2022年2841190、2021年3055589、2020年3483207、2019年3947644[7] - 2023年集团签订新合约9.524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52.9%[10] - 2023年集团实现收益8.574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加20.0%[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完工合约为6.7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5%[10] - 2023年集团产生毛利3.317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7.9%,毛利率由36.3%增至38.7%[10] - 2023年归属母公司拥有人利润为1.372亿元,上一年度为4850万元[10]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8.57395亿元,2022年为7.14424亿元,增长20.0%[22][25] - 2023年公司毛利为3.317亿元,较2022年增加0.724亿元,毛利率从36.3%上升至38.7%[27]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0.372亿元,较2022年减少0.289亿元,主要因2022年出售子公司部分股权获收益0.277亿元[33] - 2023年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为0.447亿元,2022年约为0.058亿元[35] - 本年度其他开支为6310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4330万元,主要因缅甸电力业务外汇汇兑损失较大[36] - 本年度权益性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8040万元,上一年度亏损为5320万元[38] - 本年度财务成本约为980万元,上一年度约为1190万元[42]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580万元,上一年度为870万元[43] - 本年度集团实现净利润为1.868亿元,上一年度为9380万元[44] - 本年度归属母公司拥有人利润为1.372亿元,上一年度为4850万元[45] - 本年度存货周转日数为282日,上一年度为296日[46] - 本年度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日数为197日,上一年度为325日[47] - 本年度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日数为309日,上一年度为247日[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杠杆比率为 - 12.7%,较上年末的 - 10.7%下降2.0个百分点[51] - 2023年末已抵押存款约3980万元,2022年末为1.302亿元[57] - 2023年末已抵押楼宇账面净值约1.929亿元,2022年末约1.967亿元[57] - 2023年末已抵押房产评估价值约6810万元,2022年末约7120万元[57] - 2023年末已抵押机械及设备账面金额为2.591亿元,2022年末为2.514亿元[57] - 2023年末集团可分派储备为13.26221亿元[7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铁路业务签订新合约较上一年度增长57.1%,收益增长41.8%[14] - 铁路分部2023年收益为5.667亿元,较2022年增加1.671亿元,增长41.8%,新签合约6.273亿元,较2022年增加2.28亿元[22] - 能源分部2023年收益为2.907亿元,较2022年减少0.241亿元,减少7.7%,新签合约3.251亿元,较2022年增加1.013亿元[23] - 产品及专业解决方案业务2023年收益为5.366亿元,较2022年增加1.642亿元,增加44.1%,新签合约6.146亿元,较2022年增加2.364亿元[25] - 增值运营及服务业务2023年收益为3.208亿元,较2022年减少0.213亿元,减少6.2%,新签合约3.377亿元,较2022年增加0.929亿元[26] - 铁路分部2023年毛利为1.276亿元,较2022年增加0.399亿元,毛利率为22.5%,与2022年基本持平[28] - 能源分部2023年毛利为2.041亿元,较2022年增加0.326亿元,毛利率为70.2%,比2022年增加15.7个百分点[29] 行业政策与项目情况 - 2024年国家铁路总投资预计达8000亿元以上[18] - 集团获得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马东铁路等多条海外高铁项目且在交付中[19] - 集团在缅甸仰光运营的AHLONE 15.1万千瓦电厂项目与缅甸电力部第一期合同2026年1月到期,正洽谈续约[20] - 集团缅甸Hlawga 12.3万千瓦电厂修复项目2022年12月实现联合循环发电,运营期十年[20] 股息与公益情况 - 公司董事建议派发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227港元(人民币0.0206元)[61] - 2023年度公司及其子公司作出公益捐款55,665元[77] 公司人员与股权情况 - 2023年末在任执行董事为廖杰、姜海林,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叶舟、王冬、周建民[78] - 廖杰及王冬须轮流退任,符合资格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参选连任董事[78] - 廖杰先生持有105,758,203股股份,持股百分比6.23%;姜海林先生持有645,912,777股股份,持股百分比38.05%[8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有283名全职雇员[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Holdco、Best Partners分别持有645,912,777股,占已发行股本38.05%;Joyful Business持有105,758,203股,占已发行股本6.23%[116] 股份计划情况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中,Holdco有条件授出合共可认购116,653,105股股份的购股权,所有购股权于2018年6月30日届满[97] - 购股计划规定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向每名合资格参与者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99] - 购股计划自2010年7月15日上市日期起至上市日期满十周年当日止十年期间有效,每份购股权行使有效期自授出日期起计不超过十年[100] - 上市日期购股权计划上限为155,029,633股股份,占上市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01] - 2012年1月18日,向191名承授人授出可认购155,000,000股股份的购股权[102] - 2012年1月18日授出购股权后,购股计划上限余下29,633股股份未使用;2012年2月29日更新上限为161,281,776股股份,占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03] - 2021年9月16日采纳二零二一年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31年9月15日[104][110] - 二零二一年股份奖励计划管理股份数不得超采纳日已发行股本的10%;12个月内向一名参与者奖励股份不得超采纳日已发行股本的1.0%[109] - 2021年11月8日,向两名关连奖励参与者有条件授出66,160,994股关连奖励股份[111] - 2022年5月30日和2023年6月2日分别发行奖励股份21,833,128股[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二零二一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股份未归属22,494,738股,已归属21,833,128股[112] - 财务期间,奖励股份归属日前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0.150港元[112] - 购股计划项下所有购股权于2022年1月18日失效[103] - 2023年1月1日及12月31日,2021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予的奖励总数均为99,241,492份,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21,736,230股,占本年度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17%[113] - 本年度根据公司所有计划授予的购股权及奖励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除以本年度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0.99%[114] 公司业务收购与投资情况 - 2023年4月28日,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昊天佳捷有条件同意收购北京九建科技有限公司55%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16,500,000元,7月19日完成收购[121] - 2023年3月2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西藏智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同意认购本金为人民币20,000,000元的久铭专享10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23]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对五大客户的总销售额合共占集团总收入约51.7%,对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约32.2%[1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自五大供应商采购的总额合共占集团总采购额约77.8%,自最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约29.4%[127] 证券交易与公众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19] - 自本财政年度结束至董事会报告日期,公司不知悉存在任何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1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规定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130] 物业租赁情况 - 宏瑞达科向北京瑞华赢出租总面积1163.16平方米物业,租期三年,自2022年10月1日起[132] - 2023年经批准的瑞华赢租约及物业管理服务协议年度上限分别约为254.7万元及88.3万元[134] - 2023年宏瑞达科对北京瑞华赢租金收入及物业服务费等分别约为254.7万元及64.8万元[134]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含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除特殊披露外,所有董事任期三年,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51] - 2023年董事会举行七次会议,批准集团2022年经审核综合业绩及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2023年持续关连交易符合规定且公平合理,符合股东整体利益[135] - 公司核数师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2023年财务报表,将退任并愿重选连任[142]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2023年一直遵守守则条文[140][144] - 公司于2010年6月18日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董事确认2023年遵守规定标准[145] - 定期董事会会议通告须提前至少14日发给董事会成员,议程及相关文件在会前3日发出[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召开7次会议,审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召开1次会议[158] - 执行董事长廖杰先生和行政总裁姜海林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7/7,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1/1[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叶舟先生、王冬先生、周建民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7/7,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均为2/2,出席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均为1/1,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1/1[158] - 审核委员会由王冬先生、周建民先生及叶舟先生组成,王冬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6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负责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监督财务报表等多项职责[161] - 审核委员会将获提供充足资源,成员须与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联络,且至少每年与公司核数师会面一次[163] - 年内审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会议记录草稿征求意见,定稿存档[164] - 审核委员会履行审阅公司中期及年报等多项工作[16